1、专升本政治-133 及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分数:2.00)A.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C.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2.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 _ 。(分数:2.00)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七大D.“八七”会议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分数:2.00)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2、主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统一战线、党的建设4.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_。(分数:2.00)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5.发展的实质是(分数:2.00)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C.辩证否定的推动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6.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_。(分数:2.00)A.爱国主义性质的B.政治联盟性质的C.社会主义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的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分数:1.00)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共一大D.中国无产
3、阶级的产生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建立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_(分数:2.00)A.客观规律B.科学理论C.社会实践D.对人们是否有用10.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_。(分数:2.00)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11.相对真理是指 _(分数:2.00)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B.相对谬误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12.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
4、个是_(分数:2.00)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13.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_(分数:2.00)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是(分数:1.00)A.改革与开放B.和平与发展C.民主与革命D.战争与和平15.8 月 24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联合导演部总导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宁,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宣布联演正式开始,并向各国战役指挥员下达战役训令。此次军演的规模和实战化程度将超过以往。这次军演的名称是_(分数:2.00)A.和平使
5、命2014B.和平行动2014C.海上联合2014D.陆上合作201416.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是_。(分数:2.00)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党的十二大报告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D.党的十三大报告17.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_(分数:2.00)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D.五卅运动中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B.资金短缺C.人口多,就业压力大D.科技落后19.建设中
6、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数:2.00)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_(分数:2.00)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2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_(分数:2.00)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22.1 月 8 至 9 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
7、堂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_(分数:2.00)A.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B.努力、共赢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C.推动中拉合作伙伴关系全面进步D.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3.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_。(分数:2.00)A.相对主义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诡辩论2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发动机和杠杆是_(分数:2.00)A.科学技术B.人的主观能动性C.人脑的智慧D.生产力2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分数:1.0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26.
8、“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虚心向群众学习27.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 _(分数:2.00)A.中央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陕北根据地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前途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资本主义D.民主主义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_(分数:1.00)A.公有制经济B.私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D.小资经济30.
9、英国殖民主义宣布占领中国香港的时间是(分数:2.00)A.1840 年B.1841 年C.1842 年D.1860 年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会产生两极分化。 (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32.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分数:3.00)_33.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分数:4.00)_专升本政治-133 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分数:2.00)A.一手抓物质文
10、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C.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既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放手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2.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 _ 。(分数:2.00)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D.“八七”会议解析: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分数:2.00)A.武装斗争
11、、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解析:4.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_。(分数:2.00)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部分内容。1939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即
12、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一个总的概念,它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等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的特殊国情,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矛盾、主要矛盾等,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5.发展的实质是(分数:2.00)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C.辩证否定的推动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概念。6.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_。(分数:2.00)A.爱国主义性质的B.政治联盟性质的C.社会主义性质的 D.人民民主性质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
13、力量和领导核心的部分内容。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政治联盟。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C 是正确选项。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分数:1.00)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共一大D.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解析: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建立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
14、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部分内容。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两个严重的理论障碍。一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二是与此相联系,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两个错误的理论观点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被写进了党章和宪法。这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和新贡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理论探索,摆脱了错误理论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之后提出来的,在改革实践中被充分证明了的完全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体
15、制选择。D 是正确选项。9.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_(分数:2.00)A.客观规律B.科学理论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相关知识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0.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_。(分数:2.00)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 解析:11.相对真理是指 _(分数:2.00)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B.相对谬误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解析:12.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
16、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_(分数:2.00)A.形象性 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感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13.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_(分数:2.00)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解析: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是(分数:1.00)A.改革与开放B.和平与发展 C.民主与革命D.战争与和平解析: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中产生和发展的,这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
17、展。15.8 月 24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联合导演部总导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宁,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宣布联演正式开始,并向各国战役指挥员下达战役训令。此次军演的规模和实战化程度将超过以往。这次军演的名称是_(分数:2.00)A.和平使命2014 B.和平行动2014C.海上联合2014D.陆上合作2014解析:16.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是_。(分数:2.00)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党的十二大报告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党的十三大报告解析:17.
18、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_(分数:2.00)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 D.五卅运动中解析:解析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导阶级的作用,使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 B.资金短缺C.人口多,就业压力大D.科技落后解析:解析 一种所有制状况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是由社
19、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决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与发展不平衡,必然要以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所以 A 正确。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数:2.00)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20.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_(分数:2.00)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解析:考点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解析 形式与内容是揭示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
20、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_(分数:2.00)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解析:解析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2.1 月 8 至 9 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_(分数:2.00)A.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B.努力、共赢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
21、伙伴关系C.推动中拉合作伙伴关系全面进步D.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解析:23.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_。(分数:2.00)A.相对主义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诡辩论 解析:2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发动机和杠杆是_(分数:2.00)A.科学技术 B.人的主观能动性C.人脑的智慧D.生产力解析:考点 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 解析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发动机和杠杆。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要素,也被称为是“第一生产力”。2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分数:1.0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
22、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解析:26.“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虚心向群众学习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考生对毛泽东所说的这段话的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从四个选项的比较中,B 项最符合“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个基本思想。27.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 _(分数:2.00)A.中央根据地B.
23、井冈山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D.陕北根据地解析:解析 本题属历史知识,要记住。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前途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C.资本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应记忆。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_(分数:1.00)A.公有制经济 B.私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D.小资经济解析: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公有制经济。30.英国殖民主义宣布占领中国香港的时间是(分数:2.00)A.1840 年B.1841 年C.1842 年 D.1860 年解析:解析 这是史实性题目,要准确记忆。二、辨
24、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会产生两极分化。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理由:(1)这种说法割裂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大政策、大原则。(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而是有先有后有差别的富裕。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对平均主义的否定。先富和共富之间是手段和目标、途径和目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关系割裂开来。离开先富谈共
25、富,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实质上是平均主义,最终会导致贫穷;离开共富谈先富,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 (3)至于先富起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差距,国家会通过一系列兼顾公平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调整。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32.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把实际目标放在首位来谈论社会主义,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26、第三,突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33.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区别和对立主要表现在:现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2)掌握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和对立表明,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绝不能使认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表明,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我们只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绝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分析研究,去揭示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