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131 及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_(分数:1.00)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B.社会政治活动C.精神生产活动D.科学研究活动2.民主首先是 _(分数:2.00)A.一种国家制度B.人民的自由C.阶级斗争的工具D.人类追求的目标3.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_ 。(分数:2.00)A.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多底子薄B.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一切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D.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当地时间 12 月 1 日上午,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会议
2、暨京都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在利马开幕。2014 年是公约生效_(分数:2.00)A.10 周年B.20 周年C.30 周年D.40 周年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_ 。(分数:2.00)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6.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_(分数:1.00)A.国营经济B.集体经济C.民营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分数:1.00)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8.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
3、分数:2.00)A.知足常乐,随遇而安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C.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D.毫不利已,专门利人9.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分数:2.00)A.反对霸权主义B.争取和平C.独立自主D.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事业10.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_(分数:3.00)A.拥有行政管理权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1.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_。(分数:2.00)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2.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4、地是(分数:2.00)A.井冈山B.湘鄂西C.左右江D.鄂豫皖13.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人民包括(分数:2.00)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4.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观点是 _ 。(分数:2.00)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分数:2.00)A.加工工业B.水产养殖业C.建筑业D.金融业1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_(分数:1.00)A.民族平等
5、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反对大民族主义17.2012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第 30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此次奥运会,位列金牌榜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分数:2.00)A.美国、中国、英国B.中国、美国、英国C.美国、中国、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18.5 月 13 日,第十三届“21 世纪中国”论坛举行。此次论坛的举办地点是_(分数:2.00)A.英国伦敦B.美国纽约C.法国巴黎D.德国汉堡19.计划和市场是_(分数:1.00)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
6、手段20.国家的实质是_(分数:2.00)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2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分数:4.00)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广大人民群众C.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D.宪法和法律2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3.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_(分数:1.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24.人的本质属性是 _(分数:2.00)
7、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精神属性D.生物属性25.1947 年 12 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分数:2.00)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诱敌深入,积极防御C.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26.法制是依法治国的_。(分数:2.00)A.表现和形式B.前提和基础C.内容和本质D.目的和手段27.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_ 。(分数:2.00)A.大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B.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国家的繁荣富强28.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分数:1.00)A.社会基本矛盾B.地理
8、环境C.人口因素D.文化教育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_(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分数:2.00)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真理是有用的,因而“有用即真理”。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2.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分数:10.00)_3
9、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分数:10.00)_专升本政治-131 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_(分数:1.00)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B.社会政治活动C.精神生产活动D.科学研究活动解析:2.民主首先是 _(分数:2.00)A.一种国家制度 B.人民的自由C.阶级斗争的工具D.人类追求的目标解析:解析 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B”、“C”、“D”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解释。3.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_ 。(分数:2.00)A
10、.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多底子薄B.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一切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D.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解析:4.当地时间 12 月 1 日上午,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在利马开幕。2014 年是公约生效_(分数:2.00)A.10 周年B.20 周年 C.30 周年D.40 周年解析: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_ 。(分数:2.00)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解析:6.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_(分
11、数:1.00)A.国营经济 B.集体经济C.民营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解析: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分数:1.00)A.对外贸易 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解析:8.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分数:2.00)A.知足常乐,随遇而安B.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C.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D.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解析:解析 这道题考查识记能力,比较简单。9.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分数:2.00)A.反对霸权主义B.争取和平C.独立自主 D.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事业解析:10.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
12、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_(分数:3.00)A.拥有行政管理权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利。 根据“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区,它们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11.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_。(分数:2.00)A.十二大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解析:12.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分数
13、:2.00)A.井冈山 B.湘鄂西C.左右江D.鄂豫皖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重要历史史实的考题。有关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地点等,都是应当识记的内容。13.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人民包括(分数:2.00)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 考查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含义。14.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观点是 _ 。(分数:2.00)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15.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分数:2.00)A.加工工业B.水产养殖业C.建筑业D.金融业 解析:考查三个产业形态的划分。1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_(分数:1.00)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反对大民族主义解析:17.2012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第 30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此次奥运会,位列金牌榜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分数:2.00)A.美国、中国、英国 B.中国、美国、英国C.美国、中国、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解析:18.5 月 13 日,第十三届“21 世纪中国”论坛举行。此次论坛的举办地点是_(分数:2.00)
15、A.英国伦敦B.美国纽约C.法国巴黎 D.德国汉堡解析:19.计划和市场是_(分数:1.00)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手段解析:20.国家的实质是_(分数:2.00)A.阶级调和的机关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本质属于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2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分数:4.00)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
16、会事务D.宪法和法律解析:2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中国社会的性质:鸦片战争前是封建社会;自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年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自 1956 年年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史实要强记。23.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_(分数:1.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解析:24.人的本质属性是 _(分数:2.0
17、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精神属性D.生物属性解析:解析 本题所给的选项 C 和 D 显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首先应当排除;选项 A 和 B 都是人的属性,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本质属性应该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故选 B。25.1947 年 12 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分数:2.00)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诱敌深入,积极防御C.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解析:解析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是毛泽东总结的十
18、大军事原则的核心。因为:(1)这是实现战争胜利的最有效手段。其效果是:一是全歼,二是速决。(2)能使敌人士气沮丧,我军人心振奋。(3)可以使敌人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少,我军的人力、物力不断得到补充。(4)可以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部队,始终保持战场的主动权。总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则。 本题也可以作为简答题甚至论述题命题考试。26.法制是依法治国的_。(分数:2.00)A.表现和形式B.前提和基础 C.内容和本质D.目的和手段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部分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
19、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B 是正确选项。27.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_ 。(分数:2.00)A.大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B.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国家的繁荣富强解析:28.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分数:1.00)A.社会基本矛盾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文化教育解析:29.中华人
20、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_(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但是,直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分数:2.00)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解析:二、辨析题
21、(总题数:1,分数:10.00)31.真理是有用的,因而“有用即真理”。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错误。 (2)实用主义者宣扬“有用即真理”的错误在于: 它取消了判断真理的客观标准。“有用即真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真理标准可以因人而异,这就必然导致?昆淆是非。它用真理的有用性(价值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客观性。真理的有用性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以它的客观性为基础的。“有用即真理”把“是否对主观有用”看成是真理的判断标准,这就取消了真理的根本属性,把真理主观化了,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抹杀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
22、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它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但有用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理,谎言和诡辩可以被帝国主义、剥削阶级利用来欺骗人们,但却不是真理。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2.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事物发展的实质、形式、道路、动力诸问题中,最核心的是动力问题,因为动力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事物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这种形式,为什么会形成否定之否定这样
23、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其实质也是对立面的统一。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就是教导人们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推动事物的发展。3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
24、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与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与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