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128 及答案解析(总分:58.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0.00)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分数:1.00)A.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C.国有资产的所有者D.宏观经济的调控者2.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极分化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加强调控,稳定社会3.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2、。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_(分数:1.00)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_(分数:1.00)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_(分数:2.00)A.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分数:2.00)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B.物质文明是实、精神文明是虚C.相互独立、互不相干D.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7.在市
3、场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机制是_(分数:1.00)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优胜劣汰机制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_(分数:1.00)A.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B.节约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的关系9.2005 年 10 月 15 日,全长 1 956 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条通往拉萨的铁路起始点是(分数:2.00)A.兰州B.西宁C.成都D.格尔木1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_。(分数:2.00)A.实行股份制B.实行股份合作制C.实行承包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分数:2.00)A.机
4、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2.2007 年 7 月 15 日,以色列候任总统佩雷斯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分数:2.00)A.第 7 任以色列总统B.第 8 任以色列总统C.第 9 任以色列总统D.第 10 任以色列总统13.9 月 25 日至 28 日,希腊爱琴海的罗德岛,汇集了来自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的第十二届年会。2014 年论坛的主题是_(分数:2.00)A.全球和平与正义B.家庭与人口C.团结起来避免新的世界大战D.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家庭及人口困境14.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采取的政策是(分数:2
5、.00)A.没收、没收B.没收、和平赎买C.和平赎买、没收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15.党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其中(分数:2.00)A.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B.组织领导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C.政治领导是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D.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都从属于党的路线1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分数:2.00)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_。(分数:2.00)A.解
6、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_(分数:2.00)A.唯理论B.庸俗进化论C.激变论D.庸俗唯物论1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_(分数:1.00)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1.00)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
7、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_。(分数:2.00)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22.8 月 16 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第二届夏季青年奥利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_(分数:2.00)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23.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_(分数:1.00)A.上层建筑B.精神文明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文化教育水平24.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_(分数:2.00)A.加强党的建设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全心全意为
8、人民服务25.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 2011 年 7 月 9 曰正式宣告成立南苏丹共和国,定都朱巴。2011 年 7 月 14 日,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的联合国大会是(分数:2.00)A.第 62 届B.第 63 届C.第 64 届D.第 65 届26.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分数:2.00)A.和平与发展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_。(分数:2.00)A.将唯物论引入认识论B.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C.将实践引入认识论D.将现代科学引
9、入认识论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_(分数:2.00)A.社会发展规律B.客观物质世界C.社会实践D.物质统一性29.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1.00)A.感觉、知觉、概念B.感觉、知觉、表象C.概念、判断、推理D.知觉、表象、推理30.1945 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分数:2.00)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1.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分数:2.00)_三、简答题(
10、总题数:2,分数:6.50)32.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根据。 (分数:4.00)_3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分数:2.50)_专升本政治-128 答案解析(总分:58.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0.00)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分数:1.00)A.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C.国有资产的所有者D.宏观经济的调控者解析:2.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
11、起来B.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极分化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加强调控,稳定社会解析:3.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_(分数:1.00)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解析: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_(分数:1.00)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
12、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_(分数:2.00)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解析:解析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87 年 4 月,邓小平在会见来京参加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的葡萄牙总理席尔瓦时,对此有一个说明。邓小平说:“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从解决台湾问题人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受台湾问题的启发,我们考虑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分数:
13、2.00)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物质文明是实、精神文明是虚C.相互独立、互不相干D.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解析:7.在市场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机制是_(分数:1.00)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优胜劣汰机制解析:解析 在市场机制中有价格、竞争、供求三种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_(分数:1.00)A.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B.节约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的关系解析:9.2005 年 10 月 15 日,全长 1 956 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条通往拉萨的铁路起始点是(分
14、数:2.00)A.兰州B.西宁 C.成都D.格尔木解析:1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_。(分数:2.00)A.实行股份制B.实行股份合作制C.实行承包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解析:11.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 唯物主义根据具体的形态可划分为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12.2007 年 7 月 15 日,以色列候任总统佩雷斯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分数:2.00)A.第 7 任以色列总统B.第 8 任以色列总统C.第 9 任以色列总统 D
15、.第 10 任以色列总统解析:13.9 月 25 日至 28 日,希腊爱琴海的罗德岛,汇集了来自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的第十二届年会。2014 年论坛的主题是_(分数:2.00)A.全球和平与正义B.家庭与人口C.团结起来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D.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家庭及人口困境解析:14.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采取的政策是(分数:2.00)A.没收、没收B.没收、和平赎买 C.和平赎买、没收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解析:15.党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其中(分数:2.00)A.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B.
16、组织领导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C.政治领导是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D.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都从属于党的路线解析:1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分数:2.00)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其形成的现实依据。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_。(分数:2.00)A.
17、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解析:1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_(分数:2.00)A.唯理论 B.庸俗进化论C.激变论D.庸俗唯物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导致的错误理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则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1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_(分数:1.00)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
18、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解析:解析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1.00)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解析: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_。(分数:2.00)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的部分内容。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
19、摇。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是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代替的。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不能偏离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这是因为:首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
20、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做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他还再三嘱咐我们,现在要横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即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重新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我们必须牢记历史上一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严重教训。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
21、个中心。所以,C 是正确选项。22.8 月 16 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第二届夏季青年奥利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_(分数:2.00)A.北京B.广州C.南京 D.上海解析:23.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_(分数:1.00)A.上层建筑B.精神文明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文化教育水平解析: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经济对社会的单方决定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
22、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24.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_(分数:2.00)A.加强党的建设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析:本题考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初的政治宣言。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5.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 20
23、11 年 7 月 9 曰正式宣告成立南苏丹共和国,定都朱巴。2011 年 7 月 14 日,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的联合国大会是(分数:2.00)A.第 62 届B.第 63 届C.第 64 届D.第 65 届 解析:26.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分数:2.00)A.和平与发展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_。(分数:2.00)A.将唯物论引入
24、认识论B.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C.将实践引入认识论 D.将现代科学引入认识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的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人认识论,从而最科学、最正确地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使科学的认识得以产生、检验和发展,并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一个是改造,另一个是被改造的关系,并由此产生出它们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
25、客观世界,也改造着主观世界和自己的认识能力,正确的认识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因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改造世界的需要,决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必须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变革客观事物的实践中,人们才能接触客观事物,暴露它的本质,掌握它的规律。由此可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和发展,并为实践服务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所以,C 是正确选项。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_(分数:2.00)A.社会发展规律B.客观物质世界C.社会实践 D.物质统一性解析:29.感性认识是
26、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1.00)A.感觉、知觉、概念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D.知觉、表象、推理解析:30.1945 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分数:2.00)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解析:解析 1945 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它写进党章。从此,我们党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胜利发展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应当准确牢记。 错误防范 本题要防止把 AB 两项混淆。19
27、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45 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其时间和决定内容都应准确记忆。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1.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
28、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1)坚决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港和澳门已经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
29、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6.50)32.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根据。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根据是: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
30、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辩证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在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3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观的确立,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问题。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实践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活动,它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同时也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就是人类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2)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的经济的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的政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思想关系,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3)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历史,而人们的活动是由他们的思想意识支配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存在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