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2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917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22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政治-122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1.00)1.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才能做好工作。这里强调的是_(分数:1.00)A.确定事物的质B.认识事物的量C.熟悉事物的各个方面D.把握好事物的度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是_(分数:2.00)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实践性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指导实践_(分数:1.00)A.改造客观世界B.创造自然规律C.改变历史规律D.创造宇宙万物4.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5.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分数:2.00)A.保持社会稳定B.维持经济增长C.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D.保证公平分配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_(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1988 年我国决定建立(分数:1.00)A.四个经济特区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C.海南经济特区D.上海浦东开发区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分数:1.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

    3、原则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全国大陆的统一D.土地改造的顺利完成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_。(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1.量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和次序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B.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C.事物发展的连续性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12.我国改革的性质 _ 。(分数:2.00)A.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B.改革

    4、是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就是改良主义13.认为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分数:2.00)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5.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特点是_(分数:1.00)A.改革开放B.独立自主C.快速发展D.社会和谐16.在邓小平理论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的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5、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7.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改革C.思想运动D.革命18.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_(分数:2.00)A.辛亥革命的失败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D.护国战争的失败19.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分数:2.00)A.对外政治关系B.对外文化关系C.对外经济关系D.对外军事关系20.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_(分数:2.00)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D.论人民民主

    6、专政21.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_(分数:2.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2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分数:2.00)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3.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_(分数:1.00)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24.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分数:2.00)A.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纯粹客观的B.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25.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

    7、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_(分数:2.00)A.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B.1979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2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_(分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C.组织严密、纪律严明D.密切联系群众2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B.自然界与社会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分数:1.00)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

    8、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 2020 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_(分数:2.00)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分数:1.00)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1949 年中华人民共

    9、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3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分数:4.00)_33.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分数:3.00)_专升本政治-122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1.00)1.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才能做好工作。这里强调的是_(分数:1.00)A.确定事物的质B.认识事物的量C.熟悉事物的各个方面D.把握好事物的度 解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是_(分数:2.00)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

    10、.实践性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只有把握其实践性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指导实践_(分数:1.00)A.改造客观世界 B.创造自然规律C.改变历史规律D.创造宇宙万物解析:4.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

    11、.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5.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分数:2.00)A.保持社会

    12、稳定B.维持经济增长C.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D.保证公平分配解析: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_(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但是,直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1988 年我国决定建立(分数:1.00)A.四个经济特区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解析: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分数:1.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C.坚

    13、持高度自治原则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一D.土地改造的顺利完成解析: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_。(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的部分内容。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最后的验证,而实践所证实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反之,

    14、一切谬误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同时,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实践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其局限性。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某个历史阶段的实践所证实了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也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未必是正确的。今天的实践不能证明的,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被得到检验。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A 是正确选项。11.量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和次序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C.事物发展的连续性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解析:解析

    15、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根本特点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即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所以,A 是正确的选项。12.我国改革的性质 _ 。(分数:2.00)A.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B.改革是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就是改良主义解析:13.认为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分数:2.00)A.辩证唯物

    16、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分数:2.00)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部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基本的原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成就都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都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世界上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从巨大的星系天体到微小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

    17、的人类机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物质的,都是物质的各种具体存在形态。整个宇宙具有无限多样的物质,它们能够以一定的规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是从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来的,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所以,整个世界,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非生命界和生命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物质。物质是永恒存在的,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 是正确选项。15.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特点是_(分数:1.00)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C.快速发展D.社会和谐解析:解析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

    18、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6.在邓小平理论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的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析:17.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改革

    19、C.思想运动D.革命解析:考点 改革 解析 在阶级社会里,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改革。18.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_(分数:2.00)A.辛亥革命的失败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D.护国战争的失败 解析:考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护国战争的失败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19.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分数:2.00)A.对外政治关系B.对外文化关系C.对外经济关系 D.对外军事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概念。20.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探索适合我国

    20、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_(分数:2.00)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 C.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1.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_(分数:2.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解析:2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分数:2.00)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D.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解析:23.比

    21、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_(分数:1.00)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解析: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22、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4.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分数:2.00)A.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纯粹客观的B.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解析: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都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社会发展有人的意识的参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 B。 名师点评 这道题考查理解能力,难度适中25.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_(分数:2.00)A.1961 年中共八

    23、届九中全会 B.1979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解析:2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_(分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C.组织严密、纪律严明D.密切联系群众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党的最大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即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我党的最大优势。2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B.自然界与社会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析: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分数:1

    24、.00)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 2020 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析: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_(分数:2.00)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解析:3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分数:1.00)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

    25、予以严厉谴责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 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革基本完成,我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3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6、的辩证关系。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既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也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的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第三,社会存在的阶级性决定社会

    27、意识的阶级性。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三,每一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第四,不同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3.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所以,

    28、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这一概括说明: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尽管距离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2)正确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需要充分认识几个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并不是说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真正做到社会和谐,还需要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现阶段,就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20 年发展目标出发来思考和确定我们的任务,首先解决那些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2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