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120 及答案解析(总分:8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5.50)1.关于精神文明概念,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B.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进步的代表C.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D.精神文明是指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_ 。(分数:2.00)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
2、0)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分数:1.50)A.把客观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B.否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D.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5.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得到明确表述的文献是(分数:2.00)A.毛泽东 1926 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毛泽东 1939 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毛泽东 1948 年 4 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分数:2.00)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
3、独立自主D.解放思想7.3 月 11 日,在中国广告协会网络互动分会主持、在互动广告标准委员会统筹下制定的我国首部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 3 月 15 日正式执行。该标准的正式名称为_(分数:2.00)A.移动互联网广告国家标准B.互联网广告标准C.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标准D.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8._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行线路最多、停靠站点最密、运输量最大的地区。(分数:2.00)A.长三角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广州湾D.黄埔港9.在劳动资料这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_。(分数:2.00)A.能源和动力系统B.运输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信息传递系统10.被
4、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是 _(分数:2.00)A.孙中山B.魏源C.龚自珍D.林则徐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_。(分数:2.00)A.民主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_(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5、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分数:1.00)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5.“一切以地点、时间和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_ 。(分数:2.00)A.客观性B.矛盾性C.物质性D.存在性17.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_(分数:2.00)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
6、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18.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分数:2.00)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分数:2.00)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D.职业道德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分数:2.00)A.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C.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7、的公民21.1927 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分数:2.00)A.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B.对待小资产阶级问题上C.对待富农问题上D.对待地主阶级问题上22.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B.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23.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2.00)A.阶级斗争发展史B.政治制度演变史C.生产劳动发展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2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分数:1.00)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D.哲学的基本问题2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本质属性的有
8、_ 。(分数:2.00)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社会属性C.人的心理特征D.人的生理特征2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_(分数:1.00)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2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_(分数:1.00)A.武装斗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2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_(分数:2.00)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2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 _ 。(分数:2.00)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动摇B.改革开放不动摇C.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
9、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5.00)32.简述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分数:5.00)_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分数:10.00)_专升本政治-120 答案解析(总分:80.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5.50)1.关于精神文明概念,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
10、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B.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进步的代表C.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D.精神文明是指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的概念。需注意区分正确的表述和错误的表述。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_ 。(分数:2.00)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
11、性计划的经济体制解析:考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分数:1.50)A.把客观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B.否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D.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解析:5.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得到明确表述的文献是(分数:2.00)A.毛泽东 1926 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毛泽东 1939 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毛泽东 1948 年 4 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解析: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分数:2.00)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12、C.独立自主D.解放思想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7.3 月 11 日,在中国广告协会网络互动分会主持、在互动广告标准委员会统筹下制定的我国首部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 3 月 15 日正式执行。该标准的正式名称为_(分数:2.00)A.移动互联网广告国家标准B.互联网广告标准C.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标准D.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 解析:8._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行线路最多、停靠站点最密、运输量最大的地区。(分数:2.
13、00)A.长三角城市群 B.珠三角城市群C.广州湾D.黄埔港解析:9.在劳动资料这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_。(分数:2.00)A.能源和动力系统B.运输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 D.信息传递系统解析:10.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是 _(分数:2.00)A.孙中山B.魏源C.龚自珍D.林则徐 解析: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_。(分数:2.00)A.民主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部分内容。社会主义精神
14、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它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问题,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思想建设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建设内容很多,主要有理论建设、理想建设、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等。 道德建设主要是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要确立一套
15、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德。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人员之间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美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16、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教育普及、科学发达、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文化繁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B是正确选项。12.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后,我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
17、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属于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更高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的,所以 C 正确。1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_(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析: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分数:1.00)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解析:15.“一切以地点、时间和条件为转移”的
18、观点是(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解析:1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_ 。(分数:2.00)A.客观性B.矛盾性C.物质性 D.存在性解析:17.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_(分数:2.00)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解析:18.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分数:2.
19、00)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分数:2.00)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 D.职业道德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道德概念。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分数:2.00)A.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C.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解析:21.1927 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分数:2.00)A.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20、 B.对待小资产阶级问题上C.对待富农问题上D.对待地主阶级问题上解析:22.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 B.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关系概念。23.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2.00)A.阶级斗争发展史B.政治制度演变史C.生产劳动发展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解析:2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分数:1.00)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D.哲学的基本问题 解析:2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本质属性的有 _ 。(分数:2.00)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社会属性 C
21、.人的心理特征D.人的生理特征解析:2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_(分数:1.00)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解析:2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_(分数:1.00)A.武装斗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 解析:2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_(分数:2.00)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前途不同解析:2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 _ 。(分数:2.00)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动摇B.改革开放不动摇C.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解析:3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22、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在哲学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所以,B 是正确选项。二、
23、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1)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2) 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
24、层领导层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3)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因而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5.00)32.简述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在社会主义制度
25、下,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而按劳分配又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的可能性,排除了产品分配中的剥削关系,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前提。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同时,按劳分配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分配方式。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还不可能达到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还不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一切合理需要,还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按劳分配使劳动者的劳动与个人收入多少联系起来,所以,它是社会主义时期最能促进生产发展,最适合于社会成
26、员全面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获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劳动是谋生手段的性质,是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旧的社会分工、三大差别还存在,人们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的痕迹,劳动者还没有达到全面发展,劳动还不可能成为第一需要,只是谋生手段。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把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当成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旧
27、观念;二是提出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应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采用,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存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解析 解答这个题目的要点分为两部分,一是首先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二是具体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点,即在所有制结构上、分配制度上、宏观调控上三个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