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117 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_(分数:2.00)A.实践的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一元论的观点2.在日本熊本市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会议 2013 年 10 月 10 日通过了水俣公约,旨在限制_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进口及出口。(分数:2.00)A汞B镁C.锡箔D铬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
2、信仰自由4.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5.繁荣学术和文艺的基本方针是(分数:2.00)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C.推陈出新D.古为今用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_(分数:2.00)A.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B.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C.对共产党员的要求D.对领导干部的要求7.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_。(分数:2.00)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3、_(分数:2.00)A.人民群众是胜利的源泉B.人民军队是胜利的源泉C.武装民众是胜利的源泉D.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是胜利的源泉9.葡萄牙殖民主义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分数:2.00)A.1845 年B.1849 年C.1851 年D.1887 年10.真理是指_。(分数:2.00)A.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B.认识的客体C.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反映1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2.00)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_(分数:2.00)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13.社会
4、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_(分数:1.00)A.分配关系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D.协作关系14.“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_。(分数:2.00)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部分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15.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认为这概括起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其核心问题是 _ 。(分数:2.00)A.南北问题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D.西西问题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5、分数:2.00)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17.检验和衡量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D.是否代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1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分数:2.00)A.矛盾问题的精髓B.矛盾的基本属性C.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19.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分数:2.00)A.地理环境B.人口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20.当今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局部冲突不断,人类仍面临战争的威胁。这说明(分数:2.00)A.世界大战
6、随时有可能爆发B.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C.我们应立足于世界大战早打、大打D.世界已没有战争的可能性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2.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_(分数:1.00)A.和平共处B.维护世界和平C.反对霸权主义D.独立自主23.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分数:2.00)A.学习毛泽东著作B.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C.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D.铭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24.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分数:1.00)A.执政为民B.与时俱进C.党的先进性D.理论联系实际2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_(分数:2.00)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2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7.“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_(分数:1.00)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联系28.“社会形态的发
8、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分数:2.00)A.历史宿命论观点B.机械决定论观点C.历史唯心论观点D.历史唯物论观点2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_。(分数:2.00)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分数:2.00)A.从知觉到表象B.从判断到推理C.从认识到实践D.从实践到认识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1.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
9、:2,分数:8.00)3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原因。 (分数:5.00)_33.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分数:3.00)_专升本政治-117 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56.00)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_(分数:2.00)A.实践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一元论的观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从而引起了
10、认识论的革命。2.在日本熊本市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会议 2013 年 10 月 10 日通过了水俣公约,旨在限制_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进口及出口。(分数:2.00)A汞 B镁C.锡箔D铬解析: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解析:解析 (1)了解和掌握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关系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问题,考生应当掌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1、 (2)其中,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也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3)A、B、C 三个选项属于民族政策的方方面面,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明白了以上关系,就能准确地选出正确选项。4.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部分内容。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对国民收入进
12、行分配和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社会困难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或帮助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以社会救助为萌芽形式、社会保险为基本内容、社会福利是其完成形式以及医疗保健服务普遍化四个阶段后,其内容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部分。B 是正确选项。5.繁荣学术和文艺的基本方针是(分数:2.00)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C.推陈出新D.古为今用解析: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_(分数:2.00)A.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 B.对少
13、数先进分子的要求C.对共产党员的要求D.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先进分子应该为全社会做出表率。7.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_。(分数:2.00)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部分内容。祖国和平统一后,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组成统一的中华人民
14、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后的中国,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政府设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的制定和修改权均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是正确的选项。8.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_(分数:2.00)A.人民群众是胜利的源泉B.人民军队是胜利的源泉C.武装民众是胜利的源泉 D.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是胜利的源泉解析:9.葡萄牙殖民主义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分数:2.00)A.1845 年B.1849 年 C.1851 年D.1887 年解析:
15、10.真理是指_。(分数:2.00)A.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B.认识的客体C.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解析:1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2.00)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解析: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_(分数:2.00)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解析: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解析 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13.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_(分数:1.00)A.分配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D.协作关系解析:14.“因为中国资产阶级
16、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_。(分数:2.00)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部分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部分内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相应地将中国的资产阶级
17、区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资本主义还有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方面,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积极性,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不能笼统地提出反对资产阶级的任务,而是要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允许民族资本主义有一个大的发展,允许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参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管理。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才成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因此,本题所给的这段话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所以,C 是正确选项。15.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认为这概括起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其核心问题是 _ 。(分数:2.00)
18、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C.南南问题D.西西问题解析: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分数:2.00)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解析:17.检验和衡量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D.是否代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解析:1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分数:2.00)A.矛盾问题的精髓 B.矛盾的基本属性C.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19.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分数:2.00)A.地理环境
19、B.人口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0.当今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局部冲突不断,人类仍面临战争的威胁。这说明(分数:2.00)A.世界大战随时有可能爆发B.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C.我们应立足于世界大战早打、大打D.世界已没有战争的可能性解析:解析 这是邓小平理论关于当代世界形势的基本估计,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现实根据,应准确记忆,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认识选择此题。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
2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析:22.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_(分数:1.00)A.和平共处B.维护世界和平C.反对霸权主义D.独立自主 解析:23.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分数:2.00)A.学习毛泽东著作B.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C.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D.铭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解析:解析 这道题考查识记能力,比较简单。24.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分数:1.00)A.执政为民B.与时俱进 C.党的先进性
21、D.理论联系实际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党的十六大报告内容的掌握情况。其中,A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B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C党的先进性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D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所以,B 正确。2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_(分数:2.00)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解析:2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特别是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把辩证唯物主义从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一直被唯心主义所统治,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第一次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将社会历史科学奠定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使社会历史科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3、,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C 是正确的选项。27.“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_(分数:1.00)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联系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统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制度化”命题揭示的才是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联系。2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
24、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分数:2.00)A.历史宿命论观点B.机械决定论观点C.历史唯心论观点D.历史唯物论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考生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理论观点的把握程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其客观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理论,指导我们要用精准的眼光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像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
25、观。懂得这一理论的含义,就会排除 ABC 三个选项,把 D 项确定为正确选项。2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_。(分数:2.00)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的部分内容。从 1984 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邓小平更加鲜明地、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 年 4 月,邓小平指出:“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
26、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同年 8 月,邓小平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从上述邓小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3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分数:2.00)A.从知觉到表象B.从判断到推理C.从认识到实践 D.从实践到认识解析:二、辨析题
27、(总题数:1,分数:10.00)31.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拆掉了樊篱,拓宽了道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由各种不同所有制共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越来越发展。 (2)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
28、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8.00)3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原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
29、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33.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可能和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必要条件。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