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大学语文-94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 B韩非子C论语 D庄子(分数:2.00)A.B.C.D.2.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 B龙虎狗C往事 D故乡(分数:2.00)A.B.C.D.3.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修辞方法是( )。A象征 B比拟C比喻 D夸张(分数:2.00)A.B.C.D.4.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C演绎法 D对比法(分数:2.00)A.B.C.D.5.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归田园居 B饮酒(其五)C关山月 D山居秋暝(分数:2.00)A.B.C.D.6.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分数:2.00)A.B.C.D.7.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 B氓C短歌行 D杜陵叟(分数:2.00)A.B.C.D.8.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C论语 D战国策(分数:2.00)A.B.C.D.9.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3、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分数:2.00)A.B.C.D.10.屈原的国殇选自( )。A九歌 B九章C诗经 D国语(分数:2.00)A.B.C.D.11.下列诗集中,作者为郭沫若的是( )。A女神 B北方C红烛 D死水(分数:2.00)A.B.C.D.12.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C汉书 D国语(分数:2.00)A.B.C.D.13.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C抒情散文 D随笔(分数:2.00)A.B.C.D.14.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C马伶传
4、 D种树郭橐驼传(分数:2.00)A.B.C.D.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分数:2.00)A.B.C.D.16.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分数:2.00)A.B.C.D.1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叠字 B夸张C拟人 D比喻(分数:2.00)A.B.C.D.18.1951 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 B茅盾C老舍 D赵树理(分数:2.00)A.B.C.D.19.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C边城 D长河(
5、分数:2.00)A.B.C.D.20.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 B莫泊桑C欧亨利 D列夫托尔斯泰(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分数:9.99)(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次的意思。(分数:3.33)_(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
6、何作用?(分数:3.33)_(3).从作者对李将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何种感情?(分数:3.33)_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9.99)(1).“乌鹊”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分数:3.33)_(2).作者用“周公吐哺”这一典故的意图是什么?(分数:3.33)_(3).由上可见,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
7、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分数:9.99)(1).这段议论运用的论据可以怎样分类?(分数:3.33)_(2).自“故方其盛也”至“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3.33)_(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有什么含义?(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
8、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分数:9.99)(1).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3.33)_(2).本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分数:3.33)_(3).这段文字使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分数:3.33)_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
9、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2).分析“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分数:3.33)_(3).作者说“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的寓意是什么?(分数:3.33)_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
10、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分数:9.99)(1).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2).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分数:3.33)_(3).赵七爷对革命抱有什么态度?(分数:3.33)_作文21.题目:有志者,事竟成要求:A以议论为主;B不少于 800 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94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 B韩非子C论语 D庄子(分数
11、:2.00)A.B.C. D.解析:2.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 B龙虎狗C往事 D故乡(分数:2.00)A. B.C.D.解析:3.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修辞方法是( )。A象征 B比拟C比喻 D夸张(分数:2.00)A.B.C. D.解析:4.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C演绎法 D对比法(分数:2.00)A.B.C. D.解析: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归田园居 B饮酒(其五)C关山月 D山居秋暝(分数:2.00)A.B. C.D.解析:6.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
12、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分数:2.00)A.B. C.D.解析:7.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 B氓C短歌行 D杜陵叟(分数:2.00)A. B.C.D.解析:8.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C论语 D战国策(分数:2.00)A.B. C.D.解析:9.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分数:2.00)A. B.C.D.解析:10.屈原的国殇选自(
13、)。A九歌 B九章C诗经 D国语(分数:2.00)A. B.C.D.解析:11.下列诗集中,作者为郭沫若的是( )。A女神 B北方C红烛 D死水(分数:2.00)A. B.C.D.解析:12.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C汉书 D国语(分数:2.00)A. B.C.D.解析:13.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C抒情散文 D随笔(分数:2.00)A.B.C.D. 解析:14.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分数:2.00)A.B.C. D.解析: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
14、 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分数:2.00)A.B.C. D.解析:16.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分数:2.00)A.B.C.D. 解析:1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叠字 B夸张C拟人 D比喻(分数:2.00)A. B.C.D.解析:18.1951 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 B茅盾C老舍 D赵树理(分数:2.00)A.B.C. D.解析:19.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C边城 D长河(分数:2.00)A.B.C. D.解析:20.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15、)。A契诃夫 B莫泊桑C欧亨利 D列夫托尔斯泰(分数:2.00)A.B. C.D.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分数:9.99)(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次的意思。(分数:3.33)_正确答案:(至“其李将军之谓也”,是第一个层次,主要赞扬李广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至“诚信于士大夫也”,为第二个层次,
16、赞扬李广不善言辞、忠厚老诚的性格,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至最后是第三个层次,用一个比喻说明李广受人爱戴的原因。)解析:(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由于它们花实并茂,仍能够吸引人们对它产生由衷的爱慕,以至在树下自然踏出一条条小路。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来评论李广的为人:虽然不善言辞,一生不遇,至死未曾封侯,但他的品格、精神得到了士卒及百姓的爱戴。)解析:(3).从作者对李将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何种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露出作者对李广才略、人品的钦佩、赞颂和由衷敬仰,以及
17、对李广遭遇的同情和惋惜。)解析: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9.99)(1).“乌鹊”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乌鹊”喻指贤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明主求贤若渴,不厌贤才之多。)解析:(2).作者用“周公吐哺”这一典故的意图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解析:(3).由上可见,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
18、)_正确答案:(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解析: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分数:9.99)(1).这段议论运用的论据可以怎样分类?(分数:3.33)_正确答案:(分为理论论据(引用尚书语)和事实论据。)解析:(2).自“故方其盛也”至“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用后唐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的
19、史实,突出文章“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重在人为”的中心论点。采用了对比手法。)解析:(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有什么含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防微杜渐,力戒骄纵。)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20、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分数:9.99)(1).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3.33)_正确答案:(当时的中国,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仍然是人吃人的社会。)解析:(2).本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排比和比喻。)解析:(3).这段文字使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对比论证。)解析: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
21、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香市冷落萧条的现状。)解析:(2).分析“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个比喻暗示了整个香市乃至中国农村在重重压榨之下贫困不堪的情状。)解析:(3).作者说“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的寓意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用香市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变化。)解析: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
22、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分数:9.99)(1).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正确答案:(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的代表,是个不学无术、自以为是,又十分凶恶狡猾的人。)解析:(2).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分数:3.33)_正确答案:(运用了讽刺手法。说赵七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还能说出“五虎将姓名”,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学问家自居。此外,对其盘辫子、常常叹息等的描写,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嘲讽。)解析:(3).赵七爷对革命抱有什么态度?(分数:3.33)_正确答案:(赵七爷是反对革命的,这从他把辫子盘在头顶和“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即可看出。)解析:作文21.题目:有志者,事竟成要求:A以议论为主;B不少于 800 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