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大学语文-91 及答案解析(总分:178.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A短歌行 B上邪C氓 D关山月(分数:2.00)A.B.C.D.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的D 内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沈从文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分数:2.00)A.B.C.D.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
2、衰的主要因素是( )A伶官 B天命C人事 D人才(分数:2.00)A.B.C.D.4.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 B王熙凤 C宝钗 D袭人(分数:2.00)A.B.C.D.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C前途暗淡 D道路凶险(分数:2.00)A.B.C.D.6.“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象征、比喻 B拟人、比喻C双关、比喻 D象征、拟人(分数:2.00)A.B.C.D.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A辟邪说。辟:开辟 B成败
3、之数。数:规律C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磨穿 D高处不胜寒。胜:承受得住(分数:2.00)A.B.C.D.8.我爱这土地一诗创作于 20 世纪A30 年代 B20 年代C40 年代 D50 年代(分数:2.00)A.B.C.D.9.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A李白 B杜甫C王昌龄 D岑参 (分数:2.00)A.B.C.D.10.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A论学问培根英国 B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德国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 D门槛莫泊桑法国(分数:2.00)A.B.C.D.11.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
4、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你可都改了罢!”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分数:2.00)A.B.C.D.12.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数:2.00)A.B.C.D.13.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分数:2.00)A.B.C.D.14.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5、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分数:2.00)A.B.C.D.1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 (分数:2.00)A.B.C.D.16.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民本思想 B仁和礼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分数:2.00)A.B.C.D.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 B汉书C史记 D后汉书(分数:2.00)A.B.C.D.18.下列课文出于礼记的是A论学问 B选择与安排C陌上桑 D大同(分数:2.00)A.B.C.D.19.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 )
6、A对比推理 B假设推理C比喻推理 D连锁推理(分数:2.00)A.B.C.D.20.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物、项链、最后的藤叶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39.00)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
7、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郡、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9.99)(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来:举:治:施:(分数:3.33)_(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分数:3.33)_(3).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数:3.33)_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
8、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分数:9.00)(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分数:4.50)_(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分数:4.50)_阅读张中丞传后序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小题。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
9、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固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分数:9.99)(1).贺兰进明为什么不肯出师相救,为什么又强留南霁云?(分数:3.33)_(2).从本段文字的语言及行动描写,分析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3).请将“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小题: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
10、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分数:9.99)(1).分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分数:3.33)_(2).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分数:3.33)_(3).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
11、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2).分析“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分数:3.33)_(3).作者说“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的寓意是什么?(分数:3.33)_阅读日出中黄省三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您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
12、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功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分数:9.99)(1).这段台词黄省三揭露了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分数:3.33)_(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分数:3.33)_(3).反复用“我”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阅读发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是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分数:9.99)
13、(1).作者希望见到的祖国是什么样的?(分数:3.33)_(2).解释什么是“擎”。(分数:3.33)_(3).作者为什么觉得回国之后,是一场空喜?(分数:3.33)_作文21.以“温暖”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 200 字的短文。(分数:7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91 答案解析(总分:178.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A短歌行 B上邪C氓 D关山月(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尊女卑、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2.下列文学常识表
14、述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的D 内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沈从文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鲁迅的呐喊是短篇小说集。茶馆的作者是老舍。沈从文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湘西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因此只有 C 项正确无误。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A伶官 B天命C人事 D人才(分数:2.00)A.B
15、.C. D.解析: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指出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于人为,所以 C 项正确。4.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 B王熙凤 C宝钗 D袭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探伤。从对薛宝钗安慰和劝说宝玉的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宝钗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她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的那种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错误防范
16、此题容易误选为 A 项。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C前途暗淡 D道路凶险(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对本题要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来分析。这首诗一方面流露出作者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另一方面表明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对未来前途的坚定信心。“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雪满山”则象征仕途受阻、壮志难酬。6.“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象征、比喻 B拟人、比喻C双关、比喻 D象征、拟人(分数:2.00)A.B. C.D.解析: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A辟邪说。辟:开辟 B成败之数。数:规律
17、C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磨穿 D高处不胜寒。胜:承受得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项中的“辟”应译为“抨击”。8.我爱这土地一诗创作于 20 世纪A30 年代 B20 年代C40 年代 D50 年代(分数:2.00)A. B.C.D.解析:9.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A李白 B杜甫C王昌龄 D岑参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选对此题答案的关键是要牢记人们对古代作家的评价。10.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A论学问培根英国 B麦琪的
18、礼物欧亨利德国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 D门槛莫泊桑法国(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B 项中的国别应为美国,C 项中的作者、国别应分别为莫泊桑、法国,D 项中的作者、国别应分别为屠格涅夫、俄国。11.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你可都改了罢!”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分数:2.00)A.B.C. D.解
19、析:12.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数:2.00)A.B.C.D. 解析:13.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分数:2.00)A.B. C.D.解析:14.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分数:2.00)A.B.C.D. 解析:苦恼中主要通过人与马的对比。反映出人的自私、冷漠,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1
20、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首先以史为证,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实;再将逐客与享用异国色乐珠玉对比,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就帝业之术;并分析逐客的危害,从而论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因此选择 B 项。16.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民本思想 B仁和礼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诸子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错误分析与防范 考生如果对诸子的基本思想不清楚,可能误选 A 项。选项 A
21、“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C 项“严刑峻法”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核心;D 项“自然无为”则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本题应该选择 B 项。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 B汉书C史记 D后汉书(分数:2.00)A.B.C. D.解析:18.下列课文出于礼记的是A论学问 B选择与安排C陌上桑 D大同(分数:2.00)A.B. C.D.解析:19.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 )A对比推理 B假设推理C比喻推理 D连锁推理(分数:2.00)A.B.C.D. 解析:20.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
22、物、项链、最后的藤叶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分数:2.00)A.B.C.D. 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39.00)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郡、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
23、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9.99)(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来:举:治:施:(分数:3.33)_正确答案:(来:使动用法:使来。举:攻取。治:治理。施:延续。)解析:(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解析: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准确了解归纳论证法的含义,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比论证法。错误分析与防范 一般情况下,对比论证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24、考生容易将归纳论证法与演绎论证法混淆。谏逐客书中列举秦历史上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民强的史实,进而得出结论,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典型例子。考生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则极容易错答成演绎论证法。如果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就会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考生除了牢记教材中基础知识要点之外,还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3).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数:3.33)_正确答案:(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并且暗含深意的是:逐客
25、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解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分数:9.00)(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分数:4.50)_正确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解析:(2).“一蓑烟
26、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分数:4.50)_正确答案:(从容乐观地对待,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人生的得失。)解析:阅读张中丞传后序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小题。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固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分数:9.99)(1).贺兰
27、进明为什么不肯出师相救,为什么又强留南霁云?(分数:3.33)_正确答案:(说明他无心帮助张巡、许远抵抗安史叛军,坐山观虎斗,一味保存自己实力,是个奸臣。他强留南霁云是想为自己收揽人才。)解析:(2).从本段文字的语言及行动描写,分析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现了南霁云忠心报国、侠义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解析:(3).请将“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正确答案:(明的是要回来与奸臣贺兰进明“算账”,消灭这个拥兵自立的奸臣的志向。)解析: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小题: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
28、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分数:9.99)(1).分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夸张。通过夸张肌体的突然消瘦表达离愁别恨的痛苦,通过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解析:(2).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心理描写,移情于物,因情造景,设景抒情。)解析:(3).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分数:3.33)_正确答案:(恨相
29、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此恨谁知!)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香市冷落萧条的现状。)解析:(2).分析“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分数:3.33
30、)_正确答案:(这个比喻暗示了整个香市乃至中国农村在重重压榨之下贫困不堪的情状。)解析:(3).作者说“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的寓意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用香市的变迁来反映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变化。)解析:阅读日出中黄省三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您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功夫,你看看,这
31、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分数:9.99)(1).这段台词黄省三揭露了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分数:3.33)_正确答案:(损不足以奉有余。)解析:(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对五年来一直狠狠压榨、苦苦使唤他的潘、李二人的愤恨不平,是对这两个冷酷的吸血鬼的谴责与揭露。)解析:(3).反复用“我”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我”字反复运用,强化了黄省三对潘月亭、李石清的当面斥责与揭露,另外表达有点觉醒了的黄省三难以抑止的愤怒!)解析:阅读发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
32、问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是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分数:9.99)(1).作者希望见到的祖国是什么样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作者希望见到的祖国应是统一安定、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解析:(2).解释什么是“擎”。(分数:3.33)_正确答案:(所谓“擎”,指高高举起。)解析:(3).作者为什么觉得回国之后,是一场空喜?(分数:3.33)_正确答案:(作者从美国留学归来,看到的祖国是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动乱,民不聊生,完全不是他所希望的样子,所以他很失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解析:作文21.以“温暖”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 200 字的短文。(分数:7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