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大学语文-63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闻一多发现一诗选自 A红烛 B猛虎集 C死水 D星空(分数:2.00)A.B.C.D.2.杜陵叟从文体上说属于 A记叙文 B诗词曲赋 C议论文 D说明文(分数:2.00)A.B.C.D.3.所谓“后叙”是指 A补写于文后的后记 B置于文前的序 C纯粹的议论性文字 D纯粹的记叙性文字(分数:2.00)A.B.C.D.4.小诗集繁星和春水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冰心 C郁达夫 D梁实秋(分数:2.00)A.B.C.D.5.下列句子中的“于”是表示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 B西取
2、由余于戎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夫物不产于秦(分数:2.00)A.B.C.D.6.欧亨利是 19 世纪著名的 A英国作家 B法国作家 C美国作家 D德国作家(分数:2.00)A.B.C.D.7.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通篇采用了 A对比 B反衬 C象征 D拟人(分数:2.00)A.B.C.D.8.诗经里收集民歌最多的是 A颂 B大雅 C十五国风 D小雅(分数:2.00)A.B.C.D.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A爱情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干谒诗(分数:2.00)A.B.C.D.10.下列作品中属于新诗的是 A山居秋暝 B国殇 C发现 D关山月(分数:2.00)A.B.C.D.11.梁实秋
3、和徐志摩创办了 A小说月报 B新月 C语丝 D创造(分数:2.00)A.B.C.D.1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A春蚕、秋收、残冬 B雾、雨、电 C家、春、秋 D幻灭、动援、追求(分数:2.00)A.B.C.D.13.背影一文中集中写的背影是 A我的 B父亲的 C祖母的 D茶房的(分数:2.00)A.B.C.D.14.“大道之行”的含义是 A大路上行走 B大道运行的时代 C大路边的行李 D大道上满是行头(分数:2.00)A.B.C.D.15.“一代不如一代”这句口头禅出自风波中的 A七斤 B八一嫂 C六斤 D九斤老太(分数:2.00)A.B.C.D.16.茅盾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 B语
4、丝社 C文学研究会 D太阳社(分数:2.00)A.B.C.D.17.史记这部史书属于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通史(分数:2.00)A.B.C.D.18.下列作家中,其早期作品歌颂母爱与大海的是 A鲁迅 B茅盾 C冰心 D周作人(分数:2.00)A.B.C.D.19.“橐”的含义是 A骆驼 B一种口袋 C种树 D驼背(分数:2.00)A.B.C.D.20.郑伯克段于鄢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春秋初期 B战国末期 C盘庚迁都时 D武王伐纣时(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孟郊的游子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5、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分数:9.99)(1).从结构上,本诗可分哪两层?各层意思是什么?(分数:3.33)_(2).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3).本诗中叠词“密密”、“迟迟”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阅读大同中的一段,回答下列问题。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分数:9.99)(1).“喟然而叹”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2).“言偃”指的是谁?(分数:3.33)_(3).请将“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这段文字,然
6、后回答下列问题。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走,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分数:9.99)(1).从本段的言行,分析干谒者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2).请将“他日来,幸亡阻我也!”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3).本段文字是怎样揭露权者、门者的丑恶嘴脸的?(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
7、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分数:9.99)(1).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哪几种时间观?(分数:3.33)_(2).翻译“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分数:3.33)_(3).作者对所列几种时间观如何评价?(分数:3.33)_阅读故都的秋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上边,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
8、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落叶,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黄金季节。(分数:9.99)(1).作者为什么说“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分数:3.33)_(2).枣子树顽强的生命力是怎么表现的?(分数:3.33)_(3).写北方的果树与表现北方的秋的特点,有何关系?(分数:3.33)_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涵道:“姐姐,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杰笑道:“
9、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分数:9.99)(1).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2).为什么姐弟都主张不做女神?(分数:3.33)_(3).“海化“的青年”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作文21.题目:谈自立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2)不少于 800 字;(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63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闻一多发现一诗选自 A红烛 B猛虎集 C死水 D星空(分数
10、:2.00)A.B.C. D.解析:2.杜陵叟从文体上说属于 A记叙文 B诗词曲赋 C议论文 D说明文(分数:2.00)A.B. C.D.解析:3.所谓“后叙”是指 A补写于文后的后记 B置于文前的序 C纯粹的议论性文字 D纯粹的记叙性文字(分数:2.00)A. B.C.D.解析:4.小诗集繁星和春水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冰心 C郁达夫 D梁实秋(分数:2.00)A.B. C.D.解析:5.下列句子中的“于”是表示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 B西取由余于戎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夫物不产于秦(分数:2.00)A.B.C. D.解析:6.欧亨利是 19 世纪著名的 A英国作家 B法国作家 C美国
11、作家 D德国作家(分数:2.00)A.B.C. D.解析:7.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通篇采用了 A对比 B反衬 C象征 D拟人(分数:2.00)A.B.C. D.解析:8.诗经里收集民歌最多的是 A颂 B大雅 C十五国风 D小雅(分数:2.00)A.B.C. D.解析: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A爱情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干谒诗(分数:2.00)A.B.C. D.解析:10.下列作品中属于新诗的是 A山居秋暝 B国殇 C发现 D关山月(分数:2.00)A.B.C. D.解析:11.梁实秋和徐志摩创办了 A小说月报 B新月 C语丝 D创造(分数:2.00)A.B. C.D.解析:12.巴金
12、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A春蚕、秋收、残冬 B雾、雨、电 C家、春、秋 D幻灭、动援、追求(分数:2.00)A.B.C. D.解析:13.背影一文中集中写的背影是 A我的 B父亲的 C祖母的 D茶房的(分数:2.00)A.B. C.D.解析:14.“大道之行”的含义是 A大路上行走 B大道运行的时代 C大路边的行李 D大道上满是行头(分数:2.00)A.B. C.D.解析:15.“一代不如一代”这句口头禅出自风波中的 A七斤 B八一嫂 C六斤 D九斤老太(分数:2.00)A.B.C.D. 解析:16.茅盾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 B语丝社 C文学研究会 D太阳社(分数:2.00)A.B.C. D
13、.解析:17.史记这部史书属于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通史(分数:2.00)A.B.C. D.解析:18.下列作家中,其早期作品歌颂母爱与大海的是 A鲁迅 B茅盾 C冰心 D周作人(分数:2.00)A.B.C. D.解析:19.“橐”的含义是 A骆驼 B一种口袋 C种树 D驼背(分数:2.00)A.B. C.D.解析:20.郑伯克段于鄢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春秋初期 B战国末期 C盘庚迁都时 D武王伐纣时(分数:2.00)A. B.C.D.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孟郊的游子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
14、得三春晖。(分数:9.99)(1).从结构上,本诗可分哪两层?各层意思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从结构上,本诗可分两层:前 4 句是第一层,写慈母给即将外出的游子在准备行装时,细针密线,无限深情。后 2 句是第二层,以小草报答春日光辉作比,形象抒发了游子对慈母报之不尽的恩情。)解析:(2).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正确答案:(慈母手里的线,缝制成了游子身穿的衣服。)解析:(3).本诗中叠词“密密”、“迟迟”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叠词“密密”、“迟迟”起到了强化慈母对游子的关爱之情的作用。)解析:阅读大同中的一段,回答
15、下列问题。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分数:9.99)(1).“喟然而叹”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正确答案:(发出叹息声地感叹。)解析:(2).“言偃”指的是谁?(分数:3.33)_正确答案:(“言偃”指的是子游,是孔夫子的弟子。)解析:(3).请将“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正确答案:(过去的时候,孔子以贵宾之身份参与了鲁国年终的蜡祭活动。)解析: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
16、“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走,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分数:9.99)(1).从本段的言行,分析干谒者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正确答案:(干谒者奴颜婢膝,拍马行贿。一见权者,“匍匐阶下”,久久不起,五六次作揖。退了出来,还对门者夸口:“官人幸顾我”。在马上遇见熟人,又扬鞭炫耀:“相公厚我!厚我!”表现了他趋炎附势、十分张扬的卑劣性格,毫无廉耻,令人作呕。)解析:(2).请将“他日来,幸亡阻我也!”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
17、_正确答案:(隔日我再来,希望不要再阻拦我呀!。)解析:(3).本段文字是怎样揭露权者、门者的丑恶嘴脸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权者故意摆架子,迟迟不出。召见干谒者还要摆谱:“南面召见”。他是贪婪的,虚伪的,飞扬跋扈的。受了大量贿金,才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门者是个势利的小人,狗仗人势,勒索干谒者,训斥干谒者。待干谒者拍马成功了,他又刮目相待,作揖施礼。)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
18、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分数:9.99)(1).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哪几种时间观?(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两种时间观,一种是“时间即生命也”,另一种“时间即金钱也”。)解析:(2).翻译“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分数:3.33)_正确答案:(有了生命才需要有财产,生命不存在了,财产又有何用?)解析:(3).作者对所列几种时间观如何评价?(分数:3.33)_正确答案:(作者认为两种时间观都有对的因素,但不能要钱不要命。)解析:阅读故都的秋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
19、子树:屋角,墙头,茅房上边,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落叶,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黄金季节。(分数:9.99)(1).作者为什么说“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分数:3.33)_正确答案:(因为北方的果树,到秋天,正值全盛时期,枣树结了鸽蛋大的枣,柿子、葡萄熟到八九分,红的,黄的,紫的,绿的,蔚为奇观。)解析:(2).枣子树顽强的生命力是怎么表现的?(分数:3
20、.33)_正确答案:(写枣树满处生长:屋角,墙头,茅房上边,灶房门口,从不挑什么特殊环境、条件。)解析:(3).写北方的果树与表现北方的秋的特点,有何关系?(分数:3.33)_正确答案:(当枣子大如橄榄又像鸽蛋时,当枣子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时,正是秋的全盛期。当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秋已过去了,冬天来临了。)解析: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涵道:“姐姐,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分数:9.99)(1).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了
21、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段话很重要,在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表达主题的作用。)解析:(2).为什么姐弟都主张不做女神?(分数:3.33)_正确答案:(因为女神虽则高贵,但为人高傲,待人冷淡,冷若冰霜。)解析:(3).“海化“的青年”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正确答案:(“海化的青年”,就是像大海一样胸襟开阔,能大量接受新鲜事,谦虚、好学、上进的青年。)解析:作文21.题目:谈自立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2)不少于 800 字;(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正确答案:(提示:(1)什么是自立? (对国家、民族和自己)(2)自立是人生的一大准则;自立与自尊、自强紧密联系在一起。(3)自立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复兴之要义。(4)如何做到自立? (要自力更生,要自强不息等)(5)自立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发展之动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