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4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828       资源大小:9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47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47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列:职位。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十兵。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疲惫。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分数:2.00)A.B.C.D.2.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奚以自多:会自傲自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的守节之志,即强迫母亲改嫁。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

    2、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庄宗得到天下。 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不为生事:不是为了生出事情来。(分数:2.00)A.B.C.D.3.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刘向 B左丘明 C司马迁 D战国史官(分数:2.00)A.B.C.D.4.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 B庄子和老子 C苟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分数:2.00)A.B.C.D.5.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 A骈赋 B抒情小赋 C文赋 D骚体赋(分数:2.00)A.B.C.D.6.大同选自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左传(分数:2.00)A.B.C.D.7.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

    3、词 D稼轩词(分数:2.00)A.B.C.D.8.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分数:2.00)A.B.C.D.9.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散文? A奏疏 B书信 C辞赋 D小说(分数:2.00)A.B.C.D.10.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古诗 D五言绝句(分数:2.00)A.B.C.D.11.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湖州(分数:2.00)A.B.C.D.12.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A分宜人、顾秉谦 B严嵩、昆山人 C严嵩、顾秉谦 D分宜人、昆山人(分数:2

    4、.00)A.B.C.D.1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拟人 B夸张 比喻 C拟人 夸张 D排比 比喻(分数:2.00)A.B.C.D.14.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A勇猛善射的武功 B体恤部下的武德 C终生未封的遭遇 D治军简易的特点(分数:2.00)A.B.C.D.15.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 A骨肉纷争的始末 B战争的经过 C置姜氏于城颖的经过 D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分数:2.00)A.B.C.D.16.香市中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再写重兴的香市,采用的手法是 A先扬后抑 B铺垫 C侧面烘托 D反衬(分数:2.00)A.B

    5、.C.D.17.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论证 B类比论证 C归纳论证 D演绎论证(分数:2.00)A.B.C.D.18.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00)A.B.C.D.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怀念的对象是 A弟弟 B父亲 C友人 D妻子(分数:2.00)A.B.C.D.20.郁达夫创作的散文名篇有 A白杨礼赞 B荷塘夜色 C故都的秋 D箱子岩(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

    6、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羞:箸:安在:直:(分数:3.33)_(2).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分数:3.33)_(3).诗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有何内涵?(分数:3.33)_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盈虚者:适:肴:核:(分数:3.33)_(2).第一段话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分数:3.33)_(3).第一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8、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分数:9.99)(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矜:独:分:货:(分数:3.33)_(2).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分数:3.33)_(3).找出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

    9、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分数:3.33)_(2).这段话显示了赵七爷什么心理?反

    10、映了他怎样的性格?(分数:3.33)_(3).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分数:3.33)_阅读小说米龙老爹片段,回答下列小题: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像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

    11、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掺混在一起。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分数:9.99)(1).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分数:3.33)_(2).这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什么样的情感?(分数:3.33)_(3).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分数:3.33)_阅读小说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小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分数

    12、:9.99)(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形象的?(分数:3.33)_(2).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分数:3.33)_(3).文中最后一句话反映了沙子龙的什么样的心态?(分数:3.33)_作文21.题目:业精于勤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 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47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列:职位。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3、。兵:十兵。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疲惫。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分数:2.00)A. B.C.D.解析:2.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奚以自多:会自傲自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的守节之志,即强迫母亲改嫁。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庄宗得到天下。 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不为生事:不是为了生出事情来。(分数:2.00)A.B. C.D.解析:3.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刘向 B左丘明 C司马迁 D战

    14、国史官(分数:2.00)A. B.C.D.解析:4.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 B庄子和老子 C苟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分数:2.00)A. B.C.D.解析:5.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 A骈赋 B抒情小赋 C文赋 D骚体赋(分数:2.00)A.B.C. D.解析:6.大同选自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左传(分数:2.00)A.B.C. D.解析:7.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分数:2.00)A.B. C.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柳永的词集是乐章集。A 项“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C 项“淮海词”的作者是秦观。D 项“稼轩词”的作者是辛弃疾。8.

    15、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分数:2.00)A.B. C.D.解析:9.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散文? A奏疏 B书信 C辞赋 D小说(分数:2.00)A.B. C.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是王安石一篇著名的文章,写于神宗熙宁三年,司马谏议:指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首领之一。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强烈反对,于熙宁三年一月十七日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多字的信给王安石,全面反对新法,并指责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王安石便写了这封信一

    16、一加以驳斥,从根本上指出司马光的保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错误分析与防范 弄清写作的历史背景,对于全面学习掌握课文相当重要。便于我们牢靠掌握或者区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这篇课文的写作对象司马光,作者与之的关系,这是答对此题的关键之处。10.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古诗 D五言绝句(分数:2.00)A.B.C. D.解析:11.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湖州(分数:2.00)A.B.C. D.解析:12.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A分宜人、顾秉谦 B严嵩、昆山人 C严嵩、顾秉谦 D分宜人、昆山人(分数:2.00)A.B.C. D.解

    17、析:1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拟人 B夸张 比喻 C拟人 夸张 D排比 比喻(分数:2.00)A. B.C.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献愁供恨:是说远山引起人的愁恨。“献”和“供”,使无生命的山与人的感情相通,为拟人的修辞方法。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像妇女头上绾发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14.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A勇猛善射的武功 B体恤部下的武德 C终生未封的遭遇 D治军简易的特点(分数:2.00)A.B.C. 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在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终生未封的遭遇

    18、。作者将李广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刻画,用其他人物来衬托李广的性格特征。主要对比有三处:其一,李广与匈奴射雕者的对比。作用是突出了李广的善射。其二,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作用是突出李广治军简易、体恤部下的治军特点。其三,李广和李蔡的对比。作用是突出李广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错误分析与防范 此篇课文人物众多,考生要把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例如对于中心人物李广,哪些与之构成对比关系,哪些不是,构成对比、衬托等关系的人物,分别是为了突出李广什么特点,都要逐一明确。15.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 A骨肉纷争的始末 B战争的经过 C置姜氏于城颖的经过 D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分数:2.00

    19、)A. B.C.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作者在写作时做到了详略得当。其中,主要是通过手足相残来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因此,A 项是文章详写的中心。而具体的战争经过以及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恩怨,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因此,B、C 和 D这三个选项,作者在文中均用简笔,寥寥几言带过,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16.香市中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再写重兴的香市,采用的手法是 A先扬后抑 B铺垫 C侧面烘托 D反衬(分数:2.00)A.B.C.D. 解析:17.季氏将伐颛

    20、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论证 B类比论证 C归纳论证 D演绎论证(分数:2.00)A.B.C.D. 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结论:就应尽职劝阻。或小前提:你们不能陈力尽职;结论:应辞去职务。18.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2.00)A.B.C.D. 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A 项“寡人之民不加多”是提出问题。梁惠王提出“民不

    21、加多”的疑问。他认为自己对国家费尽了心力,又是移民,又是运粟,可是本国百姓却“不加多”;而邻国没有一个能像自己那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却“不加少”,梁惠王对此很不理解。B 项“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为梁惠王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时所用的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的治国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是没有实行王道仁政,区别只是量的不同、程度的不同。C 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孟子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之一。D 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中心论点:实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焉。错误分析与防范 此题要求考生一定要对大纲内的精读课文做到熟练掌握全文。例如四个选项中,前三个选项分别是课文在不同的论证层次之中涉及的

    22、内容,只有选项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才是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怀念的对象是 A弟弟 B父亲 C友人 D妻子(分数:2.00)A. B.C.D.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所作,表达了诗人人世与出世的矛盾心情,同时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在词前小序中明确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20.郁达夫创作的散文名篇有 A白杨礼赞 B荷塘夜色 C故都的秋 D箱子岩(分数:2.00)A.B.C. D.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

    2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羞:箸:安在:直:(分数:3.33)_正确答案:(羞:同馐,难得的佳肴。箸:筷子。安在:在何处。直:径直。)解析:(2).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首诗使用比喻手法有两处,一处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面上看来是写离开京城要走的路途的艰难,实际上是比喻仕途之艰险,常常事

    24、与愿违。一处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接以行路之艰难比喻人生道路之艰难。)解析:(3).诗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有何内涵?(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首诗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据古代传说,姜尚在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钓鱼;伊尹见商汤之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这里把两个典故合用,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第二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南朝刘宋时期宗悫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来表现自己远大志向的故事,表明自己坚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解析: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2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盈虚者:适:肴:核:(分数:3.33)_正确答案:(盈虚者:指月亮。适:享受的意思。肴:菜肴。核:果品。)解析:(2).第一段话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分数:3.33

    26、)_正确答案:(这段话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不要拘泥于“变”与“不变”。所有人生的长短悲喜,都是人们的主观认识,应该顺其自然,尽量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的快乐。)解析:(3).第一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抒情与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解析: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27、,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分数:9.99)(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矜:独:分:货:(分数:3.33)_正确答案:(矜:同鳏,无妻或丧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分:职分,职业。货:财物,物质资料。)解析:(2).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的时代,是“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的时代。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大同”是“天下为公”;在人事制度上,“大同”是选举制,传贤不传子,选贤与(举)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大

    28、同”是人欲与“礼”(天理)的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礼”(天理)的时代,“大同”是“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同”是物质极大丰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社会治安上,“大同”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解析:(3).找出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分数:3.33)_正确答案:(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

    29、答下列小题:“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主要

    30、描写手法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用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解析:(2).这段话显示了赵七爷什么心理?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段话主要表现了赵七爷幸灾乐祸和伺机报复的心理,刻画了赵七爷阴险凶狠的性格。)解析:(3).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分数:3.33)_正确答案:(作为没有多少见识的普通农家妇女,七斤嫂最初并未意识到丈夫没有辫子的严重性,她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看待时事。遭到赵七爷一番威吓后,她产生了恐惧和胆怯的心理。她的自言自语恰恰表现了其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心理状态。当听到“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

    31、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陷入了绝望境地。)解析:阅读小说米龙老爹片段,回答下列小题: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像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掺混在一起。厩肥堆上

    32、歇满了母鸡。(分数:9.99)(1).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分数:3.33)_正确答案:(描绘了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解析:(2).这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什么样的情感?(分数:3.33)_正确答案:(洋溢着幸福、恬静、祥和的气氛,这暗寓着幸存者和后代对殉难的米龙老爹的缅怀之情。)解析:(3).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种描写是环境描写(自然风光描写)。对眼前丰收在望、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是为了抚今追昔,以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到铺垫和反托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与祥

    33、和是来之不易的,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解析:阅读小说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小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分数:9.99)(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形象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解析:(2).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分数:3.33)_正确答案:(体现了沙子龙视武艺为至宝、在内心深处和感情上仍留恋往昔拳师生活和旧日的声名及武艺。)解析:(3).文中最后一句话反映了沙子龙的什么样的心态?(分数:3.33)_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了沙子龙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昨日显赫一时的声名已随时代变迁成为过去,往事不堪回首。沙子龙感到了时代的变化却又无可奈何,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哀戚感。)解析:作文21.题目:业精于勤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 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正确答案:(参见第 11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中的“作文评分标准”。)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4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