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3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815       资源大小:7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35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分数:2.00)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分数:2.00)A.革命民主主义B.俄国民粹派C.马克思主义D.自由主义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分数:2.00)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4.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分数:2.00)A.对酒当

    2、歌,人生几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分数:2.00)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6.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分数:2.00)A.鼓励生育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D.实行仁政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分数:2.00)A.论点 论据 论证B.论点 立论 驳论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8.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数:2.00)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9.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分数:2.00)A.

    3、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10.风波的中心线索是(分数:2.00)A.皇帝坐了龙庭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C.辫子事件D.七斤的飞黄腾达11.李后主是指(分数:2.00)A.李商隐B.李煜C.李璟D.李白12.下列成语中,不出于季氏将伐颛臾的是(分数:2.00)A.祸起萧墙B.季孙之忧C.望洋兴叹D.分崩离析13.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分数:2.00)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1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4)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分数:2.00)A.拟人 排比 夸张 比喻B.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C.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D.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1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分数:2.00)A.婵娟B.明月C.琼楼D.青天1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分数:2.00)A.比喻B.夸张C.对比D.象征17.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分数:2.00)A.叙述B.议论C.叙述和议论D.叙述和抒情18.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分数:2.00)A.杜甫B.王维C.李商隐D

    5、.韩愈19.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分数:2.00)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2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分数:2.00)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分数:9.99)(1).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分数:3.33)_(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

    6、与含义。(分数:3.33)_(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分数:3.33)_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分数:9.99)(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除:猥以:当:笃:(分数:3.33)_(2).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分数:3.33)

    7、_(3).简述这一段的主旨。(分数:3.33)_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灵公 好妇人而丈夫饰 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 而不止。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 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 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灵公:指卫灵公。丈夫饰:穿男子服装。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见:求见。为:做,这里指穿。遍:超过。莫之服:没有人穿。(分

    8、数:9.99)(1).解释下列字的含义。公使吏禁之曰 使( )使内勿服 使(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者( )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者( )(分数:3.33)_(2).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分数:3.33)_(3).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

    9、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分数:9.99)(1).“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分数:3.33)_(2).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3).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分数:3.33)_阅读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昔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

    10、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分数:9.99)(1).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数:3.33)_(2).这段

    11、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3.33)_(3).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分数:3.33)_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分数:9.99)(1).作者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

    12、什么特点(限一字)?(分数:3.33)_(2).“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二字)?(分数:3.33)_(3).这四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寂静的气氛?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 (限一字)?(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法国银行大王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拒绝,这已是他第 52 次碰壁了。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前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就弯腰捡了起来。没想到第二天银行来了录用通知。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针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在董事长看来,从

    13、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正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 字。(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35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分数:2.00)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

    14、精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 错误分析与防范 此题容易误选 D 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为此句是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功败垂成。考生应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2.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分数:2.00)A.革命民主主义B.俄国民粹派 C.马克思主义D.自由主义解析: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分数:2.00)A.国语B.战国策C.左传 D.史记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此题旨

    15、在考查几种主要史书的编写体例。 错误分析与防范 国语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是国别体断代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因此本题应选择C 项。4.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分数:2.00)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本题所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C 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该诗句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首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分数:2.00)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 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

    16、唱,无韵之离骚”。因此选择 D 项。6.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分数:2.00)A.鼓励生育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D.实行仁政 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发展生产,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分数:2.00)A.论点 论据 论证 B.论点 立论 驳论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解析:8.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数:2.00)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

    17、制形式 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在社会所有制上,“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这是二者诸多区别中最根本的不同。因此选择 D 项。9.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分数:2.00)A.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 C.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首先以史为证,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实;再将逐客与享用异国色乐珠玉对比,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就帝业之术;并分析逐客的危害,从而论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因此选择 B 项。10.风波的中心线索是(分数:2.00)A.皇帝坐了龙庭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C.辫子事件

    18、 D.七斤的飞黄腾达解析:11.李后主是指(分数:2.00)A.李商隐B.李煜 C.李璟D.李白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南唐后主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12.下列成语中,不出于季氏将伐颛臾的是(分数:2.00)A.祸起萧墙B.季孙之忧C.望洋兴叹 D.分崩离析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语言形象犀利,“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以及由本文引申出来的“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等成语,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而 C 项“望洋兴叹”则是出自庄子秋水。13.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分数:2.00)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 解析:解

    19、题思路与技巧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的文书。这篇就是西晋时李密给武帝的奏疏。李密,蜀汉时为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逼迫甚急,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推辞不就。此表就是向武帝陈说这一理由的。因此选择 D 项。1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分数:2.00)A.拟人 排比 夸张 比喻B.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C.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 D.拟人

    20、比喻 对偶 夸张解析:1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分数:2.00)A.婵娟B.明月 C.琼楼D.青天解析:1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分数:2.00)A.比喻B.夸张C.对比 D.象征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17.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分数:2.00)A.叙述B.议论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叙有议,叙

    21、议结合。这篇文章虽然是纪实之作,但又是有感而发,所以在记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事迹的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回击当时社会上种种对张、许的诬蔑之辞。所以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前半部分,有针对性回击小人对许远、张巡的诬蔑,以议论带动对史实的回顾,对史实作出评价。文章的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和张巡的事迹,则基本上是记叙。因此选择 C 项。18.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分数:2.00)A.杜甫B.王维 C.李商隐D.韩愈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精通音乐、笃信佛理,并自觉将它们与诗的创作相结合,融诗、画、音乐、理趣为一体

    22、,形成了清新淡雅的诗风。人们以“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来称赞其诗歌的特点。因此本题应选择 B 项。 错误分析与防范 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李商隐的诗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具有更多的创造性。韩愈诗歌奇特、新颖,好发议论。考生应逐一区别。19.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分数:2.00)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解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梁启超的论毅力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顺逆的关系和顺逆的转化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因此选择 A 项“有毅力者

    23、成,反是者败”。2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分数:2.00)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解析: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分数:9.99)(1).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典型的深秋景象,古代农业社会的文人认为“天人合一”,情景互渗,运用类比联想思维方式,通过寻找天人之间相似、相关处类比联想,以我观物,以物抒情,因秋景的空旷、凄凉、萧瑟与离愁别绪间存在太多的

    24、相似、相关处,故“秋景”逐渐成为抒发“离愁别绪”的典型景象。“碧云天”,天高云淡,格外空旷的空间与“离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孤独离人更觉孤独;“黄花地”,暗用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意,花的凋零唤起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愈珍惜短暂的青春,离愁别绪愈强烈浓重;“西风紧”,秋风的凄凉,与离人心理感受的凄凉相似,故借秋风的凄凉抒发心理的凄凉;“北雁南飞”,雁与离人间存在多种相似、相关处,可含多重意蕴,引入遐思,如其相似处:“东飞伯劳西飞雁”,用飞雁写赴京赶考的张生;其相反处:雁有自由,人却无,而无论相似、相反皆增强了离愁别绪。(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分数:3.33)

    25、_正确答案:()解析:“晓来谁染霜林醉?”将霜林叶红比拟为人醉脸红,拟人;“总是离人泪”,认为是自己的眼泪将霜林染红,夸张泪水之多。渲染即将送别张生时的离愁别绪的强烈浓重,通过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抒发了莺莺强烈的离愁别恨。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

    26、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分数:9.99)(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除:猥以:当:笃:(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除:授职。 猥以:以我。猥:鄙,谦词。 当:担当。 笃:重。(2).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首先陈说朝廷征诏,急如星火,自己进退两难。原来州郡长官都曾荐举,而自己都由于这一原因没去,意在表明自己这次难以奉诏并非偶然。而这次朝廷的征诏特急,使自己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3).简述这一段的主旨。(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点出了上表的起因,

    27、点明了奉亲与奉诏的矛盾。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灵公 好妇人而丈夫饰 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 而不止。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 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 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灵公:指卫灵公。丈夫饰:穿男子服装。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见:求见。为:做,这里指穿。遍:超过。莫之服:没有人穿。(分数:9.99)(1).解

    28、释下列字的含义。公使吏禁之曰 使( )使内勿服 使(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者( )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者( )(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使:派遣,驱使,命令。 使:让,允许。 者:的人。 者:原因。(2).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悬牛首于门”指“禁女子而男子饰”。“卖马肉于内”指“服之于内”。(3).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原因: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启示:欲施政于民,要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民。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风波

    29、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分数:9.99)(1).“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旧貌没有变化。“六斤新近裹脚”象征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路。“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人们仍然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

    30、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2).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描写了辫子风波过后,鲁镇临河土场上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场面。作者通过上述描写暗示读者:辛亥革命终归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中国农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上演,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唤醒民众,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 解题思路与技巧 七斤,原来是这场风波的波及者,因在城里被革命军剪去了辫子,而辫子军复辟后,他心惊胆战,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后来辫子军失败了,七斤又重新被人尊敬。一场沸沸

    31、扬扬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人们似乎也并没有难为七斤,七斤只是担忧了一场,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受到触动,也无任何变化。风波过后,“十八个铜钉的饭碗”照常使用,九斤老太依然康健和不平。农村的面貌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六斤头上的双丫角已变成了大辫子,她又裹起了小脚,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皇帝虽然被推翻了,但旧的思想和习俗仍钳制着人们的灵魂,农村依旧如一潭死水。广大农民精神上仍没有觉醒,他们的思想依旧那么麻木、愚昧。他们仍然沿袭传统,走过去的老路。在揭示辛亥革命后封建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的同时,作者指出了启蒙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否则无法改变他们的悲剧性命运。(3).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32、?(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细节描写、场面描写。阅读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昔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在田野里转

    33、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分数:9.99)(1).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米龙老爹(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动作描写、心理描写(3).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机智、勇敢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北国的槐树

    34、,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分数:9.99)(1).作者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清。(2).“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二字)?(

    35、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悲凉。(3).这四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寂静的气氛?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 (限一字)?(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静。 解题思路与技巧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法国银行大王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拒绝,这已是他第 52 次碰壁了。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前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就弯腰捡了起来。没想到第二天银行来了录用通知。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针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在董事长看来,从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正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 字。(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见第 11 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中的“作文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3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