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大学语文-20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鸿渐等了一个多钟点,不耐烦了,想自己真是神经过敏,高松年直接打电报来的,一个这样机关的首领好意思说话不作准么?辛楣早尽了介绍人的责任。现在自己就去正式拜会高松年,这最干脆。 高松年看方鸿渐和颜悦色,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脾气好或城府深的人,忙问:“碰见赵先生没有?” “还没有。我该来参见校长,这是应当的规矩。”方鸿渐自信说话得体。 高松年想糟了!糟了!辛楣一定给李梅亭缠住不能脱身,自己跟这姓方的免不了一番唇舌:“方先生,我是要跟你谈谈有许多话我已经对赵先生说了”鸿渐听口风不对。可脸上的笑容
2、一时不及收敛,怪不自在地停留着,高松年看得恨不得把手指撮而去之“方先生,你收到我的信没有?”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尽管雄纠纠地胡说,眼睛懦怯不敢平视对方。高松年老于世故,并且研究生物学的时候,学到西洋人相传的智慧,那就是:假使你的眼光能与狮子或老虎的眼光相接,彼此怒目对视,那野兽给你催眠了不敢扑你。当然野兽未必肯在享用你以前,跟你飞眼送秋波,可是方鸿渐也不是野兽,至多只能算是家畜。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有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
3、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这信很重要。唉!现在抗战时间的邮政简直该死。可是你先生已经来了,好得很,这些话可以面谈了。” 鸿渐稍微放心,迎合道:“内地跟上海的信,常出乱子。这次长沙的战事恐怕也有影响,一大批信会遗失,高先生给我的信若是寄出得早” 高松年做了个一切撇开的手势,宽弘地饶赦那封自己没写,方鸿渐没收到的信:“信就不提了,我深怕方先生看了那封信,会不肯屈就,现在你来了,你就别想跑,呵呵!是这么一回事,你听我说,我跟你先生素昧平生,可是我听辛楣讲起你的学问人品
4、种种,我真高兴,立刻就拍电报请先生来帮忙,电报上说”高松年顿一顿,试探鸿渐是不是善办交涉的人,因为善办交涉的人决不会这时候替他说他自己许下的条件的。(分数:7.00)(1).分析上面片段中方鸿渐和高松年的人物形象。(分数:3.50)_(2).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分数:3.50)_1.简述春之声是如何借鉴意识流手法表现现代生活的。 (分数:3.50)_2.简述春之声的思想内容。 (分数:3.50)_3.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分数:3.50)_4.简述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分数:3.50)_5.简述春之声标题的含义。 (分数:3.50)_6.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
5、说的主题。 (分数:2.50)_7.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意识流”特点。 (分数:3.50)_8.“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分数:3.50)_9.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分数:3.50)_九、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50)10.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1。 (分数:1.50)十、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3.00)1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分数:1.50)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
6、运难以预料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E.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12.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分数:1.50)A.老人与海代表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一些看法。老人就是作家的象征,捕鱼的技巧就是创作的方法与艺术,而大鱼则象征伟大的作品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C.桑提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D.当出海的第
7、八十四天,当那条居然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出现燃起老人希望的火花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桑提亚哥已经走向了失去精神支柱的崩溃边缘E.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亦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十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21.00)13.如何理解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分数:3.50)_14.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分数:3.50)_15.简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分数:3.50)_16.怎样理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分数:3.50)_17.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白式的心理刻
8、画,这是为什么? (分数:3.50)_18.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分数:3.50)_十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50)19.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 1 编订的,包括 2和 3两部,是以特洛亚人和 4 的战争为题材的。 (分数:1.50)十五、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20.赫克托耳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形象? (分数:3.50)_21.赫克托耳是荷马史诗_中的英雄人物。 (分数:3.50)_十八、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4.50)22.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 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 2 的思想
9、和愿望。 (分数:1.50)23.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哈姆莱特是 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分数:1.50)2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悲剧 1中的名句。 (分数:1.50)十九、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3.00)25.课文节选的这场戏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哪个矛盾冲突展开的?_ A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C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与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分数:1.50)A.B.C.D.26.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1.50)A.说
10、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二十、阅读题(总题数:2,分数:17.5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分
11、数:10.50)(1).奥菲利娅在这段话中抒发了哪些情感?(分数:3.50)_(2).这段话对刻画哈姆莱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分数:3.50)_(3).这段台词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哪些特点?(分数:3.50)_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
12、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固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
13、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分数:7.00)(1).对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3.50)A.这是一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B.这段独白表明了哈姆莱特是个忧郁迟疑、优柔寡断、缺少斗争精神的人C.这段独白是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刻而具体的揭露D.这段独自表现了哈姆莱特对人生的思索,既流露了他的烦恼失望,苦闷彷徨,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2).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3.50)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
14、有丰富的内涵B.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C.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二十一、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3.50)27.如何理解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分数:3.50)_专升本大学语文-20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鸿渐等了一个多钟点,不耐烦了,想自己真是神经过敏,高松年直接打电报来的,一个这样机关的首领好意思说话不作准么?辛楣早尽了介绍人的责任。现在自己就去正式拜会高松年,这最干脆。 高松年看方鸿渐和颜悦色,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脾气好或城府深的人,忙问
15、:“碰见赵先生没有?” “还没有。我该来参见校长,这是应当的规矩。”方鸿渐自信说话得体。 高松年想糟了!糟了!辛楣一定给李梅亭缠住不能脱身,自己跟这姓方的免不了一番唇舌:“方先生,我是要跟你谈谈有许多话我已经对赵先生说了”鸿渐听口风不对。可脸上的笑容一时不及收敛,怪不自在地停留着,高松年看得恨不得把手指撮而去之“方先生,你收到我的信没有?”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尽管雄纠纠地胡说,眼睛懦怯不敢平视对方。高松年老于世故,并且研究生物学的时候,学到西洋人相传的智慧,那就是:假使你的眼光能与狮子或老虎的眼光相接,彼此怒目对视,那野兽给你催眠了不敢扑你。当然野兽未必肯在享用你以前,跟你飞眼送秋
16、波,可是方鸿渐也不是野兽,至多只能算是家畜。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有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这信很重要。唉!现在抗战时间的邮政简直该死。可是你先生已经来了,好得很,这些话可以面谈了。” 鸿渐稍微放心,迎合道:“内地跟上海的信,常出乱子。这次长沙的战事恐怕也有影响,一大批信会遗失,高
17、先生给我的信若是寄出得早” 高松年做了个一切撇开的手势,宽弘地饶赦那封自己没写,方鸿渐没收到的信:“信就不提了,我深怕方先生看了那封信,会不肯屈就,现在你来了,你就别想跑,呵呵!是这么一回事,你听我说,我跟你先生素昧平生,可是我听辛楣讲起你的学问人品种种,我真高兴,立刻就拍电报请先生来帮忙,电报上说”高松年顿一顿,试探鸿渐是不是善办交涉的人,因为善办交涉的人决不会这时候替他说他自己许下的条件的。(分数:7.00)(1).分析上面片段中方鸿渐和高松年的人物形象。(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片段中的方鸿渐诚实单纯,完全不懂人情世故,高松年则显得虚伪狡诈。(2).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
18、用了什么手法?(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语言、心理、行为等描写。1.简述春之声是如何借鉴意识流手法表现现代生活的。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小说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采撷特定时段的人文景观,语
19、言结构独特,意象鲜明,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2.简述春之声的思想内容。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通过叙写主人公岳之峰在回家探亲途中的车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3.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中的意识流,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
20、的意识流动过程。4.简述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意识流小说中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自由联想”的运用: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
21、噪音。)5.简述春之声标题的含义。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声音,都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生机勃勃、万象更新。这和那个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的火车头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一标题也蕴涵着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包含了作者对于“历史/现实”,“过去/现在、未来”,“落后/文明”等的思考。6.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最后“如今每个角落都在出现转机,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
22、的”,是点睛之笔。7.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意识流”特点。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打破了历史时叙和空间界限,按照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心理流程组织材料,具有节奏快、跨度大、容量大、富有开阔的空间感和纵深的历史感的鲜明特色。作品将国内国外,车内车外,历史、现实与未来,城市与乡村,方言、北京话与德语,政治的、经济的,陆地的、海洋的、天空的,耳闻目睹与所思所想的,生活的旋律与音乐旋律等大量的材料,随着意识的流动而随意地、快速地剪切组接,形成了意识流小说独有的特点。它采用的是放射性的心理结构,是一种跳跃性很强的自由结构。随主人公心理活动的自然流程展
23、开描写,内容零乱纷杂,或连续叠进,或互相切人,或变幻,或跳跃,完全服从于主人公的意识流动。这种意识流动由外部世界引起,又无时空限制,似乎无拘无束。整个作品就像一部心灵世界的交响乐,但这部交响乐有着自己的旋律,因而并非是材料的胡乱堆积。也就是说,作品的材料还是有所选择的,心理活动也是依作品要表达的主体定向流动的。8.“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写人们都在回家过春节,自然之春即将来临,而在回乡过节的火车上又回荡着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春天的旋律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作者在斑驳陆离的生活影像中窥寻、思索,品味出新生活的希望和转机,祖国的春天、新生活的
24、春天即将来临,人们已经看到春的景象,听到春的声音,闻到春的气息。这样,祖国之春也伴着自然之春而来,作者写“春之声”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当然,“春之声”又有着更广的象征意义。作品中说:“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房里,在猎户星座和仙后星座里,在每一颗原子核,每一个质子、中子、介子里,不都包含着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声音吗?”春之声,又是美好的象征,生机和力量的象征。9.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小说中所写的景,有看到的景,也有联想的景,无论怎样的景,都蕴涵着作者一定的情。例如开头回忆童年时代的生活,带着无比喜爱、怀念和留恋之情;写 X城火车站
25、前广场上丰富的食物,带有对新政策的赞美之情和对新生活感到甜美的感情;看到闷罐子车,就生发出祖国依然落伍的感慨;对与春天相连的美好往事的回忆,也都带着一种陶醉的幸福的感情;对于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更是掩饰不住对它的热爱,称它是“神秘的”,“好像从来还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九、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50)10.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1。 (分数:1.50)解析:海明威十、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3.00)1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分数:1.50)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
26、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解析:解析 (B 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 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12.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分数:1.50)A.老人与海代表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一些看法。老人就是作家的象征,捕鱼的技巧就是创作的方法与艺术,而大鱼则象征伟大的作品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
27、。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C.桑提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D.当出海的第八十四天,当那条居然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出现燃起老人希望的火花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桑提亚哥已经走向了失去精神支柱的崩溃边缘 E.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亦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解析:解析 (C 项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错误;D“当出海的第八十四天”错误)十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21.00)13.如何理解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分数:3.50)_正确
28、答案:()解析:他最鲜明的特征是:(1)富于挑战精神。在大海中捕鱼,是人与自然的抗衡。而人与自然又不具有平等性。由此导致的对抗性,产生无时无处不在的风险。桑提亚哥的特点在于他具有向强者挑战的主动性和顽强性。(2)坚强自信。这是桑提亚哥性格的又一重要特征,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在与大自然的只身作战中,他体现出惊人的能力,鲨鱼夺走他的马林鱼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以多条活鲨鱼换一条死马林鱼,即使是这样的估价,也能看出桑提亚哥的胜利不只是精神性的。他所具有的“硬汉性格”,不只是精神、意志上的坚韧不拔,也包含这种超人能力。14.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分数:3.50)_正确
29、答案:()解析:(1)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15.简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海明威酷爱斗牛、渔猎,以及种种的冒险,尤其喜爱非洲原野上的雄狮,认为那是勇敢、力量与胜利的象征。他还认为,人处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只有坚韧不拔、勇敢地经受考验和面对自己的悲剧,才能体现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才能在永恒不变的悲剧里表现人的本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他悲剧世界观和硬汉性格的寓意性表现,他借老人与海的搏斗揭示出多方面的人生哲理。16.怎样理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分数:
30、3.5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借助象征手法突出主体,渲染主题,无论是桑提亚哥还是人的对手,都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小说也因此带有了寓言化的特征。人们很自然地从桑提亚哥身上领略到人的意志之风采,也会直接从鱼与大海的形象意蕴中,悟出人类所应面对的考验与挑战。17.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白式的心理刻画,这是为什么?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有时由老人说出口,有时由作家交代。这类心理描写构成作品的主干。正是这些有声无声的独白,将人物在悲壮的拼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生动、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也便于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样的独
31、白,就能很好地揭示题旨。18.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本文情节单一,只在关键处设置一个重要转折,即桑提亚哥战胜马林鱼后又陷入鲨鱼重围的情节逆转。但个人与大自然对抗这一主题,通过单一情节得到渲染,符合“冰山原则”。海明威认为,“冰山在海上移动很是宏伟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作者回忆小说本可以写一千页长,但最后还是删去了大部分,如他所说:“把狗扔掉了,只留下尾巴。”另外,小说的语言也极为简练,有电报式的特点。例如小说结尾,只用一句话来对经历了一场恶战的老人的未来作出了交代:“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
32、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十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50)19.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 1 编订的,包括 2和 3两部,是以特洛亚人和 4 的战争为题材的。 (分数:1.50)解析:荷马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希腊人十五、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7.00)20.赫克托耳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形象?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具有高度责任感、为国家利益敢于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勇于牺牲。(注意结合课文情节进行叙述)21.赫克托耳是荷马史诗_中的英雄人物。 (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伊利亚特十八、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
33、4.50)22.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 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 2 的思想和愿望。 (分数:1.50)解析:英 人文主义23.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哈姆莱特是 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分数:1.50)解析:文艺复兴2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悲剧 1中的名句。 (分数:1.50)解析:哈姆莱特十九、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3.00)25.课文节选的这场戏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哪个矛盾冲突展开的?_ A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C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与御前
34、大臣波洛涅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分数:1.50)A.B.C. D.解析:26.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1.50)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 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解析:二十、阅读题(总题数:2,分数:17.5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
35、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分数:10.50)(1).奥菲利娅在这段话中抒发了哪些情感?(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赞美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2).这段话对刻画哈姆莱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通过奥菲利娅的扼腕叹惜,从侧面描写中表明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3).这段台词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哪些特点?(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奥菲利娅的这段台词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句,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固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