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5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736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55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155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季氏将伐颛臾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_(分数:2.00)A.单喻B.博喻C.喻中喻D.双重喻2.秋水中作者认为最容易骄傲自满的人是_(分数:2.00)A.学识多,见识广的人B.有真才实学的人C.能力强的人D.学识少,见识少的人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_(分数:2.00)A.谏逐客书B.陈情表C.秋水D.大同4.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2.00)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

    2、人,未能善于其终者也5.选择与安排的作者是_(分数:2.00)A.梁实秋B.朱自清C.朱光潜D.梁启超6.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最终将自己的弟弟共叔段_(分数:2.00)A.杀死在京城B.杀死在颍城C.杀死在鄢D.逼出郑国7.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_(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8.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_(分数:2.00)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9.故都的秋是一篇_(分数:2.00)A.抒情散文B.记事散文C.

    3、游记散文D.议论散文10.下列诗句中,运用反比的是_(分数:2.00)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_(分数:2.00)A.思慕贤才B.礼遇贤才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12.在下列作品中,采用了乐府旧题的是_(分数:2.00)A.王维的山居秋暝B.李白的行路难C.杜甫的蜀相D.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_(分数:2.00)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14.再别康桥主要抒发的感情是_(分数:2.00)A.对康

    4、河的赞美B.对生活的热爱C.对康河的眷恋D.对人生的迷茫15.柳永八声甘州贯穿全词的句子是_(分数:2.00)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叹年来踪迹C.不忍登高临远D.想佳人,妆楼颙望16.苏轼生活的年代是_(分数:2.00)A.宋代B.中唐C.晚唐D.五代17.莫泊桑是_(分数:2.00)A.自然主义作家B.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C.法国 19世纪小说家D.法国 20世纪杰出的诗人18.下面诗歌使用了人称转换手法的是_(分数:2.00)A.杜陵叟B.炉中煤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再别康桥19.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_(分数:2.00)A.岑参B.白居易C.韩愈D.柳宗元20.“听得道一声去

    5、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分数:2.00)A.对偶、借代B.比喻、夸张C.对偶、夸张D.对偶、拟人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9.99)(1).从这段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实行王道思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分数:3.33)_(2).这里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分数:3.33)_(3).这段使用了什么样的推理方法?(分数:3.33)_

    6、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小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7、”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分数:9.99)(1).这段刻画了李将军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数:3.33)_(2).文中对“中贵人”和“三个射雕者”的描写,对刻画李广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分数:3.33)_(3).“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属于什么描写手法?(分数:3.33)_阅读欧阳修与高同谏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小题。 前日

    8、范希文贬官后 ,与 足下 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 诋 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 ,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期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通 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辩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不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 庶乎 饰已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

    9、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注释 希文: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字,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安道:即余靖,韶州曲江(今广东省)人。 师鲁:尹师鲁,北宋著名古文家。(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足下: 诋: 通: 庶乎:(分数:3.33)_(2).从文中分析范希文主要的人物特征。(分数:3.33)_(3).文中的“足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

    10、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分数:9.99)(1).鲁迅在这里把中国社会概括成哪几种时代,指出中国社会本质是什么?(分数:3.33)_(2).文中“一治一乱”分别指的是什么时代?(分数:3.33)_(3).文中“作乱人物”指的是什么人?(分数:3.33)_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

    11、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竞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分数:9.99)(1

    12、).文中“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2).作者认为浪费我们时间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3.33)_(3).文中“时间之贼”“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分数:3.33)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骈文对于先秦两汉的散文是一个反动,而古文又是对于骈文的一个反动。因此,由骈文发展到古文是否定之否定。 魏晋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骈文的特点就是自觉追求形式美:对偶、声律、用典、藻饰。这正体现了文学自觉的要求和价值观。当时,这种刻意追求文学形式美的普遍风尚,一方面推动了文学形式美的自觉追求,促进了文学独立

    13、品格的建立,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形式上的僵化和内容上的空洞。其流弊愈益升为主流,最后形成了散文发展的桎梏。因此,从初唐开始,出现了突破骈文束缚的古文运动,到中唐的韩愈、柳宗元而集其大成,形成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运动潮流。从此,直到明清,古文仍是散文的主流。 这里所谓的古文是指区别于骈文的先秦两汉古文。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在内容上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也就是用儒家之“道”来充实文章的内容,除骈文浮华空疏的文风;在形式上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除“炳炳,务采色,夸声音”的骈风。因此,所谓“复古”是名,创新才是实。韩愈主张“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都说明古

    14、文运动的宗旨在于革新,在于创立一种文道结合,能自由表现思想的新文体,以取代形式僵化的骈体文。从理论到实践,韩、柳都有很大的功绩。古文运动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影响深远。 这里仅以偶句散句的使用来说明古文的特点。古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反对骈偶充塞,而又不完全绝骈弃偶。师说、捕蛇者说中就有偶句,只是不刻意追求而已。再如,醉翁亭记写四时景物“野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而石出(冬)者,山间之四时也”。前两句是对偶,后两句是本可以写成“风高霜洁,水落石出”,就成了对偶。这里有意拆为散句,反显出语句的灵巧活泼。但是,唐宋的古文家们对骈文改其弊有余,取其长不足。他们不是把古文与骈文

    15、看成互补关系,而是自筑樊篱,拒骈文于门外,对于兼收并蓄,熔铸骈文之长的作品往往还采取讥讽的态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融合骈文之长的古文佳作。文中大量间杂了偶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而且还很讲究词藻的艳丽,如对风饰以“阴”,风叫声称“怒号”,鱼称“锦鳞”,波光称“耀金”,水中月影称“沉璧”,采用通感、拟人、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都不同于古文简单质朴的风格,但在当时却受到不应有的讥讽,这就未免成了偏见。(分数:9.99)(1).从第段看,古文对先秦西汉的散文是一个怎样的是非判断?(分数:3.33)_(2).从第段和第段,“古文”与“骈文”的主要区别是什

    16、么?(分数:3.33)_(3).文章认为“唐宋的古文家们对骈文改其弊有余,取其长不足”。作者在论述这个观点时,使用什么论据?论证方法是什么?(分数:3.33)_作文21.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800字。 (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55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季氏将伐颛臾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_(分数:2.00)A.单喻B.博喻C.喻中喻D.双重喻 解析:2.秋水中作者认为最容易骄傲自满的人是_(分数:2.00)A.学识多,见识广的人

    17、B.有真才实学的人C.能力强的人D.学识少,见识少的人 解析: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_(分数:2.00)A.谏逐客书B.陈情表 C.秋水D.大同解析:4.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2.00)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能善于其终者也解析:5.选择与安排的作者是_(分数:2.00)A.梁实秋B.朱自清C.朱光潜 D.梁启超解析:6.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最终将自己的弟弟共叔段_(分数:2.00)A.杀死在京城B.杀死在颍城C.杀死在鄢D.逼出郑国 解析:7.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

    18、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_(分数:2.00)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解析:8.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_(分数:2.00)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解析:9.故都的秋是一篇_(分数:2.00)A.抒情散文 B.记事散文C.游记散文D.议论散文解析:10.下列诗句中,运用反比的是_(分数:2.00)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解析:1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_(分数:2.

    19、00)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解析:12.在下列作品中,采用了乐府旧题的是_(分数:2.00)A.王维的山居秋暝B.李白的行路难 C.杜甫的蜀相D.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析:13.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_(分数:2.00)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 解析:14.再别康桥主要抒发的感情是_(分数:2.00)A.对康河的赞美B.对生活的热爱C.对康河的眷恋 D.对人生的迷茫解析:15.柳永八声甘州贯穿全词的句子是_(分数:2.00)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叹年来踪迹C.不忍登高临远 D.想佳人,妆楼颙望解析:16.苏轼生活

    20、的年代是_(分数:2.00)A.宋代 B.中唐C.晚唐D.五代解析:17.莫泊桑是_(分数:2.00)A.自然主义作家B.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C.法国 19世纪小说家 D.法国 20世纪杰出的诗人解析:18.下面诗歌使用了人称转换手法的是_(分数:2.00)A.杜陵叟 B.炉中煤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再别康桥解析:19.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_(分数:2.00)A.岑参B.白居易 C.韩愈D.柳宗元解析:20.“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分数:2.00)A.对偶、借代B.比喻、夸张C.对偶、夸张 D.对偶、拟人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

    21、:3,分数:30.00)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9.99)(1).从这段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实行王道思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让百姓过上一个能养活活人,安葬死人,有一个基本保障的生活。(2).这里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实行仁政的民本思想。(3).这段使用了什么样的推理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

    22、析:连锁推理。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小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

    23、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分数:9.99)(1).这段刻画了李将军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武艺过人,有勇、有谋。(2).文中对“中贵人”和“三个射雕者”的描写,对刻画李广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衬托作用,“中贵人”是反衬,“三个射雕者”是衬托。(3).“

    24、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属于什么描写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细节描写。阅读欧阳修与高同谏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小题。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 ,与 足下 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 诋 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 ,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期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 通 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辩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

    25、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不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 庶乎 饰已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注释 希文: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字,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安道:即余靖,韶州曲江(今广东省)人。 师鲁:尹师鲁,北宋著名古文家。(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足下: 诋: 通: 庶乎:(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足下:第二人称的尊称。 诋:诋毁。 通:通晓。 庶乎:大概。(2).从文中分析范希文主要的人物特征。(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耿直、好学、做事是非分明、

    26、不畏强势。(3).文中的“足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是一个靠诋毁他人,抬高自己,耍小聪明,掩饰自己不足的小人。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分

    27、数:9.99)(1).鲁迅在这里把中国社会概括成哪几种时代,指出中国社会本质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中国社会的本质是奴隶社会。(2).文中“一治一乱”分别指的是什么时代?(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治”即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乱”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3).文中“作乱人物”指的是什么人?(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作乱人物”是指破坏“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安定社会的造反者。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

    28、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竞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

    29、负责。(分数:9.99)(1).文中“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是什么意思?(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人生除掉孩童懵懂时代和老年无能为力的时代,能让自己完全支配,做点事的时间并不多。(2).作者认为浪费我们时间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浪费的原因是“时间之贼”强行占有,和我们自己不知道珍惜使用。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珍惜使用。(3).文中“时间之贼”“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比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骈文对于先秦两汉的散文是一个反动,而

    30、古文又是对于骈文的一个反动。因此,由骈文发展到古文是否定之否定。 魏晋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骈文的特点就是自觉追求形式美:对偶、声律、用典、藻饰。这正体现了文学自觉的要求和价值观。当时,这种刻意追求文学形式美的普遍风尚,一方面推动了文学形式美的自觉追求,促进了文学独立品格的建立,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形式上的僵化和内容上的空洞。其流弊愈益升为主流,最后形成了散文发展的桎梏。因此,从初唐开始,出现了突破骈文束缚的古文运动,到中唐的韩愈、柳宗元而集其大成,形成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运动潮流。从此,直到明清,古文仍是散文的主流。 这里所谓的古文是指区别于骈文的先秦两汉古文。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在

    31、内容上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也就是用儒家之“道”来充实文章的内容,除骈文浮华空疏的文风;在形式上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除“炳炳,务采色,夸声音”的骈风。因此,所谓“复古”是名,创新才是实。韩愈主张“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都说明古文运动的宗旨在于革新,在于创立一种文道结合,能自由表现思想的新文体,以取代形式僵化的骈体文。从理论到实践,韩、柳都有很大的功绩。古文运动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影响深远。 这里仅以偶句散句的使用来说明古文的特点。古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反对骈偶充塞,而又不完全绝骈弃偶。师说、捕蛇者说中就有偶句,只是不刻意追求而已。再如,醉翁亭记写四时景物“野

    32、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而石出(冬)者,山间之四时也”。前两句是对偶,后两句是本可以写成“风高霜洁,水落石出”,就成了对偶。这里有意拆为散句,反显出语句的灵巧活泼。但是,唐宋的古文家们对骈文改其弊有余,取其长不足。他们不是把古文与骈文看成互补关系,而是自筑樊篱,拒骈文于门外,对于兼收并蓄,熔铸骈文之长的作品往往还采取讥讽的态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融合骈文之长的古文佳作。文中大量间杂了偶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而且还很讲究词藻的艳丽,如对风饰以“阴”,风叫声称“怒号”,鱼称“锦鳞”,波光称“耀金”,水中月影称“沉璧”,采用

    33、通感、拟人、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都不同于古文简单质朴的风格,但在当时却受到不应有的讥讽,这就未免成了偏见。(分数:9.99)(1).从第段看,古文对先秦西汉的散文是一个怎样的是非判断?(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是“否定之否定”,即肯定先秦西汉散文。(2).从第段和第段,“古文”与“骈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骈文重在追求形式,古文重在追求内容。(3).文章认为“唐宋的古文家们对骈文改其弊有余,取其长不足”。作者在论述这个观点时,使用什么论据?论证方法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解析:事实论据,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例子。论证方法是归纳。作文21.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800字。 (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5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