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710       资源大小:10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1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1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_ A.灭亡、寒夜、憩园 B.家、春、秋 C.雾、雨、电 D.雾、春、秋(分数:2.00)A.B.C.D.2.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_ A.王维 B.陶渊明 C.孟浩然 D.李白(分数:2.00)A.B.C.D.3.茅盾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文学社团是_ 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分数:2.00)A.B.C.D.4.在中国享有“七绝”最优秀的诗人是_ A.李白 B.曹操 C.陶渊明 D.王昌龄(分数:2.00)A.B.C.D.

    2、5.长亭送别中反映莺莺反抗性格的一句是_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B.若不是酒席问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C.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分数:2.00)A.B.C.D.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_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分数:2.00)A.B.C.D.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 A.论点、论据、结论 B.立论、驳论、正论 C.引论、论据、结论 D.论点、论据、论证(分数:2.00)A.B.C.D.8.楚辞九歌有_ A.9首 B.10首 C.12首 D.11首(分数

    3、:2.00)A.B.C.D.9.山居秋暝一诗中表达作者眷恋山林,向往归隐的决心的一句是_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分数:2.00)A.B.C.D.10.论快乐属于_ A.学者散文 B.笔记散文 C.论事散文 D.文化散文(分数:2.00)A.B.C.D.11.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_ A.李清照 B.李煜 C.苏轼 D.柳永(分数:2.00)A.B.C.D.12.认为作文应“有补于世”的是_ A.韩愈 B.王安石 C.柳宗元 D.白居易(分数:2.00)A.B.C.D.13.辛弃

    4、疾的词集是_ A.东坡词 B.稼轩词 C.乐章集 D.漱玉词(分数:2.00)A.B.C.D.14.苦恼的作者是_ A.契诃夫 B.莫泊桑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分数:2.00)A.B.C.D.15.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_ A.1919年五四运动 B.1911年辛亥革命 C.1917年张勋复辟 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分数:2.00)A.B.C.D.16.“大同”社会是_的理想社会模式 A.道家 B.法家 C.杂家 D.儒家(分数:2.00)A.B.C.D.17.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18.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

    5、,可解释为“凭借”的是_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分数:2.00)A.B.C.D.19.种树郭橐驼传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_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分数:2.00)A.B.C.D.20.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_ A.将军自念,U岂尝有所恨乎/U? 岂尝有所恨乎: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 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U何乃故也/U。 何乃故也:这是什么缘故呢。 C.虏多且近,U即有急/U,奈何。 即有急:即使遇到紧急情况。 D.愿陛下矜愍愚诚,U听臣微志/U。 听臣微志:准许我

    6、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分数:2.00)A.B.C.D.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分数:9.99)(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分数:3.33)_(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分数:3.33)_(3).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还揭露了

    7、什么问题?(分数:3.33)_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分数:9.99)(1).本段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分数:3.33)_(2).本段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李广?(分数:3.33)_(3).解释本段中加点的字。 (1)从

    8、:_ (2)前:_(分数:3.33)填空项 1:_阅读李商隐无题一诗,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分数:9.99)(1).李商隐生活在唐代的哪个时期?(分数:3.33)_(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分数:3.33)_(3).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

    9、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分数:9.99)(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分数:3.33)_(2).作者为什么要论证痛苦的永久易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论证方法?(分数:3.33)_(3).作者以“四方的圆形”与“静止的动作”为喻说明了什么?

    10、(分数:3.33)_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黄省三 经理!潘月亭 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黄省三 经理,我姓黄,我是大丰的书记。李石清 他是这次被裁的书记。潘月亭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对李)谁叫他进来的?李石清 不知道他怎么找进来的。黄省三 (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要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潘月亭 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黄省三 可是,经理李石清 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黄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 滚,滚,快滚!

    11、真岂有此理!(分数:9.99)(1).本片段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分数:3.33)_(2).从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数:3.33)_(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分数:3.33)_阅读散文诗脚印,然后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是作家,身后都留有一部著作。有的著作,是用笔写成的;有的著作,是用脚印写成的。人生旅途上,烙下一个个脚印。一个脚印是一个字;几个脚印是一个词;一串脚印,是一个句子;一路脚印,是一部著作。暮年回首走过的路,一部巨著,闪闪亮亮,展现在眼前。笔写的著作,可以修改;脚写的著作,无法修改。可见,从儿时起的每一迈步,

    12、多么重要!(分数:9.99)(1).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分数:3.33)_(2).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3.33)_(3).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多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编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诵“名词”。说,可以显文雅;写,可能彰文采

    13、。 请以“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字。(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31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_ A.灭亡、寒夜、憩园 B.家、春、秋 C.雾、雨、电 D.雾、春、秋(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对巴金作品的了解 解析 巴金主要长篇代表作是两个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_ A.王维 B.陶渊明 C.孟浩然 D.李白(分数:2.00)A.B. C.D.解析:考

    14、点 对诗派的了解 解析 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伟大诗人之一,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梁朝学者钟嵘在诗品中高度评价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歌的宗师。3.茅盾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文学社团是_ 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解析 茅盾在 1921年 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4.在中国享有“七绝”最优秀的诗人是_ A.李白 B.曹操 C.陶渊明 D.王昌龄(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七绝”诗人的了解 解析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

    15、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5.长亭送别中反映莺莺反抗性格的一句是_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B.若不是酒席问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C.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作品人物性格 解析 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

    16、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表明了莺莺对赴试的态度,显示了她的反抗精神。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_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论证方法的特点 解析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相近的事物或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前者可称为类比法,后者可称为对比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演绎论证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 A.论点、论据、结论 B.立论、驳论、正论 C.引论、论据、结论 D

    17、.论点、论据、论证(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基本文学常识 解析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8.楚辞九歌有_ A.9首 B.10首 C.12首 D.11首(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作品的熟悉程度 解析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由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9.山居秋暝一诗中表达作者眷恋山林,向往归隐的决心的一句是_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明月松间照,

    18、清泉石上流。(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 解析 诗人是那样地高洁,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联引用典故寄慨言志,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依然可以在幽美的秋色中流连徜徉。10.论快乐属于_ A.学者散文 B.笔记散文 C.论事散文 D.文化散文(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文学作品的体裁 解析 钱钟书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论快乐是他的一篇学者散文,见解深刻,妙趣横生。11.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_ A.李清照 B.李煜 C.苏轼 D

    19、.柳永(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作家作品风格的了解 解析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词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阶段。柳永的词多为慢词长调,用语通俗,雅俗共赏。12.认为作文应“有补于世”的是_ A.韩愈 B.王安石 C.柳宗元 D.白居易(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对古代名人的了解 解析 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13.辛弃疾的词集是_ A.东坡词 B.稼轩词 C.乐章集 D.漱玉词(

    20、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对辛弃疾作品的掌握 解析 稼轩词是辛弃疾的词集,东坡词是苏轼所作,乐章集是柳永所作,漱玉词是李清照所作。14.苦恼的作者是_ A.契诃夫 B.莫泊桑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解析 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苦恼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15.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_ A.1919年五四运动 B.1911年辛亥革命 C.1917年张勋复辟 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对文学作品内容的了解 解析 鲁迅笔下的风波出自呐喊一书,小说描

    21、写 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16.“大同”社会是_的理想社会模式 A.道家 B.法家 C.杂家 D.儒家(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解析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17.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文言虚词意思的掌握 解析 A 项中的“乃”均为“于是”“就”的意思;B 项前一个“以”,“以为、认为”之意,后一个“以”,“因为,由于”之意;C 项前一个“

    22、于”,可译为“在”,后一个“于”可译为“对于”;D 项前一个“为”,语助词,可译为“呢”,后一个“为”,表被动,可译为“被”。18.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_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文言文一词多义 解析 A 项“以”可译为“凭借”;B 项“以”可译为“按照”;C 项“以”可译为“把”;D 项“以”可译为“用”。19.种树郭橐驼传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_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分数:2.00)A.B.C. D

    23、.解析:考点 文言文句式 解析 “故不我若也”,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所以这句话从语法上看属于宾语前置。20.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_ A.将军自念,U岂尝有所恨乎/U? 岂尝有所恨乎:难道曾经有什么怨恨的事吗? 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U何乃故也/U。 何乃故也:这是什么缘故呢。 C.虏多且近,U即有急/U,奈何。 即有急:即使遇到紧急情况。 D.愿陛下矜愍愚诚,U听臣微志/U。 听臣微志: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文言文翻译 解析 A 项“岂尝有所恨乎”应译为“难道曾经有什么遗憾的事吗?”;B 项“

    24、何乃故也”应译为“何况是以前的呢”;C 项“即有急”应译为“倘若有了紧急情况呢”。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分数:9.99)(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分数:3.33)_正确答案:(“”标在“则众合为而不汹汹然!”后。)解析:(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

    25、”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绝不动摇。)解析:(3).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还揭露了什么问题?(分数:3.33)_正确答案:(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解析: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

    26、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分数:9.99)(1).本段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沉着冷静、有智有勇、料敌如神、善射、胆识过人。)解析:(2).本段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李广?(分数:3.33)_正确答案:(侧面描写和语言描写。)解析:(3).解释本段中加点的字。 (1)从:_ (2)前:_(分数:3.33)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从:使跟从。 (2)前:上前,名词作动词用。)解析:阅读李商隐无题一诗,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

    27、看。(分数:9.99)(1).李商隐生活在唐代的哪个时期?(分数:3.33)_正确答案:(晚唐)解析:(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抒写了男女双方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追求。)解析:(3).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分数:3.33)_正确答案:(比兴手法,以春蚕之丝和蜡烛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解析: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

    28、,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分数:9.99)(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分数:3.33)_正确答案:(快乐不可能永久(或“永远快乐”是荒谬的)。)解析:(2).作者为什么要论证痛苦的永久易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论证方法?(分

    29、数:3.33)_正确答案:(反衬快乐的短暂易逝。对比法。)解析:(3).作者以“四方的圆形”与“静止的动作”为喻说明了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说明“永远快乐”的自相矛盾。)解析: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黄省三 经理!潘月亭 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黄省三 经理,我姓黄,我是大丰的书记。李石清 他是这次被裁的书记。潘月亭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对李)谁叫他进来的?李石清 不知道他怎么找进来的。黄省三 (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要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潘月亭 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

    30、找我求事。(厉声)滚开!黄省三 可是,经理李石清 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黄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 滚,滚,快滚!真岂有此理!(分数:9.99)(1).本片段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黄省三:大丰银行的小职员。 李石清:银行家潘月亭的秘书。 潘月亭:大丰银行的经理,大资本家。)解析:(2).从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数:3.33)_正确答案:(潘月亭毫无人性、铁石心肠、凶残狠毒。)解析:(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

    31、案:(语言、动作。)解析:阅读散文诗脚印,然后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是作家,身后都留有一部著作。有的著作,是用笔写成的;有的著作,是用脚印写成的。人生旅途上,烙下一个个脚印。一个脚印是一个字;几个脚印是一个词;一串脚印,是一个句子;一路脚印,是一部著作。暮年回首走过的路,一部巨著,闪闪亮亮,展现在眼前。笔写的著作,可以修改;脚写的著作,无法修改。可见,从儿时起的每一迈步,多么重要!(分数:9.99)(1).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分数:3.33)_正确答案:(每个人都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解析:(2).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比喻、类比的表现手法。

    32、)解析:(3).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解析: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多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编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诵“名词”。说,可以显文雅;写,可能彰文采。 请以“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字。(分数:5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