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704       资源大小:97.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6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126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西厢记是一部_ A.明杂剧 B.元杂剧 C.说唱文学 D.传奇(分数:2.00)A.B.C.D.2.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_ A.曹操短歌行(其一)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 D.白居易杜陵叟(分数:2.00)A.B.C.D.3.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_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旌蔽日兮敌若云 C.车错毂兮短兵接 D.矢交坠兮士争先(分数:2.00)A.B.C.D.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 A.汉书 B.战国策 C.国语 D.左传(分数:2

    2、.00)A.B.C.D.5.莫泊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成名作是_ A.羊脂球 B.一生 C.苦恼 D.漂亮朋友(分数:2.00)A.B.C.D.6.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_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分数:2.00)A.B.C.D.7.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_ A.柳宗元 B.刘禹锡 C.白居易 D.李贺(分数:2.00)A.B.C.D.8.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_ A.体恤部下的武德 B.勇猛善射的武功 C.终生未封的遭遇 D.治军简易的特

    3、点(分数:2.00)A.B.C.D.9.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_ A.旷达飘逸 B.诗中有画 C.沉郁顿挫 D.慷慨雄壮(分数:2.00)A.B.C.D.10.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_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分数:2.00)A.B.C.D.11.下列作品中属于艾青所著的一组是_ A.大堰河、向太阳、北方 B.大堰河、黎明的通知、死水 C.北方、向太阳、炉中煤 D.大堰河、北方、女神(分数:2.00)A.B.C.D.1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_ A.谏逐客书 B.秋水(节选) C.季氏将伐颛臾

    4、 D.寡人之于国也(分数:2.00)A.B.C.D.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_ A.岳飞、辛弃疾 B.周瑜、杜甫 C.诸葛亮、李白 D.诸葛亮、杜甫(分数:2.00)A.B.C.D.14.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_ A.马伶传 B.种树郭橐驼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李将军列传(分数:2.00)A.B.C.D.15.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发了他的_ A.相思之苦、行役之愁 B.家破之悲、人亡之恨 C.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D.失意之悲、遭贬之愤(分数:2.00)A.B.C.D.16.麦琪的礼物运用了_的结构方法 A.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5、B.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C.追溯法 D.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叙述(分数:2.00)A.B.C.D.17.谏逐客书一文中“弃黔首以资敌国”中“黔首”的意思是_ A.有才能人士 B.百姓 C.大臣 D.武士(分数:2.00)A.B.C.D.1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_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分数:2.00)A.B.C.D.19.“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中“坐”的意思是_ A.坐下来 B.因为 C.定罪 D.副词,表示无缘无故(分数:2.00)A.B.C.D

    6、.20.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_ A.选贤与能,U讲信修睦/U。 讲信修睦:讲求信义,推行和睦。 B.U丘未之逮也/U,而有志焉。 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赶上。 C.U直不百步耳/U,是亦走也。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是不到百步而已。 D.既来之,U则安之/U。 则安之:就要使他们平安。(分数:2.00)A.B.C.D.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分数:9.99)(1).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分数:3.33)_(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属于什么论证方法?(分数:3.33)_(3).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重喻义。(分数:3.33)_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然后回答问题。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分数:9.99)(1).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大雪和严寒?(分数:3.33)_(2).找出其中突现严寒的典型细节,并说明是如何突现的。(分数:3.33)_(3).末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

    8、情?(分数:3.33)_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1)比:_ (2)讫:_ (3)疾:_ (4)恨:_(分数:3.33)填空项 1:_(2).文章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分数:3.33

    9、)_(3).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那些在平原上四处散布的诺曼底省的田庄,在远处看来像是一些围在细而长的山毛榉树的圈子里的小树林子。然而走到跟前,等到有人打开了天井边的那扇被虫蛀坏的栅栏门,却自信是看见了一个广阔无边的花园,因为所有那些像农夫的躯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

    10、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花的香气和敞开的马房里的浓厚气味以及正在发酵的兽肥的蒸气混在一块儿兽肥的上面歇满了成群的母鸡。(分数:9.99)(1).这段文字描绘了一派怎样的田园风光?(分数:3.33)_(2).这段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分数:3.33)_(3).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分数:3.33)_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段,然后回答问题。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11、,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

    12、来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分数:3.33)_(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分数:3.33)_(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感情?(分数:3.33)_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然后回答问题。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分数:9.99)(1).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分数:3.33)_

    13、(2).请找出本诗中的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分数:3.33)_(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26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西厢记是一部_ A.明杂剧 B.元杂剧 C.说唱文学 D.传奇(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作品的体制 解析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作品,是一部

    14、元杂剧。2.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的是_ A.曹操短歌行(其一) B.李白行路难(其一) C.陆游关山月 D.白居易杜陵叟(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新乐府运动 解析 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当干预社会、反映现实,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他的杜陵叟即是一篇新乐府诗。A、B、C 项均为乐府旧题。3.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_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旌蔽日兮敌若云 C.车错毂兮短兵接 D.矢交坠兮士争先(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作品的描写手法 解析 A、C、D 项均是近景动态描写,B 项为远景静态描写

    15、。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 A.汉书 B.战国策 C.国语 D.左传(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作品的出处 解析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写出了孟尝君的纳士雅量,爱才诚意,为历代雅士所效仿,也充分地赞美了冯谖的计谋策略。5.莫泊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成名作是_ A.羊脂球 B.一生 C.苦恼 D.漂亮朋友(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名家作品的了解 解析 莫泊桑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因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一生和漂亮朋友是其长篇小说。苦恼作者是契诃夫。6.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_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6、。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诗词中典故运用 解析 “树犹如此”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7.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_ A.柳宗元 B.刘禹锡 C.白居易 D.李贺(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唐宋八大家文学常识的了解 解析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

    17、、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8.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_ A.体恤部下的武德 B.勇猛善射的武功 C.终生未封的遭遇 D.治军简易的特点(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文学作品内容 解析 李蔡论才能“在中下”,论名声则“出广甚远”,然而官运亨通,平步青云,身为列侯,“位至三公”。李广智勇、才略、军功、威望,无一不强过李蔡,却始终“赏不行”、“无赏”,“官不过九卿”,身不得封侯。作者以李蔡为镜,对比凸显出了李广终生未封的遭遇。9.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_ A.旷达飘逸 B.诗中有画 C.沉郁顿挫 D.慷慨雄壮(分数

    18、:2.00)A.B. C.D.解析:考点 诗人的创作风格 解析 A 项“旷达飘逸”是“诗仙”李白的创作风格,C 项“沉郁顿挫”是杜甫的创作风格,D 项“慷慨雄壮”是辛弃疾的创作风格。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并将画家观察景物的眼光运用到诗的创作当中,使其诗歌带有绘画的特点,即“诗中有画”。10.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_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作品的修辞手法 解析 A、B、C 三项用的都是“比兴”的表现手法;D 项的表现手法是“赋”。赋指的是直接陈述事件

    19、的表现手法。11.下列作品中属于艾青所著的一组是_ A.大堰河、向太阳、北方 B.大堰河、黎明的通知、死水 C.北方、向太阳、炉中煤 D.大堰河、北方、女神(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解析 炉中煤、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大堰河、向太阳、北方、黎明的通知的作者是艾青。1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_ A.谏逐客书 B.秋水(节选)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成语出处 解析 “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分崩

    20、离析,四分五裂。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_ A.岳飞、辛弃疾 B.周瑜、杜甫 C.诸葛亮、李白 D.诸葛亮、杜甫(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诗词的掌握 解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14.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_ A.马伶传 B.种树郭橐驼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李将军列传(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文言文作品的体裁

    21、 解析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散文。15.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发了他的_ A.相思之苦、行役之愁 B.家破之悲、人亡之恨 C.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D.失意之悲、遭贬之愤(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对文言文作品内容的理解 解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16.麦琪的礼物运用了_的结构方法 A.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B.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C.追溯法 D.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叙述(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作品结构方法的了解 解析 这篇小说作者在情节构思上

    22、采用“一虚一实,虚实结合”的结构方法。作者详细写了妻子德拉卖掉心爱的头发给丈夫买表链的过程,这条线是实写;而丈夫吉姆却卖掉了心爱的金表给妻子买了她喜爱的一套发梳,这条线索虚写,直到吉姆回到家两人交换礼品时两条线索才交汇到一起。17.谏逐客书一文中“弃黔首以资敌国”中“黔首”的意思是_ A.有才能人士 B.百姓 C.大臣 D.武士(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文言文词语 解析 “黔首”就是百姓。“黔”本意为“黑”,这个称呼来源于秦代,秦代衣服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1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_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彼以艰苦忍耐

    23、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文言词语的使动用法 解析 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来之”应译为“使他们归顺(来)”,文言词语的使动用法。19.“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中“坐”的意思是_ A.坐下来 B.因为 C.定罪 D.副词,表示无缘无故(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文言文字词含义 解析 “坐”在古代可用为介词,表示原因。另如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坐”,不能按现代汉语理解为动词。20.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_ A.选贤与能,U讲信修睦/U

    24、。 讲信修睦:讲求信义,推行和睦。 B.U丘未之逮也/U,而有志焉。 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赶上。 C.U直不百步耳/U,是亦走也。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是不到百步而已。 D.既来之,U则安之/U。 则安之:就要使他们平安。(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文言文的翻译 解析 D 项应译为:就使他们(远人)安居下来。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分数:9.99)(1).将“陈力就列,不

    25、能者止”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1)翻译: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让位。 (2)作用: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批评的理论依据,说明为人臣者要尽职尽责。)解析:(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属于什么论证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又何必要用搀扶盲人的护理人呢?”这句话属于事实论据中的比喻论据,从逻辑论证法上说是类比论证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同样失职。)解析:(3).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

    26、话的双重喻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1)翻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2)双重喻义:一是单句表层喻义,将季氏比作虎兕,用“虎兕出于柙”喻指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用“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二是两句整体深层喻义,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破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解析: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然后回答问题。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分数:9.99)(1).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大雪和严

    27、寒?(分数:3.33)_正确答案:(创造送别环境,烘托惜别之情。)解析:(2).找出其中突现严寒的典型细节,并说明是如何突现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风掣红旗冻不翻”,大旗在风的掣动下,仍能积雪成冰,可见寒冷的程度。)解析:(3).末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说明作者一直目送武判官远去,曲折地表达了对同僚的惜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解析: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

    28、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分数:9.99)(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1)比:_ (2)讫:_ (3)疾:_ (4)恨:_(分数:3.33)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比:并列,同等。 (2)讫:终于,完毕。 (3)疾:妒忌。(4)恨:懊悔,后悔。)解析:(2).文章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现了石崇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细节: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解析:(3).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

    29、份及珊瑚树的来历?(分数:3.33)_正确答案:(为突出石崇的豪富作铺垫。)解析: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那些在平原上四处散布的诺曼底省的田庄,在远处看来像是一些围在细而长的山毛榉树的圈子里的小树林子。然而走到跟前,等到有人打开了天井边的那扇被虫蛀坏的栅栏门,却自信是看见了一个广阔无边的花园,因为所有那些像农夫的躯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

    30、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花的香气和敞开的马房里的浓厚气味以及正在发酵的兽肥的蒸气混在一块儿兽肥的上面歇满了成群的母鸡。(分数:9.99)(1).这段文字描绘了一派怎样的田园风光?(分数:3.33)_正确答案:(描绘了一派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解析:(2).这段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分数:3.33)_正确答案:(洋溢着幸福、恬静、祥和的气氛,这暗寓着幸存者和后代对殉难者的米龙老爹的缅怀之情。)解析:(3).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段描写是景物描写(自然风光描写),是为了抚今追昔,

    31、便于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铺垫和反衬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和祥和是来之不易的,突出小说的主题。)解析: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段,然后回答问题。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

    32、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数:9.99)(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分数:3.33)_正确答案:(选取“背影”为角度。本文记叙了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尤其以父亲送行时的背景为描写内容,侧重表现了真挚动人的父子深情。)解析:(2).在这

    33、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解析:(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解析: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然后回答问题。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

    34、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分数:9.99)(1).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分数:3.33)_正确答案:(全诗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18 行),是用鸟这一象征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中华大地饱含深情的至爱。第二层(910 两行),再次强调诗人的哀伤是由于爱国的情感。)解析:(2).请找出本诗中的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分数:3.33)_正确答案:(本诗中的象征形象有鸟、暴风雨、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和温柔的黎明。鸟象征作者自己,暴风雨象征侵略者和反动势力,土地象征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祖国,悲愤的河流象征人民悲愤的情绪,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怒吼声,温柔的黎明象征美好而有希望的未来。)解析:(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千疮百孔的祖国的痛惜,以及中华民族内心的悲愤和广大民众的怒吼,抒发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沉的爱。)解析: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分数:5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