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7703       资源大小:95.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5及答案解析.doc

    1、专升本大学语文-1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_ A.新乐府 B.律诗 C.乐府旧题 D.绝句(分数:2.00)A.B.C.D.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_ A.陈情表 B.谏逐客书 C.大同 D.秋水(分数:2.00)A.B.C.D.3.巴金的散文集有_ A.华盖集 B.龙虎狗 C.朝花夕拾 D.闲书(分数:2.00)A.B.C.D.4.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_ A.诗文作家 B.政治家 C.思想家 D.教育家(分数:2.00)A.B.C.D.5.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

    2、联是_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分数:2.00)A.B.C.D.6.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_ A.对比论证 B.归纳论证 C.演绎论证 D.比喻论证(分数:2.00)A.B.C.D.7.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_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分数:2.00)A.B.C.D.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写景的主要特点是_ A.移情于景 B.白描铺叙 C.因情造景 D.虚实交错(分数:2.00)A.B.C.D.9.下列作

    3、品属于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_ A.女神、死水、屈原 B.女神、尝试集、猛虎集 C.北方、红烛、屈原 D.屈原、虎符、蔡文姬(分数:2.00)A.B.C.D.10.“易安居士”是指_ A.李清照 B.王安石 C.苏轼 D.辛弃疾(分数:2.00)A.B.C.D.11.日出的背景是_ A.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农村 B.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城市 C.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城市 D.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的乡村(分数:2.00)A.B.C.D.12.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_ A.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 C.理想美、思想美

    4、、形式美 D.节奏、韵味、意境(分数:2.00)A.B.C.D.13.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_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儒林外史(分数:2.00)A.B.C.D.14.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_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分数:2.00)A.B.C.D.15.契诃夫是_ A.俄国诗人 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 C.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D.俄国政论家(分数:2.00)A.B.C.D.16.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_ A.由悲而乐 由悲而喜 B.由乐而悲 由喜而悲 C.由悲而乐 由喜而悲 D.由乐

    5、而悲 由悲而喜(分数:2.00)A.B.C.D.17.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_ A.乃徙为上郡太守。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C.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D.乃竟辍其技不奏。(分数:2.00)A.B.C.D.18.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_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分数:2.00)A.B.C.D.19.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_ A.引绳而绝之,U其绝必有处。/U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U日夕策马/U候权者之门。 日夕策马:从早到

    6、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U移之官理。/U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U匍匐前称弟子。/U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分数:2.00)A.B.C.D.20.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_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D.数罟不入洿池(分数:2.00)A.B.C.D.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

    7、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分数:9.99)(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涘:_ (2)辩:_ (3)美:_ (4)望洋:_(分数:3.33)填空项 1:_(2).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分数:3.33)_(3).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分数:3.33)_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8、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分数:9.99)(1).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分数:3.33)_(2).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分数:3.33)_(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分数:3.33)_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分数:9.99)(1).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分数:3

    9、.33)_(2).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它活像拿一个小钱

    10、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分数:9.99)(1).选段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分数:3.33)_(2).选段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分数:3.33)_(3).选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分数:3.33)_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

    11、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分数:9.99)(1).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分数:3.33)_(2).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分数:3.33)_(3).这段文字所提及的“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数:3.33)_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分数:9.99)(1).这里的“食人者”

    12、、“筵席”、“厨房”各指什么?(分数:3.33)_(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3.33)_(3).鲁迅认为当时的青年的使命是什么?(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付出与获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25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是一首_ A.新乐府 B.律诗 C.乐府旧题 D.绝句(分数:2.00)A.B.C

    13、. D.解析: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解析 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全是乐府诗,而且擅长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这里是曹操按旧题写新内容。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_ A.陈情表 B.谏逐客书 C.大同 D.秋水(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品的出处 解析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见于晋李密的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3.巴金的散文集有_ A.华盖集 B.龙虎狗 C.朝花夕拾 D.闲书(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解析 可以用排除法,华盖集是鲁迅的杂文集,朝花夕拾是

    14、鲁迅的散文集,闲书是郁达夫的散文集,龙虎狗是巴金的散文集。4.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_ A.诗文作家 B.政治家 C.思想家 D.教育家(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对作家的认识 解析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5.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_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修辞手法的辨析 解析 李商隐的无题颔联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比兴

    15、手法表达了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的真挚感情。前句把相思比喻为春蚕抽丝;后句以蜡炬自煎的特点表现相思的煎熬。6.贯穿谏逐客书一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_ A.对比论证 B.归纳论证 C.演绎论证 D.比喻论证(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文章的论证方法 解析 谏逐客书一文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将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与现今秦王逐客对比;将现今秦王重物与轻人对比;将任用客卿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等。7.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_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家创作风格 解析 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

    16、派”代表作家,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但苏轼的风格变化多样,豪放与婉约兼收并蓄;辛弃疾的词则更多地表现出“悲壮沉郁”的风格。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写景的主要特点是_ A.移情于景 B.白描铺叙 C.因情造景 D.虚实交错(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作品中的写作手法 解析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主要采用了白描铺叙手法,描写登高所见之景,为下片直抒思乡之情做铺垫。9.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_ A.女神、死水、屈原 B.女神、尝试集、猛虎集 C.北方、红烛、屈原 D.屈原、虎符、蔡文姬(分数:2.00)A.B.C.D. 解

    17、析:考点 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和掌握 解析 D 项 3 部作品均为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北方作者是艾青,红烛、死水作者是闻一多,尝试集作者是胡适,猛虎集作者是徐志摩。10.“易安居士”是指_ A.李清照 B.王安石 C.苏轼 D.辛弃疾(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 解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11.日出的背景是_ A.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农村 B.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城市 C.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城市 D.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的乡村(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对近

    18、现代作品日出的了解 解析 曹禺的日出描写了 20 世纪 30 年代城市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人间地狱般的黑暗,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制度。12.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_ A.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 C.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 D.节奏、韵味、意境(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家的文学主张 解析 闻一多对新诗提出“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3.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_ A.三国演义

    19、B.红楼梦 C.水浒传 D.儒林外史(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对文学作品的了解 解析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其对封建社会全面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14.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_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家的文学主张 解析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倡导“先道德而后文章”的为文思想

    20、。15.契诃夫是_ A.俄国诗人 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 C.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D.俄国政论家(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对契诃夫的了解 解析 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之一,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16.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_ A.由悲而乐 由悲而喜 B.由乐而悲 由喜而悲 C.由悲而乐 由喜而悲 D.由乐而悲 由悲而喜(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作品内容的了解 解析 前赤壁赋以作者思想感情“乐悲喜”的起伏变化为线索来构思全篇:先写秋夜泛舟夜游之乐;次写吟诗听萧,由乐转悲;

    21、再写吊古伤今、人生短暂之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之乐;最后喜而开怀畅饮,以至酩酊大醉。17.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_ A.乃徙为上郡太守。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C.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D.乃竟辍其技不奏。(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文言文多义词 解析 “乃许之,以为前将军”一句应译为:(皇上)才答应了这件事(指李广请随军攻打匈奴的事),任命他为前将军。“乃”应译为“才”。A 项“乃”译为“又”,B 项“乃”译为“却”,D 项“乃”译为“于是”。18.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_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2、 C.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文言文的被动语式 解析 C 项中的“为所”表被动。19.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_ A.引绳而绝之,U其绝必有处。/U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U日夕策马/U候权者之门。 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U移之官理。/U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U匍匐前称弟子。/U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文言文的翻译 解析 C 项中画线的句子应翻译为:运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20.

    23、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_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D.数罟不入洿池(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文言文多义词 解析 A 项“数”意思是“计算”;B 项“数”意思是“次数”;C 项“数”意思是“规律”;D 项“数”意思是“细密”。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分数:9.

    24、99)(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涘:_ (2)辩:_ (3)美:_ (4)望洋:_(分数:3.33)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涘:水边。 (2)辩:通“辨”,分辨。 (3)美:美景。 (4)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解析:(2).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分数:3.33)_正确答案:(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感到羞愧。)解析:(3).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1)其作用是为了比照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2)说明的道

    25、理: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 (3)表现方法上主要有三种:一是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理;二是善于借助形象的描绘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形象;三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解析: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6、分数:9.99)(1).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分数:3.33)_正确答案:(阐明了万物都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作者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不要拘泥于“变”或者“不变”。)解析:(2).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分数:3.33)_正确答案:(表明了作者旷达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解析:(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分数:3.33)_正确答案:(文赋具有骈散相间这一语言特点。)解析: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分数:

    27、9.99)(1).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分数:3.33)_正确答案:(蜀先生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力辅佐先生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解析:(2).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正确答案:(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解析:(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解析:三、B现代文阅读/B(

    28、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分数:9.99)(1).选段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肖像描写方法。)解析

    29、:(2).选段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分数:3.33)_正确答案:(小母马与姚纳形成类比关系。)解析:(3).选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分数:3.33)_正确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解析: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

    30、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分数:9.99)(1).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故宅门内昏暗的灯光和爱尔克姐姐点的灯光。)解析:(2).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分数:3.33)_正确答案:(故宅门内昏暗的灯光象征着封建旧家族走向没落崩溃的必然趋势,爱尔克姐姐点的灯光象征着封建旧家庭的青年渴望幸福的希望破灭。)解析:(3).这段文字所提及的“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1、分数:3.33)_正确答案:(隐喻已逝姐姐的悲惨命运,激起作者对封建大家庭的憎恨。)解析: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分数:9.99)(1).这里的“食人者”、“筵席”、“厨房”各指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食人者”喻指当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筵席”喻指中国的固有文明;“厨房”喻指旧时的中国。)解析:(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分数:3.33)_正确答案:(“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说明鲁迅认为当时中国还处在“吃人”的时代,说明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践踏下的中国人民民不聊生的状况。)解析:(3).鲁迅认为当时的青年的使命是什么?(分数:3.33)_正确答案:(“扫荡这些食人者”打倒封建专制主义;“掀掉这筵席”彻底否定破坏“吃人”的封建礼教;“毁坏这厨房”改造旧中国;“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带领人民当家作主。)解析: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付出与获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分数:5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