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分数:1.00)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2.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分数:1.00)A.活动分析法B.事件分析法C.职业分析法D.目标分析法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分数:1.00)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学记4.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分数:1.00)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
2、兴趣5.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基础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6.被认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 )。(分数:1.00)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7.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杜威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罗杰斯8.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分数:1.00)A.唐朝B.明朝C.清朝D.民国9.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所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
3、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分数:1.00)A.下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上位学习D.发现学习10.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 )。(分数:1.00)A.内在驱力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提高驱力11.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将“教师”代之为( )。(分数:1.00)A.“适应者B.“促进者”C.“主导者”D.“领导者”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哪儿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分数:1.00)A.生成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行为目标D.表现性目标13.“学科中心课程”将课程开发的基点定位为( ) 。(分数:1.00)A.学科知识
4、B.社会生活C.儿童经验D.书本知识14.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分数:1.00)A.示范B.展示C.呈示D.口述15.“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分数:1.00)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超越论D.整合论16.在英语课程中,教师将第一单元中学习的单词或习惯用语在后面的单元中予以重复,其所依据的课程组织标准是( )。(分数:1.00)A.连续性B.顺序性C.表现性D.整合性17.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分数:1.00)A.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
5、系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D.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18.一般认为,确立正式的课程选修制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洪堡B.凯勒C.埃利奥特D.巴罗19.下列关于“凯勒计划”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学生的学习速度由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而决定B.教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C.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材D.所安排的学生助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拿一些教学仪器设备20.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阶段是( )。(分数:1.00)A.课程采用B.课程实施C.课程计划D.课程评价21.将课程知识视为一种“人格的建构”
6、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分数:1.00)A.忠实取向B.实践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创生取向22.“校长有内己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具有这样描述特点的校长的领导风格属于( )。(分数:1.00)A.反应者B.管理者C.发动者D.消费者23.将教学设计视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这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分数:1.00)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建构主义取向24.通过搜集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优缺点资料,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评价类型是( )。(分数:1.00)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D.目标游离评价25.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
7、是( )。(分数:1.00)A.目标本位评价B.内部人员评价C.效果评价D.内在评价26.以下关于第四代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这种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个“描述”的方法B.这种评价模式和其他评价模式是相互排斥的C.这种评价模式提出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能否在实际中收到理想成效,仍有待检验D.这种评价的效果如何,关键看技术人员对于评价过程的熟悉程度27.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是( )。(分数:1.00)A.课程开发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量的研究范式D.质的研究范式28.课程改革中,基于“人是主体”和“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8、确立起的教育观是( )。(分数:1.00)A.多元主义教育观B.科学主义教育观C.主体教育观D.大众教育观29.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这类观点属于( )。(分数:1.00)A.激进建构主义B.温和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D.社会建构主义30.通过提供恰当的概念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意义的教学模式是( )。(分数:1.00)A.情境教学B.认知弹性教学C.支架式教学D.随机访问教学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1.简述杜威关于教育的四个哲学命题。(分数:6.00)_32.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33.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
9、本环节。(分数:6.00)_34.简述课程创生取向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数:6.00)_3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分数:6.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4.00)36.请结合教学实践,试述如何组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分数:12.00)_37.请结合实例说明情境教学的基本坏节。(分数:12.00)_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6.00)38.小张的理科课程学习计划如下: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相关的生态系统。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六年级:学习物理
10、系统一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九年级:学习生物学。十年级:学习化学。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课程类型及其基本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此种课程类型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数:16.00)_2017年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分数:1.00)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 D.泰罗解析:2.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分数:1.00)A.活动分析法 B.事件分析法C
11、.职业分析法D.目标分析法解析: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分数:1.00)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学记解析:4.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分数:1.00)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解析:5.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基础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解析:6.被认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 )。(分数:1.00)A.爱弥儿 B.窗边的小豆豆C.夏洛的网D.教育漫话解析:7.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
12、教育性”规律,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杜威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 D.罗杰斯解析:8.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分数:1.00)A.唐朝 B.明朝C.清朝D.民国解析:9.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所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分数:1.00)A.下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 C.上位学习D.发现学习解析:10.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 )。(分数:1.00)A.内在驱力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提高驱力 解析:11.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
13、教学”理论中,将“教师”代之为( )。(分数:1.00)A.“适应者B.“促进者” C.“主导者”D.“领导者”解析: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哪儿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分数:1.00)A.生成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行为目标D.表现性目标 解析:13.“学科中心课程”将课程开发的基点定位为( ) 。(分数:1.00)A.学科知识 B.社会生活C.儿童经验D.书本知识解析:14.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分数:1.00)A.示范B.展示 C.呈示D.口述解析:15.“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此
14、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分数:1.00)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 C.超越论D.整合论解析:16.在英语课程中,教师将第一单元中学习的单词或习惯用语在后面的单元中予以重复,其所依据的课程组织标准是( )。(分数:1.00)A.连续性 B.顺序性C.表现性D.整合性解析:17.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分数:1.00)A.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D.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解析:18.一般认为,确立正式的课程选修制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洪堡B.凯勒C.埃利奥特 D.巴罗解析:19
15、.下列关于“凯勒计划”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学生的学习速度由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而决定B.教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C.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材 D.所安排的学生助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拿一些教学仪器设备解析:20.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阶段是( )。(分数:1.00)A.课程采用 B.课程实施C.课程计划D.课程评价解析:21.将课程知识视为一种“人格的建构”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分数:1.00)A.忠实取向B.实践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创生取向 解析:22.“校长有内己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具有这样描述特点的校长的领导风格
16、属于( )。(分数:1.00)A.反应者B.管理者C.发动者 D.消费者解析:23.将教学设计视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这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分数:1.00)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D.建构主义取向解析:24.通过搜集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优缺点资料,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评价类型是( )。(分数:1.00)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D.目标游离评价解析:25.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是( )。(分数:1.00)A.目标本位评价B.内部人员评价C.效果评价D.内在评价 解析:26.以下关于第四代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
17、0)A.这种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个“描述”的方法B.这种评价模式和其他评价模式是相互排斥的C.这种评价模式提出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能否在实际中收到理想成效,仍有待检验 D.这种评价的效果如何,关键看技术人员对于评价过程的熟悉程度解析:27.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是( )。(分数:1.00)A.课程开发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 C.量的研究范式D.质的研究范式解析:28.课程改革中,基于“人是主体”和“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确立起的教育观是( )。(分数:1.00)A.多元主义教育观B.科学主义教育观C.主体教育观 D.大众教育观解析:29.强调合作、
18、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这类观点属于( )。(分数:1.00)A.激进建构主义B.温和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D.社会建构主义 解析:30.通过提供恰当的概念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意义的教学模式是( )。(分数:1.00)A.情境教学B.认知弹性教学C.支架式教学 D.随机访问教学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1.简述杜威关于教育的四个哲学命题。(分数:6.00)_正确答案:((1)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2)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3)教育即生活。(4)教育即生长。)解析:32.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注重学习
19、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解析:33.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分数:6.00)_正确答案:((1)确定教育目的。(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3)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解析:34.简述课程创生取向的涵义及其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涵义: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提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特征:(1)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课程性质是“经验课
20、程”。(2)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种“人格的建构”。(3)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4)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学生,成为建构积极地教育经验主体。(5)注重“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解析:3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分数:6.00)_正确答案:((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
21、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4.00)36.请结合教学实践,试述如何组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分数:12.00)_正确答案:((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解析:37.请结合实例说明情境教学的基本坏节。(分数:12.00)_正确答案:((1)创设情境: 根据学习者的发展
22、需要创设对学习者是真实的情境。(2)确定问题: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3)自主学习:每一学习者自主进行问题解决,教师只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4)协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5)效果评价:情境教学不需要独立于问题解决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场合驱动评价”。)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6.00)38.小张的理科课程学习计划如下: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相关的生态系统。四
23、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一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九年级:学习生物学。十年级:学习化学。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课程类型及其基本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此种课程类型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数:16.00)_正确答案:((1)材料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是螺旋式课程。(2)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3)螺旋式课程的优点是能够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较好地结合起来。(4)缺点是容易造成学科内容的臃肿和不必要的重复。(5)意义:将学科逻辑和学习者的心理逻辑有机结合,适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