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一系列范畴达到系统化程度后才出现的。下列不属于法学形成屮高级形态部分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观念B.法律认识C.法律技术D.法律思想2.孟德斯鸠的经典之作论法的精神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分数:1.00)A.经济分析方法B.社会调查方法C.价值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3.中国法学最初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始于( )。(分数:1.00)A.春秋B.战国C.先秦D.西汉4.法律具有许多特征,
2、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1.00)A.普遍性B.明确性C.肯定性D.变动性5.下列属于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分数:1.00)A.秩序价值B.正义价值C.利益价值D.公平价值6.关于法在现今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性B.法确立国家体制的基本模式C.法组织国家机构使其处于有序状态D.法有效地替代国家权力的运行7.法的历史类型更荇的基本途径通常是( )。(分数:1.00)A.社会革命B.社会改革C.社会创新D.社会矛盾8.关于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正确的是( )。(分数:1.00)A.旧法可以氏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
3、延续B.法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进程基木一致C.同一性质社会的法的内界、特点和形式都一样D.法能反映社会,但不能起强大的反作用9.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家的治理,只能依旗法律B.国家的治理,只能依靠道德C.国家的治理,桔神统治和法律约束缺一不可D.国家的治理,德主刑辅10.法律全球化会带来法治理念的转变,全球治理的法治不具有的特征是( )。(分数:1.00)A.契约化B.多元化C.分散型D.一体化11.下列不属于法的功能的是( )。(分数:1.00)A.调整功能B.指引功能C.评价功能D.保障功能12.不属于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是( )。(分数:1
4、.00)A.对侦查活动的监督B.对监狱活动的监督C.对行政活动的监督D.对立法机关的监督13.现代法治的政治条件是( )。(分数:1.00)A.党的领导B.司法独立C.市场经济D.民主政治14.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是( )。(分数:1.00)A.法律文化B.法律传统C.法律原理D.法治精神15.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种专门活动是( )。(分数:1.00)A.立法监督B.违宪审杳C.行政监督D.审批监督16.形式法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罗尔斯B.德沃金C.富勒D.亚里士多德
5、17.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源自( )。(分数:1.00)A.古希腊B.中世纪的欧洲C.法国民法典D.古罗马18.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或存或废或改动的专门活动是( )。(分数:1.00)A.司法审査B.法的修改C.法的清理D.法的变动19.在我国,全国人大表决法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表决方式或其他方式,而决定采用表决方式的主体是(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人全体代表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0.在有的国家,立法权由一个君主成总统、总督、议员联合组成的议会行使,其立法体制属于( )。(分
6、数:1.00)A.共和的立法体制B.复合的立法体制C.单一的立法体制D.民主的立法体制21.1999 年,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纳入 ( )。(分数:1.00)A.党的 15 大报告B.宪法C.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D.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2.有权国家机关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国际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是( )。(分数:1.00)A.制定法B.实施法C.认可法D.维护法23.法所具有的人们必须遵从的强制力是指( )。(分数:1.00)A.法的效力B.法的实效C.法的后果D.法的适用24.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被称为( )。(分数:1.
7、00)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25.下列选项属于公义务的是( )。(分数:1.00)A.债务人淸偿债务的义务B.应纳税的义务C.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D.夫妻之间的义务26.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下列关于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凋控原因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实行法治就意味者应当依法配置和规制国家权力B.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C.现代法治的主耍内容就是治理权利和保降权力D.法在法治国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27.根据两个不同的对象的某些方面相同成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种推理属于
8、( )。(分数:1.00)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28.下列关于责任、自由、特权和豁免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有区别B.特权属于一种例外情形下的自由C.豁免权即是对责任的免除D.豁免权就是指特权29.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律关系具有天然的国家强制性B.法律关系足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就是指社会关系30.在我国,有权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的主体是( )。(分数:1.00)A.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
9、C.人大常委会D.人民法院的法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在下列选项中,不关涉价值判断的法律方法是( )。(分数:2.00)A.对话方法B.修辞方法C.演绎推理D.类比推理E.归纳推理32.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特点的农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B.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均必须由国家强制力直接介入C.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D.法律责任具有否定性E.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3.下列选项符合民法法系特点的是( )。(分数:2.00)A.立法权主要由立法机关行使B.将法分为公法和私法C.一般不设司法部D.诉讼制度上采用审问制E.诉讼模式
10、是法官为中心34.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有( )。(分数:2.00)A.程序性要素B.实体性要素C.技术性要素D.意识性要素E.精神品格要素35.划分法律部门的依据有( )。(分数:2.00)A.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B.法的调整目的C.法的调整方法D.法所调整的对象E.法的价值方向三、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每当法宣告一项权利,就等于宣告了一项权力的禁区。(分数:4.00)_37.“正义有张普罗透斯的脸”意味着正义变幻无常,不可认识。(分数:4.00)_38.东方奴隶制法长期以制定法作为主要形式,习惯法不发达。(分数:4.00)_39.法律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分数:4.
11、00)_40.法的体系与法学休系诚同一含义的概念。(分数:4.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即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几体形式有哪些?(分数:5.00)_42.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分数:5.00)_43.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分数:5.00)_44.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5.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守法的道德基础。(分数:10.00)_46.试述法制与民主的一般关系,并举例说明。(分数:10.00)_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2、: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一系列范畴达到系统化程度后才出现的。下列不属于法学形成屮高级形态部分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观念B.法律认识C.法律技术 D.法律思想解析:2.孟德斯鸠的经典之作论法的精神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分数:1.00)A.经济分析方法B.社会调查方法C.价值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 解析:3.中国法学最初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始于( )。(分数:1.00)A.春秋B.战国C.先秦 D.西汉解析:4.法律具有许多特征,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1.00)A.普遍性B.明
13、确性C.肯定性D.变动性 解析:5.下列属于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分数:1.00)A.秩序价值 B.正义价值C.利益价值D.公平价值解析:6.关于法在现今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性B.法确立国家体制的基本模式C.法组织国家机构使其处于有序状态D.法有效地替代国家权力的运行 解析:7.法的历史类型更荇的基本途径通常是( )。(分数:1.00)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C.社会创新D.社会矛盾解析:8.关于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正确的是( )。(分数:1.00)A.旧法可以氏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延续B.法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进程基
14、木一致 C.同一性质社会的法的内界、特点和形式都一样D.法能反映社会,但不能起强大的反作用解析:9.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家的治理,只能依旗法律B.国家的治理,只能依靠道德C.国家的治理,桔神统治和法律约束缺一不可 D.国家的治理,德主刑辅解析:10.法律全球化会带来法治理念的转变,全球治理的法治不具有的特征是( )。(分数:1.00)A.契约化B.多元化C.分散型D.一体化 解析:11.下列不属于法的功能的是( )。(分数:1.00)A.调整功能B.指引功能C.评价功能 D.保障功能解析:12.不属于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是( )。(分数:1
15、.00)A.对侦查活动的监督B.对监狱活动的监督C.对行政活动的监督D.对立法机关的监督 解析:13.现代法治的政治条件是( )。(分数:1.00)A.党的领导B.司法独立C.市场经济D.民主政治 解析:14.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是( )。(分数:1.00)A.法律文化B.法律传统 C.法律原理D.法治精神解析:15.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种专门活动是( )。(分数:1.00)A.立法监督 B.违宪审杳C.行政监督D.审批监督解析:16.形式法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罗尔斯
16、B.德沃金C.富勒 D.亚里士多德解析:17.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源自( )。(分数:1.00)A.古希腊B.中世纪的欧洲C.法国民法典D.古罗马 解析:18.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或存或废或改动的专门活动是( )。(分数:1.00)A.司法审査B.法的修改C.法的清理 D.法的变动解析:19.在我国,全国人大表决法案,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表决方式或其他方式,而决定采用表决方式的主体是(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人全体代表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解析:20.在有的国家,立法权由一个君主
17、成总统、总督、议员联合组成的议会行使,其立法体制属于( )。(分数:1.00)A.共和的立法体制B.复合的立法体制C.单一的立法体制 D.民主的立法体制解析:21.1999 年,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纳入 ( )。(分数:1.00)A.党的 15 大报告B.宪法 C.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D.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解析:22.有权国家机关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国际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是( )。(分数:1.00)A.制定法B.实施法C.认可法 D.维护法解析:23.法所具有的人们必须遵从的强制力是指( )。(分数:1.00)A.法的效力 B.法的实效C.法的后
18、果D.法的适用解析:24.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被称为( )。(分数:1.00)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解析:25.下列选项属于公义务的是( )。(分数:1.00)A.债务人淸偿债务的义务B.应纳税的义务 C.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D.夫妻之间的义务解析:26.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下列关于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凋控原因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实行法治就意味者应当依法配置和规制国家权力B.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C.现代法治的主耍内容就是治理权利和保降权力 D.法在法治国
19、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解析:27.根据两个不同的对象的某些方面相同成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种推理属于( )。(分数:1.00)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解析:28.下列关于责任、自由、特权和豁免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有区别B.特权属于一种例外情形下的自由C.豁免权即是对责任的免除D.豁免权就是指特权 解析:29.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律关系具有天然的国家强制性B.法律关系足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就是指社会关系
20、解析:30.在我国,有权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的主体是( )。(分数:1.00)A.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 C.人大常委会D.人民法院的法宮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在下列选项中,不关涉价值判断的法律方法是( )。(分数:2.00)A.对话方法B.修辞方法C.演绎推理 D.类比推理 E.归纳推理 解析:32.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特点的农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 B.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均必须由国家强制力直接介入C.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 D.法律责任具有否定性 E.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
21、证实施 解析:33.下列选项符合民法法系特点的是( )。(分数:2.00)A.立法权主要由立法机关行使 B.将法分为公法和私法 C.一般不设司法部D.诉讼制度上采用审问制 E.诉讼模式是法官为中心 解析:34.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有( )。(分数:2.00)A.程序性要素B.实体性要素 C.技术性要素D.意识性要素 E.精神品格要素 解析:35.划分法律部门的依据有( )。(分数:2.00)A.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B.法的调整目的C.法的调整方法 D.法所调整的对象 E.法的价值方向解析:三、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每当法宣告一项权利,就等于宣告了一项权力的禁区。(分数:
22、4.00)_正确答案:(正确。国家的职能之一就是要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地实现,免受外部社会的侵犯,尤其是权力的侵害。因此,如何保障权利的实现既是权力的目的,也是权力行使的边界。)解析:37.“正义有张普罗透斯的脸”意味着正义变幻无常,不可认识。(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正义是具体的,但也是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流正义观。)解析:38.东方奴隶制法长期以制定法作为主要形式,习惯法不发达。(分数:4.00)_正确答案:(正确。东方奴隶制法长期以习惯法作为主要行使,成文法不发达,而且成文法大多是习惯、惯例的记载。)解析:39.法律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分数:4.00)_正确答
23、案:(正确。律文化的传承性是指法律文化形成之后,虽经社会历史的变迁,仍源远流长的特性;法律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会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就是法律文化的变异性。这说明法律文化有保守的、惰性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外来文化发展变化的再造性的一面。)解析:40.法的体系与法学休系诚同一含义的概念。(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而法的体系面对的是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是一个规范体系。)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即承担或
24、追究法律责任的几体形式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积极实现和消极实现两种:积极实现的方式,是指法律责任主体通过接受制裁、强制或给予补救,从而实现责任的实际内容。消极的实现方式,是指责任人并未实现承受法律责任的内容,但由于某种原因,法律责任关系自行解除,受责状态实际已不存在。)解析:42.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1)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关系密切,要具有行为能力,先要具备权利能力。(2)在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中,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前者指作为组织的主体;后者是指自然人主体。)解析:43.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分数:5.00)
25、_正确答案:((1)科技发展影响法律制度的内容;(2)科技发展诱发法律制度变迁;(3)科技发展影响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4)科技发展影响法的适用;(5)科学技术影响法制信息机制。)解析:44.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5.00)_正确答案:(第一,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第二,法律意识是贯彻依法办事的法治原则的思想保障。第三,法律意识是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必要的思想条件。第四,法律意识是推动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守法的道德基础。(分数:10.00)_正确答案:(守法的道德基础具有内在和外
26、在的双重要求。(1)内在要求,是指守法主体的一种主观要求,即一个道德良好的人资源遵守体现正义的法律并认为守法是正当的,守法者的行为和守法者心里的道德需要是一致的。(2)外在要求,指社会要求作为一种道德压力可以从旁谴责不守法的行为促使个人守法。(3)法要得到普遍遵守需要深厚的道德基础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持,但遵守法律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解析:46.试述法制与民主的一般关系,并举例说明。(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民主是法制的基础。(1)民主是法制的前提。(2)民主是法制的一个原则。(3)民主是法制的力量源泉。(4)民主在促进法制法制方面也有重大作用。二、法制是民主的保障。(1)法制确认民主。(2)法制规定民主的范围。(3)法制提供了民主的实现路径和方法。(4)法制是保卫民主的后盾。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政权,才谈得上制定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制。而法制一方面规定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规定对行使民主权利的制约,保障人民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