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 4 月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分数:2.00)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分数:2.00)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2、水平D.是否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分数:2.00)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分数:2.00)A.反对封建主义B.无产阶级领导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官僚资本主义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是(分数:2.00)A.封建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解决土地问题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国内主要矛盾是(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8.过渡时期总
3、路线的主体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9.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分数:2.00)A.经济总量世界第二B.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C.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分数:2.00)A.科教兴国B.共同富裕C.人才强国D.消灭剥削11.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保持出口适度增长C.壮大国有经济D.维护社会稳定1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密不可分。其中,发展是(分数:2.00)A.动力B.前提
4、C.基础D.目的13.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分数:2.00)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分数:2.00)A.改革开放B.教育为本C.计划经济D.市场经济15.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施特殊的(分数:2.00)A.政治制度B.法律制度C.经济政策D.生活方式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分数:2.00)A.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7.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
5、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分数:2.00)A.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企业和企业的关系C.企业和职工的关系D.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8.下列选项属于按劳分配的是(分数:2.00)A.个体户的经营收入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储户银行存款利息收入D.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收入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21.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分数:2.00)A.香港问题
6、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南海问题2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C.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2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分数:2.00)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创新D.平等与协作2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差异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C.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D.风俗习惯的不同25.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党的领导B.共谋发展C.互相监督D.肝胆相照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6.简述新民主主
7、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2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8.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分数:2.00)_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3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数:2.00)_31.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分数:2.00)_32.简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分数:2.00)_三、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
8、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分数:2.00)_2016 年 4 月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
9、,分数:50.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分数:2.00)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解析: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三项)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析:解析: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
10、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辰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分数:2.00)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解析:解析:A、B、C 三项是邓小平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内容。“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故
11、选 A。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分数:2.00)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解析:解析:A、B、C、D 四项均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其中,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因此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的领导者。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分数:2.00)A.反对封建主义B.无产阶级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解析: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是(分数:2.00)A.封建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解析: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
12、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7.解决土地问题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国内主要矛盾是(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解析:解析: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解决了土地问题,消灭了地主阶级,国内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则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A、B 两项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社会主义
13、改造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B、C、D 三项是总路线的两翼。9.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分数:2.00)A.经济总量世界第二B.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C.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分数:2.00)A.科教兴国B.共同富裕 C.人才强国D.消灭剥削解析:解析: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内在要求,是党带领
14、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贯目标。故选 B。11.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保持出口适度增长C.壮大国有经济D.维护社会稳定解析:1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密不可分。其中,发展是(分数:2.00)A.动力B.前提C.基础D.目的 解析: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其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目的,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都要靠发展;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13.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分数:2.00)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实
15、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解析: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1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分数:2.00)A.改革开放 B.教育为本C.计划经济D.市场经济解析:15.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施特殊的(分数:2.00)A.政治制度B.法律制度C.经济政策 D.生活方式解析:解析: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特区着重发展外
16、向型经济;所需资金主要向国外、境外筹措;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等等。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分数:2.00)A.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解析: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7.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17、处理好(分数:2.00)A.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B.企业和企业的关系C.企业和职工的关系D.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解析:解析: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18.下列选项属于按劳分配的是(分数:2.00)A.个体户的经营收入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储户银行存款利息收入D.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收入 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
18、营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3)资产收益和资本的利得;(4)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据此,A、B、C 三项属于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D 项属于按劳分配。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析:解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最好的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A、C、D 三项均属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19、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 A、B、C、D 四个选项),其中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A、B、D 三项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和基础。21.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分数:2.00)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解析:2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C.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解析
20、:解析: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故选 D。A、B、C 三项说的是台湾问题的由来。2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分数:2.00)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创新D.平等与协作解析:2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差异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C.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D.风俗习惯的不同解析:25.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党的领导 B.共谋发展C.互相监督D.肝胆相照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
21、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建设。 (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解析:2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
22、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解析:28.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因为: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解析: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23、确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剃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解析:3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激励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目标。它在社会
24、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解析:31.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
25、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中国发展壮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世界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解析:32.简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
26、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27、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解析:三、材料题(总题数:1,分数:2.00)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
28、改善党的领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解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