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 10 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经济发达国家,被喻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个车轮”是 ( )(分数:2.00)A.生产与技术现代化B.教育与技术现代化C.管理与教育现代化D.管理与技术现代化2.采用某标准化测验工具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前后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达 080,说明该测验的 ( )(分数:2.00)A.信度低B.信度高C.效度低D.效度高3.从研究“时间和动作”入手,制定出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奖惩工人依据的研究者是 ( )(分数:2.00)A.韦
2、伯B.泰勒C.法约尔D.吉利克4.1959 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 ( )(分数:2.00)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需要层级论D.激励一保健理论5.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往往会发奋在事业上取得成绩,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 )(分数:2.00)A.代替作用B.投射作用C.反向作用D.合理化作用6.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的。这种人性假设是( )(分数:2.00)A.社会人B.经济人C.真实人D.复杂人7.提出人的行为公式为 S-R 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华生B.勒温C.梅耶D.霍桑8.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 100满足,人的自我实
3、现的需要满足率为 ( )(分数:2.00)A.10B.20C.30D.409.如果工作复杂,且群体中有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工作的全部程序,在个人竞争下的工作成绩比群体合作要 ( )(分数:2.00)A.差B.好C.略高D.无差别10.教师上课不吸烟,不梳理奇特发型,不穿奇装异服。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 ( )(分数:2.00)A.群体目标B.群体规范C.群体意识D.群体压力11.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常采用的一种根据历史和现有资料预测其未来发展的预测技术是 ( )(分数:2.00)A.德尔菲法B.趋势外推法C.回归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12.对某一组织或群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成员,并
4、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态度或精神。是指 ( )(分数:2.00)A.群体规范B.群体舆论C.群体士气D.群体凝聚力13.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下列不属于教育群体独特性的是( )(分数:2.00)A.教育性B.规范性C.情境性D.平等性14.“爱屋及乌”的心理现象是指 ( )(分数:2.00)A.近因效应B.刻板印象C.光环效应D.情感效应15.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懂得处于管理过程中人的 ( )(分数:2.00)A.心理B.情感C.个性D.能力16.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运用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 ( )(分数:2.00)A.“新三论”B.“老三论”C.“职
5、能论”D.“决策论”17.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 ( )(分数:2.00)A.物质属性B.精神属性C.意识属性D.经济属性18.情绪情感对于人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作用是指情感的 ( )(分数:2.00)A.信号作用B.适应作用C.暗示作用D.动力作用19.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是 ( )(分数:2.00)A.器物层B.制度层C.精神层D.外显层20.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不论对人对事都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这是态度的( )(分数:2.00)A.自觉性B.明朗性C.复杂性D.倾向性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1.简述目标的作用。(分数:2.00)_2
6、2.简述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分数:2.00)_23.简述教育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分数:2.00)_24.简述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5.试述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及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分数:2.00)_26.试分析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组织好竞争。(分数:2.00)_27.试述怎样预防和消除教育领导集体不团结因素。(分数:2.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6.00)初中斑有几个学生,他们关系密切,兴趣爱好相同,经常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游戏,还时不时打群架,团伙中的其他同伴犯了错,在老师面前宁可自己受罚,讲“哥们义气”也不愿
7、意说出同伴的错误即组成了班级内的“小团伙”。(分数:6.00)(1).请指出非正式教育群体有何心理特点。(分数:2.00)_(2).请指出非正式教育群体对组织的消极作用。(分数:2.00)_(3).请指出教育领导者如何管理非正式教育群体。(分数:2.00)_2015 年 10 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经济发达国家,被喻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个车轮”是 ( )(分数:2.00)A.生产与技术现代化B.教育与技术现代化C.管理与教育现代化D.管理与技术现代化 解析:解析:在经济发
8、达国家,管理与技术现代化被比喻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个车轮”。2.采用某标准化测验工具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前后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达 080,说明该测验的 ( )(分数:2.00)A.信度低B.信度高 C.效度低D.效度高解析:解析: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通常相关系数高达080 以上者,即可作为实施测量的工具。相关系数高表示这种测验效度高。3.从研究“时间和动作”入手,制定出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奖惩工人依据的研究者是 ( )(分数:2.00)A.韦伯B.泰勒 C.法约尔D.吉利克解析:解析:泰勒从“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开始,制定出标准化的工作
9、程序和操作方法,创造了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的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奖惩工人的依据。4.1959 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 ( )(分数:2.00)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需要层级论D.激励一保健理论 解析:解析:激励一保健理论是 1959 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5.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往往会发奋在事业上取得成绩,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 )(分数:2.00)A.代替作用 B.投射作用C.反向作用D.合理化作用解析:解析:人们在受到挫折后(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往往会发愤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以求得补偿,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代替作用,也可称为补偿作用。6.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
10、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的。这种人性假设是( )(分数:2.00)A.社会人B.经济人C.真实人D.复杂人 解析:解析:60 年代中期,薛恩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这种人性假设是“复杂人”。7.提出人的行为公式为 S-R 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华生 B.勒温C.梅耶D.霍桑解析:解析:美国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性反应,其公式是:SR。8.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 100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率为 ( )(分数:2.00)A.10 B.20C.30D.40解析: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 1
11、00全部满足,一般满足的比率是:生理需要是 85,安全需要是 70,爱和归属需要是 50,尊重需要是 40,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10。9.如果工作复杂,且群体中有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工作的全部程序,在个人竞争下的工作成绩比群体合作要 ( )(分数:2.00)A.差 B.好C.略高D.无差别解析:解析:如果工作比较困难,而且有部分成员不能各自独立完成工作全部程序时,群体合作的工作成绩比个人竞争为优。10.教师上课不吸烟,不梳理奇特发型,不穿奇装异服。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 ( )(分数:2.00)A.群体目标B.群体规范 C.群体意识D.群体压力解析:解析:教师上课不吸烟,不梳理奇特发型,不穿奇装异
12、服。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群体规范。11.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常采用的一种根据历史和现有资料预测其未来发展的预测技术是 ( )(分数:2.00)A.德尔菲法 B.趋势外推法C.回归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解析:解析: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采用的预测技术通常采用德尔菲法改善群体决策。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12.对某一组织或群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成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态度或精神。是指 ( )(分数:2.00)A.群体规范B.群体舆论C.群体士气 D.群体凝聚
13、力解析:解析:根据心理学家史密斯和韦士特恩的解释,士气乃是“对某一组织或群体感到满足,乐意成为此一群体的成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态度和精神”。13.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下列不属于教育群体独特性的是( )(分数:2.00)A.教育性B.规范性C.情境性 D.平等性解析:解析: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形式之一,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性,规范性,广泛性和丰富性,民主、平等性。14.“爱屋及乌”的心理现象是指 ( )(分数:2.00)A.近因效应B.刻板印象C.光环效应 D.情感效应解析:解析:光环效应是社会认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成语“爱屋及乌”是光环效应的反映
14、。15.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懂得处于管理过程中人的 ( )(分数:2.00)A.心理 B.情感C.个性D.能力解析:解析: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懂得处于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就要研究管理系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对管理目标的选择与确定、管理措施的制定与使用、人员的选拔与作用、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事关系的处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都要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才可奏效。16.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运用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 ( )(分数:2.00)A.“新三论”B.“老三论” C.“职能论”D.“决策论”解析:解析: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运用“老三论”(系统论、信息
15、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营销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和战略观念指导管理实践。17.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 ( )(分数:2.00)A.物质属性B.精神属性C.意识属性 D.经济属性解析:解析: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18.情绪情感对于人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作用是指情感的 ( )(分数:2.00)A.信号作用B.适应作用C.暗示作用D.动力作用 解析:解析:情感的动力作用是指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的作用。19.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是 ( )(分数:2.00)A.器物层B.制度层C
16、.精神层 D.外显层解析:解析:精神层(内隐层次)是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20.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不论对人对事都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这是态度的( )(分数:2.00)A.自觉性B.明朗性 C.复杂性D.倾向性解析:解析:教育工作者态度的明朗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言行一致、旗帜鲜明。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1.简述目标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导向作用。 (2)评价作用。 (3)控制作用。 (4)激励作用。)解析:22.简述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2)教育及培训沟通人才。 (3)妥
17、善利用电脑网络。 (4)加强教育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 (5)拓宽沟通管道。)解析:23.简述教育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问题的识别。 (2)方案择优。 (3)实施反馈。)解析:24.简述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运用心理定势。 (2)重视心理强化。 (3)利用从众心理。 (4)培养认同心理。 (5)激发模仿心理。 (6)化解挫折心理。)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5.试述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及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个人因素。 (2
18、)环境因素。 (3)情境因素。 李维特对改变行为提出了四种模式: (1)权威。 (2)胁迫。 (3)操纵。 (4)合作。)解析:26.试分析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组织好竞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要强化竞争意识。 (2)要树立竞争道德。 (3)要创造竞争条件。 (4)要健全竞争法规。)解析:27.试述怎样预防和消除教育领导集体不团结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端正对待职、权、责的态度。 (2)端正对待功过、奖惩的态度。 (3)端正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 (4)加强意见沟通。)解析: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6.00)初中斑有几个学生,他
19、们关系密切,兴趣爱好相同,经常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游戏,还时不时打群架,团伙中的其他同伴犯了错,在老师面前宁可自己受罚,讲“哥们义气”也不愿意说出同伴的错误即组成了班级内的“小团伙”。(分数:6.00)(1).请指出非正式教育群体有何心理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为协调一致。 群体凝聚力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 灵敏的信息沟通。 公认的“核心人物”。)解析:(2).请指出非正式教育群体对组织的消极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抵制变革的作用。 干扰作用。 传播谣言作用。 结群谋私作用。)解析:(3).请指出教育领导者如何管理非正式教育群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认识非正式教育群体,增强管理意识。 区别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