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 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分数:2.00)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3.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分数:2.00)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D.有意识状态4.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分数:2.00)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5.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分数:2.00)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6.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分数:2.00)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7.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分数:2.00)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8.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分数:2.00)A.一般能力B.特殊
3、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9.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分数:2.00)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10.“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分数:2.00)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11.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分数:2.00)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12.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分数:2.00)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13.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分数:2.00)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
4、究14.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分数:2.00)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分数:2.00)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分数:2.00)A.19世纪 60年代B.19世纪 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 20年代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分数:2.00)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
5、D.条件推理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分数:2.00)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分数:2.00)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1.不随意注意(分数:2.00)_22.言语沟通(分数:2.00)_23.成就动机(分数:2.00)_24.流体智力(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分数:2.00)_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分数:2.00)_27.情绪、情感的区别。(分数:2.00)_28.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
6、法。(分数:2.00)_29.身体语言的分类。(分数:2.00)_30.中年危机的表现。(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1.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 31、32 小题任选 1题,2 题均答者,以前 1小题计分。第 33小题必答(分数:2.00)_32.论述并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分数:2.00)_3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征?(分数:2.00)_34.举例说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分数:2.00)_2009年 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
7、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分数:2.00)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解析:3.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分数:2.00)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解析:4.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分数:2.00)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
8、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解析:5.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分数:2.00)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解析:6.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分数:2.00)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 解析:7.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分数:2.00)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 D.社会学习解析:8.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分数:2.00)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 D.模仿能力解析:9.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分数:2.00)A.
9、信度 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解析:10.“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分数:2.00)A.激情B.心境 C.应激D.美感解析:11.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分数:2.00)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 D.诱因解析:12.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分数:2.00)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 解析:13.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分数:2.00)A.双生子研究 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解析:14.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
10、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分数:2.00)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 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解析: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分数:2.00)A.中年人 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解析: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解析: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分数:2.00)A.19世纪 60年代B.19世纪 70年代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 20年代解析: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分数:2.00)A.演绎推理 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
11、解析: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分数:2.00)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 解析: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分数:2.00)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 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1.不随意注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解析:22.言语沟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解析:23.成就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2、(3 分)。)解析:24.流体智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解析: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解析:27.情
13、绪、情感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的是与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的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展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人出生时会有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感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解析:28.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
14、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解析:29.身体语言的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致可分为四类:(1)象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常对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约定俗成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2)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3)调节: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强化或弱化沟通者传达的意义、节奏和情感。(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也传达着很多的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解析:30.中年危机的表现。(分数:2.00
15、)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年人最不接受的可能最先是自己仪容方面的变化,身体不如以前健壮。(2)进入中年以后,家庭生活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小孩长大,生活单调,孤单感增加。(3)中年时期也是个人成熟和事业收获的阶段,但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会降低。)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1.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 31、32 小题任选 1题,2 题均答者,以前 1小题计分。第 33小题必答(分数:2.00)_解析:32.论述并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与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上。)解析:3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含义: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特征:(1)敏感性。(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定义性。(6)洞察性。)解析:34.举例说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本能。(2)合群需要。(3)自我肯定需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