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 年 4 月全国自考(消费经济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是指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分数:2.00)A.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B.在消费与狭义储蓄之间进行分配C.在消费与投资之间进行分配D.在各大类消费项目之问进行分配3.凯恩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有效需求理论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D.流动偏
2、好理论4.低档商品不同于正常商品的地方在于其(分数:2.00)A.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B.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C.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保持不变D.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5.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称为(分数:2.00)A.生产者剩余B.效用剩余C.边际效用递减D.消费者剩余6.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行动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攀比B.从众C.消费流行D.消费盲从7.退休是储蓄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这常被称为(分数:2.00)A.生命周期储蓄B.消费储蓄C.交易储蓄D.税后储蓄8.“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分数:2.00)A.增加储蓄B
3、.减少储蓄C.减少消费D.增加投资9.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补偿,称为(分数:2.00)A.无风险收益率B.风险溢价C.低风险D.投资报酬率10.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分数:2.00)A.市场风险B.经营风险C.系统风险D.高风险11.劳动者在闲暇和收入之间的预算约束线上的选择点应是(分数:2.00)A.新增闲暇的效用等于新增工资收入B.新增闲暇的效用大于新增工资收入C.新增闲暇的效用小于新增工资收入D.新增闲暇等于新增劳动12.学杂费、书费等直接的教育费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分数:2.00)A.心理成本B.经济成本C.机会成本D.生产成本13.信用卡贷款属于(
4、分数:2.00)A.无担保贷款B.抵押贷款C.组合贷款D.间接贷款14.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其中心含义是(分数:2.00)A.消费倾向递增B.消费倾向不变C.消费倾向递减D.消费倾向先递减后递增15.提出“相对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分数:2.00)A.凯恩斯B.萨伊C.罗斯托D.杜生贝16.考察消费者一生不同阶段消费支出变动情况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分数:2.00)A.绝对收入假定B.相对收入假定C.持久收入假定D.生命周期理论17.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分数:2.00)A.投资量B.边际消费倾向C.社会制度D.收入1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期,消费在国民收入
5、中占的份额(分数:2.00)A.呈上升趋势B.呈下降趋势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19.现阶段我国应该采取的消费模式是(分数:2.00)A.早熟型消费B.滞后型消费C.适度滞后型消费D.超前消费20.利息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对消费政策所起的作用是(分数:2.00)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消费C.防止过大社会差距D.鼓励消费21.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阶层,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结论解释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财务负担更重B.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更大C.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能性更大D.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储蓄
6、倾向更高22.按照“家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社交活动的开支B.“以事业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开支C.“以消费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经常性的旅游开支D.“以感情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各种奢侈性的开支23.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下降变为迅速上升D.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24.消费经济学对消费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数:2.00)A.对消费的技术方式研究
7、B.对消费的自然方式研究C.对个人消费方式研究D.对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研究25.在消费者收入相对较高时,缩短家务劳动时间的主要手段是(分数:2.00)A.提高家务劳动的机械化B.减少家庭消费项目C.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D.减少闲暇时间26.压力集团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分数:2.00)A.法制的作用B.政府的作用C.社会公众的力量D.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8.各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具有的共同
8、特点包括(分数:2.00)A.同阶层的人比不同阶层的人行为更相近B.人们根据所处的社会阶层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C.社会阶层是由多变量而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D.人一生中所处的社会阶层可改变E.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构成一个关系集团29.股票投资的特点有(分数:2.00)A.风险小B.品种多样化C.风险大D.流动性好E.投资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30.社会总需求的构成部分有(分数:2.00)A.消费品需求B.投资品需求C.政府收入D.政府支出E.出口需求31.消费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分数:2.00)A.稳定经济、缓和经济波动B.汇率稳定C.外汇收支平衡D.促进经济长期增长E.提高低收入家庭消费水平32.判断
9、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有(分数:2.00)A.消费结构与该国的历史文化是否符合B.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与该国的资源条件是否相符合C.消费结构与该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否相适应D.消费结构是否与发达国家一致E.消费结构是否得到该国国民认可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33.消费不可逆性(分数:2.00)_34.投资基金(分数:2.00)_35.劳动者参与率(分数:2.00)_36.消费率(分数:2.00)_37.消费结构(分数:2.00)_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2.00)38.某人计划为其儿子开设一个账户为他上大学作准备。预计四年后学费总额为 40000 元。
10、如果他每年年末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 8(复利计息),则为了四年后的这笔学费,他每年必须存多少钱?(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1+8)4=136(分数:2.00)_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9.简述关系集团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分数:2.00)_40.简述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分数:2.00)_41.简述持久收入假定的含义。(分数:2.00)_42.我国当前消费政策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43.简述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4.2007 年至今,我国消费品价格指数(CP
11、I)持续攀升。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治理通货膨胀可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数:2.00)_2008 年 4 月全国自考(消费经济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是指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分数:2.00)A.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 B.在消费与狭义储蓄之间进行分配C.在消费与投资之间进行分配D.在各大类消费项目之问进行分配解析:3.凯恩斯经济学说
12、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有效需求理论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D.流动偏好理论解析:4.低档商品不同于正常商品的地方在于其(分数:2.00)A.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 B.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C.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保持不变D.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解析:5.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称为(分数:2.00)A.生产者剩余B.效用剩余C.边际效用递减D.消费者剩余 解析:6.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行动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攀比B.从众 C.消费流行D.消费盲从解析:7.退休是储蓄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这常被称为(
13、分数:2.00)A.生命周期储蓄 B.消费储蓄C.交易储蓄D.税后储蓄解析:8.“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分数:2.00)A.增加储蓄B.减少储蓄 C.减少消费D.增加投资解析:9.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补偿,称为(分数:2.00)A.无风险收益率B.风险溢价 C.低风险D.投资报酬率解析:10.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分数:2.00)A.市场风险B.经营风险C.系统风险 D.高风险解析:11.劳动者在闲暇和收入之间的预算约束线上的选择点应是(分数:2.00)A.新增闲暇的效用等于新增工资收入 B.新增闲暇的效用大于新增工资收入C.新增闲暇的效用小于新增工资收入
14、D.新增闲暇等于新增劳动解析:12.学杂费、书费等直接的教育费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分数:2.00)A.心理成本B.经济成本 C.机会成本D.生产成本解析:13.信用卡贷款属于(分数:2.00)A.无担保贷款 B.抵押贷款C.组合贷款D.间接贷款解析:14.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其中心含义是(分数:2.00)A.消费倾向递增B.消费倾向不变C.消费倾向递减 D.消费倾向先递减后递增解析:15.提出“相对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分数:2.00)A.凯恩斯B.萨伊C.罗斯托D.杜生贝 解析:16.考察消费者一生不同阶段消费支出变动情况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分数:2.00)A.绝对收入假定
15、B.相对收入假定C.持久收入假定D.生命周期理论 解析:17.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分数:2.00)A.投资量B.边际消费倾向 C.社会制度D.收入解析:1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期,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的份额(分数:2.00)A.呈上升趋势B.呈下降趋势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解析:19.现阶段我国应该采取的消费模式是(分数:2.00)A.早熟型消费B.滞后型消费C.适度滞后型消费 D.超前消费解析:20.利息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对消费政策所起的作用是(分数:2.00)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消费C.防止过大社会差距D.鼓励消费 解析:21.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
16、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阶层,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结论解释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财务负担更重B.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更大C.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能性更大D.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更高 解析:22.按照“家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社交活动的开支B.“以事业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开支C.“以消费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经常性的旅游开支 D.“以感情为中心”的家庭比较重视各种奢侈性的开支解析:23.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
17、00)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下降变为迅速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解析:24.消费经济学对消费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数:2.00)A.对消费的技术方式研究B.对消费的自然方式研究C.对个人消费方式研究D.对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研究 解析:25.在消费者收入相对较高时,缩短家务劳动时间的主要手段是(分数:2.00)A.提高家务劳动的机械化B.减少家庭消费项目C.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 D.减少闲暇时间解析:26.压力集团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分数:2.00)A.法制的作用
18、B.政府的作用C.社会公众的力量 D.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8.各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分数:2.00)A.同阶层的人比不同阶层的人行为更相近 B.人们根据所处的社会阶层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 C.社会阶层是由多变量而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 D.人一生中所处的社会阶层可改变 E.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构成一个关系集团解析:29.股票投资的特点有(分数:2.00)A.风险小B.品种多样化C
19、.风险大 D.流动性好 E.投资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解析:30.社会总需求的构成部分有(分数:2.00)A.消费品需求 B.投资品需求 C.政府收入D.政府支出 E.出口需求 解析:31.消费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分数:2.00)A.稳定经济、缓和经济波动 B.汇率稳定C.外汇收支平衡D.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E.提高低收入家庭消费水平 解析:32.判断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有(分数:2.00)A.消费结构与该国的历史文化是否符合B.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与该国的资源条件是否相符合 C.消费结构与该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否相适应 D.消费结构是否与发达国家一致E.消费结构是否得到该国国民认
20、可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33.消费不可逆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解析:34.投资基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各种专家进行经营管理的投资工具。)解析:35.劳动者参与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解析:36.消费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解析:37.消费结构(分数:
21、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解析: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2.00)38.某人计划为其儿子开设一个账户为他上大学作准备。预计四年后学费总额为 40000 元。如果他每年年末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 8(复利计息),则为了四年后的这笔学费,他每年必须存多少钱?(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1+8)4=136(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9.简述关系集团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关系集团亦
22、称参考集团或相关群体。它是指一个人用以指导自己目前行为和观察事物准则的团体。 关系集团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关系集团影响人们的消费支出。消费者在实现消费过程中总要受到某种关系集团评价的支配,评价和规范不同,社会上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2)关系集团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的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储蓄和消费的选择。例如在我国,同等收入的城市家庭和农民家庭,前者的消费倾向要高,后者的储蓄倾向要高。)解析:40.简述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是指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它受政
23、治、经济、文化、历史、道德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状况。消费观念一经形成,将对储蓄产生重要影响。 (2)“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减少储蓄。在这一观念支配下,当面临与别人相同的选择机会时,他将选择高消费和低储蓄。 (3)“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增加储蓄。在这一观念支配下,当面临与别人相同的选择机会时,他将选择低消费和高储蓄。)解析:41.简述持久收入假定的含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持久收入假定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 (2)其核心是用人们的长期收入(未来收入)来分析人们现期消费支出的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C p =K
24、.Y p C p 持久消费 y p 持久收入 消费者的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是固定比例关系。)解析:42.我国当前消费政策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抵制发达国家消费方式示范作用的不利影响,防止出现“消费早熟”; (2)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防止城乡消费差距过分悬殊; (3)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理顺消费品价格机制,疏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加速消费品流通。)解析:43.简述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消费水平影响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一般地说,消费水平较低,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较高,反之,则较低。 (2)
25、消费水平影响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当消费水平较低时,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变化。 (3)消费水平对住房、医疗等消费支出的影响。这些支出都有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据资料显示,高收入群体的住房支出比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支出比重要高 1020 个百分点。 (4)消费水平对劳务支出的影响。劳务支出比重与消费水平之间亦有类似的关系。低收入国家和群体劳务支出比高收入国家和群体的劳务支出要低。)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4.2007 年至今,我国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治理通货膨胀可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通胀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紧缩。具体可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紧缩的货币政策。具体的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直接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紧缩的财政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削减财政支出、增税。 (3)紧缩的收入政策。包括: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冻结工资和采取特别税收手段。 (4)其他政策。包括:控制价格、控制集团购买力和直接信用控制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