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 年上半年全国自考(行政管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人民法院D.人民政协2.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威尔逊B.泰罗C.古德诺D.怀特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 】(分数:2.00)A.规范方法B.经验方法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 】(分数:2.00)A.国家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B.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
2、部事务的管理C.国家机关对私人事务的管理D.政府行政机关对私人事务的管理5.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 】(分数:2.00)A.自然行政环境B.人造行政环境C.气候行政环境D.地理行政环境6.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分数:2.00)A.经济力量B.文化因素C.公民素质D.科技发展水平7.一般认为,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美国学者是【 】(分数:2.00)A.高斯B.雷格斯C.卡特斯D.林德布洛姆8.按照不同的标准,权力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 】(分数:2.00
3、)A.本原性权力B.政治权力C.私人权力D.社会权力9.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中,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 】(分数:2.00)A.诱导力B.强制力C.组织制度D.个人因素10.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于 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法律是【 】(分数:2.00)A.行政许可法B.行政诉讼法C.公务员法D.行政复议法11.弱势政府时期“守夜人”职能的消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 】(分数:2.00)A.社会福利耗资过多B.国家公共开支日益庞大C.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D.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12.在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上,美国实行【 】(分数:2.00)A.
4、委员会制B.内阁制C.国务院制D.总统制13.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上看,国务院办公厅、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等属于【 】(分数:2.00)A.领导机构B.信息机构C.辅助机构D.执行机构14.政府及其财政管理部门对财政收入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核算等行使职能的过程,叫做【 】(分数:2.00)A.统计管理B.审计管理C.会计管理D.预算管理15.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和综合性的管理是【 】(分数:2.00)A.宏观经济行政管理B.微观经济行政管理C.国有资产行政管理D.工商行政管理16.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会议质量控制B.会议规模控制C.会议时
5、间控制D.会议地点控制17.行政组织的各要素中,最活跃的是【 】(分数:2.00)A.行政职位B.行政人员C.行政体制D.行政环境18.行政主体发出的命令、规定都是必须执行的,这是因为行政方法具有【 】(分数:2.00)A.灵活性B.无偿性C.具体性D.强制性19.政府改革中,电子政务形式的出现强调了【 】(分数:2.00)A.政府内部机制的完善B.对民众需要的回应性C.政府改革进程的加速D.发展网络规划技术20.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 】(分数:2.00)A.规范与控制B.组织与调节C.改革与稳定D.发展与进步21.在行政组织体制上,我国实行【 】(分数:2.00)A.完整制B.委员会
6、制C.党委书记负责制D.行政首长负责制22.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是【 】(分数:2.00)A.规范性B.自律性C.他律性D.相对稳定性23.对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失误,不仅要追究行政管理当事人责任,而且还要追究相关领导人责任的一种制度是【 】(分数:2.00)A.行政公开制B.行政透明制C.行政问责制D.行政诚信制24.在组织结构上,将政府机构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在政府官员管理上,实行合同聘用制;在公共政策制定上,主张按市场游戏规则制定公共政策。这是行政发展模式中的【 】(分数:2.00)A.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B.进行授权改革的方式C.实行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D.企业家政
7、府的改革方式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阻力的是【 】(分数:2.00)A.来自公务员的阻力B.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C.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D.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影响行政系统的政治环境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 】(分数:2.00)A.经济发展程度B.政党制度C.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流通性D.行政价值文化E.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27.行政权力与一般国家权力相区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公共性B.有偿性C.执行性D.有限性E.专制性28.依据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来划分,行政组织体制可以被分为
8、【 】(分数:2.00)A.完整制B.首长制C.分离制D.委员会制E.集权制29.行为激励的方法是主要的行政方法,它的主要方式有【 】(分数:2.00)A.法律激励B.目标激励C.奖励激励D.竞争激励E.反激励30.行政管理规范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分数:2.00)A.行政法律规范B.行政方法规范C.行政技术规范D.行政道德规范E.行政命令规范31.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包括【 】(分数:2.00)A.官僚组织理论学派B.科学管理理论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决策理论学派E.系统理论学派32.行政职能的主要特点是【 】
9、(分数:2.00)A.执行性B.整体性C.多样性D.动态性E.静态性33.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分数:2.00)A.适应性原则B.协调性原则C.权责相称原则D.精干高效原则E.法制性原则34.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职能管理B.后勤管理C.机构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E.财务管理35.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行政绩效评估可以分为若干指标,一般所说的“3 E”指标是【 】(分数:2.00)A.目标B.效益C.效率D.经济E.质量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37.简述有限政府
10、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38.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分数:2.00)_39.简答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0.试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分数:2.00)_41.联系实际,分析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外部阻力。(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材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行政机关一般都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待行政方式和结果,很少重视行政投入成本、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等问题,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当前,这种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在一些政府
11、机构中仍然存在。材料二:针对不少地方出现的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以“GDP”论英雄等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材料三:在某市最近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与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一个明显的转变在于:在强调继续做好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并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正确的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分数:4.00)(
12、1).当前我国实行和开展行政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分数:2.00)_(2).从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角度,谈谈你对该市政府工作报告这一转变的看法。(分数:2.00)_2006 年上半年全国自考(行政管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D.人民政协解析:2.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威尔逊 B.泰罗C.古德诺D.怀特解析: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 】(分数:2.00)A.规范方法B.经
13、验方法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解析: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 】(分数:2.00)A.国家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B.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C.国家机关对私人事务的管理D.政府行政机关对私人事务的管理解析:5.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 】(分数:2.00)A.自然行政环境B.人造行政环境 C.气候行政环境D.地理行政环境解析:6.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分数:2.00)A.经济力量 B.文化因素C.公民素质D.科技发展水平解析:7.一般认为,首
14、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美国学者是【 】(分数:2.00)A.高斯 B.雷格斯C.卡特斯D.林德布洛姆解析:8.按照不同的标准,权力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 】(分数:2.00)A.本原性权力B.政治权力C.私人权力 D.社会权力解析:9.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中,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 】(分数:2.00)A.诱导力B.强制力 C.组织制度D.个人因素解析:10.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于 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法律是【 】(分数:2.00)A.行政许可法 B.行政诉讼法C.公务员法D.行政复议法解析:1
15、1.弱势政府时期“守夜人”职能的消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 】(分数:2.00)A.社会福利耗资过多B.国家公共开支日益庞大C.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D.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解析:12.在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上,美国实行【 】(分数:2.00)A.委员会制B.内阁制C.国务院制D.总统制 解析:13.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上看,国务院办公厅、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等属于【 】(分数:2.00)A.领导机构B.信息机构C.辅助机构 D.执行机构解析:14.政府及其财政管理部门对财政收入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核算等行使职能的过程,叫做【 】(分数:2.00)A.统计管理B.审计管理C.
16、会计管理D.预算管理 解析:15.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和综合性的管理是【 】(分数:2.00)A.宏观经济行政管理 B.微观经济行政管理C.国有资产行政管理D.工商行政管理解析:16.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会议质量控制 B.会议规模控制C.会议时间控制D.会议地点控制解析:17.行政组织的各要素中,最活跃的是【 】(分数:2.00)A.行政职位B.行政人员 C.行政体制D.行政环境解析:18.行政主体发出的命令、规定都是必须执行的,这是因为行政方法具有【 】(分数:2.00)A.灵活性B.无偿性C.具体性D.强制性 解析:19.政府改革中,电子政务形式的出
17、现强调了【 】(分数:2.00)A.政府内部机制的完善B.对民众需要的回应性 C.政府改革进程的加速D.发展网络规划技术解析:20.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 】(分数:2.00)A.规范与控制 B.组织与调节C.改革与稳定D.发展与进步解析:21.在行政组织体制上,我国实行【 】(分数:2.00)A.完整制B.委员会制C.党委书记负责制D.行政首长负责制 解析:22.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是【 】(分数:2.00)A.规范性B.自律性 C.他律性D.相对稳定性解析:23.对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失误,不仅要追究行政管理当事人责任,而且还要追究相关领导人责任的一种制度是【 】(
18、分数:2.00)A.行政公开制B.行政透明制C.行政问责制 D.行政诚信制解析:24.在组织结构上,将政府机构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在政府官员管理上,实行合同聘用制;在公共政策制定上,主张按市场游戏规则制定公共政策。这是行政发展模式中的【 】(分数:2.00)A.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B.进行授权改革的方式C.实行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D.企业家政府的改革方式 解析: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阻力的是【 】(分数:2.00)A.来自公务员的阻力B.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C.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 D.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影响行政系
19、统的政治环境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 】(分数:2.00)A.经济发展程度B.政党制度 C.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流通性 D.行政价值文化E.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 解析:27.行政权力与一般国家权力相区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公共性 B.有偿性C.执行性 D.有限性 E.专制性解析:28.依据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来划分,行政组织体制可以被分为【 】(分数:2.00)A.完整制B.首长制 C.分离制D.委员会制 E.集权制解析:29.行为激励的方法是主要的行政方法,它的主要方式有【 】(分数:2.00)A.法律激励B.目标激励 C.奖励激励 D.竞争激励
20、 E.反激励 解析:30.行政管理规范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分数:2.00)A.行政法律规范 B.行政方法规范C.行政技术规范D.行政道德规范 E.行政命令规范解析:31.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包括【 】(分数:2.00)A.官僚组织理论学派B.科学管理理论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E.系统理论学派 解析:32.行政职能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执行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静态性解析:33.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分数:2.00)A.适应性原则 B.协调
21、性原则 C.权责相称原则 D.精干高效原则 E.法制性原则 解析:34.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职能管理 B.后勤管理C.机构管理 D.人员编制管理 E.财务管理解析:35.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行政绩效评估可以分为若干指标,一般所说的“3 E”指标是【 】(分数:2.00)A.目标B.效益 C.效率 D.经济 E.质量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也是一种公共责任。(2 分)(2)就行政责任的
22、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2 分)(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2 分)解析:37.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 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 分)(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2 分)解析:38.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 分)(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
23、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2 分)(3)按照权贵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1 分)(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1 分)解析:39.简答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知人善任。(1 分)(2)任人唯贤。(1 分)(3)用人所长。(1 分)(4)敢用新秀。(1分)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0.试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1
24、 分) 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1 分) 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1 分) 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1 分) (2)完善对策: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1 分) 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1 分) 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1 分) 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1 分)(以上每个要点各 1 分,考生若能结合实际分析论述,酌情另加 12 分)解析:41.联系实际,分析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外部阻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答题要点:(1)外部动力;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2
25、)外部阻力:(4 分,每小点 2 分)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材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行政机关一般都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待行政方式和结果,很少重视行政投入成本、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等问题,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当前,这种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在一些政府机构中仍然存在。材料二:针对不少地方出现的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以“GDP”论英雄等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材料三:在某市最近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市长代
26、表市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与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一个明显的转变在于:在强调继续做好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并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正确的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分数:4.00)(1).当前我国实行和开展行政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提高我国行政绩效或行政效率。(2 分) 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1 分) 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改善和提高我国政府的
27、信誉和形象。(1 分)解析:(2).从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角度,谈谈你对该市政府工作报告这一转变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它是行政组织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所设定的作为衡量行政政绩高低的一系列数据、标准的总和。(1 分)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鲼观就是,要克服现实中存在的以单一的经济指标和数字进行政靖评估的错误倾向,引导绩效评估与考核遥渐走向全面化、科学化和整体化。(2 分) 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政治发展指标。(2 分) 社会发展指标有一些具体指标;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治安和事故指标等,它们能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体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内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