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培养人的 1 标准。(分数:2.00)填空项 1:_2.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 1 的社会活动。(分数:2.00)填空项 1:_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5.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是 1 教学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6.新课程将实行 1 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分数:2.00)填
2、空项 1:_7.与“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9.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1。(分数:2.00)填空项 1:_10.“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所蕴涵的德育方法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11.课程(广义)(分数:2.00)_12.教学(狭义)(分数:2.00)_13.自我教育法(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14.为什么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分数:
3、2.00)_15.当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分数:2.00)_16.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17.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数:2.00)_2004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培养人的 1 标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质量规格)解析:2.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力)解析:3.教育
4、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 1 的社会活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培养人)解析: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舒尔茨)解析:5.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是 1 教学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循序渐进)解析:6.新课程将实行 1 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家)解析:7.与“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启发式)解析:8.教学的基本组织
5、形式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级授课制)解析:9.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信息技术教育)解析:10.“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所蕴涵的德育方法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榜样示范法)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11.课程(广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课程(广义)是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是人们事先精心设计的,旨在使学生获得良好教育性经验并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计划
6、和媒体。)解析:12.教学(狭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狭义)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等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等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解析:13.自我教育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我教育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的道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道德品质水平,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方法。)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14.为什么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的教育性,是指教学活动必然具
7、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则明确地提出并阐释了这一规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必然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解析:15.当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8、教育的性质或任务、教育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途径。其中,教育目的是核心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失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教育方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解析:16.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
9、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德育主体养成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5)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17.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两派之争: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2)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3)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对知识的掌握,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4)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知识掌握的量与智能发展的水平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正比关系。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根源主要有:(1)陈旧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横行,没有广泛实施素质教育;(2)教育评价手段单一,只用分数去衡量教学与学生;(3)在教育的各项发展中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的发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