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 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1.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2.教育的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 1 标准。(分数:2.00)填空项 1:_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4.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 1 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分数:2.00)填空项 1:_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1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
2、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分数:2.00)填空项 1:_6.中共中央于 1999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1 的决定。(分数:2.00)填空项 1:_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 之间的矛盾。(分数:2.00)填空项 1:_8.“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体现了 1 的教学方法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9.“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 1 特点。(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美育_11.陶冶法(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
3、:2.00)12.试述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分数:2.00)_2002 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1.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解析:2.教育的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 1 标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质量规格)解析: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4、:布鲁纳)解析:4.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 1 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大纲)解析: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1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解析:6.中共中央于 1999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1 的决定。(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析: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 之间的矛盾。(分数:
5、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解析:8.“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体现了 1 的教学方法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启发式)解析:9.“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 1 特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民主平等)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美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解析:1
6、1.陶冶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意义的情境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12.试述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匀衡性和差异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二)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并促进人的发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各种教育因素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关注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注意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理和良好的教育。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决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