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8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分数:2.00)A.反映B.反应C.反馈D.反射2.能够觉察出差别的最新刺激量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分数:2.00)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3.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分数:2.00)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5.有的学生听课
2、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分数:2.00)A.转移B.分配C.分心D.起伏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分数:2.00)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义务感7.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动机斗争B.确立目的C.采取决定D.执行决定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分数:2.00)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9.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分数:
3、2.00)A.正确B.错误11.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2.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4.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5.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
4、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6.气质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的个性特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一般把它们分为( )和( )两个方面。(分数:2.00)填空项 1:_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 )、( )。(分数:2.00)填空项 1:_19.根据知觉对象的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 )、( )、( )(分数:2.00)填空项 1:_20.对于遗忘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 )、( )和干扰学说。(分数:2.00)填空项
5、 1:_2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分数:2.00)填空项 1:_22.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分数:2.00)填空项 1:_23.一般把人的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24.一般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 )(分数:2.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5.意义识记(分数:2.00)_26.情绪与情感(分数:2.00)_意志_个性_兴趣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0.简要说明感知觉与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31.教学中、应如何
6、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的教学?(分数:2.00)_32.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分数:2.00)_33.简述性格的心理结构。(分数:2.00)_1998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分数:2.00)A.反映B.反应C.反馈D.反射 解析:2.能够觉察出差别的最新刺激量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分数:2.00)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解析:3.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
7、分数:2.00)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 D.准备性解析: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分数:2.00)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 D.集中思维解析:5.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分数:2.00)A.转移B.分配C.分心 D.起伏解析: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分数:2.00)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 D.义务感解析:7.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动机斗争B.确立目的C.采取决定D.执行决定 解析: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分数:2.00)A.气质B.能
8、力C.性格 D.兴趣解析:9.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10.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1.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2.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1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
9、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14.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15.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6.气质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的个性特征。(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一般把它们分为( )和( )两个方面。(分数:2.00)填空项 1:_
1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解析: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解析:19.根据知觉对象的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 )、(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解析:20.对于遗忘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 )、( )和干扰学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抑制说、消退说)解析:2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分数:2.00)填
11、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解析:22.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恐惧、悲哀)解析:23.一般把人的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采取决定、执行决定)解析:24.一般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级神经活动)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25.意义识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
12、的内在特征或内部联系进行的识别。元记忆指的是对记忆过程和内容本身的了解和控制。)解析:26.情绪与情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解析:意志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解析:个性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解析:兴趣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兴趣是在需要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需要的对象才能转化为兴趣的对象。)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
13、0)30.简要说明感知觉与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联系: (1)它们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它们都属于认识过程的心理发展阶段; (3)思维是在感知、记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能更好地指导感知和记忆。 2)区别: (1)反映的形式不同:感知、记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 (2)感知、记忆是感性阶段,思维是理性阶段; (3)感知、记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反映的内容不同: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属性,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经历的事物,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解析:31.教学中、应如何
14、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的教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演讲技巧; 注意板书技巧; 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 注意教具的使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间接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注意学生身体和精神状态。 3)充分利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解析:32.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15、遗传素质与营养状况: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它提供能力发展的某种可能性;营养则直接影响能力的发展。 (2)早期经验; (3)知识和技能; (4)学校教育: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的决定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起主导作用。 (5)社会实践; (6)个人的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发展起来。除上述各因素外,个人的爱好、兴趣等,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解析:33.简述性格的心理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构成性格的心理特性十分复杂,凡涉及到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一切本质的特性,只要能影响到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举止态度的就都属于性格特征的范围。因此,性格特征具有多层面、多水平的性质。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它包括: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自尊自信、谦虚谨慎、克己自律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它包括: (1)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目标的认识深刻程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