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3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1,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 2 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2.所谓双基教学是指 1、 2。(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3.学校实现教育日的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2.00)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C.学校管理4.所谓双基是指( )。(分数:2.00)A.基础知识,基础理论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C.基本知识,基本原理5.最早提出教
2、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布鲁纳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较显著的方式方法是( )。(分数:2.00)A.说理B.感化C.情理交融D.表扬7.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关系的正确观点是( )。(分数:2.00)A.并重B.各有特点,有机配合C.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B.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C.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成绩D.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谈话B.日常观察C.通过任课教师了解D.查阅分析学生的
3、有关材料10.良好班级形成的最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开展班级活动B.学生成绩好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学风11.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指( )。(分数:2.00)A.做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工作B.做好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工作C.做好优秀学生的工作D.对全班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个别教育工作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教学过程与德育过程(分数:2.00)_13.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分数:2.00)_1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分数:2.00)_15.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分数:2.00)_16.陶冶与美育(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
4、数:10.00)17.教育是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数:2.00)_18.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分数:2.00)_19.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做好哪些工作?(分数:2.00)_20.启发式原则的涵义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2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怎样?并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根源。(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2.论述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分数:2.00)_23.怎样正确贯彻积极引导和正面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分数:2.00)_1993年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5、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1,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 2 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导作用主体)解析:2.所谓双基教学是指 1、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3.学校实现教育日的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2.00)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 C.学校管理解析:4.所谓双基是指( )。(分数:2.00)A.基础知识,基础理论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C.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解析:5
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凯洛夫D.布鲁纳解析: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较显著的方式方法是( )。(分数:2.00)A.说理 B.感化C.情理交融D.表扬解析:7.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关系的正确观点是( )。(分数:2.00)A.并重B.各有特点,有机配合C.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 解析: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B.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C.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成绩D.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解析: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谈话B.日
7、常观察 C.通过任课教师了解D.查阅分析学生的有关材料解析:10.良好班级形成的最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开展班级活动B.学生成绩好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学风 解析:11.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指( )。(分数:2.00)A.做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工作B.做好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工作C.做好优秀学生的工作D.对全班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教学过程与德育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过程与德育过程: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
8、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解析:13.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自然科学、机械技术等学科的教学,代表人物斯宾塞。)解析:1
9、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智力活动是指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直接参与的认识活动。非智力活动是指由需要,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参与的认识活动。)解析:15.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课的类型是指按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而划分的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课,另一类是综合课。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部分。)解析:16.陶冶与美育(分
10、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陶冶与美育: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意义的情境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7.教育是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11、(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四)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强化或消弱作用。)解析:18.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2)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3)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并发挥主导作用。)解析:19.班主
12、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做好哪些工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的基础展开。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过程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1)创造性地设计集体目标;(2)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3)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解析:20.启发式原则的涵义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贯彻这
13、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和提倡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解析:2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怎样?并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根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
14、能之间并非同步运行、一一对应。知识并不就等于智能,知识掌握的量与智能发展的水平之间不是一种绝对的正比关系,两者之间不同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剪刀差”。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根源主要有:(1)陈旧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横行,没有广泛实施素质教育;(2)教育评价手段单一,只用分数去衡量教学与学生;(3)在教育的各项发展中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的发展。)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2.论述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直接经验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间接经验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对直接经验的认识,应
15、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2)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准确理解这一观点,必须把握以下两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简约性、系统性的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一定的直接经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的有效手段,它符合人类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的基本规律。)解析:23.怎样正确贯彻积极引导和正面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
16、律,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积极引导和正面教育相结合是德育原则之一,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同时辅之以纪律约束。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的性质和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学生,既不是封建社会的奴才,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驯服工具,而是自觉积极的现代化的建设者。为此,就要坚持说服教育,用正面疏导的办法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其内在自觉性,正确处理与解决他们思想内部的矛盾问题,即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达到转化思想,提高觉悟的目的。另外,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青春的活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知识经验,是非辨别能力交差,易受不良思想、习气的影响。因此,在加强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同时,对他们要有必要的纪律约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