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经济金融)分类模拟 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_。(分数:2.50)A.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B.通货膨胀率为零C.物价水平保持稳定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2.把投资当作利率的函数以后,西方学者进一步用 IS 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通过对 IS 曲线的移动来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则 IS 曲线向右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分数:2.50)A.自发性消费减少B.自发性投资增加C.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减少D.本国对国外产
2、品的需求增加3.某商品价格下降 10%,销售量上升 25%,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_。(分数:2.50)A.0.4B.0.8C.1.5D.2.5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_。(分数:2.50)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5.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_。(分数:2.50)A.经济不发达B.监督体制不完善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D.政府干预过多6.“搭便车”现象是对下列各项中_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分数:2.50)A.社会福利问题B.市场失灵问题C.公共物品问题D.以上都是7.社会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进的一种状态是_。(分
3、数:2.50)A.帕累托改进B.帕累托最优C.局部均衡D.市场效率8.如果商品 X 对于商品 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小于 X 和 Y 的价格之比 Px/Py,则_。(分数:2.50)A.该消费者应减少 X 消费,增加 Y 消费B.该消费者应增加 X 消费,减少 Y 消费C.单位货币购买 X 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单位货币购买 Y 带来的边际效用D.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9.所谓自然垄断是指_。(分数:2.50)A.从经济上看允许多个企业存在,但从技术上不允许B.从技术上看允许多个企业存在,但从经济上不允许C.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看都允许多个企业存在D.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看都只允许一个企业存在10
4、.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_。(分数:2.50)A.递增B.不变C.递减D.线性递减11.一定时期内商品 A 的价格由 2 变到 3,需求则由 10 降到 8,则商品 A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_。(分数:2.50)A.0.5B.2C.2.5D.0.412.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称为“刘易斯拐点”。一旦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出现市场短缺,对于中国经济的挑战将是巨大的。我国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2.50)A.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B.改革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C.引进人才,弥补劳动力紧缺D.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3.假设消费者收入增加 25%,会导致某种
5、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10%,则该商品的类型为_。(分数:2.50)A.低档品B.高档品C.劣等品D.必需品14.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复和统计上的困难,一般用_来表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分数:2.50)A.价格总指数B.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率C.价格景气指数D.价格变动频率15.当一个地区出现相关指标表现为_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分数:2.50)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1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 GDP 的政府支出是指_。(分数:2.50)A.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
6、移支出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17.IS-LM 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了均衡,那么交点上方的区域表示的状态是_。(分数:2.50)A.IS,LMB.IS,LMC.IS,LMD.IS,LM18.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央是_。(分数:2.50)A.价值B.成本价格C.垄断价格D.生产价格19.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下列各项中,_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分数:2.50)A.存在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产品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7、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_。(分数:2.50)A.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会减少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会增加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21.下列各种情况中,使总收益增加的是_。(分数:2.50)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D.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22.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 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_。(分数:2.50)A.增加 10%B.减少 10%C.增力口大于 10%D.增加小于 10%23.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_。(分数:2.
8、50)A.心理学意义的需求B.一厢情愿的占有欲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D.一种主观愿望24.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_。(分数:2.50)A.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B.汇价变化率C.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D.物价变动率25.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_。(分数:2.50)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26.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_。(分数:2.50)A.本国进口、出口都增加B.本国进口、出口都减少C.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D.本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2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_。(分数:
9、2.50)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28.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_。(分数:2.50)A.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B.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C.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D.供给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29.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体现了_。(分数:2.50)A.违背价值规律的事情常有发生B.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律,价格波动证明了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C.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D.市场经济是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经济规律30.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_。(分数:2.
10、50)A.生产企业提留盈余的公积金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C.生产企业向企业职工支付工资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31.某百货商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已知 2012 年与 2011 年相比,销售额指数为 121%,销售价格指数为 110%,那么由于销售量变动,销售额提高了_。(分数:2.50)A.11%B.110%C.111%D.10%32.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度量有两个基本指标。从国民生产方面来看,叫国内生产总值,属于_概念;从国民收入方面来看,叫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属于_概念。(分数:2.50)A.收入;生产B.生产;收入C.生产力:生产关系D.生
11、产力;收入3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应以_为主。(分数:2.50)A.直接调控B.间接调控C.计划调控D.价格调控34.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各国政府都具有宏观调控职能,一般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内在稳定器”的是_。(分数:2.50)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产业政策D.投资政策35.财政政策是指_。(分数:2.50)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B.周期性变化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平衡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36.根据财政乘数效应原理,如果政府投资扩大、税收减少,对宏观经济会产生_效应。(
12、分数:2.50)A.收缩B.稳健C.扩张D.审慎37.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的是_。(分数:2.50)A.增加自主性支出B.减少自主性税收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D.增加净税收38.在现代社会中,通常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_。(分数:2.50)A.宪法和市场B.法律和市场C.政府和政策D.市场和政府39.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体现了政府的_职能。(分数:2.50)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40.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_的最终成果的总和。(分数:2.50)
13、A.经济活动B.生产活动C.社会生产D.社会再生产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经济金融)分类模拟 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_。(分数:2.50)A.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B.通货膨胀率为零C.物价水平保持稳定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解析:解析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总供给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随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另一部分是向上垂直,表示总供给要受经济中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
14、能随物价上升而无限增加。2.把投资当作利率的函数以后,西方学者进一步用 IS 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通过对 IS 曲线的移动来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则 IS 曲线向右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分数:2.50)A.自发性消费减少B.自发性投资增加 C.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减少D.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增加解析:3.某商品价格下降 10%,销售量上升 25%,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_。(分数:2.50)A.0.4B.0.8C.1.5D.2.5 解析:解析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5%/10%=2.5。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_。(分数:2.5
15、0)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解析:解析 MC 曲线比 AVC 曲线和 AC 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MC 曲线与 AVC 曲线和 AC 曲线的交点分别在后两者的最低点,因而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平均成本是递增的。5.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_。(分数:2.50)A.经济不发达B.监督体制不完善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D.政府干预过多 解析:解析 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指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一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
16、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6.“搭便车”现象是对下列各项中_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分数:2.50)A.社会福利问题B.市场失灵问题C.公共物品问题 D.以上都是解析:解析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搭便车”行为是对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的形象比喻。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 1965 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7.社会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进的一种状态是_。(分数:2.50)A.帕累托改进B.帕累托最优 C.局部均衡D.市场效率解析:解析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
17、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8.如果商品 X 对于商品 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小于 X 和 Y 的价格之比 Px/Py,则_。(分数:2.50)A.该消费者应减少 X 消费,增加 Y 消费 B.该消费者应增加 X 消费,减少 Y 消费C.单位货币购买 X 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单位货币购买 Y 带来的边际效用D.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解析:解析 边际替代率小于价格之比,则单位货币 X 带来的效用小于 Y,因此应减少 X,增加
18、Y。该消费者未获得最大效用。9.所谓自然垄断是指_。(分数:2.50)A.从经济上看允许多个企业存在,但从技术上不允许B.从技术上看允许多个企业存在,但从经济上不允许 C.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看都允许多个企业存在D.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看都只允许一个企业存在解析:10.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_。(分数:2.50)A.递增B.不变C.递减 D.线性递减解析:解析 由于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平均固定成本是固定成本除以产品产量得到的,所以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递减。11.一定时期内商品 A 的价格由 2 变到 3,需求则由 10 降到 8,则商品 A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_。(分数:2.5
19、0)A.0.5B.2C.2.5D.0.4 解析:解析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变动率。需求量的变动率是(8-10)/10=-0.2,价格的变动率是(3-2)/2=0.5,所以弹性为 0.4。12.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称为“刘易斯拐点”。一旦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出现市场短缺,对于中国经济的挑战将是巨大的。我国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2.50)A.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B.改革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C.引进人才,弥补劳动力紧缺D.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析:解析 过去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以及环
20、境成本,随着低成本时代的终结,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而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转变生产发展方式。13.假设消费者收入增加 25%,会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10%,则该商品的类型为_。(分数:2.50)A.低档品B.高档品C.劣等品D.必需品 解析:解析 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必需品”“低档品”的标准。(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1 的商品,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称为“高档品”;(2)需求收入弹性小于 1 的商品,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称为“必需品”;(3)需求
21、收入弹性小于 0 的商品,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称为“低档品”。14.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复和统计上的困难,一般用_来表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分数:2.50)A.价格总指数 B.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率C.价格景气指数D.价格变动频率解析:解析 一般用价格总指数来表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故选 A。15.当一个地区出现相关指标表现为_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分数:2.50)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的一些指标。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
22、收入分配差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食物上,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比较低。1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 GDP 的政府支出是指_。(分数:2.50)A.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出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解析:解析 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当年的 GDP,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计入当年的 CDP。17.IS-LM 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了均衡,那么交点上方的区域表示的状态是_。(分数:2.5
23、0)A.IS,LMB.IS,LMC.IS,LMD.IS,LM 解析:解析 交点上方区域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则 IS,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则 LM。18.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央是_。(分数:2.50)A.价值B.成本价格C.垄断价格D.生产价格 解析:解析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前,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央是价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央是生产价格。19.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下列各项中,_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分数:2.50)A.存在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C.物价不稳定 D.不能提
24、供公共产品解析:解析 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1)存在着不完全竞争;(2)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3)因市场信息失灵经常造成生产过剩;(4)无法消除外部经济的负面效应:(5)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6)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_。(分数:2.50)A.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会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会增加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解析:解析 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需求量会下降,下降的比例大于价格升高的比例,这时生产者从中得
25、到的销售收入会减少。21.下列各种情况中,使总收益增加的是_。(分数:2.50)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D.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解析:解析 对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于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22.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 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_。(分数:2.50)A.增加 10%B.减少 10%C.增力口大于 10%D.增加小于 10% 解析:解析 规模报酬不变,即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或减少 倍,产出也增加或减少 倍。此中劳动增加 10%,而资本
26、不变,则产出增加量应小于 10%。23.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_。(分数:2.50)A.心理学意义的需求B.一厢情愿的占有欲C.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一种主观愿望解析:解析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24.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_。(分数:2.50)A.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B.汇价变化率C.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D.物价变动率 解析:解析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综合物价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而货币均衡又是总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综合物价水平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是否均衡。25.一种商品
27、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_。(分数:2.50)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解析:解析 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其互补品的需求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6.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_。(分数:2.50)A.本国进口、出口都增加B.本国进口、出口都减少C.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D.本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贬值和进出口的关系,答案为 C。贬值使本国产品在国外更便宜了,利于出口,国外产品价格上升会抑制进口。2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_。(分数:2
28、.50)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劳动的供给曲线形状。随着工资的提高,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向左后弯曲,即先增加后减少。28.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_。(分数:2.50)A.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B.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C.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D.供给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增长方式分类。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经
29、济增长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题目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与选项 B 恰好相反。29.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体现了_。(分数:2.50)A.违背价值规律的事情常有发生B.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律,价格波动证明了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C.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D.市场经济是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经济规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30.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_。
30、(分数:2.50)A.生产企业提留盈余的公积金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 C.生产企业向企业职工支付工资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国家财政收支。国家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2)银行信贷,信贷作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31.某百货商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已知 2012 年与 2011 年相比,销售额指数为 121%,销售价格指数为 110%,那么由于销售量变动,销售额提高了_。(分数:2.50)A.11%B.110
31、%C.111%D.10% 解析:解析 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数量指数。数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21%/110%=110%,销售量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 10%。32.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度量有两个基本指标。从国民生产方面来看,叫国内生产总值,属于_概念;从国民收入方面来看,叫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属于_概念。(分数:2.50)A.收入;生产B.生产;收入 C.生产力:生产关系D.生产力;收入解析:解析 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全面、系统的核算。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度量,有两个基本指标:从国民生产方面来看,叫国内生产总值 GDP,属于生产概念;从国
32、民收入方面来看,叫国民总收入 CNI,即国民生产总值 GNP,属于收入概念。3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应以_为主。(分数:2.50)A.直接调控B.间接调控 C.计划调控D.价格调控解析:解析 直接调控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间接调控是以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再由市场引导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34.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各国政府都具有宏观调控职能,一般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内在稳定器”的是_。(分数:2.50)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 C.产业政策D.投资政策解
33、析:解析 所谓“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须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故选 B。35.财政政策是指_。(分数:2.50)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B.周期性变化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平衡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 解析:36.根据财
34、政乘数效应原理,如果政府投资扩大、税收减少,对宏观经济会产生_效应。(分数:2.50)A.收缩B.稳健C.扩张 D.审慎解析:解析 政府扩大支出,减少税收,采取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以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是扩张的效用。37.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的是_。(分数:2.50)A.增加自主性支出B.减少自主性税收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D.增加净税收 解析:解析 净税收是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增加净税收并不能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38.在现代社会中,通常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_。(分数:2.50)A.宪法和市场B.法律和市场C.政府和政策D.市场和政府 解析:解析 市场和政府是并
35、行的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力量。自由竞争的商品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市场的过度发展却会导致产品和信息供应出现垄断,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拥有独特权力的政府来纠正。39.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体现了政府的_职能。(分数:2.50)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解析:解析 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其内容包括:(1)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36、,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3)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促使东、中、西部地区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协调发展;(4)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采取鼓励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出口,吸引外资,支持本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40.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_的最终成果的总和。(分数:2.50)A.经济活动B.生产活动 C.社会生产D.社会再生产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如 1 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