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64427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

    1、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5.00)1.“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_。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分数:2.50)A.B.C.D.2.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并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

    2、西。”这句话主要揭示了_。 A.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的积累超越度的范围就会形成质变 C.真理是相对的 D.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分数:2.50)A.B.C.D.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2.50)A.B.C.D.4.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_。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分数:2.50)A.B.C.D.5.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_。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3、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分数:2.50)A.B.C.D.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_。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数:2.50)A.B.C.D.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_。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

    4、.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分数:2.50)A.B.C.D.8.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_。 A.人的心理素质 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分数:2.50)A.B.C.D.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_。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分数:2.50)A.B.C.D.10.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_。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

    5、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分数:2.5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75.00)1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_。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数:2.50)A.B.C.D.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_。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分数:2.50)A.B.C.D.13.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_的制约。 A.主观认识 B.真理尺度 C.主观能动性 D.价值尺度(分数:2.50)A.B.C.D.14.下列

    6、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有_。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D.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分数:2.50)A.B.C.D.1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_。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分数:2.50)A.B.C.D.1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_。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分数:2.50)A.B.C.D.17.土地革

    7、命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农村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有_。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分数:2.50)A.B.C.D.18.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有_。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分数:2.50)A.B.C.D.19.“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_。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8、分数:2.50)A.B.C.D.20.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_。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数:2.50)A.B.C.D.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_。 A.爱祖国、爱人民 B.爱劳动、爱科学 C.有理想、有道德 D.爱社会主义(分数:2.50)A.B.C.D.2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_。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分数:2.50)A.B.C.D.2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_。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

    9、.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分数:2.50)A.B.C.D.24.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_。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分数:2.50)A.B.C.D.25.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_。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分数:2.50)A.B.C.D.26.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有_。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

    10、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分数:2.50)A.B.C.D.27.下列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的有_。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C.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 D.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数:2.50)A.B.C.D.28.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其中尊重群众是指_。 A.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 B.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 C.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D.尊重人民群众的一切(分数:2.50)A.B.C.D

    11、.29.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有_。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分数:2.50)A.B.C.D.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_。 A.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根据我同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分数:2.50)A.B.C.D.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B.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社会产品的

    12、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分数:2.50)A.B.C.D.32.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_。 A.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分数:2.50)A.B.C.D.33.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_。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

    13、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分数:2.50)A.B.C.D.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_。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分数:2.50)A.B.C.D.3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区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包括_。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分数:2.50)A.B.C.D.36.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有_。 A.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

    14、路 B.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 D.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数:2.50)A.B.C.D.3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_。 A.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B.接受实践的检验 C.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分数:2.50)A.B.C.D.3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艰辛与成功的探索和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指_。 A.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B.一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C.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D.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分数:2.50)A.B.C

    15、.D.39.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历史条件有_。 A.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B.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 C.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D.延安整风以及由此带来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分数:2.50)A.B.C.D.40.下列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C.有用物品都具有价值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分数:2.50)A.B.C.D.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6、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5.00)1.“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_。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从认识的广度,还是从认识的深

    17、度上看,它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因此我们又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2.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并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这句话主要揭示了_。 A.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的积累超越度的范围就会形成质变 C.真理是相对的 D.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如果超

    18、出这个范围,它就会变成谬误。题千中列宁的话揭示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选项。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选项。4.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_。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9、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选 D。5.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_。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故选 B。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_。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2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选项。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_。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分数:2.50)A.B.C.D

    21、. 解析:解析 A、B、C 选项表述错误,排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强调社会发展亦具有规律性,故选 D。8.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_。 A.人的心理素质 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决定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_。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在生产阶段,购买阶段剩余

    22、价值尚未产生,销售阶段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故选 B。10.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_。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940 年处于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故选 C。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75.00)1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_。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数:

    23、2.50)A.B. C. D. 解析: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故选B、C、D。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_。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3.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_的制约。 A.主观认识 B.真理尺度 C.主观能动性 D.价值尺度(分数:2.50)A.B. C.D. 解析:解析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

    24、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 BD。14.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有_。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D.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为我们的感

    25、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B、D 选项均正确。C 选项错误,故应排除。1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_。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分数:2.50)A.B. C. D.解析:解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故选 B、C。16

    2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_。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分数:2.50)A. B. C. D.解析:解析 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故选A、B、C。1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农村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有_。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分数:2.50)A.B. C. D.解析:解析 只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是土地革命时期所作,故选B、C。18.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有_。

    27、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形而上学将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不变、静止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19.“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_。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

    28、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数:2.50)A. B.C. D.解析:解析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础。重点论就是要在认识和实践中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就是在着重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时也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及其非主要方面,以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20.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_。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本

    29、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皆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_。 A.爱祖国、爱人民 B.爱劳动、爱科学 C.有理想、有道德 D.爱社会主义(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故选A、B、D。2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_。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

    30、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A、B、D 选项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 项是黑格尔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2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_。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分数:2.50)A. B.C. D. 解析:24.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_。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分数:2.50)A.B. C. D. 解析:解析 “火候”“分寸”“适

    31、可”皆讲的是适度,故选 B、C、D。25.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_。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A、B、C、D 选项为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26.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有_。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分数:2.50)A. B. C.D. 解析

    32、:解析 C 选项过于绝对,故 A、B、D 选项正确。27.下列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的有_。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C.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 D.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数:2.50)A. B. C. D.解析: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33、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A、B、C 选项均应当选。D 选项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故应排除。28.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其中尊重群众是指_。 A.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 B.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 C.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D.尊重人民群众的一切(分数:2.50)A. B. C. D.解析:解析 D 选项太过绝对,排除。本

    34、题正确为 A、B、C 选项。29.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有_。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A、B、C、D 都正确地表达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故全选。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_。 A.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根据我同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分数:2.50)A

    35、. B. C.D.解析:解析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B.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分数:2.50)A. B. C. D. 解析:32.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

    36、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_。 A.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分数:2.50)A. B.C. D.解析:解析 题干本身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可能去改变或消灭它。因此,A、C 两个选项符合题意。33.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_。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

    37、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分数:2.50)A. B. C. D.解析:解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D 选项与社会生活无关,故排除。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_。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35.毛

    38、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区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包括_。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分数:2.50)A.B.C. D. 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区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敌我之间的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故选 C、D。36.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有_。 A.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 D.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数:2.50)A. B.C

    39、.D. 解析:解析 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A、D。3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_。 A.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B.接受实践的检验 C.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

    40、识回到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检验和发展认识。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3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艰辛与成功的探索和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指_。 A.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B.一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C.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D.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A、B 两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成果;C、D 两项是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四个选项均当选。39

    41、.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历史条件有_。 A.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B.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 C.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D.延安整风以及由此带来的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分数:2.50)A. B. C. D. 解析:解析 从 1935 年的遵义会议到 1945 年的中共七大,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又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两次历史性转折)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历史经验。

    42、第二,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第四,全党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40.下列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C.有用物品都具有价值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分数:2.50)A. B. C.D. 解析:解析 有用物品只有在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据此排除 C 选项。A、B、D 选项表述正确,应选。


    注意事项

    本文(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