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经济金融-经济学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_。A劳动、劳动对象、原材料 B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 D劳动、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分数:1.00)A.B.C.D.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A物质资料的生产 B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C商品 D经济规律(分数:1.00)A.B.C.D.3.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_。A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分数:1.00)A.B.C.D.4.可变资本是_。
2、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自身价值变小的资本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分数:1.00)A.B.C.D.5.产业资本循环中决定性的阶段是_。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C流通阶段 D生产阶段(分数:1.00)A.B.C.D.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_。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分数:1.00)A.B.C.D.7.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_。A完全相等 B完全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 D无法比较
3、(分数:1.00)A.B.C.D.8.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_。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分数:1.00)A.B.C.D.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A发达的生产力 B生产资料公有制C按劳分配原则 D共同富裕(分数:1.00)A.B.C.D.10.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_。A生产资料 B个人消费品C社会总产品 D生存资料(分数:1.00)A.B.C.D.11.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是_。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C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分数:1.00)A.B.C.D.12._是通过核算在一定
4、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 GDP的方法。A支出法 B收入法C生产法 D转移法(分数:1.00)A.B.C.D.13.国民总收入即_。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分数:1.00)A.B.C.D.14.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定义可以得出_。AI=S BI=S+(T-X)+(M-G)CI=S+(T-X) DI=S+(M-G)(分数:1.00)A.B.C.D.15.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_。A正数 B变量C负数 D常数(分数:1.00)A.B.C.D.16.以下关于财政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在 LM曲
5、线不变时,IS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B在 LM曲线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C在 IS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D在 IS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分数:1.00)A.B.C.D.17.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是_。A改变税率 B改变转移支付C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D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D.18.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_提出的。A李嘉图 B凯恩斯C马尔萨斯 D卡恩(分数:1.00)A.B.C.D.19.以下对政府部门的储蓄,表述正确的是_。A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B政府部门的储蓄包括私人
6、储蓄和企业储蓄C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正值D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负值(分数:1.00)A.B.C.D.20.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_。A成正方向变化 B成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 D完全等价(分数:1.00)A.B.C.D.21.市场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增加,导致_。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分数:1.00)A.B.C.D.22.当某种商品的 Es1 时,表明_。A供给完全无弹性 B供给弹性不充足C供给弹性充足 D供给完全有弹性(分数:1.00)A.B.C.D.23
7、.下列有关正常物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C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D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分数:1.00)A.B.C.D.2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_。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分数:1.00)A.B.C.D.25.市场均衡要求_。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B价格与数量相等C价格保持不变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分数:1
8、.00)A.B.C.D.2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生产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因为_。A实行了买方垄断 B实行了卖方垄断C对产品进行了创新 D高科技产品(分数:1.00)A.B.C.D.27.关于寡头市场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B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C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作出的反应D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28.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是指_。A劳
9、动 B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分数:2.00)A.B.C.D.29.货币职能包括_。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2.00)A.B.C.D.30.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_。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分数:2.00)A.B.C.D.31.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_。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分数:2.00)A.B.C.D.3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有_。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
10、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分数:2.00)A.B.C.D.33.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_。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分数:2.00)A.B.C.D.34.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_。A劳动者报酬 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 D营业盈余(分数:2.00)A.B.C.D.35.以下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说法,正确的有_。A表示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B是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C大于 0小于 1 D随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分数:2.00)A.B.C.D.36.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有_。A政府购买 B政府转移支付C
11、税收 D公开市场业务(分数:2.00)A.B.C.D.37.下列属于生产要素收入的有_。A企业转移支付 B非公司企业主收入C利息收入 D公司税前利润(分数:2.00)A.B.C.D.38.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_。A时间 B资金有机构成C预期 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分数:2.00)A.B.C.D.3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_。A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分数:2.00)A.B.C.D.40.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12、,可将市场分为_。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分数:2.00)A.B.C.D.41.下列有关垄断市场的缺点的表述,正确的有_。A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B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C规模经济D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分数:2.00)A.B.C.D.42.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_。A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是负的B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同一平面,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分数:2.00)A.B.C.D.三、判断题(总题数:15,分数:15.00)43.18世纪中叶,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使用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c+v+m)=(v+m)+(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数:1.00)A.正确B.
14、错误48.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次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实际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反映价格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货币政策下,在 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主要包括法定存款
15、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经济学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吉芬物品是低档物品的一种特例,这类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在供求定理中,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分数:1.00)A.正确B.错误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经济金融-经济
16、学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_。A劳动、劳动对象、原材料 B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 D劳动、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A物质资料的生产 B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C商品 D经济规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_。A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流
17、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相同,主要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4.可变资本是_。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自身价值变小的资本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5.产业资本循环中决定性的阶段是_。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C流通阶段 D生产阶段(分数:1.00)A.B
18、.C.D. 解析:解析 产业资本循环中决定性的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即实现了价值增值。因此,这个阶段具有决定性意义。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_。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7.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_。A完全相等 B完全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 D无法比较(分数:1.00)A.B.C. D
19、.解析:解析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8.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_。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实体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土地所有权垄断本身。9.社会主义经
20、济制度的基础是_。A发达的生产力 B生产资料公有制C按劳分配原则 D共同富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0.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_。A生产资料 B个人消费品C社会总产品 D生存资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11.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是_。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C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
21、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合适的工作。12._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 GDP的方法。A支出法 B收入法C生产法 D转移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支出法是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3.国民总收入即_。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
22、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14.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定义可以得出_。AI=S BI=S+(T-X)+(M-G)CI=S+(T-X) DI=S+(M-G)(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一储蓄恒等式“I=S”是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定义得出的。15.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_。A正数 B变量C负数 D常数(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个常数。16.以下关于财政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在 LM曲线不变时,IS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B在 LM曲线不变时,IS
23、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C在 IS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D在 IS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 LM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 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 曲线越平坦,则 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 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 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4、17.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是_。A改变税率 B改变转移支付C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D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以及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因此西方学者认为,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18.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_提出的。A李嘉图 B凯恩斯C马尔萨斯 D卡恩(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 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他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19.以下
25、对政府部门的储蓄,表述正确的是_。A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B政府部门的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企业储蓄C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正值D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负值(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20.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_。A成正方向变化 B成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 D完全等价(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反之,收入减少,则会导致需求减少。所以说,两者成正方向变化,21.市场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增加,导致_。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
26、加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市场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22.当某种商品的 Es1 时,表明_。A供给完全无弹性 B供给弹性不充足C供给弹性充足 D供给完全有弹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Es 为商品的供给弹性,当某种商品的 Es1 时,则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充足。23.下列有关正常物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C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D正常物品的
27、需求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_。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无差异曲线是表明消费者能够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各种商品不同组合的曲线。该曲线上的点所
28、代表的不同商品组合,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异的。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的不同点表示的是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无差异的不同商品组合。25.市场均衡要求_。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B价格与数量相等C价格保持不变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经济学中,均衡一般表示两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相等的关系。例如,在供求关系中,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或者说使供求双方都满意,因而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由此可得,选项 D正确。26.在完全垄断市
29、场上,垄断生产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因为_。A实行了买方垄断 B实行了卖方垄断C对产品进行了创新 D高科技产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卖方垄断力是指厂商影响价格的能力,即厂商具有的市场势力。卖方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者,而买者则很多;产品无相近的替代品,即垄断者几乎享有完全的产品差别;新厂商不能进入。因此,它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所以正确答案为 B。27.关于寡头市场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B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C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
30、争对手对其作出的反应D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选项 B是垄断竞争市场的存在条件,而且在寡头市场上,其他厂商进出都是很困难的。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28.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是指_。A劳动 B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9.货币职能包括_。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
31、用也不相同,主要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30.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_。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分数:2.00)A.B. 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的掌握。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是个别资本运动的两种形式。31.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_。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等。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
32、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3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有_。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分数:2.00)A.B. C. D.解析:解析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A、D 项的观点是错误的。33
33、.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_。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存在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34.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_。A劳动者报酬 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 D营业盈余(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35.以下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说法,正确的有_。A表示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B是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C大于
34、 0小于 1 D随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即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用 MPC表示。即 MPC=c/y=dc/dy。其特点表现在: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MPC 总是大于 O小于 1;随收入增加,MPC 递减。36.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有_。A政府购买 B政府转移支付C税收 D公开市场业务(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政府支出
35、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二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的收入。税收政策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其次,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进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37.下列属于生产要素收入的有_。A企业转移支付 B非公司企业主收入C利息收入 D公司税前利润(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利息收入都是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38.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_。A时间 B资金有机构成C预期 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所谓价格弹性即需求量对
36、价格的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时间、资金有机构成、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增加产量所需追加生产要素费用的大小等。3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_。A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
37、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A、C 项。40.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可将市场分为_。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可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包括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41.下列有关垄断市场的缺点的表述,正确的有_。A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B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
38、不平等C规模经济D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分数:2.00)A. B. C.D.解析:解析 垄断市场的缺点表现在: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在长期均衡中,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垄断厂商没有以可能的最低成本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量也小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应该达到的产量;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选项 C、D 是垄断市场的优点。42.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_。A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是负的B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同一平面,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39、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是负的;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三、判断题(总题数:15,分数:15.00)43.18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44.使用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
40、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5.(c+v+m)=(v+m)+(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按劳分配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48.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次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
41、析 1933 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首次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49.实际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名义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50.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反映价格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反映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51.货币政策下,在 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
42、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2.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同一平面内,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54.经济学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经济学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5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6.吉芬物品是低档物品的一种特例,这类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吉芬物品是低档物品的一种特例,这类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57.在供求定理中,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