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公司信贷分类模拟 4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按照净现值法,贷款价值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未来_的贴现值。(分数:2.00)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流量D.净现金流量2.当前较为普遍的贷款分类方法,主要依据_。(分数:2.00)A.历史成本法B.市场价值法C.净现值法D.公允价值法3._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分数:2.00)A.贷款目的B.贷款来源C.还款来源D.还款记录4.从银行角度来讲,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_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分数:2.
2、00)A.资产资本B.资金成本C.金融资本D.金融资产5.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_。(分数:2.00)A.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B.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率是否足够低C.借款人的管理水平是否很高D.借款人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是否足够高6.在担保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法律方面,二是_方面。(分数:2.00)A.经济B.政治C.风险D.收益7.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_。(分数:2.00)A.基本信贷分析B.还款能力分析C.还款可能性分析D.确定分类结果8.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属于_。(分数:2.00)A.正常类贷款B.关注
3、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可疑类贷款9.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要采取_的办法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分数:2.00)A.批量处理B.逐笔计算C.固定比率D.审查比率10.关于商业银行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计提专项准备金的做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 100%计提专项准备金B.可疑类贷款有必要也可以从其贷款组合中区别出来逐笔计算C.如果次级类贷款可能的还款来源是抵押品,相对明确并容易量化,应该区别出来逐笔计提D.对于单笔贷款计提准备金时,不需要扣除该笔贷款抵押品的价值11.对于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_计提专项准备金。(分数:2.00)A.20
4、%B.50%C.80%D.100%12.净现值法中,较难确定的是_。(分数:2.00)A.利率B.收益率C.贴现率D.回报率13.在贷款分类中,挪用的贷款至少被归为_。(分数:2.00)A.次正常贷款B.关注类贷款C.次级贷款D.可疑贷款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还款来源风险预警信号的是_。(分数:2.00)A.还款来源分散B.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C.偿付来源与借款合同上的还款来源不一致D.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与借款人主营业务不一致15.关于还款可能性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主要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分析 3方面B.在对担保状况分析时,重点需考虑担保
5、的有效性C.担保也需要具有法律效力,且要建立在担保人的财务实力及自愿基础上D.一般可从借款人的行业、经营、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16.银行一般通过_来覆盖非预期损失。(分数:2.00)A.提取准备金B.筹集资本金C.银行贷款D.提取流动资金17.下列准备金中,具有资本性质的是_。(分数:2.00)A.普通准备金B.专项准备金C.特别准备金D.银行资本金18.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本步骤是_。(分数:2.00)A.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B.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
6、金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以“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C.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D.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19.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特别准备金以受影响贷款组合的余额为基数计提B.各国或地区对正常类贷款是否计提普通准备金还无一致的做法C.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要采取分项处理的办法D.计提比率本质上是对贷款损失概率的反映20.对于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_
7、计提专项准备金。(分数:2.00)A.50%B.75%C.90%D.100%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32.00)21.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复杂多样的,一般可以从_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程度。(分数:2.00)A.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B.银行信贷管理C.借款人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D.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E.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22.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3.00)A.审慎会计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对利润的估计和记载要谨慎或
8、保守,对损失的估价和记载要充分,同时要保持充足的准备金以弥补损失B.审慎会计原则是指对具有估计性的会计事项,应当谨慎从事,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预计或少预计可能带来的利润C.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对估计损失的记载应选择就高不就低,对利润的记载和反映要选择就低而不就高D.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应当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E.充足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当随时保持足够弥补贷款内在损失的准备金23.通过合理价值法判断贷款定价的依据有_。(分数:3.00)A.期限B.利率C.贴现率D.各等级类似贷款的市场价格E.专门评级机构对类似贷款的评级24.下列关于基本信贷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
9、0)A.需分析目前的还款来源,进而分析可用于偿还贷款的还款来源风险B.不需关注贷款的目的C.要对贷款使用过程中的周期性分析D.贷款期限的确定要符合资本循环的转换E.还款记录对贷款分类的确定有特殊的作用25.在分析还款可能性时,可从_入手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分数:3.00)A.产权比率等B.银行信贷管理C.借款人管理能力D.借款人的行业风险E.自然及社会因素26.损失类贷款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3.00)A.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B.抵押品价值不确定C.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D.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E.借款人已资不抵债27.利用财务报表评估
10、借款人经营活动时,考察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_。(分数:3.00)A.收入水平B.资产状况C.所有者权益状况D.偿债能力E.财务趋势28.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包括_。(分数:3.00)A.责任准备金B.普通准备金C.风险准备金D.专项准备金E.特别准备金29.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0)A.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B.普通准备金反映的是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C.在计算风险资产时,不能扣除已提取的专项准备金D.专项准备金的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同E.特别准备金不是商业银行经常提取的准备金30.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_。(分数:3
11、.00)A.全部贷款余额B.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C.正常类贷款余额D.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E.全部贷款总额减去不良资产贷款余额31.次级类贷款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3.00)A.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B.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C.借款人已资不抵债D.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E.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三、判断题(总题数:14,分数:28.00)32.如果一笔贷款发放以后马上计算其净现值,有可能该笔贷款产生的现金流量净现值会超过贷款的本金。(分数:2.00)A.正确B.错误33.在担
12、保的问题上,银行应当重点考虑担保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4.在分析抵押品变现能力和现值时,如果抵押品没有市场,则银行可参照同类抵押品的市场价格定价。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5.损失类贷款意味着贷款已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作为银行资产的价值。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6.贷款准备金的大小是由非预期损失的大小决定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7.普通准备金完全不允许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8.特别准备金的计提基数为某一特定贷款组合的全部贷款余额。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9.
13、贷款分类有助于银行识别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0.贷款分类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债务人和担保人的,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债务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1.历史成本法的缺点是主观性太强,核查困难。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2.同历史成本法一样,市场价值法也能充分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3.只有执行了审慎的贷款分类制度,才能计提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4.对于可疑类贷款来说,贷款的损失比率只与清收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关。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5.商业银行对于应
14、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建立在对贷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公司信贷分类模拟 4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按照净现值法,贷款价值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未来_的贴现值。(分数:2.00)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流量D.净现金流量 解析:按照净现值法,贷款价值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贴现值。2.当前较为普遍的贷款分类方法,主要依据_。(分数:2.00)A.历史成本法B.市场价值法C.净现值法D.公允价值法 解析:当前较为普遍的贷款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公允价值法
15、。3._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分数:2.00)A.贷款目的 B.贷款来源C.还款来源D.还款记录解析: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4.从银行角度来讲,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_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分数:2.00)A.资产资本B.资金成本C.金融资本 D.金融资产解析:从银行角度来讲,资产转换周期是银行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5.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_。(分数:2.00)A.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 B.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率是否足够低C.借款人的管理水平是否很高D.借款人的
16、销售收入和利润是否足够高解析:现金流量是偿还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6.在担保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法律方面,二是_方面。(分数:2.00)A.经济 B.政治C.风险D.收益解析:在担保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法律方面,即担保的有效性;二是经济方面,即担保的充分性。7.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_。(分数:2.00)A.基本信贷分析B.还款能力分析C.还款可能性分析 D.确定分类结果解析: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还款可能性分析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8
17、.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属于_。(分数:2.00)A.正常类贷款B.关注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可疑类贷款 解析:可疑类贷款的特征是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9.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要采取_的办法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分数:2.00)A.批量处理 B.逐笔计算C.固定比率D.审查比率解析: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要采取批量处理的办法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因为影响这些贷款偿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非常接近,逐笔计算既不现实也没必要。10.关于商业银行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计提专项
18、准备金的做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 100%计提专项准备金B.可疑类贷款有必要也可以从其贷款组合中区别出来逐笔计算C.如果次级类贷款可能的还款来源是抵押品,相对明确并容易量化,应该区别出来逐笔计提D.对于单笔贷款计提准备金时,不需要扣除该笔贷款抵押品的价值 解析:对于单笔贷款计提准备金时,应当扣除该笔贷款抵押品的价值;而对于批量贷款计提准备金时,则不需要扣除。11.对于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_计提专项准备金。(分数:2.00)A.20%B.50%C.80%D.100% 解析:对于划分为损失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 100%计提专项准备金。12
19、.净现值法中,较难确定的是_。(分数:2.00)A.利率B.收益率C.贴现率 D.回报率解析:贷款的利率和贴现率是决定贷款净现值的重要因素,但贴现率的确定较为困难。另外,未来各期净现金也较难准确预测,因而,净现值法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较为理想,但在银行中并未得到广泛采用。13.在贷款分类中,挪用的贷款至少被归为_。(分数:2.00)A.次正常贷款B.关注类贷款 C.次级贷款D.可疑贷款解析:判断贷款是否正确使用是贷款分类的最基本判断因素之一,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将产生更大的风险。在贷款分类中,挪用的贷款至少是关注类。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还款来源风险预警信号的是_。(分数:2.00)A.还
20、款来源分散 B.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C.偿付来源与借款合同上的还款来源不一致D.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与借款人主营业务不一致解析:银行可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借款人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确定偿还来源渠道,也可以通过观测贷款是否具有以下 3个预警信号来判断还款来源是否存在风险,即: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偿付来源与合同上还款来源不一致;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与借款人主营业务无关。15.关于还款可能性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主要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分析 3方面B.在对担保状况分析时,重点需考虑担保的有效性 C.担保也需要具有法律效力,且要建立在担保人的财
21、务实力及自愿基础上D.一般可从借款人的行业、经营、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解析:在进行担保状况分析时,重点需考虑法律、经济两方面,即担保的有效性与担保的充分性。16.银行一般通过_来覆盖非预期损失。(分数:2.00)A.提取准备金B.筹集资本金 C.银行贷款D.提取流动资金解析:通常银行通过筹集资本金来覆盖非预期损失,通过提取准备金来覆盖预期损失。17.下列准备金中,具有资本性质的是_。(分数:2.00)A.普通准备金 B.专项准备金C.特别准备金D.银行资本金解析:普通损失准备金是按照贷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它针对的是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
22、失。银行经营贷款总会有一定的损失,就要提取一定的准备金,以用于弥补贷款的不确定损失。从这种意义上讲,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因此,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18.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本步骤是_。(分数:2.00)A.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B.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以“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C.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计提特别
23、准备金 D.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解析: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本步骤为: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计提专项准备金、按分类结果对其他“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非正常类贷款”的同质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计提特别准备金、汇总各类准备金、最后根据其他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总体水平进行调整。19.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特别准备金以受影响贷款组合的余额为基数计提B.各国或地区对正常类贷款是否计提普通准备金还无一致的做法C.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
24、,要采取分项处理的办法 D.计提比率本质上是对贷款损失概率的反映解析:对于一些金额小、数量多的贷款,要采取批量处理的办法。因为影响这些贷款偿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非常接近,逐笔计算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对这些贷款中正常类以外的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时,也应采取批量处理的方法。20.对于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_计提专项准备金。(分数:2.00)A.50%B.75%C.90%D.100% 解析:对于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应按贷款余额的 100%计提专项准备金。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32.00)21.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复杂多样的,一般可以从_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
25、偿还的影响程度。(分数:2.00)A.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 B.银行信贷管理 C.借款人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 D.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 E.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 解析:一般可以从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和银行信贷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程度。也可以从借款人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借款人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
26、势,由此判断借款人的基本风险。22.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3.00)A.审慎会计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对利润的估计和记载要谨慎或保守,对损失的估价和记载要充分,同时要保持充足的准备金以弥补损失 B.审慎会计原则是指对具有估计性的会计事项,应当谨慎从事,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预计或少预计可能带来的利润 C.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对估计损失的记载应选择就高不就低,对利润的记载和反映要选择就低而不就高D.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应当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 E.充足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当随时保持足够弥补贷款内在损失的准备金 解析:23.通过合理价值法判断贷款定价的
27、依据有_。(分数:3.00)A.期限 B.利率 C.贴现率D.各等级类似贷款的市场价格 E.专门评级机构对类似贷款的评级 解析:应用合理价值法确定贷款价值时,如果贷款没有市场价格,应通过判断为贷款定价。判断的依据包括期限、利率和与各等级类似贷款的市场价格、专门评级机构对类似贷款的评级,以及贷款证券化条件下确定的贷款价值。24.下列关于基本信贷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0)A.需分析目前的还款来源,进而分析可用于偿还贷款的还款来源风险 B.不需关注贷款的目的C.要对贷款使用过程中的周期性分析 D.贷款期限的确定要符合资本循环的转换 E.还款记录对贷款分类的确定有特殊的作用 解析:基本
28、信贷分析同样需关注贷款的目的,防止贷款被挪用。因为贷款一旦被挪用,将导致还款风险加大。25.在分析还款可能性时,可从_入手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分数:3.00)A.产权比率等B.银行信贷管理 C.借款人管理能力 D.借款人的行业风险 E.自然及社会因素 解析:影响贷款偿还的非财务因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复杂多样的,一般可以从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及社会因素和银行信贷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偿还的影响程度。产权比率是财务分析中应用的一个指标。26.损失类贷款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3.00)A.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B.抵押品价值
29、不确定 C.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D.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 E.借款人已资不抵债解析:借款人已资不抵债是可疑类贷款具有的特征。27.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借款人经营活动时,考察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_。(分数:3.00)A.收入水平 B.资产状况 C.所有者权益状况 D.偿债能力 E.财务趋势 解析:通过财务报表和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尤其是根据提供的连续 3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考察借款人过去和现在的收入水平、资产状况及其构成、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其构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财务趋势与盈利趋势等。28.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包括_。(分数:3.00)A.责任准备金B.普通准备
30、金 C.风险准备金D.专项准备金 E.特别准备金 解析: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 3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29.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0)A.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 B.普通准备金反映的是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C.在计算风险资产时,不能扣除已提取的专项准备金D.专项准备金的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同 E.特别准备金不是商业银行经常提取的准备金 解析: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 3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反映的是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B 选项错误;在计算风险资产
31、时,要将已提取的专项准备金作为贷款的抵扣从相应的贷款组合中扣除,C 选项错误。其余选项说法正确。30.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_。(分数:3.00)A.全部贷款余额 B.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 C.正常类贷款余额 D.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 E.全部贷款总额减去不良资产贷款余额解析: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 3种:选择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基数;为了避免普通准备金与专项准备金的重复计算,选择以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为基数;选择以正常类贷款余额或者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为基数。31.次级类贷款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3.00)A.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
32、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B.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C.借款人已资不抵债D.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E.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解析:A 项是关注类贷款具有的特征;CE 两项是可疑类贷款具有的特征。三、判断题(总题数:14,分数:28.00)32.如果一笔贷款发放以后马上计算其净现值,有可能该笔贷款产生的现金流量净现值会超过贷款的本金。(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3.在担保的问题上,银行应当重点考虑担保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在担保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一是法律方面,即
33、担保的有效性;二是经济方面,即担保的充分性。34.在分析抵押品变现能力和现值时,如果抵押品没有市场,则银行可参照同类抵押品的市场价格定价。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在分析抵押品变现能力和现值时,在有市场的情况下,按照市场价格定价,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应参照同类抵押品的市场价格定价。35.损失类贷款意味着贷款已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作为银行资产的价值。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6.贷款准备金的大小是由非预期损失的大小决定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与预期损失相对应的概念,它的大小是由预期损失的大小决定的。37.普通准备金完全不
34、允许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 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由于普通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因此,普通准备金可以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但计入的普通准备金不能超过加权风险资产的 1.25%,超过部分不再计入。38.特别准备金的计提基数为某一特定贷款组合的全部贷款余额。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特别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组合中的特定风险,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特别准备金与普通准备金和专项
35、准备金不同,特别准备金不是商业银行经常提取的准备金。遇到特殊情况,商业银行才计提特别准备金。39.贷款分类有助于银行识别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贷款分类除了帮助银行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即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外,还有助于其发现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和信用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银行改善信贷管理水平。40.贷款分类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债务人和担保人的,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债务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当一家金融机构出现问题,需要对其重组时,潜在投资者首先需要了解其(包括银行)净值,此时也要用到贷款分类的理念、标准和方法。41.历史
36、成本法的缺点是主观性太强,核查困难。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历史成本法的主要优点是客观性强且便于核查,其主要缺陷是与审慎性原则相抵触、无法反映银行或企业的真实价值或净值。42.同历史成本法一样,市场价值法也能充分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历史成本法按照资产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不能反映银行或企业当前的真实价值或净值。市场价值法能够及时承认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因此能较为及时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发生的问题,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为其资产定值。43.只有执行了审慎的贷款分类制度,才能计提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对于可疑类贷款来说,贷款的损失比率只与清收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关。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对于可疑类贷款,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已经基本停止,贷款的偿还只能依赖于既定的抵押品或借款人的其他资产等比较明确的还款来源,这时贷款的损失比率基本只与相关资产的变现价值与变现成本有关。45.商业银行对于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建立在对贷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商业银行对于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算,建立在对贷款逐笔或分组分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