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业及信息化、通信市场(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60.00)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下,通信业属于_。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分数:1.00)A.B.C.D.2.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体现了信息化带来的_的转变。 A.商品交易方式 B.文化交流方式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管理方式(分数:1.00)A.B.C.D.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的 ICT产业是_的集合。 A.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 B.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2、 C.以信息网络设备和信息内容为产出的企业 D.除传统服务业以外的服务业(分数:1.00)A.B.C.D.4.使用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测算信息化程度时,测得某地区的信息量指数为 235,信息装备率指数为128,通信主体水平指数为 178,信息系数指数为 245,则该地区的信息化指数为_。 A.128.0 B.186.5 C.196.5 D.245.0(分数:1.00)A.B.C.D.5.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法,邮政业属于_。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信息产业(分数:1.00)A.B.C.D.6.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范围经济性是指_。 A.当某种产品全部由一家企业生产时
3、,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 B.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不可分割 C.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总成本低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 D.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分数:1.00)A.B.C.D.7.采用单一指标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是_。 A.劳动力结构法 B.信息系数测算法 C.信息化指数法 D.电子经济评估体系法(分数:1.00)A.B.C.D.8.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内容包括不同层次,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是_。 A.家庭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教育信息化 D.产业信息化(分数:1.00)A.B.C.D.9.运用劳动力结构法测算某地区的产业结构,得
4、出的结果为第一产业(农业)占比 10%,第二产业(工业)占比 2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 30%,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占比 40%,这表明该地区_。 A.信息产业消费人口最多 B.信息产业产值最大 C.第一产业为主导 D.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分数:1.00)A.B.C.D.10._年,我国开始试行三次产业划分法。 A.1985 B.1996 C.2004 D.1956(分数:1.00)A.B.C.D.1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据的产业划分方法是_。 A.两部门划分法 B.三次产业划分法 C.四次产业分类法 D.五次产业分类法(分数:2.00)A.B.C
5、.D.12.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中主导产业的变换历程是_。 A.农业工业建筑业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 D.农业林业服务业(分数:2.00)A.B.C.D.1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四次产业划分法,在四次产业划分中突出了_。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业(分数:2.00)A.B.C.D.14.中国国家统计局于_年印发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的通知。 A.1985 B.1996 C.2004 D.1956(分数:2.00)A.B.C.D.15._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
6、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A.产业化 B.市场化 C.经济化 D.信息化(分数:2.00)A.B.C.D.16.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属于_信息化的内容。 A.企业 B.产业 C.家庭 D.政府(分数:2.00)A.B.C.D.17.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提出,最初来源于_的“新经济”。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分数:2.00)A.B.C.D.18._年,OECD 成员国就 ICT产业的定义达成一
7、致,认为 ICT产业是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合。 A.2008 B.2005 C.1995 D.1998(分数:2.00)A.B.C.D.19.信息主体水平是指产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方面的_所占的比重。 A.装备 B.投入 C.人数 D.能力(分数:2.00)A.B.C.D.20._年 11月 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公告。 A.2008 B.2011 C.1995 D.2005(分数:2.00)A.B.C.D.21.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商品市场指的是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较为
8、紧密_关系的一组或一类商品所构成的市场。 A.交叉 B.替代 C.互补 D.兼容(分数:2.00)A.B.C.D.22.界定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_。 A.通信业务和服务区域 B.通信业务和业务资费 C.业务资费和业务质量 D.通信业务和业务提供商(分数:2.00)A.B.C.D.23.当市场中有 n家企业(n1)时,HHI 指数最大为 1,最小为_。 A.1/n2 B.0.1 C.1/(n-1) D.1/n(分数:2.00)A.B.C.D.24.当行业生产者具有_时,该行业的退出壁垒高。 A.较大的沉没成本 B.较强的品牌效应 C.较大的用户群 D.较好的商业信誉(分数:2.00)A.B.
9、C.D.25.在市场绩效指标中,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对_的偏离率。 A.总成本 B.资本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成本(分数:2.00)A.B.C.D.26.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是指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_的一组商品所构成的市场。 A.紧密替代关系 B.紧密互补关系 C.相互捆绑关系 D.相互衔接关系(分数:2.00)A.B.C.D.27.理论上,竞争者之间的非合作价格博弈会使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直至达到_的水平。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分数:2.00)A.B.C.D.28.通信行业中的交叉补贴是指
10、运营商以_补贴其在竞争市场中低价业务的收入损失。 A.特殊租金 B.高额的初装费 C.垄断市场中高价业务获得的超额利润 D.竞争市场中高价业务获得的超额利润(分数:2.00)A.B.C.D.29.在分析市场竞争时,常采用的 SCP框架指的是_分析框架。 A.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市场价格 B.市场规模市场行为市场价格 C.市场行为市场竞争市场绩效 D.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数:2.00)A.B.C.D.30.勒纳指数是衡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之一,勒纳指数越大,表明_。 A.市场竞争程度越低 B.市场竞争程度越高 C.价格越接近竞争者的定价 D.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分数:2.00)A.B.C
11、.D.31.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市场指的是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待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_。 A.商品范围 B.用户范围 C.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D.商品范围和用户范围(分数:2.00)A.B.C.D.32.下列指标中,用于考察通信市场集中程度的是_。 A.EBIT B.EVA C.HHI D.ARPU(分数:2.00)A.B.C.D.33.当企业既提供竞争性业务又提供垄断性业务并实施交叉补贴时,则_。 A.会妨碍市场有效竞争 B.有利于其垄断性业务的发展 C.会使企业丧失其垄断地位 D.不利于其竞争性业务的发展(分数:2.00)A.B.C.D.34.通信企业采取
12、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最大好处是_。 A.实际成本小于潜在的最低成本 B.企业可以实现垂直一体化 C.能够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D.能够降低其他产品对自己产品的替代性(分数:2.00)A.B.C.D.35.下列行为中,属于竞争者之间合作定价的是_。 A.交叉补贴 B.掠夺性定价 C.限制性定价 D.价格卡特尔(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36.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_。 A.水平与能力评估 B.实践与创新评估 C.节能减排评估 D.节约与效率评估 E.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数:2.00)A.B.C.D.
13、E.37.下列现象中,反映网络外部性的有_。 A.新一代产品上市后,上一代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B.在服务质量相近的条件下,人们在入网时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移动电话网络 C.技术进步使得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 D.通信网络承载更多的业务能够降低单项业务的成本 E.Windows是主流的操作系统,吸引了大量的软件开发者在 Windows系统上开发应用软件,从而为 Windows用户带来更多价值(分数:2.00)A.B.C.D.E.38.通信业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这一经济特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有_。 A.网络自身的系统性 B.网络节点多 C.网络的价值性 D.网络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 E.网络的兼容
14、性(分数:2.00)A.B.C.D.E.39.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_。 A.金融业 B.房地产业 C.制造业 D.建筑业 E.邮政业(分数:2.00)A.B.C.D.E.40._可以看作是通信业发展的驱动力,缺一不可。 A.创新 B.科技 C.需求 D.经济 E.人文(分数:2.00)A.B.C.D.E.41.OECD提出的信息产业包括_部分。 A.信息科技部门 B.信息通信技术部门 C.信息经济部门 D.信息内容部门 E.信息规划部门(分数:2.00)A.B.C.D.E.42.以下属于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内容的有_。 A.企业信息化 B.产业信息化 C.国民经济信息化 D.
15、社会生活信息化 E.社会服务信息化(分数:2.00)A.B.C.D.E.43.以下属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内容的有_。 A.企业信息化 B.产业信息化 C.社会管理信息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E.社会服务信息化(分数:2.00)A.B.C.D.E.44.以下属于社会信息化特征的有_。 A.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B.信息终端的基本普及 C.社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 D.交易方式实现转变 E.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数:2.00)A.B.C.D.E.45.ICT对信息化社会构建的重要影响包括_。 A.信息通信技术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B.信息通信技术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C.信息通信网络在改
16、进健康服务的提供效率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 D.信息通信网络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E.信息通信网络在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数:2.00)A.B.C.D.E.46.“两化融合”指的是_的融合。 A.社会化 B.工业化 C.信息化 D.产业化 E.经济化(分数:2.00)A.B.C.D.E.47.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中的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_等主要评估方面。 A.社会管理 B.基础建设 C.单项应用 D.综合集成 E.协同与创新(分数:2.00)A.B.C.D.E.48.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包括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方面,其中,静态效率的具体内容是指_。 A.资源配置效
17、率 B.节能环保效率 C.企业生产效率 D.人力资源效率 E.技术创新效率(分数:2.00)A.B.C.D.E.49.X效率是指企业内部效率,造成 X低效率的原因有_。 A.企业缺乏竞争压力 B.市场竞争过度 C.产业技术进步 D.企业处于垄断地位 E.企业产品定价太低(分数:2.00)A.B.C.D.E.50.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评判市场绩效的有_。 A.利润率 B.信息化指数 C.贝恩指数 D.投资回收期 E.勒纳指数(分数:2.00)A.B.C.D.E.51.根据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在界定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可以_界定相关市场。 A.从需求替代角度 B.从
18、供给角度 C.通过假定垄断者测试分析 D.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 E.根据区域供货情况(分数:2.00)A.B.C.D.E.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8.00)某国有 6家快递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快递服务。为研究该国快递市场竞争状况,现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按业务收入计算了快递公司在各区域的市场分布状况,数据如下,表所示。另已知区域、区域、区域的业务收入总额分别是 1亿元、2 亿元、2 亿元。请根据已知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 区域 区域快递公司市场份额快递公司市场份额快递公司市场份额A 35% A 15% A 26%B 26% B 12% B 51%C 13% C 26% C
19、13%D 12% D 30% D 10%E 10% E 0% E 0%F 4% F 17% F 0%100% 100% 100%(分数:8.00)(1).如果以 CR4判断三个区域快递市场的竞争程度,则_。 A.区域市场竞争程度最强 B.区域市场竞争程度最强 C.市场竞争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为:区域区域区域 D.市场竞争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为:区域区域区域(分数:2.00)A.B.C.D.(2).如果以 HHI指数来判断三个区域快递市场的竞争程度,则_。 A.区域市场竞争程度最强 B.区域市场竞争程度最强 C.市场竞争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为:区域区域区域 D.市场竞争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为:区域区域区域(分数
20、:2.00)A.B.C.D.(3).从全国范围看,快递市场集中度 CR4为_。 A.86.5% B.88.4% C.90.4% D.100%(分数:2.00)A.B.C.D.(4).根据全国与各区域快递市场 CR4的比较,可知_。 A.全国市场的集中度大于各区域市场的集中度 B.区域市场的集中度最高 C.区域市场的集中度低于全国市场的集中度 D.区域市场的集中度高于全国市场的集中度(分数:2.00)A.B.C.D.通信业及信息化、通信市场(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60.00)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下,通信业属于_。
21、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信业的产业归属。1985 年,我国开始试行三次产业划分法。1966 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正式采用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在该体系下通信业(分属邮政业和信息传输)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体现了信息化带来的_的转变。 A.商品交易方式 B.文化交流方式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管理方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信息化的特征。由于社会信息化,商品的交易方式实现了转变,电子商务成为实现交易的基本形态,降
22、低了交易成本,创新了交易方式。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的 ICT产业是_的集合。 A.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 B.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C.以信息网络设备和信息内容为产出的企业 D.除传统服务业以外的服务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ICT的定义。1998 年,OECD 成员国就 ICT产业的定义达成一致,认为 ICT产业是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合。4.使用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测算信息化程度时,测得某地区的信息量指数为 235,信息装备率指数为128,通信主体水平指数为 1
23、78,信息系数指数为 245,则该地区的信息化指数为_。 A.128.0 B.186.5 C.196.5 D.245.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化指数的计算。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先测算出信息量指数、信息装备率指数、通信主体水平指数和信息系数指数,再求算术平均后求出信息化指数。题中已知了四个指数,求平均数得到 196.5,所以答案选择 C。5.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法,邮政业属于_。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信息产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三次产业分类法。在我国,三次产业分别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邮政业既不属
24、于农业范畴,也不属于工业范畴,而是属于第三产业。6.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范围经济性是指_。 A.当某种产品全部由一家企业生产时,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 B.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不可分割 C.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总成本低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 D.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范围经济性的概念。范围经济性指的是当一个企业从只生产一种产品转而生产多种产品,也就是说,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扩大的时候,平均成本下降这一经济现象。范围经济性研究的是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7.采用单一指标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是_。 A.
25、劳动力结构法 B.信息系数测算法 C.信息化指数法 D.电子经济评估体系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结构方法。劳动力结构方法采用劳动力结构这一指标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方法相对简单,但反映内容不够全面,只能粗略的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8.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内容包括不同层次,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是_。 A.家庭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教育信息化 D.产业信息化(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所以答案选 B。9.运用劳动力结构法测算某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出
26、的结果为第一产业(农业)占比 10%,第二产业(工业)占比 2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 30%,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占比 40%,这表明该地区_。 A.信息产业消费人口最多 B.信息产业产值最大 C.第一产业为主导 D.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结构法(波拉特法)的基本方法。劳动力结构是指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的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哪个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比重最大,哪个产业就成为当时的主导产业,社会经济形态也以该产业命名。所以答案选 D。10._年,我国开始试行三次产业划分法。 A.1985 B
27、.1996 C.2004 D.1956(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85 年,我国开始试行三次产业划分法。1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据的产业划分方法是_。 A.两部门划分法 B.三次产业划分法 C.四次产业分类法 D.五次产业分类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信业的产业属性。注意:在三次产业划分法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12.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中主导产业的变换历程是_。 A.农业工业建筑业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 D.农业林业
28、服务业(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产业分类的演进,或者说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1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四次产业划分法,在四次产业划分中突出了_。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业(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四次产业划分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就是在原有三次产业基础上增加一项产业,原来的三次产业分别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以四次产业分类法中突出的产业就是信息业。14.中国国家统计局于_年印发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的通知。 A.1985 B.1996 C.2004 D.1956(分数:2.
29、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发布时间。中国国家统计局于 2004年印发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的通知。15._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A.产业化 B.市场化 C.经济化 D.信息化(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6.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30、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属于_信息化的内容。 A.企业 B.产业 C.家庭 D.政府(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化的层次。题目中所述内容,属于产业信息化的内容。17.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提出,最初来源于_的“新经济”。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提出,最初来源于美国的“新经济”。18._年,OECD 成员国就 ICT产业的定义达成一致,认为 ICT产业是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合。 A.2008 B.2005
31、C.1995 D.1998(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1998 年,OECD 成员国就 ICT产业的定义达成一致,认为 ICT产业是以电子技术获取、传播和演示数据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合。19.信息主体水平是指产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方面的_所占的比重。 A.装备 B.投入 C.人数 D.能力(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主体水平指标。信息主体水平是指产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方面的人数所占的比重。20._年 11月 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公告。 A.2008 B.2011 C.1995 D.2005(分
32、数:2.00)A.B. C.D.解析:解析 2011 年 11月 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公告。21.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商品市场指的是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较为紧密_关系的一组或一类商品所构成的市场。 A.交叉 B.替代 C.互补 D.兼容(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商品市场的概念。相关商品市场,是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较为紧密替代关系的一组或一类商品所构成的市场。22.界定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_。 A.通信业务和服务区域 B.通信业务和业
33、务资费 C.业务资费和业务质量 D.通信业务和业务提供商(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信市场边界的确定。通信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产品要素和地理区域要素。产品要素界定了哪些产品或业务属于同一个市场,进而可以将通信市场划分为不同的产品或业务市场等。地理区域要素则界定了一个市场的地理区域或覆盖范围。23.当市场中有 n家企业(n1)时,HHI 指数最大为 1,最小为_。 A.1/n2 B.0.1 C.1/(n-1) D.1/n(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HHI指数。HHI 指数最大为 1时,最小为 1
34、/n。24.当行业生产者具有_时,该行业的退出壁垒高。 A.较大的沉没成本 B.较强的品牌效应 C.较大的用户群 D.较好的商业信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退出壁垒的相关因素。退出壁垒指的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通常与资产专用性很强和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25.在市场绩效指标中,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对_的偏离率。 A.总成本 B.资本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成本(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勒纳指数的概念。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偏离率。26.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是指根据商品的特
35、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_的一组商品所构成的市场。 A.紧密替代关系 B.紧密互补关系 C.相互捆绑关系 D.相互衔接关系(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是指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及价格等因素,由需求者认为具有紧密替代关系的一组商品所构成的市场。27.理论上,竞争者之间的非合作价格博弈会使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直至达到_的水平。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定价行为中的价格战。当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就意味着企业选择了
36、非合作竞争方式。在这种非合作价格博弈中,产品价格会以一种梯形下降方式在竞争企业间轮番降低,直至达到边际成本的水平。28.通信行业中的交叉补贴是指运营商以_补贴其在竞争市场中低价业务的收入损失。 A.特殊租金 B.高额的初装费 C.垄断市场中高价业务获得的超额利润 D.竞争市场中高价业务获得的超额利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交叉补贴。运营商可以以其在垄断市场高价业务获得的超额利润来补贴其在竞争市场上低价业务的损失,从而达到排挤新进入企业的目的。29.在分析市场竞争时,常采用的 SCP框架指的是_分析框架。 A.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市场价格 B.市场规模市场行为市场价格
37、 C.市场行为市场竞争市场绩效 D.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SCP框架。产业组织理论中,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通过对不同产业市场经验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创立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来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简称 SCP框架。30.勒纳指数是衡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之一,勒纳指数越大,表明_。 A.市场竞争程度越低 B.市场竞争程度越高 C.价格越接近竞争者的定价 D.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勒纳指数。勒纳指数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31.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
38、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市场指的是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待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_。 A.商品范围 B.用户范围 C.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D.商品范围和用户范围(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关于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指出:相关市场指的是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待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所以答案选 C。32.下列指标中,用于考察通信市场集中程度的是_。 A.EBIT B.EVA C.HHI D.ARPU(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HHI指数。HHI 指数也称为 H指数
39、,是用来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33.当企业既提供竞争性业务又提供垄断性业务并实施交叉补贴时,则_。 A.会妨碍市场有效竞争 B.有利于其垄断性业务的发展 C.会使企业丧失其垄断地位 D.不利于其竞争性业务的发展(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交叉补贴可能带来的危害。交叉补贴是主导运营商运用其市场主导地位进行的一种妨碍竞争的定价行为。当企业既提供竞争性业务又提供垄断性业务并实施交叉补贴时,则会妨碍市场有效竞争。所以答案选 A。34.通信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最大好处是_。 A.实际成本小于潜在的最低成本 B.企业可以实现垂直一体化 C.能够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D.能够降低
40、其他产品对自己产品的替代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差别化。通过产品差别化,企业能够降低其他产品对自己产品的替代性。35.下列行为中,属于竞争者之间合作定价的是_。 A.交叉补贴 B.掠夺性定价 C.限制性定价 D.价格卡特尔(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卡特尔的定义。竞争企业之间结成价格卡特尔是一种定价协调行为。所以答案选 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36.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_。 A.水平与能力评估 B.实践与创新评估 C.节能减排评估 D.节约与
41、效率评估 E.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数:2.00)A. 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评估规范的主要内容。该评估规范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37.下列现象中,反映网络外部性的有_。 A.新一代产品上市后,上一代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B.在服务质量相近的条件下,人们在入网时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移动电话网络 C.技术进步使得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 D.通信网络承载更多的业务能够降低单项业务的成本 E.Windows是主流的操作系统,吸引了大量的软件开发者在 Windows系统上开发应用软件,从而为 Windows用户带来更多价值(分数:2.00)A.B. C.D.E. 解析
42、: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增大,此时反映出的是正的网络外部性,也是通常人们所关注的网络外部性。38.通信业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这一经济特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有_。 A.网络自身的系统性 B.网络节点多 C.网络的价值性 D.网络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 E.网络的兼容性(分数:2.00)A. 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39.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_。 A.金融业 B.房地产业 C.制造业 D.
43、建筑业 E.邮政业(分数:2.00)A. B. 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相关知识。40._可以看作是通信业发展的驱动力,缺一不可。 A.创新 B.科技 C.需求 D.经济 E.人文(分数:2.00)A.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信业发展的两个驱动力。科技和需求可以看作是通信业发展的两个驱动力,缺一不可。41.OECD提出的信息产业包括_部分。 A.信息科技部门 B.信息通信技术部门 C.信息经济部门 D.信息内容部门 E.信息规划部门(分数:2.00)A.B. 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信息产业组成。OE
44、CD 提出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通信技术部门和信息内容部门两部分。42.以下属于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内容的有_。 A.企业信息化 B.产业信息化 C.国民经济信息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E.社会服务信息化(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43.以下属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内容的有_。 A.企业信息化 B.产业信息化 C.社会管理信息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E.社会服务信息化(分数:2.00)A.B.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信息化、社会服务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44.以下属于社会信息化特征的有_。 A.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B.信息终端的基本普及 C.社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 D.交易方式实现转变 E.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信息化特征。包括:社会组织网络化、扁平化;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信息终端的基本普及;社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