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相关知识-20 及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B(总题数:25,分数:25.00)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U /U。 A.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B.当消费增加 l 元时,收入增加的数量 C.为使消费增加 1 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 D.当可支配收入增加 1 元时,消费增加的数量(分数:1.00)A.B.C.D.2.以下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U /U。 A.应交税费 B.预收账款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债券(分数:1.00)A.B.C.D.3.投保人在投保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行为,从而不好判断风险程度的高低以制定合理的保费。
2、这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中的U /U。 A.垄断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信息不对称(分数:1.00)A.B.C.D.4.某企业税后净利润为 60 万元,所得税率为 25%,利息费用为 50 万元,则该企业已获利息保障倍数为U /U。 A.1.96 B.2.2 C.2.6 D.3.4(分数:1.00)A.B.C.D.5.以下关于均衡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决定的价格 D.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分数:1.00)A.B.C.D.6.在会计期末进行试算平衡的目的是U /U。 A.方便对账 B.作为编
3、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C.方便结账 D.检验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分数:1.00)A.B.C.D.7.一般情况下,下列指标中应大于 100%的是U /U。 A.净资产收益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总资产报酬率 D.资产负债率(分数:1.00)A.B.C.D.8.如果价格和工资水平以相同的比率上升,通常工人的购买力将U /U。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加倍(分数:1.00)A.B.C.D.9.国际上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宜保持在U /U。 A.80% B.100% C.150% D.200%(分数:1.00)A.B.C.D.10.下列关于投资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总投资超过资本折旧,则净
4、投资为正 B.总投资少于资本折旧,则净投资为负 C.净投资为正,资本存量在下降,通常经济处于衰退或者不景气 D.总投资等于资本折旧,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未变(分数:1.00)A.B.C.D.11.采用借贷记账法的“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设有U /U三个金额栏目的账簿。 A.“收入”、“发出”和“余额” B.“借方”、“贷方”和“余额” C.“增加”、“减少”和“余额” D.“数量”、“单价”和“金额”(分数:1.00)A.B.C.D.12.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中,稳定价格水平是指U /U。 A.使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 B.价格指数绝对不变 C.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D.商品价格的总水平固定不变(分
5、数:1.00)A.B.C.D.13.一般情况下,低档商品的消费,U /U。 A.与收入同向变化 B.与收入反向变化 C.收入减少时下降 D.商品价格下降时上升(分数:1.00)A.B.C.D.14.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物价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这种情况属于U /U。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C.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分数:1.00)A.B.C.D.15.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应在U /U账户中归集。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在建工程”(分数:1.00)A.B.C.D.16.宏观调控
6、的几个目标之间既有互补关系,也有矛盾和冲突,这就产生了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U /U。 A.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B.世界经济形势对本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C.本国人民的心理预期 D.社会对政策的承受力度(分数:1.00)A.B.C.D.17.U /U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分数:1.00)A.B.C.D.18.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U /U。 A.总供给持续增加 B.总需求持续增
7、加 C.总供给不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分数:1.00)A.B.C.D.19.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 5000 亿元,投资为 3000 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均衡产出为U /U。 A.Y=5000(1+0.8)+3000=12000 亿元 B.Y=5000(1-0.8)+3000=28000 亿元 C.Y=(5000+3000)(1+0.8)=14400 亿元 D.Y=(5000+3000)(1-0.8)=40000 亿元(分数:1.00)A.B.C.D.20.下列选项中,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因素是U /U。 A.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B.货币供应量增加 C
8、.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D.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分数:1.00)A.B.C.D.21.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出比为 5,储蓄率为 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U /U。 A.5% B.6% C.15% D.25%(分数:1.00)A.B.C.D.22.企业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U /U。 A.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B.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C.营业时间内清查和营业时间外清查 D.定点清查和不定点清查(分数:1.00)A.B.C.D.23.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增长称为U /
9、U。 A粗放型增长 B集约型增长 C中性增长 D累积型增长(分数:1.00)A.B.C.D.24.经济增长的目标与U /U目标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A.经济发展 B.资源合理配置 C.收入合理分配 D.增加就业(分数:1.00)A.B.C.D.25.以下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是U /U。 A.产品入库单 B.限额领料单 C.收据 D.工资结算汇总表(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B(总题数:1,分数:28.00)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 230000 元,应收账款42450 元,存货 132000 元,固定资产原价 510000 元,累计折旧 18300
10、0 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 A 材料一批,买价为 20000 元,增值税额为 3400 元;购入 B 材料一批,买价为 10000 元,增值税额为 1700 元;购入 A、B 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 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 36000 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600 元。(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 3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22000 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 500 元。(分数:28.00)(1).根据上述业务
11、(1),计算 A 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U /U。 A20300 元 B20600 元 C23400 元 D24000 元(分数:2.00)A.B.C.D.(2).上述(1)、(2)、(3)各项业务发生后,应贷记的账户有U /U。 A.累计折旧 B.物资采购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收入(分数:2.00)A.B.C.D.(3).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本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填列正确的项目有U /U。 A.货币资金 194000 元 B.应收账款 77550 元 C.存货 162900 元 D.固定资产净值 326400 元(分数:2.00)A.B.C.D.(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主营业
12、务利润率为U /U。 A.(30000-22000)/30000100%=26.7% B.(30000-22000-500)/30000100%=25% C.(35100-5100-22000)/35100100%=22.8% D.(35100-5100-22000-500)/35100100%=21.4%(分数:2.00)A.B.C.D.(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U /U。 A.30000/(42450+77550)/2=0.5 次 B.30000/42450=0.707 次 C.30000/(42450+77550)=0.25 次 D.30000/77550=0
13、.387 次(分数:2.00)A.B.C.D.(6).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U /U。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今年物价水平与实物产量的乘积一定高于去年 E.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可能低于去年(分数:2.00)A.B.C.D.E.(7).对垄断进行管制的经济政策包括U /U。 A.制定反垄断法 B.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C.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 D.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E.有效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分数:2.00)A.
14、B.C.D.E.(8).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B.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C.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D.利率成反向变动 E.价格成反向变动(分数:2.00)A.B.C.D.E.(9).关于乘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决定收入的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 B.投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 C.投资乘数=1/边际消费倾向 D.投资乘数=边际储蓄倾向 E.投资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分数:2.00)A.B.C.D.E.(10).以下经济活动中产生外部不经济的有U /U。 A.生产者随意排放污染物 B.厂家生产不合格产品 C.生产节能灯厂家改产白炽灯
15、D.消费者随意丢弃不可降解垃圾 E.消费者崇尚洋品牌(分数:2.00)A.B.C.D.E.(11).下列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间接费用的有U /U。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车间的水电费 C.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 D.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E.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分数:2.00)A.B.C.D.E.(12).下列各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有U /U。 A.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B.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C.已确认收不回的应收账款 D.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E.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分数:2.00)A.B.C.D.E.(13).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将引起U /U。 A.均衡价
16、格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C.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E.供给同方向变动(分数:2.00)A.B.C.D.E.(14).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有U /U。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出口总额 D个人收入 E人均 GDP(分数:2.00)A.B.C.D.E.三、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6.任何通货膨胀都一定会对人们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产生影响。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27.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28.市
17、盈率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在每股收益确定的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表明股票市价越低,投资风险越小。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29.为了及时编制年度会计报表,企业可以在每年 12 月 20 日提前结账,从而达到及时性原则的要求。U/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0.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 M1之中。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1.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具特点且千差万别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根源。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原始凭证对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具有证明效力。U /U(分数:1
18、.00)A.正确B.错误33.在宏观经济学中,在短期内,价格不会发生变动。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如果汇率上升,那么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就会下降,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则会上升。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经济学所说的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这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借助于完全竞争形成的价格体系,才有可能实现。U /U(分数:1.00)A.正确B.错误统计相关知识-20 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B(总题数:25,分数:25.00)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U /U。 A.可支配收入
19、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B.当消费增加 l 元时,收入增加的数量 C.为使消费增加 1 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 D.当可支配收入增加 1 元时,消费增加的数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A 项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是指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函数中,收入是自变量、消费是因变量,故 BC 两项错误。2.以下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U /U。 A.应交税费 B.预收账款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债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流动负债项目一般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
20、、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非流动负债项目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3.投保人在投保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行为,从而不好判断风险程度的高低以制定合理的保费。这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中的U /U。 A.垄断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信息不对称(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有时卖者掌握的信息更多,如二手汽车卖者对自己的汽车的状况更加了解;有时买者信息更多,如保险的购买者更了解自己的状况。4.某企业税后净利润为 60 万元,所得税率为 25%
21、,利息费用为 50 万元,则该企业已获利息保障倍数为U /U。 A.1.96 B.2.2 C.2.6 D.3.4(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税前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60/(1-25%)=80(万元),已获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80+50)/50=2.6。5.以下关于均衡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决定的价格 D.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
22、量相等时的价格。6.在会计期末进行试算平衡的目的是U /U。 A.方便对账 B.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C.方便结账 D.检验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试算平衡是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7.一般情况下,下列指标中应大于 100%的是U /U。 A.净资产收益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总资产报酬率 D.资产负债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与年初所有者权益之比。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应大于 100%。如果该指标等于 100%,表明
23、资本保值;如果该指标大于 100%,表明资本增值;如果该指标小于 100%,则表明资本没有实际保全,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应予充分重视。8.如果价格和工资水平以相同的比率上升,通常工人的购买力将U /U。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加倍(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如果价格和工资水平以相同的比率上升,通常工人的购买力将不变;如果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工资水平上升幅度,则购买力将下降;如果价格上升幅度小于工资水平上升幅度,则购买力将上升。9.国际上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宜保持在U /U。 A.80% B.100% C.150% D.200%(分数:1.00)A.B. C.D.解析:
24、解析 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应为 1 左右。10.下列关于投资的表述错误的是U /U。 A.总投资超过资本折旧,则净投资为正 B.总投资少于资本折旧,则净投资为负 C.净投资为正,资本存量在下降,通常经济处于衰退或者不景气 D.总投资等于资本折旧,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未变(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如果总投资少于资本折旧,净投资为负值,经济中资本消耗超过资本新增值,资本存量下降,那么通常经济处于衰退或者不景气。11.采用借贷记账法的“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设有U /U三个金额栏
25、目的账簿。 A.“收入”、“发出”和“余额” B.“借方”、“贷方”和“余额” C.“增加”、“减少”和“余额” D.“数量”、“单价”和“金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账页格式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个基本栏目。12.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中,稳定价格水平是指U /U。 A.使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 B.价格指数绝对不变 C.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D.商品价格的总水平固定不变(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稳定价格水平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
26、不是指价格水平绝对不变,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13.一般情况下,低档商品的消费,U /U。 A.与收入同向变化 B.与收入反向变化 C.收入减少时下降 D.商品价格下降时上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对于低档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其他正常商品的需求,而减少对低档商品的需求,故低档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14.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物价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这种情况属于U /U。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C.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分数:1.00)A
27、.B.C.D. 解析:解析 在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表面上不存在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但却存在着严重的短缺,这实际上是通货膨胀的隐蔽形式,可以称之为隐蔽的通货膨胀。15.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应在U /U账户中归集。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在建工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工业企业,企业职工分布在不同部门,因此职工薪酬核算也应分部门进行。其中,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不属于生产费用,应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归集。16.宏观调控的几个目标之间既有互补关系,也有矛盾和冲突,这就产生了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
28、虑U /U。 A.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B.世界经济形势对本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C.本国人民的心理预期 D.社会对政策的承受力度(分数:1.00)A. B.C.D.解析:17.U /U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I=S+(T-G),其中(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S 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因此公式 I=
29、S+(T-G),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18.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U /U。 A.总供给持续增加 B.总需求持续增加 C.总供给不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包括: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的某些特点、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政策的影响等。其中,经济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两者的不一致一般总是通过总需求作用于经济运行过程。19.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 5000 亿元,投资为 3000 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均衡产出为U /U。
30、 A.Y=5000(1+0.8)+3000=12000 亿元 B.Y=5000(1-0.8)+3000=28000 亿元 C.Y=(5000+3000)(1+0.8)=14400 亿元 D.Y=(5000+3000)(1-0.8)=40000 亿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两部门均衡条件:*,得均衡产出公式:*,将已知 C0=5000,I 0=3000,c=0.8 代入即得:*(亿元)。20.下列选项中,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因素是U /U。 A.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B.货币供应量增加 C.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D.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分数:1.00)A.B. C
31、.D.解析:解析 一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种因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C 项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 D 项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影响生产要素效率高低的因素。B 项货币供应量增加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21.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出比为 5,储蓄率为 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U /U。 A.5% B.6% C.15% D.25%(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增长率=30%/5=6%。22.企业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U /U。 A.
32、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B.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C.营业时间内清查和营业时间外清查 D.定点清查和不定点清查(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财产清查可以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按照清查的时间不同,财产清查可以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23.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增长称为U /U。 A粗放型增长 B集约型增长 C中性增长 D累积型增长(分数:1.00)A. B.C.
33、D.解析:解析 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方式。其中,粗放型增长是指在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是指在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而实现的经济的增长。24.经济增长的目标与U /U目标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A.经济发展 B.资源合理配置 C.收入合理分配 D.增加就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互补关系是指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与增加就业目标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互补关系。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时,也能够促进就业目
34、标的实现;而政府为实现增加就业,就必须刺激经济增长,两者是一致的。25.以下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是U /U。 A.产品入库单 B.限额领料单 C.收据 D.工资结算汇总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汇总原始凭证也称为原始凭证汇总表,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若干张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加以汇总编制而成的一张原始凭证,如收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和工资结算汇总表等。二、B多项选择/B(总题数:1,分数:28.00)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 230000 元,应收账款42450 元,存货 132000 元,固定资产原价 510000 元,累计折旧 183
35、000 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 A 材料一批,买价为 20000 元,增值税额为 3400 元;购入 B 材料一批,买价为 10000 元,增值税额为 1700 元;购入 A、B 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 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 36000 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600 元。(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 3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22000 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 500 元。(分数:28.00)(1).根据上述
36、业务(1),计算 A 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U /U。 A20300 元 B20600 元 C23400 元 D24000 元(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A 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买价+应承担的运杂费=20000+90020000/(20000+10000)=20600(元)。(2).上述(1)、(2)、(3)各项业务发生后,应贷记的账户有U /U。 A.累计折旧 B.物资采购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收入(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业务(1)的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A 材料 B 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A 材
37、料(运杂费) B 材料(运杂费)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A 材料 B 材料 贷:材料采购A 材料 B 材料 业务(2)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业务(3)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说明 “物资采购”为旧会计准则的科目。2006 年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材料采购核算的科目为“材料采购”与“在途物资”。(3).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本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填列正确的项目有U /U。 A.货币资金 194000 元 B.应收账款 77550 元
38、 C.存货 162900 元 D.固定资产净值 326400 元(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货币资金项目金额=230000-36000=194000(元);应收账款金额=42450+30000(1+17%)=77550(元);原材料采购时进项税不计入存货成本,存货金额=132000+(36000-3400-1700)-22000=162900(元);固定资产净值金额=510000-183000-600=326400(元)。(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U /U。 A.(30000-22000)/30000100%=26.7% B.(30000-
39、22000-500)/30000100%=25% C.(35100-5100-22000)/35100100%=22.8% D.(35100-5100-22000-500)/35100100%=21.4%(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之比。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 30000 元,主营业务利润=30000-22000-500=7500(元),则: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7500/30000100%=25%。(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U /U。 A.30000/(
40、42450+77550)/2=0.5 次 B.30000/42450=0.707 次 C.30000/(42450+77550)=0.25 次 D.30000/77550=0.387 次(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比。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 30000 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42450+77550)/2=60000(元),则: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42450+77550)/2=0.5(次)。(6).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41、说明U /U。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今年物价水平与实物产量的乘积一定高于去年 E.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可能低于去年(分数:2.00)A.B.C.D. E. 解析:解析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价格和实际产量的乘积,所以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年代,实际生产总值不一定也较高,可能会较低。(7).对垄断进行管制的经济政策包括U /U。 A.制定反垄断法 B.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C.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 D.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E.有效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
42、生(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或政策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8).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B.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C.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D.利率成反向变动 E.价格成反向变动(分数:2.00)A.B. C.D. E.解析:解析 从货币需求函数 L=kYl-hi 可以看出,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9).关于乘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43、U /U。 A.决定收入的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 B.投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 C.投资乘数=1/边际消费倾向 D.投资乘数=边际储蓄倾向 E.投资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分数:2.00)A. B.C.D.E. 解析:(10).以下经济活动中产生外部不经济的有U /U。 A.生产者随意排放污染物 B.厂家生产不合格产品 C.生产节能灯厂家改产白炽灯 D.消费者随意丢弃不可降解垃圾 E.消费者崇尚洋品牌(分数:2.00)A. B.C.D. E.解析:(11).下列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间接费用的有U /U。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车间的水电费 C.车间生产人员的工
44、资 D.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E.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分数:2.00)A. B. C.D. E.解析:解析 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各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耗费,统称为“制造费用”,如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磨损(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的水、电费及共同材料费等。C项属于直接费用;E 项不属于生产费用,而是属于管理费用。(12).下列各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有U /U。 A.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B.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C.已确认收不回的应收账款 D.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E.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分数:2.00)A.B. C. D.E.解析:解析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已确认收不回的应收账款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资产;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不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也不属于企业的资产。(13).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将引起U /U。 A.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C.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E.供给同方向变动(分数:2.00)A. B.C. D.E.解析:解析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