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师(中级)统计工作实务(统计方法)模拟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以下各有四项备选答案(总题数:15,分数:30.00)1.某公司共有员工 160人,其构成的饼图如图 21所示,则中级管理人员数为( )人。 (分数:2.00)A.8B.16C.28D.1082.若数据的分布比较均匀,应编制( )。(分数:2.00)A.异距数列B.等距数列C.单项数列D.组距数列3.在坐标轴中,纵坐标表示直方图的( )。(分数:2.00)A.频数B.组中值C.变量分组D.组限4.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2、(分数:2.00)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C.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D.无法判断5.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1000千克和 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 45千克和 49千克,可以判断( )。(分数:2.00)A.无法判断B.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C.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D.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6.在统计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标准的总体参数是( )。(分数:2.00)A.已知的B.假设的C.随机的D.变异的7.机床厂某日从两台机器所加工的同一种零件中,分别抽取两个样本,检验两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否相同,则提出的假设为( )。(
3、分数:2.00)A.H 0 : 1 2 ;H 1 : 1 2B.H 0 : 1 2 2 2 ;H 2 : 1 2 2 2C.H 0 : 1 2 ;H 1 : 1 2D.H 0 : 1 2 2 2 ;H 1 : 1 2 2 28.从一批零件中抽出 100个测量其直径,测得平均直径为 52cm,标准差为 16cm,想知道这批零件的直径是否服从标准直径 5cm,因此采用 t检验法,那么在显著性水平 t下,接受域为( )。(分数:2.00)A.tt 2 (99)B.tt 2 (100)C.tt 2 (99)D.tt 2 (99)9.在单侧检验中,给定显著性水平仅和 P值,可以拒绝原假设的是( )。(分
4、数:2.00)A.PB.PC.PD.P010.P值越小,( )。(分数:2.00)A.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小B.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C.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大D.不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小11.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 是( )。(分数:2.00)A.推断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B.推断时犯第一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C.推断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D.推断时犯第一或第二类错误的概率12.随机抽取一个 n100 的样本,计算得到 (分数:2.00)A.333B.333C.236D.23613.如果相关系数 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分数:2.00)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
5、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1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分数:2.00)A.1B.1C.1 或1D.大于1 且小于115.当一个变量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变量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分数:2.00)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二、B多项选择题以下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总题数:11,分数:22.00)16.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 )。(分数:2.00)A.饼图B.直方图C.条形图D.环形图E.散点图17.下列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数据
6、分组的组数一般与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B.对于数据分组的组数并没有什么要求,可以任意分组C.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不应少于 5组且不多于 15组D.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E.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大于 10组18.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 )。(分数:2.00)A.全距的大小成正比B.全距的大小成反比C.只与全距大小有关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1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 )组成。(分数:2.00)A.表头B.行标题C.列标题D.数字资料E.表外附加20.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
7、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惟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E.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惟一的21.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从信息量上看,平均数提供的信息要比中位数和众数多B.平均数容易受到少数极端值的影响C.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E.三者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22.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进行检验B.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备择假设进行检验C.当拒绝原假设时,只能认为肯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错误D.假设检验
8、并不是根据样本结果简单地或直接地判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哪一个更有可能正确E.当接受原假设时,只能认为否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正确23.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采用什么检验统计量取决于( )。(分数:2.00)A.所抽取的样本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B.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C.总体方差是否已知D.样本均值是否已知E.样本方差是否已知24.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下列适用 Z检验统计量的有( )。(分数:2.00)A.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B.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C.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D.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E.总体方差未知,对样本并无要求25.在假设检验中
9、,当作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分数:2.00)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E.在 H 0 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26.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 表示( )。(分数:2.00)A.P接受 H 0 H 0 为假B.P拒绝 H 0 H 0 为真C.P拒绝 H 1 H 1 为真D.取伪概率E.弃真概率三、B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或(总题数:5,分数:10.00)27.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小概率原理。(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地位不是对等的。(
10、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9.一项研究表明,司机驾车时因接打手机而发生事故的比例超过 20,用来检验这一结论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 0 :p20;H 1 :p20。(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设样本是来自正态总体 N(, 2 ),其中 2 未知,那么检验假设 H 0 : 0 时,用的是 Z检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1.对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性进行检验,在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这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小于 001。(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B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总题数:1,分数:8.00)某商场从一批
11、袋装食品中随机抽取 10袋,测得每袋重量(单位:克)分别为789,780,794,762,802,813,770,785,810,806,假设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要求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否为 800克。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 )。(分数:2.00)A.H 0 :800;H 1 :800B.H 0 :800;H 1 :800C.H 0 :800;H 1 :800D.H 0 :800;H 1 :800(2).选择的检验统计量是( )。(分数:2.00)A.B.C.D.(3).假设检验的拒绝域是( )。(分数:2.00)A.
12、(,z 2 z 2 ,)B.(,t 2 t 2 ,),t 2 t 2 (n)C.(,t 2 t 2 ),t 2 t 2 (n1)D.(t ,)(4).假设检验的结论为( )。(分数:2.00)A.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不是 800克B.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 800克C.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检验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否为 800克D.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一定不是 800克统计师(中级)统计工作实务(统计方法)模拟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以下各有四项备选答案(总题数:15,分数:30.00)1.某公
13、司共有员工 160人,其构成的饼图如图 21所示,则中级管理人员数为( )人。 (分数:2.00)A.8B.16 C.28D.108解析:解析:职工总数为 160人,中级管理人员占 10,其人数为 1601016(人)。2.若数据的分布比较均匀,应编制( )。(分数:2.00)A.异距数列B.等距数列 C.单项数列D.组距数列解析:解析: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不均匀时,例如急剧的增长或急剧的下降,波动的幅度很大时,则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3.在坐标轴中,纵坐标表示直方图的( )。(分数:2.00)A.频数 B.组中值C.变量分组D.组
14、限解析:解析:对于定量数据,其直方图是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4.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分数:2.00)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平均数的代表性可以用离散趋势来衡量。本题中已知标准差和平均数的关系,可采用最常用的离散系数,其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公式为 v s 5.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1000千克和 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
15、 45千克和 49千克,可以判断( )。(分数:2.00)A.无法判断B.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C.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D.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解析:解析:由已知资料可计算两者的离散系数分别为: 甲村:v 甲 0045;乙村:v 乙 6.在统计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标准的总体参数是( )。(分数:2.00)A.已知的B.假设的 C.随机的D.变异的解析:解析:假设检验的是先对总体参数或分布形式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和相关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去检验这个假设,作出是接受还是拒绝原假设的决策。7.机床厂某日从两台机器所加工的同一种零件中,分别抽取两个样本,检验两台机床
16、的加工精度是否相同,则提出的假设为( )。(分数:2.00)A.H 0 : 1 2 ;H 1 : 1 2B.H 0 : 1 2 2 2 ;H 2 : 1 2 2 2 C.H 0 : 1 2 ;H 1 : 1 2D.H 0 : 1 2 2 2 ;H 1 : 1 2 2 2解析:解析:检验两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否相同,即检验两台机床加工的方差是否相同,因此适合采用双侧检验,并把“”放进原假设。因此提出的原假设为 H 0 : 1 2 2 2 。8.从一批零件中抽出 100个测量其直径,测得平均直径为 52cm,标准差为 16cm,想知道这批零件的直径是否服从标准直径 5cm,因此采用 t检验法,那么在
17、显著性水平 t下,接受域为( )。(分数:2.00)A.tt 2 (99)B.tt 2 (100)C.tt 2 (99)D.tt 2 (99)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描述,需采用 t检验法进行双侧检验,又 t 9.在单侧检验中,给定显著性水平仅和 P值,可以拒绝原假设的是( )。(分数:2.00)A.PB.P C.PD.P0解析:解析:在单侧检验中,P 不能拒绝原假设,P 则拒绝原假设。10.P值越小,( )。(分数:2.00)A.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小B.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 C.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大D.不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小解析:解析:P 值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
18、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 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 值越小,拒绝原假设的理由就越充分。11.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 是( )。(分数:2.00)A.推断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B.推断时犯第一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C.推断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D.推断时犯第一或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解析:解析:显著性水平 是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也就是原假设 H 0 为真,却拒绝 H 0 的概率。12.随机抽取一个 n100 的样本,计算得到 (分数:2.00)A.333 B.333C.236D.236解析:解析:检验统计量的值为:z13.如果相关系数
19、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分数:2.00)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解析:解析: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如果相关系数r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1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分数:2.00)A.1B.1C.1 或1 D.大于1 且小于1解析:解析: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时,说明两个变量完全线性相关,所以相关系数为1 或1。即当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时,r1;当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时,r1。15.当一个变量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变量的数
20、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分数:2.00)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 解析:解析: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总体上相同,即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增加,或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减少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若两个变量变动的方向总体上相反,即一个变量增加的同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负相关。二、B多项选择题以下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总题数:11,分数:22.00)16.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 )。(分数:2.00)A.饼图 B.直方图C.条形图 D.环形图 E.散点图解析:解析
21、:定性数据常用的图示方法有饼图、条形图和环形图。适用于定性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如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17.下列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数据分组的组数一般与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 B.对于数据分组的组数并没有什么要求,可以任意分组C.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不应少于 5组且不多于 15组 D.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 E.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大于 10组解析:18.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 )。(分数:2.00)A.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B.全距
22、的大小成反比C.只与全距大小有关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 解析:解析: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距组数,因此组距大小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与组数多少成反比。1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 )组成。(分数:2.00)A.表头 B.行标题 C.列标题 D.数字资料 E.表外附加 解析:20.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惟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E.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惟一的 解析:解析: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可能不惟一,也可能不存在。由于分类数据通常记录某一
23、类别出现的次数,因此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21.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从信息量上看,平均数提供的信息要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B.平均数容易受到少数极端值的影响 C.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E.三者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析:D 项,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和众数,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22.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进行检验 B.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备择假设进行检验C.当拒绝原假设
24、时,只能认为肯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错误 D.假设检验并不是根据样本结果简单地或直接地判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哪一个更有可能正确 E.当接受原假设时,只能认为否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正确 解析:解析: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做出接受还是拒绝的统计判断。23.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采用什么检验统计量取决于( )。(分数:2.00)A.所抽取的样本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 B.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 C.总体方差是否已知 D.样本均值是否已知E.样本方差是否已知解析:24.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下列适用 Z检验统计量的有( )。(分数:2.00)A.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已
25、知 B.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 C.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D.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 E.总体方差未知,对样本并无要求解析:解析:总体方差未知时,若为小样本则采用 t检验统计量;若为大样本则采用 Z检验统计量。25.在假设检验中,当作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分数:2.00)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 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E.在 H 0 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 解析:解析:在假设检验中,当作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样本统计值必然落入拒绝域中,即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但是这个拒绝可能是
26、错误的,即犯了弃真错误,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换言之,就是在 H 0 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26.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 表示( )。(分数:2.00)A.P接受 H 0 H 0 为假B.P拒绝 H 0 H 0 为真 C.P拒绝 H 1 H 1 为真D.取伪概率E.弃真概率 解析:解析:在假设检验中,拒绝正确零假设的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称其为显著性水平,也称弃真概率。三、B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或(总题数:5,分数:10.00)27.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小概率原理。(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小概率原理是说,在原假设成立的
27、前提下,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而若发生了,说明原假设值得怀疑,此时就有充分的理由拒绝原假设。28.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地位不是对等的。(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在进行显著性检验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被控制的, 及取得小,则概率 P当 H 0 为真拒绝 H 0 就小,这保证了当风为真时错误地拒绝 H 0 的可能性很小,也意味着 H 0 是受到保护的,即H 0 、H 1 的地位是不对等的。29.一项研究表明,司机驾车时因接打手机而发生事故的比例超过 20,用来检验这一结论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 0 :p20;H 1 :p20。( )(
28、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要把等号放在原假设里面。因此,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该是 H 0 :p20;H 1 :p20。30.设样本是来自正态总体 N(, 2 ),其中 2 未知,那么检验假设 H 0 : 0 时,用的是 Z检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选择检验统计量依据如下:正态总体且 2 已知,采用 Z检验;正态总体、小样本且 2 未知,采用 t检验;非正态总体且为大样本,采用 Z检验。31.对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性进行检验,在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这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小于 001。(
29、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指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即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001。原假设或者成立,或者不成立,是未知不确定的,不能说有多大概率为真。四、B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总题数:1,分数:8.00)某商场从一批袋装食品中随机抽取 10袋,测得每袋重量(单位:克)分别为789,780,794,762,802,813,770,785,810,806,假设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要求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否为 800克。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提出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 )。(分数:2.00)A.H 0
30、:800;H 1 :800 B.H 0 :800;H 1 :800C.H 0 :800;H 1 :800D.H 0 :800;H 1 :800解析:解析:由于只关心平均重量是否为 800克,故采用双侧检验,即 H 0 :800;H 1 :800。(2).选择的检验统计量是(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总体方差未知,故选取 t统计量,即 t(3).假设检验的拒绝域是( )。(分数:2.00)A.(,z 2 z 2 ,)B.(,t 2 t 2 ,),t 2 t 2 (n)C.(,t 2 t 2 ),t 2 t 2 (n1) D.(t ,)解析:解析: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
31、方差未知时,构造 t统计量:t ,当t (4).假设检验的结论为( )。(分数:2.00)A.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不是 800克B.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 800克 C.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检验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是否为 800克D.这批食品平均每袋重量一定不是 800克解析:解析:假设检验步骤为: 提出假设:H 0 :800;H 1 :800; 由于 2 未知,故选择检验统计量为: t (n1) 由 005,查 t分布表得临界值: t 2 t 2 (n1)t 005 (101)t 005 (9)22622 拒绝域为:(,t 2 t 2 ,),即(,2262222622,); 计算统计量观测值 t: 经计算得: 7911,s17136,故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