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59551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1、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分数:2.00)_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市场范围的扩大B.商品交换的繁荣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变革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经济基本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

    2、0)A.消费B.交换C.生产D.分配5.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6.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2005 年真题(分数:2.00)A.信息传递B.社会评价C.利益调整D.资源配置7.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 年真题(分数:2.00)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

    3、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劳动的二重性B.劳动的差异性C.生产和交换D.生产和消费9.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允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10.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11.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

    4、现出来的。(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商品销售数量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价格运动D.货币流通速度12.剩余价值和利润不能直接等同的原因在于,剩余价值是相对于( )而言的。2008、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全部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D.平均成本1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14.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出剩余价值B.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C.创造剩余价值D.实现剩余价值1

    5、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劳动力成为商品16.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二部类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 )。2003 年真题(分数:2.00)A.(c+v+m)I(v+v+mx)+(v+v+mx)B.(v+m)cC.I(v+v+mx)(c+c)D.I(c+v+m)I(v+m)+(v+m)1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划分垄断市场B.严格限制竞争C.规定垄断价格D.控制生产资料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

    6、生和发展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B.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C.社会政治变革的必然结果D.社会基本矛盾尖锐的必然结果1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参与制B.代理制C.委托制D.国有化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2003 年真题(分数:2.00)A.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B.生产资料公有制C.多元所有制结构D.市场经济21.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 )形式。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国家所有制B.股份合作制C.混合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2

    7、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为了( )。2007、2004年真题(分数:2.00)A.拉开收入差距B.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适应多元所有制结构的要求D.满足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2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2006 年真题(分数:2.00)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B.国家干预方式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2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2005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组织形式B.利益协调方式C.资本组织形式D.基本管理制度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8、)。2005 年真题(分数:2.00)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2004 年真题(分数:2.00)A.社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27.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每题的备选项

    9、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l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分数:2.00)_28.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29.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E.人类对生活消费晶的需要不断增加30.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

    10、.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31.一个究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他括(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信息产生和传递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D.利益关系调整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32.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2007 真题(分数:2.00)A.社会劳动者数量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D.商品的流通范围E.货币的流通速度33.产业资本循环的具体形式有(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借贷资本的循环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D.流动资本的循环E.商品资本的循环34.垄断资本主

    11、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2008、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了金融寡头C.资本输出呈萎缩趋势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不断瓦解E.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5.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 )。2003 年真题(分数:2.00)A.国有经济在质量上和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E.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

    12、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分数:2.00)_解析: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市场范围的扩大B.商品交换的繁荣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变革 解析: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经济基本B.上层建筑C.生产力 D.生产关系解析: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消费B.交换C.生产 D.分配解析:解析:在社

    13、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5.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解析:解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6.一个完善

    14、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2005 年真题(分数:2.00)A.信息传递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D.资源配置解析:解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备的功能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利益关系调整功能,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能够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各市场主体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做出参与

    15、市场活动的相关决策;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7.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 年真题(分数:2.00)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解析:解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2008 年真题

    16、(分数:2.00)A.劳动的二重性 B.劳动的差异性C.生产和交换D.生产和消费解析:9.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允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解析:解析: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巾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1

    17、0.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 D.剩余价值解析:解析: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11.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商品销售数量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解析:解析: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照礼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12.剩余价值和利润不能直接等

    18、同的原因在于,剩余价值是相对于( )而言的。2008、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全部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 D.平均成本解析:解析: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二者又不能直接等同,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则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1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解析:解析: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工业中,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农业则

    19、不同,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使农产品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从而使农业部门中长期稳定地存在超额利润,形成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绝对地租。14.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出剩余价值B.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C.创造剩余价值D.实现剩余价值 解析:解析: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20、前提是(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劳动力成为商品 解析:解析:资本的最根本特点在于,资本要能带来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而根据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要解决此矛盾,只有靠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实现,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6.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二部类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 )。2003 年真题(分数:2.00)A.(c+v+m)I(v+v+mx)+(v+v+

    21、mx) B.(v+m)cC.I(v+v+mx)(c+c)D.I(c+v+m)I(v+m)+(v+m)解析:解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Hlx)(c+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从这一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I(c+v+m)I(c+c)+(c+c);(c+v+m)I(v+v+n1x)+(v+v+mx)。以上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

    22、能顺利进行。1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划分垄断市场B.严格限制竞争C.规定垄断价格 D.控制生产资料解析: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B.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C.社会政治变革的必然结果D.社会基本矛盾尖锐的必然结果 解析: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1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参与制 B.代理制C

    23、.委托制D.国有化解析:解析: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2003 年真题(分数:2.00)A.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多元所有制结构D.市场经济解析:解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21.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 )形式。2008 年真题(分数:2.00)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C.混合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解析:解析:我

    24、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为了( )。2007、2004年真题(分数:2.00)A.拉开收入差距B.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适应多元所有制结构的要求 D.满足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初级阶段的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作为公有制经济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按劳分配,必然成为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要分配方式。同时,由于个体、私营等多种非公有制形式的并存以及公有制

    25、经济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与此相适应的多种收入分配方式的并存。2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 )。2006 年真题(分数:2.00)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解析: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2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2005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组织形式B.利益协调方式C.资本组织形式 D.基本管理制度解析:解

    26、析: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只要控股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2005 年真题(分数:2.00)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

    27、段国情决定的。2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2004 年真题(分数:2.00)A.社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析: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27.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28、,至少有 l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分数:2.00)_解析:28.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解析: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29.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2008 年真题(分数:2.00)A.社

    29、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E.人类对生活消费晶的需要不断增加解析: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30.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解析: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小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31.一个究善的市场体系应

    30、具备的基本功能他括(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信息产生和传递 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D.利益关系调整 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解析:解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功能包括:提高资源配氍效率功能;经济联系功能;利益关系调整功能;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社会评价功能。32.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2007 真题(分数:2.00)A.社会劳动者数量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商品的流通范围E.货币的流通速度 解析:33.产业资本循环的具体形式有( )。2007 年真题(分数:2.00)A.借贷资本的循环B.货币资本的循环 C.生产资本

    31、的循环 D.流动资本的循环E.商品资本的循环 解析:34.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2008、2007 年真题(分数:2.00)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了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呈萎缩趋势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不断瓦解E.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解析:解析: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和商品输出不同,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5.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 )。2003 年真题(分数:2.00)A.国有经济在质量上和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E.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解析:解析: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