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56.00)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_。(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共产主义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_。(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公有制C.等级制度D.生产关系复杂3.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的本质C.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D.社会主义基本
2、经济制度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C.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D.我国在初级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00)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民营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_形式。(分数:2.00)A.国家所有制B.股
3、份合作制C.混合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7.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公有制经济的性质B.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D.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8.我国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_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分数:2.00)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劳动者个体所有制C.合作制D.股份制9.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差别主要是_。(分数:2.50)A.注册资本是否超过了 50 万B.是否形成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主的经营方式C.是否属于公有制经济D.是否属于非公有制经济10
4、.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_决定的。(分数:2.50)A.较低的生产力水平B.多元所有制结构C.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D.收入差距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_的收入分配制度。(分数:2.50)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2.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是_。(分数:2.50)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C.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13.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
5、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不包括_。(分数:2.50)A.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B.加大税收调节力度C.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D.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_参与分配。(分数:2.50)A.投入的实际数量B.投入者的企业性质C.在生产过程中的稀缺程度D.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15.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关键是让_群体持续扩大。(分数:2.50)A.低收入B.中等收入C.高收入D.所有层次收入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不包括_。(分数:2.50)
6、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B.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作用。(分数:2.50)A.统治性B.配合性C.辅助性D.决定性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分数:2.50)A.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现代工商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1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关于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50)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计划不能起
7、调节作用C.计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D.二者都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二者能够而且必须互相结合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_为主。(分数:2.50)A.间接方式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各种生产要素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_参与分配。(分数:2.50)A.稀缺程度B.数量多少C.实际来源D.贡献大小22.股份制是有利于现代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种_。(分数:2.50)A.利益协调方式B.企业组织结构形式C.资本组织形式D.收入分配方式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50)A.重点发展
8、国有经济,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重点发展私营和个体经济,提高经济活力D.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2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_参与分配。(分数:2.50)A.贡献B.性质C.重要程度D.规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44.00)2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分数:4.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C.达到共同富裕D.消灭剥削E.消除两极分化2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决定于_。(分数:4.00)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B.社会
9、主义的根本目的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D.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E.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_。(分数:4.00)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D.国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E.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_。(分数:4.00)A.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C.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E.我国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2
10、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4.00)A.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B.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E.我国已经成为中等发达国家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_。(分数:4.00)A.坚持改革开放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E.坚持科学发展观31.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有_。(分数:4.00)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外资经济E.个体经济32.公有制经济的
11、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_。(分数:4.00)A.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体现在量上,质可以不先关注B.集体所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占优势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E.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3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_。(分数:4.00)A.利润B.利息C.津贴D.奖金E.租金34.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_。(分数:4.00)A.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B.加大税收调节力度C.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D.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E
12、.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35.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经济欠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56.00)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_。
13、(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共产主义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2.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_。(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 B.生产资料公有制C.等级制度D.生产关系复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铲除生产资料私有制。3.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
14、,这主要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的本质C.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内容。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C.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D.我国在初级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来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00)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6.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_形式。(分数:2.00)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C.混合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7.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公有制经济的性质B.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D.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决定因素。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17、8.我国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_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分数:2.00)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劳动者个体所有制C.合作制D.股份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我国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9.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差别主要是_。(分数:2.50)A.注册资本是否超过了 50 万B.是否形成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主的经营方式 C.是否属于公有制经济D.是否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主要差别。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由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并直
18、接从事劳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所以二者的差别主要是是否形成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主的经营方式。10.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_决定的。(分数:2.50)A.较低的生产力水平B.多元所有制结构 C.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D.收入差距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
19、构决定的。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_的收入分配制度。(分数:2.50)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配制度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的。12.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是_。(分数:2.50)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C.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等量劳动获取
20、等量报酬是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13.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不包括_。(分数:2.50)A.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B.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C.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D.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
21、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等。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_参与分配。(分数:2.50)A.投入的实际数量B.投入者的企业性质C.在生产过程中的稀缺程度D.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15.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关键是让_群体持续扩大。(分数:2.50)A.低收入B.中等收入 C.高收入D.所有层次收入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16.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不包括_。(分数:2.50)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B.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社会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作用。(分数:2.50)A.统治性B.配合性C.辅助性D.决定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23、配置起决定性作用。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分数:2.50)A.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现代工商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关于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50)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计划不能起调节作用 C.计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D.二者都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二者能够而且必须互相结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计划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选项 B 说
24、法错误。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_为主。(分数:2.50)A.间接方式 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间接方式为主,主要通过调节市场参数或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按照国家的宏观决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各种生产要素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_参与分配。(分数:2.50)A.稀缺程度B.数量多少C.实际来源D.贡献大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
25、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2.股份制是有利于现代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种_。(分数:2.50)A.利益协调方式B.企业组织结构形式C.资本组织形式 D.收入分配方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只要控股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50)A.重点发展国有经济,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以公有
26、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重点发展私营和个体经济,提高经济活力D.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_参与分配。(分数:2.50)A.贡献 B.性质C.重要程度D.规模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44.00)25.社
27、会主义的本质是_。(分数:4.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C.达到共同富裕 D.消灭剥削 E.消除两极分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决定于_。(分数:4.00)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E.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
28、生产力,这是由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四个方面所决定的。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_。(分数:4.00)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国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E.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包括: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须建立和
29、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_。(分数:4.00)A.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C.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E.我国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2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4.00)A.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B.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
30、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E.我国已经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所以是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BCD 的说法都是正确的。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_。(分数:4.00)A.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以经
31、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有_。(分数:4.00)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外资经济E.个体经济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3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_。(分数:4.00)A.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体现在量上,质可以不先关注B.集体所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占优势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E.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32、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_。(分数:4.00)A.利润 B.利息 C.津贴D.奖金E.租金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其具体形式有:利息和利润是资本的收入、租金是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力的收入等。34.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_。(分数:4.00)A.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
33、长机制 B.加大税收调节力度C.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D.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E.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等。35.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经济欠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