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88 及答案解析(总分:1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_。(分数:2.00)A.人改变生存环境B.从事政治活动C.生产物质资料D.提高劳动技能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_。(分数:2.00)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相对过剩C.需求绝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3.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_。(分数:2.00)A.经济状态B.经济制度C.经济模式D.经济体制4.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2、.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5.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生产过程的复杂性B.劳动的二重性C.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D.交易的不同方式6.货币的职能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货币的数量B.货币的形式C.货币的本质D.货币的价值7.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_。(分数:2.00)A.提高市场占有率B.降低生产成本C.获得规模经济D.获取垄断利润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_实现的。(分数:2.00)A.国有制B.赎买制C.参与制D.合作制9.我国社会
3、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C.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10.下列市场经济组织中,既属于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类又属于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类的是_。(分数:2.00)A.个体工商户B.有限责任公司C.股份有限公司D.集体所有制企业11.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_。(分数:2.00)A.财产的归属权B.财产的运营权C.出资者的决策权D.出资者的受益权12.关于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
4、基础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独立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存在C.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D.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13.经济增长方式是指_。(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C.经济发展的决策方式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1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全面协调发展B.以人为本C.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_。(分数:2.00)A.财政部门B.企业C.国家D.市场16.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_。(分数:2.00)A.金融寡头B.发展中国家C.各国政府D.跨同公司1
5、7.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理性的个人在消费时倾向于他人付费而坐享其成。这种现象被称为_。(分数:2.00)A.消费拥挤B.逆向选择C.生产者付费D.免费搭车18.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_,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数:2.00)A.小于 1B.等于 1C.大于 1D.大于 019.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实行低福利的制度,则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_。(分数:2.00)A.保持不变B.相对较低C.相对较高D.不受影响20.张某为了现场观看 2012年夏季奥运会比赛,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因私普通护照,该部门按规定向其收取了
6、 200元费用,这笔收入属于_。(分数:2.00)A.税收收入B.专项收入C.规费收入D.使用费收入21.下列不属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是_。(分数:2.00)A.完善政府预算体系B.实行长期财政规划管理C.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D.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22._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线。(分数:2.00)A.负税人B.税率C.纳税人D.课税对象23.下列关于起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C.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
7、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D.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税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24.某国有企业 2014年度总收入为 6000万元,成本、费用支出总额为 4500万元,该企业 2014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是_万元。(分数:2.00)A.495B.375C.450D.27025.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表明国家征税凭借的是_。(分数:2.00)A.财产权力B.政治权力C.民事权力D.分配权力26.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其划分依据是_。(分数:2.00)A.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B.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C.按预算
8、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D.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27.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是_。(分数:2.00)A.国家金库制度B.政府采购制度C.预算公开制度D.审计监督制度28.关于辅币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为足值货币B.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辅币必须是无限法偿的C.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只能由国家铸造,不准公民铸造D.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贵金属铸造29.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_。(分数:2.00)A.规定货币单位B.规定货币名称C.规定货币材料D.规定价格标准3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_。(分数:2.00)A.银元本位制B.银两本位制C.平行
9、本位制D.双本位制31.某家电经销商向消费者甲销售一台价值 5000元的相机,甲承诺在 6个月内还清,在这里经销商和消费者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2.00)A.银行信用B.消费信用C.商业信用D.间接信用32.甲向乙借得 20万元钱,双方约定年利率为 5%,以复利方式 2年后归还,则届时本金、利息之和为_万元。(分数:2.00)A.21B.22C.22.05D.22.533.目前,对社会公布的 Shibor品种不包括_。(分数:2.00)A.隔夜B.1周C.1个月D.2个月34.关于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收益率与期限性成正
10、相关关系B.风险性与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C.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成负相关关系D.收益性与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35.把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的依据是_。(分数:2.00)A.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不同B.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C.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D.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70.00)36.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_。(分数:4.00)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自然条件D.劳动对象E.生产关系37.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4.00)A.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11、要求C.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E.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8.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包括_。(分数:4.00)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E.虚拟价值形式39.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_。(分数:4.00)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E.外资经济40.下列市场经济组织中,应对自身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是_。(分数:4.00)A.个体工商户B.股份有限公司C.个人独资企业D.国有独资公司E.合伙制企业41.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积累基金由_构
12、成。(分数:4.00)A.国家管理基金B.扩大生产基金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D.社会后备基金E.社会保障基金4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_。(分数:4.00)A.国家财政收支B.银行信贷C.企业职工工资D.服务行业劳务费用支付E.商品价格变动和调控43.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_。(分数:4.00)A.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B.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C.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D.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职能E.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4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是_。(分数:4.00)A.税收B.转移支付C.预算D.国债E.公共支出45.财政购买性支出的特点有_。(分数
13、:4.00)A.强制性B.有偿性C.固定性D.等价性E.营利性46.我国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_。(分数:4.00)A.专用基金收入B.税收C.政府债务收入D.国有资产收益E.政府收费4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_。(分数:4.00)A.经济发展水平B.价格总水平C.财政收入制度D.政府职能范围E.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48.下列各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有_。(分数:4.00)A.营业税B.企业所得税C.车船税D.土地使用税E.房产税49.财产税的优点包括_。(分数:4.00)A.税收收入比较稳定B.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C.税收负担公平D.收入弹性较小E.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50.
14、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特征包括_。(分数:4.00)A.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B.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D.采取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E.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51.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有_。(分数:4.00)A.货币发行分散化B.黄金非货币化C.货币需求刚性化D.货币供给信用化E.货币形式多样化52.某国政府向企业和居民发行 20年期国债,这种信用属于_。(分数:6.00)A.间接信用B.直接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E.国家信用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88 答案解析(总分:1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
15、.00)1.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_。(分数:2.00)A.人改变生存环境B.从事政治活动C.生产物质资料 D.提高劳动技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_。(分数:2.00)A.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相对过剩C.需求绝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的相对过剩。3.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
16、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_。(分数:2.00)A.经济状态B.经济制度C.经济模式D.经济体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4.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所以选项 B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选项 C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选项
17、 D错误。5.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生产过程的复杂性B.劳动的二重性 C.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D.交易的不同方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6.货币的职能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货币的数量B.货币的形式C.货币的本质 D.货币的价值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职能的决定因素。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7.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_。(分数:2.00)A.提高市场占有率B.降低
18、生产成本C.获得规模经济D.获取垄断利润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组织建立的实质。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_实现的。(分数:2.00)A.国有制B.赎买制C.参与制 D.合作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寡头。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_决定的。(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C.社会
19、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0.下列市场经济组织中,既属于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类又属于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类的是_。(分数:2.00)A.个体工商户 B.有限责任公司C.股份有限公司D.集体所有制企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企业的分类。个体工商户既是资金的所有者又是全权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并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个体工商户可以按照两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11.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
20、财产权指的是_。(分数:2.00)A.财产的归属权B.财产的运营权 C.出资者的决策权D.出资者的受益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人财产权。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财产的运营权。12.关于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独立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存在 C.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D.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不独立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它与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集体统
21、一经营相互依存,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双层经营体制。所以 B项错误。13.经济增长方式是指_。(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C.经济发展的决策方式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1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全面协调发展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宏观经济
22、调控的主体是_。(分数:2.00)A.财政部门B.企业C.国家 D.市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16.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_。(分数:2.00)A.金融寡头B.发展中国家C.各国政府D.跨同公司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20 世纪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7.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理性的个人在消费时倾向于他人付费而坐享其成。这种现象被称为_。(分数:2.00)A.消费拥挤B.逆向选择C.生产者付费D.免费搭车 解析:
23、解析 本题考查“免费搭车”的概念。由于公共物品存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理性的个人倾向于由他人付费,而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免费搭车”。18.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_,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数:2.00)A.小于 1B.等于 1C.大于 1 D.大于 0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以 E g 表示。弹性系数大于 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9.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实行低福利的制度,则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_。(分数:2.00)A.保持
24、不变B.相对较低 C.相对较高D.不受影响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结构。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若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较高。若实行低福利的制度,则会导致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降低。20.张某为了现场观看 2012年夏季奥运会比赛,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因私普通护照,该部门按规定向其收取了 200元费用,这笔收入属于_。(分数:2.00)A.税收收入B.专项收入C.规费收入 D.使用费收入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收费。规费是政府为公民个人或单位提供某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费用,如护照费、户籍费、商标注册费、商品检验费、公证费等等
25、。21.下列不属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是_。(分数:2.00)A.完善政府预算体系B.实行长期财政规划管理 C.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D.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2)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4)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5)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结合财务报告制度。22._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线。(分数:2.00)A.负税人B.税率C.纳税人D.课税对象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着不同税
26、种课税的基本界线。凡是列入课税对象的,就属于该税的课征范围。23.下列关于起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设置起征点旨在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照顾B.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C.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D.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税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起征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起征点。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税额,这里的 3500元即为免征额而非起征点,选项 D错误。24
27、.某国有企业 2014年度总收入为 6000万元,成本、费用支出总额为 4500万元,该企业 2014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是_万元。(分数:2.00)A.495B.375 C.450D.270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所以该企业所得税税额为(6000-4500)25%=375(万元)。25.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表明国家征税凭借的是_。(分数:2.00)A.财产权力B.政治权力 C.民事权力D.分配权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26.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
28、算和零基预算,其划分依据是_。(分数:2.00)A.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B.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C.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 D.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分类。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27.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是_。(分数:2.00)A.国家金库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C.预算公开制度D.审计监督制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执行。国家金库制度是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管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以及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门机构。28.关于辅币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
29、00)A.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为足值货币B.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辅币必须是无限法偿的C.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只能由国家铸造,不准公民铸造 D.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贵金属铸造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辅币。辅币以贱金属铸造,为不足值货币,A、D 说法有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辅币有的规定为有限法偿,有的没有作明确规定,B 的说法有误。29.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_。(分数:2.00)A.规定货币单位B.规定货币名称C.规定货币材料 D.规定价格标准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制度的内容。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30.“劣币驱逐
30、良币”现象存在于_。(分数:2.00)A.银元本位制B.银两本位制C.平行本位制D.双本位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一现象是指在两种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31.某家电经销商向消费者甲销售一台价值 5000元的相机,甲承诺在 6个月内还清,在这里经销商和消费者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2.00)A.银行信用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D.间接信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信用。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工商企业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以
31、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的商品信用;二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性质的信用。32.甲向乙借得 20万元钱,双方约定年利率为 5%,以复利方式 2年后归还,则届时本金、利息之和为_万元。(分数:2.00)A.21B.22C.22.05 D.22.5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利息的计算。复利条件下本息和的计算公式:P t =P 0 (1+i) t =20(1+5%) 2 =22.05(万元)。33.目前,对社会公布的 Shibor品种不包括_。(分数:2.00)A.隔夜B.1周C.1个月D.2个月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对社会公布的 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
32、 周、2 周、1个月、3 个月、6 个月、9 个月及 1年。34.关于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收益率与期限性成正相关关系 B.风险性与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C.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成负相关关系D.收益性与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风险性与流动性成负相关关系;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成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成负相关关系。35.把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的依据是_。(分数:2.00)A.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不同B.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C.交易的金融
33、工具的期限长短D.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分类。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70.00)36.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_。(分数:4.00)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自然条件D.劳动对象 E.生产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37.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4.00)A.商品经济是
34、发达的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E.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A 的说法有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 的说法有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E 的说法有误。38.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包括_。(分数:4.00)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E.虚拟价值形式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
35、形式的发展阶段包括: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选项 E是干扰项,目前没有这种说法。39.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_。(分数:4.00)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混合所有制D.个体私有制E.外资经济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40.下列市场经济组织中,应对自身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是_。(分数:4.00)A.个体工商户 B.股份有限公司C.个人独资企业 D.国有独资公司E.合伙制企业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无限责任的相关概念。个体工商户既是资金的所有者,又是全权的经营者和
36、劳动者,并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公司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法企业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国有独资公司也称为有限责任公司。所以选项 BD排除,答案是 ACE。41.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积累基金由_构成。(分数:4.00)A.国家管理基金B.扩大生产基金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D.社会后备基金 E.社会保障基金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积累基金。积累基金是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的。42.社会
37、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_。(分数:4.00)A.国家财政收支 B.银行信贷 C.企业职工工资D.服务行业劳务费用支付 E.商品价格变动和调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国家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企业职工工资是初次分配的内容。E 项属于价格体系的内容。43.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_。(分数:4.00)A.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B.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 C.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 D.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职能E.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
38、能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1)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2)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3)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4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是_。(分数:4.00)A.税收 B.转移支付 C.预算D.国债E.公共支出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选项 C“预算”是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选项 D“国债”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手段。45.财政购买性支出的特点有_。(分数:4.00)A.强制性B.有偿性 C.固定性D.等价性 E.营利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购买性支出的特点。财政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和等价性的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
39、性的特征。46.我国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_。(分数:4.00)A.专用基金收入 B.税收C.政府债务收入 D.国有资产收益E.政府收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我国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专用基金收入和政府债务收入。4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_。(分数:4.00)A.经济发展水平 B.价格总水平 C.财政收入制度 D.政府职能范围E.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结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价格。价格的影响又表现为价格总水平和财政收入制度的影响。48.下列各
40、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有_。(分数:4.00)A.营业税 B.企业所得税 C.车船税D.土地使用税E.房产税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从价税。从价税就是以价格或者价值为计税依据的税类。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从价税。49.财产税的优点包括_。(分数:4.00)A.税收收入比较稳定 B.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C.税收负担公平D.收入弹性较小E.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财产税的优点。“收入弹性较小”属于财产税的缺点,而且财产税具有“税收负担不公平”的缺点,所以选项 CD说法错误。50.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特征包括_。(分数:4.00)A.是在商品
41、交换中自发产生的B.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D.采取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E.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基本特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特征包括: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51.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有_。(分数:4.00)A.货币发行分散化B.黄金非货币化 C.货币需求刚性化D.货币供给信用化 E.货币形式多样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有:黄金非货币化、货币供给信用化和货币的多样化。52.某国政府向企业和居民发行 20年期国债,这种信用属于_。(分数:6.00)A.间接信用B.直接信用 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E.国家信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的形式。政府发行国债属于直接信用和国家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