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基础知识-生产和成本理论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下列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 )属于法人企业。(分数:1.00)A.业主制B.合伙制C.合作制D.公司制2.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 )。(分数:1.00)A.总产量达到最大B.平均产量达到最大C.总产量递增最快D.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3.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 )。(分数:1.00)A.总成本曲线B.总可变成本曲线C.总固定成本曲线D.边际成本曲线4.企业的( )是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分数:1.00)A.总收入B.总
2、产出C.经济利润D.毛利润5.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称为( )。(分数:1.00)A.机会成本B.生产费用C.显成本D.隐成本6.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的条件是( )。(分数:1.00)A.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平均变动成本B.边际成本等于变动成本C.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7.( )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分数:1.00)A.显成本B.隐成本C.机会成本D.生产成本8.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 )的增加额。(分数:1.00)A.固定成本B.总成本C.变动成本D.机会成本9.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 )处
3、于最低点。(分数:1.00)A.边际成本B.平均总成本C.平均固定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10.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劳动的边际产量(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分数:1.00)A.递增B.等于 0C.由递增转为递减时D.开始小于平均产量11.下列关于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B.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C.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D.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高点12.企业对隐成本的支付称为( )。(分数:1
4、.00)A.经济利润B.超额利润C.正常利润D.基本利润13.下列成本曲线中,通过零点的是( )。(分数:1.00)A.固定成本曲线B.可变成本曲线C.总成本曲线D.短期成本曲线14.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2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000 元、1200元、800 元和 1000 元;当产量为 3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 元、1200 元、900 元和 700 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分数:1.00)A.0B.150C.100D.30015.根据契约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1.00)A.
5、交易成本的节约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16.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分数:1.00)A.呈递减趋势B.呈递增趋势C.先递减,后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17.在成本曲线中最早到达最低点的曲线是( )。(分数:1.00)A.总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成本D.边际成本18.在长期内,理性的投资者会将生产控制在( )阶段。(分数:1.00)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不变C.规模报酬递减D.规模报酬为 019.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分数:1.00)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外部成本20.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
6、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分数:1.00)A.最高收入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B.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慢于边际成本曲线C.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D.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E.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22.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分数:2.00)A.知识B.劳动C.资本D.土地E.企业家才能23.下列有关短期成本函数分析的
7、公式正确的有( )。(分数:2.00)A.TFC=TC=TVCB.ATC=TC/QC.AFC=TFC/QD.AVC=TVC/QE.MC=TC/Q24.下列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B.企业的利润是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D.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25.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下列属于可变成本的有( )。(分数:2.00)A.原材料B.燃料C.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D.厂房E.行政部门设备26.生产投入一般可分为(
8、 )。(分数:2.00)A.资本投入B.实物投入C.才能投入D.可变投入E.不变投入27.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分数:2.00)A.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D.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28.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 U 形的曲线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9.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 )。(分数:2.00)A.厂房和设备
9、折旧B.管理人员工资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工资30.下列有关边际成本曲线、总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边际成本曲线最早到达最低点B.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慢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C.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D.边际成本曲线与总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的出现慢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E.平均总成本曲线最晚到达最低点经济基础知识-生产和成本理论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下列各种企业组织形
10、式中,( )属于法人企业。(分数:1.00)A.业主制B.合伙制C.合作制D.公司制 解析:解析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照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它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是独立存在的权利主体。2.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 )。(分数:1.00)A.总产量达到最大B.平均产量达到最大C.总产量递增最快 D.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解析:解析 其他条件不变时,当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的递增最快,此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之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当其递减为 0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3.平行于横轴的一条
11、直线是( )。(分数:1.00)A.总成本曲线B.总可变成本曲线C.总固定成本曲线 D.边际成本曲线解析:解析 固定成本是不变的成本,因此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总成本、总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都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对应的总成本曲线、总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是直线。4.企业的( )是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分数:1.00)A.总收入B.总产出C.经济利润 D.毛利润解析:解析 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5.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称为( )。(分数:1.00)A.
12、机会成本B.生产费用 C.显成本D.隐成本解析:解析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6.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的条件是( )。(分数:1.00)A.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平均变动成本B.边际成本等于变动成本C.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 D.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解析:7.( )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分数:1.00)A.显成本 B.隐成本C.机会成本D.生产成本解析:解析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部分。其中,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是指企
13、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8.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 )的增加额。(分数:1.00)A.固定成本B.总成本 C.变动成本D.机会成本解析:解析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如以 MC 代表边际成本,TC 代表总成本的增加额,Q 代表总产量的增加额,则有:MC=TC/Q。9.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 )处于最低点。(分数:1.00)A.边际成本B.平均总成本 C.平均固定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解析:解析 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 3-1 所示。图 3-1 中,MC 和 ATC 相交于 M 点,此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
14、点。10.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劳动的边际产量(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分数:1.00)A.递增B.等于 0 C.由递增转为递减时D.开始小于平均产量解析:解析 达到一定状态后,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减,但只要边际产量大于 0,每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都会导致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 0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之后再增加要素投入,将会减少总产量。11.下列关于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B.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C.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
15、成本处于最低点D.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高点 解析:解析 如图 3-4 所示,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12.企业对隐成本的支付称为( )。(分数:1.00)A.经济利润B.超额利润C.正常利润 D.基本利润解析:解析 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13.下列成本曲线中,通过零点的是( )。(分数:1.00)A.固定成本曲线B.可变成本曲线 C.总成本曲线D.短期成本曲线解析:解析 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
16、TVC)和总成本(TC)曲线如图 3-2 所示。 图 3-2 中,产量为零时,总可变成本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可变成本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14.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2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000 元、1200元、800 元和 1000 元;当产量为 3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 元、1200 元、900 元和 700 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分数:1.00)A.0B.150C.100 D.300解析:解析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
17、增加额,产量由 2 个单位增加到 3 个单位,总成本由 2000 元增加到 2100 元,所以边际成本是 100 元。15.根据契约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1.00)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解析:解析 根据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16.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分数:1.00)A.呈递减趋势B.呈递增趋势C.先递减,后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 解析:解析 生产要素边际产量满足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会先递增,
18、后递减。17.在成本曲线中最早到达最低点的曲线是( )。(分数:1.00)A.总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成本D.边际成本 解析:解析 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 3-3 所示,边际成本曲线 MC 最早到达最低点。18.在长期内,理性的投资者会将生产控制在( )阶段。(分数:1.00)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不变 C.规模报酬递减D.规模报酬为 0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一般呈现一定的规律,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19.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
19、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分数:1.00)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外部成本解析:解析 短期是指生产期间很短,总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长期是指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调整生产要素,从而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可见,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20.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分数:1.00)A.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20、)。(分数:2.00)A.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慢于边际成本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D.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E.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解析:解析 E 项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22.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分数:2.00)A.知识B.劳动 C.资本 D.土地 E.企业家才能 解析:解析 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23.下列有关短期成本函数分析的公式正确的有( )。(分数:2.00
21、)A.TFC=TC=TVCB.ATC=TC/Q C.AFC=TFC/Q D.AVC=TVC/Q E.MC=TC/Q 解析:解析 短期总成本的公式为:TC=TFC+TVC。24.下列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B.企业的利润是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D.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解析:解析 D 项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E 项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22、,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25.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下列属于可变成本的有( )。(分数:2.00)A.原材料 B.燃料 C.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D.厂房E.行政部门设备解析:解析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26.生产投入一般可分为( )。(分数:2.00)A.资本投入B.实物投入C.才能投入D.可变投入 E.不变投入 解析:解析 投入一般可以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
23、。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要素,例如厂房设备等资本投入可能是不能改变的,一般称为不变投入。27.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分数:2.00)A.公司为股东所有 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D.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解析:解析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D 项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28.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平均固
24、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 U 形的曲线 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解析:解析 A 项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C 项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 U 形的曲线;E 项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 U 形的曲线。29.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 )。(分数:2.00)A.厂房和设备折旧 B.管理人员工资 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工资解析:解析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25、,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30.下列有关边际成本曲线、总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边际成本曲线最早到达最低点 B.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慢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C.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D.边际成本曲线与总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的出现慢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E.平均总成本曲线最晚到达最低点 解析:解析 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TC)和边际成本(MC)的位置关系如图 3-5 所示。C 项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