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状分析及答案解析(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统计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并且是其他评价方法基础的是( )。(分数:1.00)A.简单评价B.空间标准C.综合评价D.模糊评价2.在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评价中,如果( ),就可以推断,从中抽取各个样本的那些总体的平均值确实是不同的。(分数:1.00)A.F*F,接受原假设B.F*F,拒绝原假设 F*3.根据洛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G=A/(A+B),当 B=0 时,表示( )。(分数:1.00)A.收入分配绝对平等B.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C.需求水平绝对相等D.需求水平绝对不
2、相等4.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计量单位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一般采取( )。(分数:1.00)A.指标的选择B.数据的同度量处理C.权数的确定D.计算综合指数5.现实中某些现象,能够在一定范围之内变化才较为理想,对这类问题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时,可采用( )。(分数:1.00)A.直接综合法B.加权平均法C.综合记分法D.距离综合法6.根据洛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G=A/(A+B),当 A=0 时,表示( )。(分数:1.00)A.收入分配绝对平等B.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C.需求水平绝对相等D.需求水平绝对不相等7.有三个指标 X1、X 2、X 3,通过专家评判进行两两比较后,其初始权数形成判断
3、矩阵,如表 2-3 所示。(作表) 对表 2-3 中的资料计算每行各标度的几何平均数,则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为( )。(分数:1.00)A.0.7937;0.3467;0.6342B.0.1663;0.0727;0.7610C.6.0139;13.7608;1.3140D.2.9120;3.3795;2.75098.在方差分析法中,构造的样本统计量为( )。 (分数:1.00)A.B.C.D.9.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有两个指标的作用完全相同,则在统计分析中( )。(分数:1.00)A.尽可能的增多相似的指标B.采用这两个指标与采用其中一个没有太大区别C.尽量保持两个指标间相
4、同的量纲D.尽量给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10.“专家评判方法”中,当判断矩阵的阶数较高时,要想通过判断矩阵得到的权数达到一致性要求,则只有取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小于( )时。(分数:1.00)A.0.1B.0.3C.0.7D.0.911.已知由四项指标组成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三个公司的相关资料,如表 21 所示。 B 表 2-1/B(分数:1.00)A.指标名称B.单位C.标准值D.甲企业E.乙企业F.丙企业G.1产业销售率H.%I.96J.95K.94L.944.5M.2资产负债率N.%O.60P.62Q.55R.61S.3流动资产周转率T.次/年U.1.5V.1.2W.1.4X.1.6Y
5、.4生产率A.元/人AA.15000AB.45000AC.32000AD.5500012. 2检验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其样本统计量为( )。(分数:1.00)A.B.C.D.13.假定从学习水平、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群众基础四个方面对三个预备党员的党性进行综合评价,获得的调查数据如表 2-5 所示: B 表 2-5/B(分数:1.00)A.B.权重C.甲D.乙E.丙F.群众基础G.0.3H.0.5I.0.6J.0.4K.工作能力L.0.3M.0.8N.0.9O.0.6P.领导能力Q.0.2R.0.4S.0.5T.0.3U.学习水平V.0.2W.0.7X.0.8Y.0.614.根据四个指标
6、的取值,计算得到每两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如表 22 所示。 B 表 2-2/B(分数:1.00)A.指标序号B.X1C.X2D.X3E.X4F.X1G.1.000H.0.332I.-0.360J.-0504K.X2L.M.1.000N.-0.049O.0.484P.X3Q.R.S.1.000T.0.096U.X4V.W.X.Y.1.00015.北京的成本费用利润为 2.81%,我们对其进行函数化处理,其上限值为 10%,下限值为 2%,则该项指标的功效系数为( )。 (分数:1.00)A.B.C.D.16.在测评我国不同省市经济效益综合值,需要将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
7、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综合在一起,这种评价方法是( )。(分数:1.00)A.简单评价B.差异评价C.综合评价D.模糊评价17.( )是指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数:1.00)A.简单评价B.综合评价C.差异评价D.主成分分析方法18.聚类分析法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 )来筛选指标的方法。(分数:1.00)A.权数B.计量水平C.亲疏程度D.一致性19.对三种型号汽油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之间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是( )。(分数:1.00)A.Z 分布B.t 分布C.F 分布D.X2分布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20
8、.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权数的确定方法有( )。(分数:2.00)A.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B.定性赋权的指标比较法C.比率标度法D.定量赋权的专家评判法E.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21.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指标的重要性可以从( )进行评定。(分数:2.00)A.指标的可行性B.指标的综合性C.指标的敏感性D.指标的独立性E.指标的可信度22.实际操作中,较为适宜进行总体结构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有( )。(分数:2.00)A.方差分析法B.X2检验方法C.K-S 检验方法D.t 检验分析方法E.F 检验分析方法23.综合评价分析中,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
9、,一般在完成数据搜集后还需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影响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分数:2.00)A.相对化处B.函数化处C.标准化处D.指数化处理E.统一化处理24.统计评价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现实中,评价标准有( )。(分数:2.00)A.时间标准B.空间标准C.经验或理论标准D.计划标准E.实践标准25.专家评判法是一种注重实效、应用广泛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确定指标体系,而且可以用于综合评价中指标重要性权数的确定,以及对分析对象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等许多领域。其优点在于( )。(分数:2.00)A.集思广益,集中了各位专家的智慧B.每位专家给出最后权数的同时,
10、各自还标出所给权数值的信任度C.专家之间背靠背独立地工作,相互不受影响D.具有一个有条不紊的“集中一反馈一集中”的系统E.专家之间互动,产生更多的信息26.下列指标中,属于“正指标”的是( )。(分数:2.00)A.总资产贡献率B.资产净值率C.成本费用利润率D.资产负债率E.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7.系统聚类分析法中,当“聚类”结束后,每一类中选择代表指标的依据是( )。(分数:2.00)A.根据专业知识,考察哪个指标更具有代表性B.根据专业知识,考察哪个指标更容易测得C.计算每一类中各指标之间的判别系数的均值,并选择其中最小的D.计算每一类中各指标之间的距离,并选择其中最大的E.计算每一类中各
11、指标之间的判别系数的均值,并选择其中最大的28.主成分分析是( )。(分数:2.00)A.把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B.能使这些综合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多个指标的信息C.尽可能使综合指标之间保持较高的相对系数D.能保证这些综合指标彼此之间互不相关E.能使这些综合指标尽可能地与原来多个指标的信息不相关29.所谓统计评价是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 )。(分数:2.00)A.规模的大小B.水平的高低C.速度的快慢D.权数的大小E.各种关系是否协调30.综合记分法是对各指标数值通过对比记分来计算综合分值,进行排序的方法,其步骤为( )。(分数:2.00)A.对各指标进行同度量处
12、理,一般常采用相对化处理B.根据记分的规定进行评分C.对每一个单位的各项指标的分值进行汇总D.依据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比较排序E.依据汇总结果进行比较排序31.统计评价标准为选择不同空间的指标数值进行比较,主要包括( )。(分数:2.00)A.与相似的空间比较B.与先进(或最优)的空间比较C.与缩小的空间标准比较D.与最差的空间水平比较E.与扩大的空间标准比较32.利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一种绝对的评判标准,原因是( )。(分数:2.00)A.不同的指标体系可能出现排序结果不同B.不同的消除量纲方法可能出现排序结果不同C.不同的赋权结果可能出现排序结果不同D.
13、不同的综合方法可能出现排序结果不同E.不同的指标排序方法可能出现排序结果不同33.K-S 检验方法的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A.用频数或频率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B.用累计频数或累计频率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C.要求资料的计量水平至少为列名水平D.要求两组数据间各自独立,即各自的发展变化均不受对方的影响E.两组数据间是否独立,对检验结果没有影响34.系统聚类分析法中,距离 d 可以取( )。 (分数:2.00)A.B.C.D.E.35.进行差异评价的方法有( )。(分数:2.00)A.平均差B.标准差C.标准差系数D.基尼系数E.洛沦茨曲线36.相对比较可使
14、用的指标有( )(分数:2.00)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速度指标D.结构指标E.比例指标37.与简单评价相比,综合评价的特点是( )。(分数:2.00)A.评价过程是一个指标一个指标顺次完成的B.评价过程不是一个指标一个指标顺次完成的,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C.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D.评价结果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E.评价结果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38.根据综合评价的特点,对确定了权数和消除了量纲后的单向变化的指标进行综合汇总方法有( )。(分数:2.00)A.直接综合法B.加权平均法C.综合记分法D.系统聚类分
15、析法E.距离综合法39.统计评价中,计划标准是指计划部门或业务部门提出的( ) A实际数 B。定额数 C达标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 E计划数(分数:2.00)A.B.C.D.E.三、B判断题/B(总题数:17,分数:17.00)40.综合评价是指在统计评价中,将一项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分别选择评价标准,逐一进行评价的过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判别和检验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主观和客观吻合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经调查 A、B 两个班 2009 年高考平均分均为 520 分,我们可以断定这两个高考班分数分布状况也是相同的。( )(分数:1.
16、00)A.正确B.错误43.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最初是度量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程度的方法,洛伦茨曲线是根据分布数列资料绘制的,根据洛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根据洛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出反映居民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品支出百分比的指标一基尼系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运用平均指标指标进行比较,对研究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分布差异进行评价就是差异评价。(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对总体的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评价可以采用 X2检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X2检验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是用累计次数或
17、累计频率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一项指标被其他指标取代的可能性越小,它的独立性就越强,在评价中的作用也就越重要。(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进行相对化处理时,“正指标”和“逆指标”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正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小表现越好的指标,“逆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大表现越好的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进行函数化处理时,不论是正指标还是逆指标,利用同公式均可得到合理的分值。(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标准化处理是在假定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将变量值转化为数学期望为 1,
18、方差为 0 的标准化数值,从而达到同度量的效果。(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无论是正指标还是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都要将指标的正负号对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在 A.L.Sally 的 1-9 比率标度法中,标度 5 表示个指标比另个指标稍微重要。(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在许多综合评价中,利用加权平均法和简单综合法得到的排序结果是一样的,这说明两者得到的综合值应该结论一致。(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模糊现象是指那些概念本身没有明确含义,因而难以确定某一事物是否属于这一概念的现象。( )(分数:1.00)A
19、.正确B.错误56.主成分分析中,计算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是为了确定主成分(即综合指标)的个数,并据此建立主成分方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6,分数:48.00)(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已知 2006 年和 2009 年某地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表 26 所示。B 表 2-6/B 三次产业所占比重(%)2006 2009 两年之间的差额第一产业 25 22 -3第二产业 25 30 5第三产业 50 48 -2请根据上述资料应用 X2检验方法,给定显著性水平 =0.05,判断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同年度上有无显
20、著差异:(分数:6.00)(1).要进行显著性差异的判断,首先建立的假设为( )。 A原假设:两组比重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 B备择假设:两组比重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C原假设:两组数据平均数相同 D备择假设:两组数据平均数不同(分数:2.00)_(2).X2统计量的公式为( )。(E i、O i分别表示 2006 年和 2009 年的第 i 个比重数)(分数:2.00)_(3).根据所给的显著性水平,查分布表时,所应用的自由度为( )。 A1 B2 C3 D4(分数:2.00)_已知 A、B、C 三个地区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资料,如表 2-7 所示。B 表 2-7/B 实际值单位 标准值A B
21、 C资产负债率 % 60 61.63 64.07 54.44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年 1.52 1.15 1.43 1.38用相对化处理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消除量纲的处理,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对化处理时,应选择的消除量纲公式为( )。(其中 xi值,x m为标准值, 示处理后的指标)(分数:2.00)_(2).根据所选择的公式,对 A 地区资产负债率的相对化处理结果为( )。 A85.42% B97.67% C102.7% D106%(分数:2.00)_(3).根据所选择的公式,对 B 地区资产周转率的相对化处理结果为( )。 A75.66% B94.08%
22、C103.2% D106.3%(分数:2.00)_(4).若单纯按资产负债率来看,C 地区在这三个地区中处于( )。 A最低水平 B中游水平 C最高水平 D不能判断(分数:2.00)_已知甲、乙、丙三个城市的经济效益指标如表 28 所示。B 表 2-9/B 实际值单位 甲 乙 丙总资产贡献率 % 5.81 6.35 7.10工业劳动生产率 元/人 41686.80 32.066.12 55525.30用标准化处理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消除量纲的处理,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三个城市的平均总资产贡献率、平均工业劳动生产率为( )。 A6.42%;42500 B6.42%;43093
23、 C7.25%;42500 D7.25%;43093(分数:2.00)_(2).总资产贡献率、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标准差为( )。 A0.529%;3258 B0.529%;9629 C1.55%;3258 D1.55%;9629(分数:2.00)_(3).用标准化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得到的标准化数据( )。 A数学期望为 0,方差为 0 B数学期望为 0,方差为 1 C数学期望为 1,方差为 0 D数学期望为 1,方差为 1(分数:2.00)_(4).若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数据大于 0,说明该指标( )。 A低于平均水平 B等于平均水平 C高于平均水平 D无法判断(分数:2.00)_已知甲乙两个地区的经
24、济效益指标及相关资料,如表 2-9 所示。B 表 2-9/B 单位 满意值 不允许 值 权数 甲地区 乙地区总资产贡献值 % 12 6 33 9.60 6.92资本保值增值率 % 150 100 26 120.67 113.23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年 2 1 25 1.76 1.59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50000 15000 16 34956.0344551.2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这两个地区的功效系数,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数:8.00)(1).计算每个指标的功效系数的公式为( )。 A功效系数=100 B功效系数= 40+60 C功效系数=100 D功效系数= (分数:2.0
25、0)_(2).甲地区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功效系数是( )。 A41.34 B76.54 C156.76 D241.90(分数:2.00)_(3).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甲、乙两个地区的功效系数分别为( )。 A83.47;76.08 B84.19;73.72 C85.42;72.52 D85.42;73.72(分数:2.00)_(4).甲、乙两个地区相比较( )。 A甲地区经济效益好 B乙地区经济效益好 C两地区的经济效益相同 D无法判断(分数:2.00)_通过在线调查得知消费者从速度、使用便捷性和稳定性三方面对某公司新上市的浏览器给予四个等级的评价数据,如表 2-11 所示。B 表 2-11/B 很
26、好 好 一般 不好速度 0.40 0.30 0.25 0.05便捷性 0.50 0.35 0.10 0.05稳定性 0.80 0.15 0.05 0根据专家评判,这三个指标的权重依次为 0.2,0.35,0.45,请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该品牌方便面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数:8.00)(1).在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时,公式 B=WR 中 W 的元素代表( )。 A评价指标的量纲 B评价指标的稳定程度 C评价指标的权重 D评价指标的数量(分数:2.00)_(2).从三个指标综合考察,对这种产品认为很好的比例为( )。 A25.0% B61.5% C63.5% D65.5%(分数:2.00)_(3).
27、从三个指标综合考察,对这种产品认为不好的比例为( )。 A1.50% B1.75% C2.50% D2.75%(分数:2.00)_(4).从三个指标综合考察,对这种产品认为一般的比例为( 。)。 A2.75% B6.15% C10.75% D25%(分数:2.00)_某公司通过四个指标对其新推出的电子数码产品在 20 种型号之间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原始指标数值得到指标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表 2-12 所示。B 表 2-12/B 特征向量主成分 特征值L1 L2 L3 L4Y1Y2Y3Y42.9201.0240.0490.0070.14850.95440.2516-0.0612
28、-0.5735-0.09840.77130.2519-0.5577-0.2695-0.55890.5513-0.58140.0824-0.1624-0.079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写出第一主成分方程:(分数:10.00)(1).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应使第一主成分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重( )。 A最小 B次大 C最大 D为各个主成分所占比重的加权平均值(分数:2.00)_(2).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 A25.6% B65% C73% D83%(分数:2.00)_(3).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 A0.175% B1.2% C1.75% D12%(分数:2.00)_(4).
29、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 )。 A85.1% B90.3% C95.3% D98.6%(分数:2.00)_(5).第一主成分方程为( )。 Ay 1=0.1485x1-0.5735x2-0.5577x3-0.5814x4 By 1=0.9544x1-0.0984x2+0.2695x3+0.0824x4 Cy 1=0.2516x1+0.7733x2-0.5589x3-0.1624x4 Dy 1=-0.0612x1+0.2519x2+0.5513x3-0.0793x4(分数:2.00)_现状分析答案解析(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
30、00)1.统计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并且是其他评价方法基础的是( )。(分数:1.00)A.简单评价 B.空间标准C.综合评价D.模糊评价解析:解析 简单评价是指在统计评价中,将一项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分别选择评价标准,逐一进行评价的过程,它在统计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是其他评价方法基础。2.在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评价中,如果( ),就可以推断,从中抽取各个样本的那些总体的平均值确实是不同的。(分数:1.00)A.F*F,接受原假设B.F*F,拒绝原假设 F*解析:3.根据洛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G=A/(A+B),当 B=0 时,表示( )。(分数:1.00)A.收入分配绝对平
31、等B.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C.需求水平绝对相等D.需求水平绝对不相等解析:4.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计量单位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一般采取( )。(分数:1.00)A.指标的选择B.数据的同度量处理 C.权数的确定D.计算综合指数解析:解析 在指标体系确定后,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计量单位)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一般在完成数据搜集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影响的处理,或称为同度量处理。5.现实中某些现象,能够在一定范围之内变化才较为理想,对这类问题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时,可采用( )。(分数:1.00)A.直接综合法B.加权平均法C.综合记分法D.距离综合法 解析:解析 对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常见的
32、方法有直接综合法、加权平均法、综合记分法、距离综合法,其中前三种综合方法只适用于单向变化(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指标的综合评价,而距离综合法适用于适度问题,即在一定范围之内变化才较为理想的问题。6.根据洛沦茨曲线图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G=A/(A+B),当 A=0 时,表示( )。(分数:1.00)A.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B.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C.需求水平绝对相等D.需求水平绝对不相等解析:解析 由于基尼系数 G=A/(A+B),所以 0G1。其中当 A=0 时,G=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 B=0 时,G=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当 0G1 时,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
33、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7.有三个指标 X1、X 2、X 3,通过专家评判进行两两比较后,其初始权数形成判断矩阵,如表 2-3 所示。(作表) 对表 2-3 中的资料计算每行各标度的几何平均数,则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为( )。(分数:1.00)A.0.7937;0.3467;0.6342B.0.1663;0.0727;0.7610 C.6.0139;13.7608;1.3140D.2.9120;3.3795;2.7509解析:解析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各标度的乘积的 n 次方根:,同理得:W 2= =0.3467,W 3=3.634;归一化处理: =0.794/(0.794+0.347+
34、3.634)= 0.1663,同理得: =0.0727,8.在方差分析法中,构造的样本统计量为( )。 (分数:1.00)A.B. C.D.解析:9.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有两个指标的作用完全相同,则在统计分析中( )。(分数:1.00)A.尽可能的增多相似的指标B.采用这两个指标与采用其中一个没有太大区别 C.尽量保持两个指标间相同的量纲D.尽量给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解析:解析 系统聚类分析法是指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亲疏程度来筛选指标的一种方法,基本思想是:如果有两个指标的作用完全相同,那么,在统计分析中采用这两个指标与只用其中一个指标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因此,在指标体系容量有限的条件下
35、,应该尽量减少相似程度较大的指标。10.“专家评判方法”中,当判断矩阵的阶数较高时,要想通过判断矩阵得到的权数达到一致性要求,则只有取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小于( )时。(分数:1.00)A.0.1 B.0.3C.0.7D.0.9解析:11.已知由四项指标组成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三个公司的相关资料,如表 21 所示。 B 表 2-1/B(分数:1.00)A.指标名称 B.单位C.标准值D.甲企业E.乙企业F.丙企业G.1产业销售率H.%I.96J.95K.94L.944.5M.2资产负债率N.%O.60P.62Q.55R.61S.3流动资产周转率T.次/年U.1.5V.1.2W.1.4X.
36、1.6Y.4生产率A.元/人AA.15000AB.45000AC.32000AD.55000解析:解析 指标 1,3,4 都是“正指标”,使用公式为: ;指标 2 资产负债率为“逆指标”,使用公式为:12. 2检验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其样本统计量为(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2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用来评价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它的检验统计量表达式为:13.假定从学习水平、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群众基础四个方面对三个预备党员的党性进行综合评价,获得的调查数据如表 2-5 所示: B 表 2-5/B(分数:1.00)A.B.权重C.甲 D.乙E.丙F.群
37、众基础G.0.3H.0.5I.0.6J.0.4K.工作能力L.0.3M.0.8N.0.9O.0.6P.领导能力Q.0.2R.0.4S.0.5T.0.3U.学习水平V.0.2W.0.7X.0.8Y.0.6解析:解析 14.根据四个指标的取值,计算得到每两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如表 22 所示。 B 表 2-2/B(分数:1.00)A.指标序号B.X1C.X2D.X3 E.X4F.X1G.1.000H.0.332I.-0.360J.-0504K.X2L.M.1.000N.-0.049O.0.484P.X3Q.R.S.1.000T.0.096U.X4V.W.X.Y.1.000解析:解析 X 1和指标 X
38、3相关系数为-0.360,指标 X1和指标 X2相关系数为 0.332,指标 X3和指标 X4相关系数为 0.096,指标 X1和指标 X4的相关系数为-0.504,所以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指标 X1和指标 X4,可以聚为一类。15.北京的成本费用利润为 2.81%,我们对其进行函数化处理,其上限值为 10%,下限值为 2%,则该项指标的功效系数为( )。 (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功效系数是指将指标的实际值转化为用百分制表示的数值的方法。故该项指标的功效系数为:16.在测评我国不同省市经济效益综合值,需要将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
39、用利润率等指标综合在一起,这种评价方法是( )。(分数:1.00)A.简单评价B.差异评价C.综合评价 D.模糊评价解析:解析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17.( )是指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数:1.00)A.简单评价B.综合评价 C.差异评价D.主成分分析方法解析:解析 简单评价是指在统计评价中,将一项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分别选择评价标准,逐一进行评价的过程;差异评价是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对研究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内部的分布差异进行的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是指把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
40、方法。18.聚类分析法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 )来筛选指标的方法。(分数:1.00)A.权数B.计量水平C.亲疏程度 D.一致性解析:19.对三种型号汽油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之间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是( )。(分数:1.00)A.Z 分布B.t 分布C.F 分布 D.X2分布解析:解析 对多个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法,其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是 F 分布。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20.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权数的确定方法有( )。(分数:2.00)A.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 B.定性赋权的指标比较法C.比率标度法 D.定量赋权的专家评判法E.
41、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 解析:21.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指标的重要性可以从( )进行评定。(分数:2.00)A.指标的可行性B.指标的综合性 C.指标的敏感性 D.指标的独立性 E.指标的可信度 解析:解析 评定指标的重要性包括:指标的综合性,即指标所反映的信息量的多寡;指标的敏感性,即指标的变动程度;指标的独立性,即指标是否被其他指标取代的;指标的可信度,即指标反映的水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22.实际操作中,较为适宜进行总体结构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有( )。(分数:2.00)A.方差分析法B.X2检验方法 C.K-S 检验方法 D.t 检验分析方法E.F 检验分析方法解析:解析 A 项,适用于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评价;D 项,适用于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情形的总体均值的显著性检验;E 项,适用于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显著性检验。23.综合评价分析中,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一般在完成数据搜集后还需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影响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分数:2.00)A.相对化处 B.函数化处 C.标准化处 D.指数化处理E.统一化处理解析:解析 消除量纲的处理方法:相对化处理,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