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经济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判断题/B(总题数:28,分数:56.00)1.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 )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分数:2.00)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2.若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斜率为 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 X 时,他更愿意放弃( )单位 X 而获得 1 单位 Y。(分数:2.00)A.05B.2C.1D.153.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2 个单位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
2、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000 元、1200 元、800 元和 1000 元;当产量为 3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100 元、1200 元、900 元和 700 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分数:2.00)A.0B.150C.100D.3004.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是一条( )。(分数:2.00)A.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B.反比例曲线C.平行于 X 轴(横轴)的直线D.平行于 Y 轴(纵轴)的直线5.在多次重复的双头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努力( )。(分数:2.00)A.使行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B.使另一个博弈者的利润最小C.使其
3、市场份额最大D.使其利润最大6.“需求”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下列属于“需求”的是( )。(分数:2.00)A.小郑月收入 2000 元,准备 2 年内购置 150 万的房产B.小周想买一盒巧克力,备好了钱但还没到超市去买C.小黄月收入 13000 元,但最近没有购买计划D.小王想购买一款智能手机,但手头拮据7.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 )。(分数:2.00)A.需求曲线上两点间价格的绝对变动除以需求量的绝对变动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C.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下降的百分比D.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8.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
4、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分数:2.00)A.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一把“双刃剑”D.科学技术发展是根本推动力9.目前,我国医药卫生市场秩序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与不和谐因素,包括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仿冒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这表明( )。(分数:2.00)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弱点B.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的特征C.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会出现不正当的经济行为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分数:2.00)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C.货币供应量D.基础货币11.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
5、给量是( )。(分数:2.00)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2.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分数:2.00)A.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B.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C.投资的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D.投资的收入弹性和货币供给的收入弹性13.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分数:2.00)A.价格机制B.利率机制C.汇率机制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分数:2.00)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补偿贸易15.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
6、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B.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无能为力C.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D.反对政府干预16.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 会越变越小,于是 AC 与 AVC 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分数:2.00)A.最终相交B.仅可无限接近C.永远不会相交D.重合1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 )。(分数:2.00)A.生产者B.交易者C.初次分配者D.再次分配者18.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利率B.货币供给量C.政府购买D.税收E.生产成本19.古典二
7、分法将经济学分为的理论包括( )。(分数:2.00)A.经济理论B.信用理论C.货币理论D.制度理论20.下列国际收支项目中,可以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的有( )。(分数:2.00)A.货物与服务B.储备资产C.证券投资D.收益21.下列经济因素中,对长期总供给有决定性影响的有( )。(分数:2.00)A.技术B.价格总水平C.劳动D.资本22.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有( )。(分数:2.00)A.加强税收调节B.增加社会保障支出C.增加经济建设支出D.没收财产并重新分配E.提供社会福利23.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
8、向变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4.在长期中是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的。因此,长期平均成本实际上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5.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对产品的购买能力。(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6.潜在 GDP 与实际 GDP 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8.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开支增加最终导致公众储蓄的下降。( )
9、(分数:2.00)A.正确B.错误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经济学)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判断题/B(总题数:28,分数:56.00)1.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 )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分数:2.00)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 0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 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的一些指标。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把大部分
10、的收入都用在了食物上,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比较低。2.若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斜率为 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 X 时,他更愿意放弃( )单位 X 而获得 1 单位 Y。(分数:2.00)A.05B.2 C.1D.15解析:解析:斜率:12,即 X 与 Y 的边际替代率为 12,表示消费者愿意放弃 2 单位 X 而得到 1 单位Y。3.当某企业的产量为 2 个单位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000 元、1200 元、800 元和 1000 元;当产量为 3 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100 元、1200 元、900 元和 700 元
11、,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分数:2.00)A.0B.150C.100 D.300解析:解析:边际成本是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所以,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2000)(32)=100(元)。4.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是一条( )。(分数:2.00)A.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B.反比例曲线 C.平行于 X 轴(横轴)的直线D.平行于 Y 轴(纵轴)的直线解析: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将变小。5.在多次重复的双头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努力( )。(分数:2.00)A.使行业的总利润达
12、到最大B.使另一个博弈者的利润最小C.使其市场份额最大D.使其利润最大 解析:6.“需求”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下列属于“需求”的是( )。(分数:2.00)A.小郑月收入 2000 元,准备 2 年内购置 150 万的房产B.小周想买一盒巧克力,备好了钱但还没到超市去买 C.小黄月收入 13000 元,但最近没有购买计划D.小王想购买一款智能手机,但手头拮据解析:解析:需求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到的商品数量,所以需求必须既有意愿且有实际购买能力,因此答案选择 B。7.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 )。(分数:2.00)A.需求曲线上两点间价格的绝对变动除以需求量
13、的绝对变动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C.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下降的百分比D.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解析: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故本题答案选 B。8.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分数:2.00)A.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一把“双刃剑”D.科学技术发展是根本推动力解析: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在国际之间进行优化配置,即资源配置的国际化。9.目前,我国医药卫生市场秩序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与不和谐
14、因素,包括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仿冒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这表明( )。(分数:2.00)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弱点B.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的特征C.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会出现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解析:解析: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仿冒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说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秩序存在着某些问题,并不能反映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等弱点,故 A 项不选,B、D 两项与反映问题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分数:2.00)A.利率 B.法定存款准备金C.货币供应量D.基础货币
15、解析:11.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是( )。(分数:2.00)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要素劳动的供给曲线形状。随着工资的提高,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向左后弯曲。即先增加后减少。12.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分数:2.00)A.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B.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C.投资的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D.投资的收入弹性和货币供给的收入弹性解析:解析: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
16、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影响投资,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一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是利率。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然后再由支出影响投资,最终作用于总收入。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带来产出的改变,但在长期,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13.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分数:2.00)A.价格机制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解析: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分数:2.00)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D.补偿贸易解析:解析:消费信用就是由
17、企业、银行或其他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从各国信用消费的构成来看,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所占比例在 90以上,是信用消费的主体部分。个人获得住房贷款主要是消费信用。15.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B.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C.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D.反对政府干预解析:解析:货币主义的两点主张值得关注:一是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二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能产生乘数效应。16.在短期内,随着
18、产量的增加,AFC 会越变越小,于是 AC 与 AVC 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分数:2.00)A.最终相交B.仅可无限接近 C.永远不会相交 D.重合解析:解析:在短期内,产量的增加,会使得不变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是再减少也是存在的,即:可能会无限的趋近于零,但是始终存在。在短期内,任何生产的进行都少不了不变成本。在长期内,所有要素都可以进行调整,也就没有不变成本的说法。1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 )。(分数:2.00)A.生产者 B.交易者 C.初次分配者 D.再次分配者解析: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生产者、交易者和初次分配者。它们集中并有效组合各种
19、要素进行生产,然后向社会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以追求最大利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18.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利率 B.货币供给量 C.政府购买 D.税收 E.生产成本解析:解析:总需求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利率影响投资,税收影响居民的消费,货币供给量影响总需求。故正确答案为 ABCD。19.古典二分法将经济学分为的理论包括( )。(分数:2.00)A.经济理论 B.信用理论C.货币理论 D.制度理论解析:解析: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
20、的研究方法。当时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下列国际收支项目中,可以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的有( )。(分数:2.00)A.货物与服务 B.储备资产C.证券投资D.收益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分类。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21.下列经济因素中,对长期总供给有决定性影响的有( )。(分数:2.00)A.技术 B.价格总水平C.劳动 D.资本 解析:解析: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
21、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22.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有( )。(分数:2.00)A.加强税收调节 B.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C.增加经济建设支出D.没收财产并重新分配E.提供社会福利 解析:解析: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23.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22、。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4.在长期中是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的。因此,长期平均成本实际上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5.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对产品的购买能力。(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 1 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需求不只包括购买力,
23、还包括购买欲望。26.潜在 GDP 与实际 GDP 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潜在 GDP 是一个国家在正常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能够生产出的 GDP,所以也叫“充分就业的 GDP”,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潜力。实际 GDP 是用基年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 GDP。潜在 GDP 与实际 GDP 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 GDP 小于潜在 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潜在 GDP 是由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决定的,增长的趋势比较稳定;实际 GDP 则随商业周期而波动。当实际 GDP 偏离潜在 GDP 的程度较大时,就出现经济波动。2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28.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开支增加最终导致公众储蓄的下降。(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开支增加会增加国民收入,所以最终会导致公众储蓄量和消费量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