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57464       资源大小:50.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4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分数:2.00)A.辩证法与形成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分数:2.00)A.区分整体与部分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3.阿杜的天黑歌词中,“

    2、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气者,理之依也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数:2.00)A.B.C.D.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分数:2.00)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分数:2.00)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

    3、物质器官6.唯物辩证法认为( )。(分数:2.00)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分数:2.00)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9.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4、)。(分数:2.00)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0.毛泽东同志说:“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分数:2.00)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 )的辩证统一。(分数:2.00)A.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D.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1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 )。(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

    5、义C.客观唯心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4.“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5.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因为( )。(分数:2.0

    6、0)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分数:2.00)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7.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分数:2.0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8.恩格斯指出:“

    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分数:2.00)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20.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分数:2.00)A

    8、.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2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分数:2.00)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22.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有个人和集体之分B.个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具有独特的肉体生命的社会存在C.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分属于大大小小的群众集体D.集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23.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分数:

    9、2.00)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24.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分数:2.00)A.生产实践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思维活动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2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6.物质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之中的基本观点。(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社会改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

    10、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4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分数:2.00)A.辩证法与形成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解析: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观点承认了物质的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观点承认了意识的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观点是对立的。故本题答案选 B。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

    11、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分数:2.00)A.区分整体与部分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解析:解析:萤火虫虽然能发出光,但它终究不是真正的火;荷叶上的露珠虽然很圆,但它终究不是真正的珍珠。这句话启示我们,观察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故本题答案选 D。3.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气者,理之依也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闭上眼

    12、睛就是天黑”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反映的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 D。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分数:2.00)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解析: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

    13、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分数:2.00)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解析: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C 是唯心主义的说法,B 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6.唯物辩证法认为( )。(分数:2.00)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

    14、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解析: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说法,贬低了偶然性的地位,故 A 项说法错误;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故 B 项错误;偶然性具有不确定性,故 C 项错误;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所以答案为 D 选项。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 解析:解析: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感

    15、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所以答案为 D 选项。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分数:2.00)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解析:解析: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地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

    16、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9.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分数:2.00)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解析:解析: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其中,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10.毛泽

    17、东同志说:“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分数:2.00)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解析:1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 )的辩证统一。(分数:2.00)A.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D.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1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 )。(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解析:解析: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

    18、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此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19、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本题题干中的诗句即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4.“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恩格斯这句话表明的是历史灾难和历史的进步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5.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因为( )。(分数:2.00)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D.实践是认识

    20、的来源解析:解析:认识与实践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理论必须从实践中得来,实践则必须自始至终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实践的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方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和及时调整实践的道路和手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评价实践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实践观念。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用最高的理念指导新条件下的实践。1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分数:2.00)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

    21、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题干引用的材料生动地说明了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本质特点。“仁者心动”中的“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心即精神,这里把物质的运动理解为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17.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分数:2.0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

    22、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解析: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大众心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A、B、C 都是错误观点,D 是正确选项。18.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漂,认识从实践中来,没有实

    23、践就不可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认识也跟着向前推进。题干中说的就是技术上的需要(实践)推动科学(认识)的前进。因此 D 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分数:2.00)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解析:解析: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因此补碘应把握“度”,注意掌握分寸。

    24、故 A 项正确。有的地区缺碘,有的地区不缺碘,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这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分析问题,不应盲目补碘。故 B 项正确。人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体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 C 项正确。故答案应选 ABC。20.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分数:2.00)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解析:解析: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都是可知论。而只要承认思维能认识存在,也就必须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一致的。所以在回答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25、的问题上,唯物主义都是肯定的回答,而有些唯心主义做出肯定回答,有些则不是。由于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当然也就否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2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分数:2.00)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解析:解析:主观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的意识、思想、思想方法、认识能力、科学文化水平等。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通过实践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实践

    26、基础上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实现的,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有个人和集体之分 B.个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具有独特的肉体生命的社会存在 C.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分属于大大小小的群众集体 D.集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 解析:解析: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有个人和集体之分。个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具有独特的肉体生命的社会存在。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分属于大大小小的群众集体。集体是由某种共同纽带联系起来的个人所构成的群体,它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23.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27、)。(分数:2.00)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解析: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A、C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B、D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4.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分数:2.00)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

    28、科学实验 D.思维活动解析: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2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故本题判断错误。26.物质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之中的基本观点。(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之中的基本观点。27.社会改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