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运行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已知:C=3000 亿元,I=800 亿元,G=960 亿元,X=200 亿元,M=160 亿元,折旧=400 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 )。(分数:1.00)A.净投资=800 亿元B.NDP=4000 亿元C.净出口=30 亿元D.GDP=4800 亿元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用收入法计算 GDP 应等于( )。(分数:1.00)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2、3.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 430 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 10 美元,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美元。(分数:1.00)A.500B.480C.470D.4504.下列属于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差别的是( )。(分数:1.00)A.间接税B.直接税C.公司为分配利润D.利息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政府支出的是( )。(分数:1.00)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
3、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分数:1.00)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大于7.把所有厂商支付的劳动者的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来计算 GDP 的方法是( )。(分数:1.00)A.最终产品法B.收入法C.支出法D.增加价值法8.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的是( )。(分数:1.00)A.企业利润B.工资C.租金D.折旧9.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NP 的基本缺陷是( )。(分数:1.00)A.它测定的是一国的生产而非消费B.它不能测定私入产出总量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联系的生产10.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 20000 亿美元,本
4、年度生产了 6000 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 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亿美元。(分数:1.00)A.6000;4000B.20000;25000C.5000;4000D.14000;2000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1.在社会经济中,私人储蓄转换成社会需求的途径有( )。(分数:2.00)A.借给企业形成投资B.借给政府形成政府支出C.借给外国形成出口信贷D.支付罚款E.归还借款12.天然气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分数:2.00)A.家庭用于做饭B.化工厂作为燃料生产化肥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机械厂用于焊接E
5、.居民用于取暖1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分数:2.00)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今年物价水平与实物产量的乘积一定高于去年E.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可能低于去年14.一个经济社会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分数:2.00)A.总支出=总供给B.总需求=总供给C.投资=储蓄D.进口=出口E.税收=政府支出15.下列各项命题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民生产净值(NN 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B.国民生产净值(NN 加资本消耗(折旧
6、)等于 GN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E.用支出法核算 GDP 的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16.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分数:2.00)A.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小学B.政府购买轿车C.政府给公务员加薪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E.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17.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分数:2.00)A.企业增加一批库存商品B.建造一批商品房C.企业购买一辆轿车D.居民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E.家庭购买公司债券18.下列哪一种情况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分数:2.00)A.自发性支出增加B.
7、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E.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19.最终产品法是将以下各项加总起来计算 GDP 的,只有( )除外。(分数:2.00)A.消费B.储蓄C.进口D.净出口E.投资和政府购买20.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分数:2.00)A.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B.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C.国民收入-间接税=国民生产总值D.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E.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三、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分数:1.00)A.正确B
8、.错误22.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投资大于储蓄时,会导致失业并引发通货紧缩。(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4.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5.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6.净投资与资本消耗折扣相等,意味着投资品价值保持不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7.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8.
9、某居民花 40 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9.股票和债券交易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0.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构成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宏观经济运行于国民收入的决定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已知:C=3000 亿元,I=800 亿元,G=960 亿元,X=200 亿元,M=160 亿元,折旧=400 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 )。(分数:1.00)A.
10、净投资=800 亿元B.NDP=4000 亿元C.净出口=30 亿元D.GDP=4800 亿元 解析:解析 GDP=C+I+C+(X-M)=3000+800+960+(200-160)=4800(亿元);NDP=GDP-折旧=4800-400=4400(亿元);净出口=X-M=200-160=40(亿元);净投资=I-折旧=800-400=400(亿元)。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用收入法计算 GDP 应等于( )。(分数:1.00)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收入-中间产品成本解析:解析 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亦即
11、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总体上来说,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公式如下: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3.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 430 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 10 美元,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美元。(分数:1.00)A.500B.480 C.470D.450解析:解析 从个人收入中扣除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和个人所得税、住房补贴和国家的特殊津贴等,最后得到的是个人的可支配收
12、入。故本题中只需扣除个人所得税,可支配收入=570-90=480(美元)。4.下列属于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差别的是( )。(分数:1.00)A.间接税 B.直接税C.公司为分配利润D.利息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民收入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后的余额。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政府支出的是( )。(分数:1.00)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解析:解析 政府支出分为两类,即用于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政府购买,以及不以换取产品与劳
13、务为目的的转移支付。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分数:1.00)A.大于 B.小于C.等于D.不大于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它是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而得。如果一国的 GNP 超过 C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入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
14、收入;反之,如果 GDP 超过 GN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7.把所有厂商支付的劳动者的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来计算 GDP 的方法是( )。(分数:1.00)A.最终产品法B.收入法 C.支出法D.增加价值法解析:解析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来核算 GDP。其计算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8.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的是( )。(分数:1.00)A.企业利润B.工资C.租金D.折旧 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NI)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
15、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狭义的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为:NI=GDP-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所以,折旧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9.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NP 的基本缺陷是( )。(分数:1.00)A.它测定的是一国的生产而非消费 B.它不能测定私入产出总量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联系的生产解析:解析 BCD 三项都是 GNP 核算的缺陷,其中 A 项是基本缺陷。10.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 20000 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 6000 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 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亿美元。(分数:1.0
16、0)A.6000;4000 B.20000;25000C.5000;4000D.14000;2000解析:解析 总投资为生产的 6000 亿美元资本品;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000-2000=4000(亿美元)。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1.在社会经济中,私人储蓄转换成社会需求的途径有( )。(分数:2.00)A.借给企业形成投资 B.借给政府形成政府支出 C.借给外国形成出口信贷 D.支付罚款E.归还借款解析:解析 在社会经济中,私人储蓄转换成社会需求的途径有:将储蓄借给企业,例如,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以增加企业的投资;将储蓄借给政府,即政府向
17、私人举债,用于增加政府支出;将储蓄借给外国,例如以出口信贷的方式把资金借给外国,以增加外国部门对企业部门产品的需求。12.天然气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分数:2.00)A.家庭用于做饭 B.化工厂作为燃料生产化肥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机械厂用于焊接E.居民用于取暖 解析:解析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BCD 三项都属于中间产品。1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分数:2.00)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
18、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今年物价水平与实物产量的乘积一定高于去年 E.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可能低于去年 解析:解析 名义生产总值是价格和实际产量的乘积,所以在名义生产总值较高的年代,实际生产总值不一定也较高,可能会较低。14.一个经济社会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分数:2.00)A.总支出=总供给 B.总需求=总供给 C.投资=储蓄 D.进口=出口E.税收=政府支出解析:解析 一个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要实现均衡的条件主要有:总支出必须等于总收入;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宏观经济运行就会呈现非均衡的状态。例如,当投资大于储蓄时
19、,意味着经济中存在着过度需求,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并引发通货膨胀;反之,当投资小于储蓄时,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着需求不足,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又会导致失业并引发通货紧缩。15.下列各项命题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民生产净值(NN 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 B.国民生产净值(NN 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 GN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E.用支出法核算 GDP 的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 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
20、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国民收入,即:NI=GDP-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用收入法核算 GDP 的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16.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分数:2.00)A.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小学B.政府购买轿车C.政府给公务员加薪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E.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 解析:解析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D 项是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E 项支付利息也没有涉及购买物品和劳务,不属于政府购买。17.经济学上的投资是
21、指( )。(分数:2.00)A.企业增加一批库存商品 B.建造一批商品房 C.企业购买一辆轿车 D.居民购买一套新建商品房 E.家庭购买公司债券解析:解析 经济学上的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E 项公司发行债券才是投资,家庭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并不算投资。18.下列哪一种情况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分数:2.00)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E.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 解析:解析 D 项净税收增加将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
22、收入,从而会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最终对经济总收入水平的影响是反向的。19.最终产品法是将以下各项加总起来计算 GDP 的,只有( )除外。(分数:2.00)A.消费B.储蓄 C.进口 D.净出口E.投资和政府购买解析:解析 最终产品法,又称支出法,指通过核算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来计量 GDP。公式如下:GDP=C+I+G+(X-M),B 项储蓄是收入法的一项;C 项进口是支出法中的一项。20.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分数:2.00)A.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 B.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C.国民
23、收入-间接税=国民生产总值D.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 E.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解析:解析 BC 两项的正确的表达式应为: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国民收入。三、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1.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22.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投资大于储蓄时,会导致失业并引发通货紧缩。(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在社会经济运
24、行中,当投资大于储蓄时,意味着经济中存在着过度需求,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并引发通货膨胀。2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才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24.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政府支出是排除了转移支付后的支出。25.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当本年度资本品和房屋的产值不足以弥补资本消
25、耗折扣时,净投资为负数。26.净投资与资本消耗折扣相等,意味着投资品价值保持不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净投资为正数意味着资本消耗折扣已得到补偿,所以净投资等于资本消耗折旧实际上表示净投资与更新投资相等,资本存量增加了。27.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28.某居民花 40 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这种行为是投资行为。29.股票和债券交易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只有在最终物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才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30.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构成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它已算人以前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