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货(四)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2009 年 9 月 3 日,川原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0 年 1 月 20 日,川原公司应按每台 31 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 6 台。2009 年 12 月 31 日,川原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 140 万元,数量为 5 台,单位成本为 28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30 万元/台。销售 5 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5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川原公司结存的 5
2、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50 B145 C140 D135(分数:1.00)A.B.C.D.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 年 10 月 9 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0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1700 元。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 1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11 年11 月 1 日该批材料全部被生产部门领用,用于加工 A 产品,加工过程中发生人工费用 700 元、制造费用230 元。则该 A 产品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A11700 B12730 C10000 D10100(分数:1.00)A.B.C.D.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
3、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 5000 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 元,增值税税款为 85000 元,另发生运输费 2000 元(可按 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 1000 元,途中保险费为 800 元。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 20%,其中合理损耗 5%,另 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元。 A435336 B432650 C503660 D428111(分数:1.00)A.B.C.D.4.以下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B存货的仓储费不应计入存货的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4、C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支出,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D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取得的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分数:1.00)A.B.C.D.5.2011 年 10 月 5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2 年 1 月 10 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3.2 万元的价格向乙方公司提供 A 商品 15 台。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A 商品的单位成本为 2.4万元,数量为 20 台。2011 年 12 月 31 日,A 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2.8 万元,若销售 A 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 0.6 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11 年 12
5、月 31 日 A 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52 B48 C47 D44(分数:1.00)A.B.C.D.6.A 公司委托 B 公司加工材料一批,A 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50000 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 2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同类物资在 B 公司目前的销售价格为 70000 元。A 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假设 A、B 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消费税税率为 10%。该材料 A 公司己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 )元。 A52000 B57778 C591300 D59
6、340(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7.下列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类别计提法计提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产品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8.下列各项中,构成外购存货成本的有( )。(分数:2.00)A.买价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中支付的增值税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9.下列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对于已过期
7、的存货,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对于生产中不需要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应将其账面价值金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的材料,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已霉烂变质的存货10.以下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B.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C.企业加工特定产品持有的存货,应当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D.企业持有的超过合同数量的存货,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也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11.下列关于成本与可
8、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成本指的是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则应调整为实际成本B.可变现净值等于期末存货的估计售价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并不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12.下列关于存货确认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购货方对已付款购进,但尚在运输途中的商品,确认为存货B.生产企业对预计发生的制造费用,确认为存货C.购货方对期末未收到销售方结算发票但已运抵购货方验收入库的商品确认为存货D.工业企业将为构建办公楼而购入的工程物资确认为存货13.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
9、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B.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C.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D.资产负债表日,只要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就应将之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转回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6.00)14.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实现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可以不用结转。(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5.企业购入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成本,使材
10、料的单位成本减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6.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余额。(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7.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赀、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8.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9.若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当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减值,但材料发生减值,则材料期末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11、)(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20.00)20.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 1390 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1)A 产品 100 件,每件成本为 10 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 1000 万元,其中 40 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 11 万元,其余 A 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 产品 2010 年 12 月 3 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 10.2 万元,预计销售每件 A 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0.5 万元。(2)B 配件 50 套,每套成本为 8 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 400 万元。B 配件是专门为组
12、装 A 产品而购进的。50 套 B 配件可以组装成 50 件 A 产品。B 配件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 9 万元。将 B 配件组装成 A 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2 万元。2010 年 1 月 1 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 30 万元(均为对 A 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 年对外销售 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要求 编制 2010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分数:10.00)_2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 2010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
13、计处理提出疑问:(1)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300 件甲产品、100 件乙产品。300 件甲产品和 100 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 120 万元。其中,300 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 150 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 118 万元;100 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 118 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 2 万元。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对 300 件甲产品
14、和 100 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 48000 万元(1204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 46400 万元(118-2)400的差额计提了 1600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009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电子设备 3000 台,单位成本 1.4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4 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 0.1 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00 万元。甲公司于 2010 年3 月 6 日向丙公司销售电子设备 10 台,每台 1.2 万元,货款已收到。2010 年
15、 3 月 6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40.4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应交税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贷:库存商品 140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3004200140=10(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1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要求 根据资料(1)和(2),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分数:10.00)_存货(四)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2009
16、 年 9 月 3 日,川原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0 年 1 月 20 日,川原公司应按每台 31 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 6 台。2009 年 12 月 31 日,川原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 140 万元,数量为 5 台,单位成本为 28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30 万元/台。销售 5 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5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川原公司结存的 5 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50 B145 C140 D135(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7、 本题考核存货的期末计量。川原公司 2009 年末甲产品的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计算期末库存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全部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其可变现净值=315-5=150(万元),大于其成本 140 万元,没有发生减值,所以账面价值为 140 万元。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 年 10 月 9 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0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1700 元。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 1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11 年11 月 1 日该批材料全部被生产部门领用,用于加工 A 产品,加工过程中发生人工费用 700
18、元、制造费用230 元。则该 A 产品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A11700 B12730 C10000 D10100(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A 产品是该企业自己加工生产的产品,其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外购成本,一部分是加工成本。其中,外购成本=10000+1700+100=11800 元,加工成本=700+230=930 元。A 产品成本=11800+930=12730 元。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是,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计入产品成本。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 5000 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
19、 元,增值税税款为 85000 元,另发生运输费 2000 元(可按 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 1000 元,途中保险费为 800 元。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 20%,其中合理损耗 5%,另 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元。 A435336 B432650 C503660 D428111(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外购成本的计算。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1005000+2000(1-7%)+1000+800(1-15%)=428111(元)。4.以下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20、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B存货的仓储费不应计入存货的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C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支出,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D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取得的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例如,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所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5.2011 年 10 月 5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2 年 1 月 10 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3.2 万元的价格向乙方公司提供 A 商品 15 台
21、。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A 商品的单位成本为 2.4万元,数量为 20 台。2011 年 12 月 31 日,A 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2.8 万元,若销售 A 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 0.6 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11 年 12 月 31 日 A 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52 B48 C47 D44(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甲公司期末持有 A 产品 20 台,超过销售合同中的数量,因此 A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分两部分确定: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2-0.6)15=39(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8-0.6)5=11(万
22、元);有合同部分成本=2.415=36(万元),低于可变现净值,期末按成本计量;无合同部分成本=2.45=12(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期末按可变现净值计量。A 产品的账面价值=36+11=47(万元)。6.A 公司委托 B 公司加工材料一批,A 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50000 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 2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同类物资在 B 公司目前的销售价格为 70000 元。A 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假设 A、B 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消费税税率为 10%。该材料 A 公司己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
23、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 )元。 A52000 B57778 C591300 D5934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委托加工存货成本的计算。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的借方,不计入存货成本。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50000+2000=52000(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7.下列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类别计提法计提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D
24、.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产品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的相关核算。选项 A,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照单项计提法计提;选项 C,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作为存货发出成本的调整,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8.下列各项中,构成外购存货成本的有( )。(分数:2.00)A.买价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中支付的增值税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解析:解析 购入的存货,其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发生的增值税不计入成本,应作为进项税
25、额抵扣,但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增值税不能抵扣,因此应计入存货成本。9.下列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对于已过期的存货,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对于生产中不需要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应将其账面价值金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的材料,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解析:解析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0 时,应将该存货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跌价准备。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0:(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
26、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因此,选项 B、D 正确。10.以下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B.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C.企业加工特定产品持有的存货,应当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D.企业持有的超过合同数量的存货,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也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解析:解析 企业为加工特定产品持有的存货,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选项
27、C 错误;企业持有的超出合同数量的存货,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选项 D 错误。11.下列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成本指的是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则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B.可变现净值等于期末存货的估计售价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并不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法的运用。选项 B,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选项 D,当
28、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而不是按成本计量。12.下列关于存货确认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购货方对已付款购进,但尚在运输途中的商品,确认为存货 B.生产企业对预计发生的制造费用,确认为存货C.购货方对期末未收到销售方结算发票但已运抵购货方验收入库的商品确认为存货 D.工业企业将为构建办公楼而购入的工程物资确认为存货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的确认。选项 A 为在途物资;选项 B,由于制造费用仅是预计,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地确定其成本,因此不是企业的存货;选项 C,期末购货方应作为存货暂估入账;选项 D,工程物资持有的目的是建造办公楼,不符合存货的定
29、义。13.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B.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C.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D.资产负债表日,只要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就应将之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转回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的相关会计处理。选项 B,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不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选项 D,只有是因为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而导致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升高,减记的金额,可以在原已计提的限额内转回。三、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6.00)1
30、4.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实现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可以不用结转。(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15.企业购入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成本,使材料的单位成本减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外购存货成本的确定。企业购入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成本,会增加材料的单位成本。16.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
31、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余额。(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17.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赀、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
32、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18.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19.若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当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减值,但材料发生减值,则材料期末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若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当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减值,则材料期末按成本计量。四、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20.00)20.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
33、货的账面价值为 1390 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1)A 产品 100 件,每件成本为 10 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 1000 万元,其中 40 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 11 万元,其余 A 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 产品 2010 年 12 月 3 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 10.2 万元,预计销售每件 A 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0.5 万元。(2)B 配件 50 套,每套成本为 8 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 400 万元。B 配件是专门为组装 A 产品而购进的。50 套 B 配件可以组装成 50 件 A 产品。B 配件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市场价格为
34、每套 9 万元。将 B 配件组装成 A 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2 万元。2010 年 1 月 1 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 30 万元(均为对 A 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 年对外销售 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要求 编制 2010 年 12 月 31 日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分数:10.00)_正确答案:(1)A 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 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5)=420(万元),成本=4010=4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超过合同数量部分:A 产品可变现净值=60(10.2-0.5)=582(
35、万元),成本=6010=60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 18万元。A 产品本期应该提存货跌价准备=18-(30-20)=8(万元)。(2)B 配件用 B 配件生产的 A 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用 B 配件生产的产品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 配件可变现净值=50(10.2-2-0.5)=385(万元),成本=508=400(万元),B 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400-385=15(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23贷:存货跌价准备A 产品 8B 配件 15)解析:2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 2010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
36、疑问:(1)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300 件甲产品、100 件乙产品。300 件甲产品和 100 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 120 万元。其中,300 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 150 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 118 万元;100 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 118 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 2 万元。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对 300 件甲产品和 100
37、 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 48000 万元(1204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 46400 万元(118-2)400的差额计提了 1600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009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电子设备 3000 台,单位成本 1.4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4 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 0.1 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00 万元。甲公司于 2010 年3 月 6 日向丙公司销售电子设备 10 台,每台 1.2 万元,货款已收到。2010 年 3 月
38、6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40.4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应交税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贷:库存商品 140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3004200140=10(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1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要求 根据资料(1)和(2),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分数:10.00)_正确答案:(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进行期末计价。甲产品成本总额=300120=36000(万元)
39、,甲产品应按合同价作为估计售价,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50-2)=44400(万元),甲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跌价准备。乙产品成本总额=100120=12000(万元),乙产品应按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乙产品可变现净值=100(118-2)=11600(万元),乙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12000-11600=400(万元)。甲产品和乙产品多计提跌价准备=1600-400=1200(万元)。更正分录:借:存货跌价准备 12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200因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025%=100(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贷:所得税费用 100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销售产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而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更正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 10贷:主营业务成本 10)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