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流通产业组织及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中,常常使用( )作为衡量产业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分数:1.00)A.消费者剩余B.生产者剩余C.社会总剩余D.利润率2.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最基本的定量指标是( )。(分数:1.00)A.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B.托宾 q 值C.勒纳指数大小D.贝恩指数大小3.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可以反映( )。(分数:1.00)A.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B.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C.产业
2、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D.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4.流通产业结构服务于( )。(分数:1.00)A.生产结构B.经营结构C.服务结构D.消费结构5.掠夺性定价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1.00)A.目的是缩减供给量B.发起企业实力雄厚C.实质目的是扩大需求量D.价格下降的暂时性6.下列关于产业差别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商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竞争手段B.商品差别化可以形成市场进入壁垒C.市场的商品差别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D.价格差别化是实现商品差别化的主要方法之一7.下列关于产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产业是一般分工和
3、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和结果B.产业是宏观经济经济组织的群体C.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D.产业的形成从分工而来,没有分工,产业无从谈起8.流通产业结构取决于( )。(分数:1.00)A.生产结构B.经营结构C.服务结构D.消费结构9.下列关于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进入壁垒是一种成本,新企业必须承担,原有企业无需承担B.规模经济属于结构性进入壁垒C.进入遏制、商品差别属于行为性进入壁垒D.沉没成本是一种退出壁垒10.下列关于流通结构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流通产业结构首先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B.流通产业结构受到消
4、费结构的影响C.流通产业结构往往超前于生产结构D.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带动流通产业结构的调整11.在企业能获得垄断利润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托宾 q 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q=0B.q1C.q1D.q=112.X 非效率是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用公式表示为( )。(分数:1.00)A.最低成本/重置成本B.重置成本/最低成本C.最低成本/超额成本D.超额成本/最低成本13.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B.完全竞争性是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的起点C.一般认为现实中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接近的是服务
5、市场D.由于完全竞争的理论价值,完全竞争理论迄今仍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分析的基础14.阿费希尔认为在世界经济史中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关于这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第一阶段为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B.第二阶段开始于美国工业革命,以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C.第三阶段开始于 20 世纪初,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这一阶段D.费希尔将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15.下列各项不属于退出壁垒成因的是( )。(分数:1.00)A.资产专用性和沉
6、没成本B.解雇费用C.政策导向D.政策法律的限制16.下列各项不属于多样化经营的主要类型的是( )。(分数:1.00)A.商品扩展B.地区扩展C.纯粹多样化经营D.限制性定价17.领导企业只是最先宣布价格变化的定价模式为( )。(分数:1.00)A.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B.申谋领导定价模式C.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D.卡特尔定价模式18.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1.00)A.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B.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承担亏损和抗风险的能力C.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量减少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D.企业规模扩大使得行业内各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19.如
7、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策略是( )。(分数:1.00)A.非合作策略行为B.掠夺性定价C.短期限制性定价D.动态限制性定价20.( )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指标。(分数:1.00)A.托宾 q 值B.贝恩指数C.勒纳指数D.利润率21.产业分工的发展过程是( )。(分数:1.00)A.个别分工一般分工特殊分工B.个别分工特殊分工一般分工C.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D.一般分工个别分工特殊分工22.下列各项不属于垄断市场特征的是( )。(分数:1.00)A.市场上仅有一个卖方企业,是某种商品的唯一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B.
8、政府对市场不进行任何调控C.厂商提供的商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它的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D.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主要有资本、技术性、法律壁垒等23.关于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B.市场容量扩大可能会提高市场集中度C.容易进入的产业由于新企业的不断增加,造成市场集中度上升D.如果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下降24.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为了控制市场,获取最大利润,联合起来结成同盟提价限产的方式称为( )。(分数:1.00)A.卡特尔B.价格歧视C.纵向一体化D.
9、掠夺性定价25.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1.00)A.通过多样化经营,厂商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扩散到新的生产领域或新的地区B.进行多样化经营可以使得各个商品之间的风险和收益相互抵消,从而分散经营风险C.可以消除市场其他垄断力量D.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厂商可以在其各个部门配置资本26.学生乘公交车享受半价,属于( )价格歧视。(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7.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分销过程中,一个厂商参与了其中两个以上的相继阶段,称为( )。(分数:1.00)A.纵向一体化B.多样化经营C.纵向限制D.掠夺性定价28.下列各项不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的是( )。(
10、分数:1.00)A.商品具有差异性B.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C.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D.进入和退出产业比较容易29.在产业的多种分类中,国际上通用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产业分类是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 )。(分数:1.00)A.二次产业B.三次产业C.四次产业D.五次产业3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勒纳指数的值等于( )。(分数:1.00)A.0B.0.25C.0.5D.131.代表行业的超额利润率的指标是( )。(分数:1.00)A.托宾 q 值B.贝恩指数C.勒纳指数D.利润率32.基尼系数的值在 0 与 1 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趋向 1 时,表示企业规模的分布( )。(分数:1.00)
11、A.越来越不均等B.不变C.完全相等D.无规律33.勒纳指数的变动范围是( )。(分数:1.00)A.01B.010C.0100D.110034.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中,可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重要方面的指标是( )。(分数:1.00)A.行业集中度B.洛伦兹曲线C.基尼系数D.贝恩指数35.在流通产业网络结构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以( )为中心构建流通产业的布局。(分数:1.00)A.市场B.铁路C.城市D.农村36.按照我国对第三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三次产业又可分为_个部分和_个层次。(分数:1.00)A.两;三B.两;四C.三;三D.三;四37.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采
12、取( )策略来限制分销商间的搭便车行为。(分数:1.00)A.纵向一体化B.多样化经营C.纵向限制D.掠夺性定价38.三次产业分类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 )首先提出的。(分数:1.00)A.柯林克拉克B.阿费希尔C.罗伯特恩格尔D.克莱夫格兰杰39.关于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多中心平行型结构:在一个地区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中,以多个城市为中心B.同心圆外推型结构: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无规律地向四周辐射和对流C.远程集散型结构: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城市起商品集散地作用D.远程对流型结构:一些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
13、心,除了同毗邻地区或城市结成网络以外,还能同较远的城市地区对流,发生非常密切的经常的和相对稳定的交换关系或经济体系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31,分数:62.00)40.下列关于三次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第一产业只能在自然资源所在地进行生产B.第二产业的兴起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C.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主要对有形产品进行再加工D.第三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E.第三产业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最近41.下列各项属于策略性行为的有( )。(分数:2.00)A.非合作策略行为B.掠夺性定价C.短期限制性定价D.动态限制性定
14、价E.多样化经营42.行为性进入壁垒主要包括( )。(分数:2.00)A.规模经济B.进入遏制C.进入封锁行为D.驱逐竞争对手行为E.制度性障碍43.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类型包括( )。(分数:2.00)A.多中心平行型结构B.同心圆外推型结构C.正三角对称型结构D.远程对流型结构E.远程集散型结构44.现代产业在实际层面里包括( )。(分数:2.00)A.流通部门B.服务部门C.宣传部门D.物质生产部门E.文化教育及公共行政事务部门45.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的主体为( )。(分数:2.00)A.批发业B.维修业C.零售业D.服务业E.包装业46.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包括( )三种状态。(分数:2.00
15、)A.理想状态B.高效率状态C.平均效率状态D.过度集中状态E.低效率状态47.市场结构包括的市场关系有( )。(分数:2.00)A.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B.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C.买卖双方的关系D.生产者与卖方的关系E.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48.大企业之所以存在 x 非效率,是因为( )。(分数:2.00)A.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日标不一致B.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数量和质量下降C.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D.企业之间存在着价格歧视E.企业通常利用其垄断地位掠夺其他企业的合法利益49.
16、实现商品差别化的方法主要有( )。(分数:2.00)A.商品主体差别化B.品牌差别化C.价格差别化D.渠道差别化E.服务差别化50.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必须具备下列( )条件。(分数:2.00)A.企业必须具有定价能力B.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C.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封锁和限制各部分之间的贸易自由D.要有行政权力的介入E.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51.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策略包括( )。(分数:2.00)A.推出新商品B.降低生产成本C.改变原有商品的价格D.改进原有商品的性能E.改变原有商品的款式52.( )是影响规模结构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分数
17、:2.00)A.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B.市场结构C.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D.企业生产效率E.企业本身的规模53.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可以把价格歧视分为( )。(分数:2.00)A.完全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四级价格歧视E.不完全价格歧视54.产业技术进步的三阶段是指( )。(分数:2.00)A.发明B.创新C.技术转移D.制度建设E.管理培训55.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分数:2.00)A.商品为同质商品B.是完全信息的市场C.政府进行有效宏观涮控D.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E.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业)56.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其特征为( )。(
18、分数:2.00)A.商品具有差异性B.寡头厂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C.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或退出障碍D.市场上的厂商只有少数几家,每个厂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E.寡头市场中更主要的是非价格竞争57.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 )。(分数:2.00)A.企业规模B.市场容量C.行业进入条件D.市场需求增长率E.行业垄断程度58.三次产业的划分主要是根据( )进行的。(分数:2.00)A.产业产品的性质B.生产效率的高低C.生产过程的特征D.劳动技能的高低E.能源消耗的多少59.市场中最基本的市场关系有( )。(分数:2.00)A.竞争B.垄断C.合作D.合并E.交易60.市场绩效的评价
19、准则包括( )。(分数:2.00)A.价格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导向作用B.企业的生产量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C.商品的质量和品种规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D.企业生产耗费和利润率的高低E.产业的技术是否进步61.下列关于商品流通网络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商品流通网络是商品和服务借以运行的载体B.商品流通网络关系商品的运行方向、流转速度和流通效益C.商品流通网络是商业结构的基础D.商品流通网络的流通客体是所有投入流通中的商品和设备E.单一的独立的一次性的彼此隔绝的流通,是形成流通网络的基本要素62.经济学家把不同竞争与垄断程度的市场分为( )。(分数:2.00)A.完全竞争市
20、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市场D.垄断市场E.政府垄断市场63.决定市场类型的主要因素包括( )。(分数:2.00)A.市场上厂商的数量B.政府干预程度C.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D.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E.厂商进入、退出一个市场(行业)的难易程度64.价格领导的形式有( )。(分数:2.00)A.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B.串谋领导定价模式C.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D.卡特尔定价模式E.市场垄断式领导定价模式6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包括( )。(分数:2.00)A.利润率B.勒纳指数C.市场价格D.贝恩指数E.托宾 q 值66.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分数:2.00)A.行业
21、集中度B.劳动力集中度C.资源集中度D.洛伦兹曲线E.基尼系数67.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之所以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是因为该战略可以( )。(分数:2.00)A.降低交易费用B.避免政府干预C.增加垄断利润D.限制垄断价格E.保证投入品的供应,维护生产稳定68.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流通网络结构的原因包括( )。(分数:2.00)A.城市是流通和工业的中心B.城市是交通运输的中心C.城市是文化的中心D.城市是服务的中心E.城市是信息的中心69.下列各项中,可能会影响产业内新技术扩散速度的有( )。(分数:2.00)A.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B.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C.企业的数量D.企业员工的
22、素质E.企业的管理制度70.最基本的合作定价形式包括( )。(分数:2.00)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价格领导制E.民主协商制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流通产业组织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中,常常使用( )作为衡量产业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分数:1.00)A.消费者剩余B.生产者剩余C.社会总剩余D.利润率 解析:解析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社会总剩余是经济学家用来全面分析和衡量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的指标。而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中,常常使用利润率作为衡量产业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
23、指标。2.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最基本的定量指标是( )。(分数:1.00)A.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B.托宾 q 值C.勒纳指数大小D.贝恩指数大小解析:解析 利润率指标可以用来描述市场绩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源配置实现最优,该市场上的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且不同产业的利润率水平趋向一致。也就是说,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定量指标。3.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可以反映( )。(分数:1.00)A.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 B.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C.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D.产业经
24、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解析:解析 B 项,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可以用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C 项,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可以用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D 项,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4.流通产业结构服务于( )。(分数:1.00)A.生产结构B.经营结构C.服务结构D.消费结构 解析:解析 流通产业结构是指流通产业内部按照各种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等标志划分出来的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配置关系。它取决于生产结构,服务于消费结构。5.掠夺性定价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1.00)A.目的是缩减供给量B.发
25、起企业实力雄厚C.实质目的是扩大需求量 D.价格下降的暂时性解析:解析 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因为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提前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能提高价格。6.下列关于产业差别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商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竞争手段 B.商品差别化可以形成市场进入壁垒C.市场的商品差别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D.价格差别化是实现商品差别化的主要方法之一解析:解析 商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商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商品有效
26、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7.下列关于产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和结果B.产业是宏观经济经济组织的群体 C.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D.产业的形成从分工而来,没有分工,产业无从谈起解析:解析 B 项,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组织的群体。8.流通产业结构取决于( )。(分数:1.00)A.生产结构 B.经营结构C.服务结构D.消费结构解析:9.下列关于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进入壁垒是
27、一种成本,新企业必须承担,原有企业无需承担B.规模经济属于结构性进入壁垒C.进入遏制、商品差别属于行为性进入壁垒 D.沉没成本是一种退出壁垒解析:解析 商品差别属于结构性进入壁垒。10.下列关于流通结构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流通产业结构首先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B.流通产业结构受到消费结构的影响C.流通产业结构往往超前于生产结构 D.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带动流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解析 流通产业结构与生产结构应该保持协调一致,它是在流通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流通与生产相适应的具体表现。11.在企业能获得垄断利润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托宾 q 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
28、A.q=0B.q1 C.q1D.q=1解析:解析 托宾 q 值根据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来衡量市场绩效。当 q1 时,说明企业以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大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重置成本,说明企业能获得垄断利润。q 值越大,企业能获得的垄断利润越大,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市场绩效越低。12.X 非效率是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用公式表示为( )。(分数:1.00)A.最低成本/重置成本B.重置成本/最低成本C.最低成本/超额成本D.超额成本/最低成本 解析:13.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B.完全竞争性是经
29、济学家分析市场的起点C.一般认为现实中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接近的是服务市场 D.由于完全竞争的理论价值,完全竞争理论迄今仍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分析的基础解析:解析 完全竞争市场明显地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属于理论抽象。现实中的市场都不具备这些特点,因而都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一般认为现实中与之比较接近的是农产品市场。14.阿费希尔认为在世界经济史中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关于这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第一阶段为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B.第二阶段开始于美国工业革命,以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 C.第三阶段开始于 20 世纪初
30、,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这一阶段D.费希尔将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解析:解析 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15.下列各项不属于退出壁垒成因的是( )。(分数:1.00)A.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B.解雇费用C.政策导向 D.政策法律的限制解析:解析 退出壁垒是指某企业在退出某个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障碍。退出壁垒的成因主要有: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16.下列各项不属于多样化经营的主要类
31、型的是( )。(分数:1.00)A.商品扩展B.地区扩展C.纯粹多样化经营D.限制性定价 解析:解析 限制性定价属于策略性行为的一种方式。17.领导企业只是最先宣布价格变化的定价模式为( )。(分数:1.00)A.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B.申谋领导定价模式C.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D.卡特尔定价模式解析:解析 由于产业的集中度较低,所以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更接近于竞争市场。其中的领导企业只是最先宣布价格变化,因为它对市场条件的变化更具有敏感性和预测能力。由于实力差距不大,企业之间的行动无法很好的协调,领导者也经常发生变换。18.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1.00)A.企业规模的
32、扩大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B.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承担亏损和抗风险的能力C.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大量减少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D.企业规模扩大使得行业内各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 解析:解析 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中,行业规模扩大使得行业内各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不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的。19.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策略是( )。(分数:1.00)A.非合作策略行为B.掠夺性定价C.短期限制性定价D.动态限制性定价 解析:20.( )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指标。(分数:1.00)A.托宾 q 值 B.贝恩指数C
33、.勒纳指数D.利润率解析:解析 托宾 q 值是指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指标。21.产业分工的发展过程是( )。(分数:1.00)A.个别分工一般分工特殊分工B.个别分工特殊分工一般分工C.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 D.一般分工个别分工特殊分工解析:解析 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化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产业分工愈加细化,由最初的一般分工形式(如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农业、工业),向特殊分工形式(如农业、商业、工业内部的进一步细分、再细分),再向个别分工形式(即企业、工厂内部的具体分工)不断深化。22.下列各项不属于垄断市场特征的是( )。(分数:1.0
34、0)A.市场上仅有一个卖方企业,是某种商品的唯一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B.政府对市场不进行任何调控 C.厂商提供的商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它的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D.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主要有资本、技术性、法律壁垒等解析:23.关于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B.市场容量扩大可能会提高市场集中度C.容易进入的产业由于新企业的不断增加,造成市场集中度上升 D.如果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下降解析:解析 容易进入的产业由于新企业的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得以制约。24.在寡头
35、垄断市场上,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为了控制市场,获取最大利润,联合起来结成同盟提价限产的方式称为( )。(分数:1.00)A.卡特尔 B.价格歧视C.纵向一体化D.掠夺性定价解析:解析 卡特尔又称为“串谋”或“共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为了控制市场,获取最大利润,联合起来结成同盟捉价限产。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的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即卡特尔。25.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1.00)A.通过多样化经营,厂商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扩散到新的生产领域或新的地区B.进行多样化经营可以使得各个商品之间的风险和收益相互抵消,从而分散经营风险C.可以消除市场其他垄
36、断力量 D.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厂商可以在其各个部门配置资本解析:解析 C 项属于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策略的原因。26.学生乘公交车享受半价,属于( )价格歧视。(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解析:解析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消费者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或阶层,对每一阶层索取不同的价格。这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如学生乘公交车享受半价、航空公司制定不同的仓位价格等。27.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分销过程中,一个厂商参与了其中两个以上的相继阶段,称为( )。(分数:1.00)A.纵向一体化 B.多样化经营C.纵向限制D.掠夺性定价解析:28.下列各项不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的是(
37、 )。(分数:1.00)A.商品具有差异性B.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C.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D.进入和退出产业比较容易解析:解析 C 项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9.在产业的多种分类中,国际上通用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产业分类是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 )。(分数:1.00)A.二次产业B.三次产业 C.四次产业D.五次产业解析:3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勒纳指数的值等于( )。(分数:1.00)A.0 B.0.25C.0.5D.1解析:解析 勒纳指数的数值在 0 和 1 之间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勒纳指数等于 0;在垄断情况下,勒纳指数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 1。31.
38、代表行业的超额利润率的指标是( )。(分数:1.00)A.托宾 q 值B.贝恩指数 C.勒纳指数D.利润率解析:解析 贝恩指数实际上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它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32.基尼系数的值在 0 与 1 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趋向 1 时,表示企业规模的分布( )。(分数:1.00)A.越来越不均等 B.不变C.完全相等D.无规律解析:解析 基尼系数的值在 0 与 1 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 0 时,表示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当基尼系数趋向 1
39、 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33.勒纳指数的变动范围是( )。(分数:1.00)A.01 B.010C.0100D.1100解析:解析 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其数值在 0 和 1 之间变动。34.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中,可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重要方面的指标是( )。(分数:1.00)A.行业集中度 B.洛伦兹曲线C.基尼系数D.贝恩指数解析:解析 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行业集中度综合反映企业数量
40、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35.在流通产业网络结构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以( )为中心构建流通产业的布局。(分数:1.00)A.市场B.铁路C.城市 D.农村解析:36.按照我国对第三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三次产业又可分为_个部分和_个层次。(分数:1.00)A.两;三B.两;四 C.三;三D.三;四解析:37.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采取( )策略来限制分销商间的搭便车行为。(分数:1.00)A.纵向一体化B.多样化经营C.纵向限制 D.掠夺性定价解析:解析 如果分销商是多个的,那么分销商间的搭便车行为就可能会存在。各分销商都可能寄希望于别的分销商多作广告和宣传,而自己却可以从中获利。为
41、了解决搭便车问题,鼓励分销商多增加促销努力,制造商可以设计各种纵向限制方式来规定分销商的行为,并使得分销商能够从自己的促销努力中获得好处。最常见的方式是地区独家经销代理,即在某一地区只允许一个分销商经销该制造商的商品,这个分销商获得该地区商品销售的垄断权。限制分销商的数量、维持售价、制造商统一广告和宣传计划也是消除搭便车现象的常用限制方式。38.三次产业分类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 )首先提出的。(分数:1.00)A.柯林克拉克B.阿费希尔 C.罗伯特恩格尔D.克莱夫格兰杰解析:39.关于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多中心平行型结构
42、:在一个地区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中,以多个城市为中心B.同心圆外推型结构: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无规律地向四周辐射和对流 C.远程集散型结构: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城市起商品集散地作用D.远程对流型结构:一些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除了同毗邻地区或城市结成网络以外,还能同较远的城市地区对流,发生非常密切的经常的和相对稳定的交换关系或经济体系解析:解析 同心圆外推型结构是指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和对流,形成若干个同心圆。其商品流通的范围、品种、数量、密度、频率等是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逐渐减弱的,实际上又形成不同的流通圈。越是接近中心城市的地区,流通的商品则越多,频率越
43、高,其稳定性好,强度大,反之则相反。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31,分数:62.00)40.下列关于三次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第一产业只能在自然资源所在地进行生产 B.第二产业的兴起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 C.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主要对有形产品进行再加工D.第三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E.第三产业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最近 解析:解析 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主要不是对有形产品进行加工,而是以其为条件,生产非实物形态的产品,其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第三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
44、水平的迅速提高。41.下列各项属于策略性行为的有( )。(分数:2.00)A.非合作策略行为 B.掠夺性定价 C.短期限制性定价 D.动态限制性定价 E.多样化经营解析:解析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合作策略行为,另一类是合作策略行为。厂商的非合作策略可以有多种,最著名的是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其中,限制性定价包括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42.行为性进入壁垒主要包括( )。(分数:2.00)A.规模经济B.进入遏制 C.进入封锁行为 D.
45、驱逐竞争对手行为 E.制度性障碍 解析:解析 进入壁垒主要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两大类。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商品差别等。行为性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进入遏制、进入封锁行为、驱逐竞争对手行为、制度性障碍。43.商品流通网络结构的类型包括( )。(分数:2.00)A.多中心平行型结构 B.同心圆外推型结构 C.正三角对称型结构D.远程对流型结构 E.远程集散型结构 解析:44.现代产业在实际层面里包括( )。(分数:2.00)A.流通部门 B.服务部门 C.宣传部门D.物质生产部门 E.文化教育及公共行政事务部门 解析:45.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的主体为( )。(分
46、数:2.00)A.批发业 B.维修业C.零售业 D.服务业E.包装业解析:46.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包括( )三种状态。(分数:2.00)A.理想状态 B.高效率状态C.平均效率状态D.过度集中状态 E.低效率状态 解析:47.市场结构包括的市场关系有( )。(分数:2.00)A.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B.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C.买卖双方的关系 D.生产者与卖方的关系E.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析 在产业组织理沦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包括的市场关系有: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47、;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48.大企业之所以存在 x 非效率,是因为( )。(分数:2.00)A.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日标不一致 B.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C.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D.企业之间存在着价格歧视E.企业通常利用其垄断地位掠夺其他企业的合法利益解析:解析 X 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大企业存在 X 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
48、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49.实现商品差别化的方法主要有( )。(分数:2.00)A.商品主体差别化 B.品牌差别化 C.价格差别化 D.渠道差别化 E.服务差别化解析:解析 实现商品差别化的方法主要有:商品主体差别化、品牌差别化、价格差别化、渠道差别化、促销差别化。50.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必须具备下列( )条件。(分数:2.00)A.企业必须具有定价能力 B.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C.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封锁和限制各部分之间的贸易自由 D.要有行政权力的介入E.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解析:解析
49、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企业必须有定价能力。即若有定价能力,企业可以提高价格而不至于失去所有的消费者;若没有定价能力,价格歧视无从谈起;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采取较高的价格,相反在需求弹性较高的市场上采取较低的价格;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封锁和限制各部分之间的贸易自由。51.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策略包括( )。(分数:2.00)A.推出新商品 B.降低生产成本 C.改变原有商品的价格D.改进原有商品的性能 E.改变原有商品的款式 解析:解析 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策略包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方向,不断向市场推出新商品;改进、提高原有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