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市场预测及答案解析(总分:11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33.00)1.将市场预测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是按( )的不同划分的。(分数:1.00)A.预测范围B.预测商品综合程度C.预测性质D.预测期限2.若一次指数平滑法中近期数据加的权数越大,反映需求变化的灵敏度越高,则平滑系数 ( )。(分数:1.00)A.接近 1B.大于 1C.小于 0.5D.等于 23.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5 所示。已知第 11 个月的销售量预测值F11=580 吨,取 =0.6,用一次指数平滑法
2、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吨。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台 415 435 465 485 475 495 515 535 555 565 585(分数:1.00)A.B.C.D.4.回归分析法中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运用的预测原理是( )。(分数:1.00)A.连续性原理B.因果性原理C.系统性原理D.类推性原理5.( )宜采用专家预测法、百分比率递增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预测。(分数:1.00)A.短期预测B.长期预测C.中期预测D.定期预测6.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划分出的市场预测种类中,( )主要靠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预测。(分数:1.00)A.
3、定性预测B.定量预测C.点值预测D.区间值预测7.通过分析国外某些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来预测国内产品的需求变化的预测方法属于( )。(分数:1.00)A.相关类推法B.对比类推法C.用户调查法D.经销人员意见法8.已知某商品流通企业第 20 个刷期的平滑系数 A20=918.5,B 20=105,用二次指数平滑 法预测第 25 个周期的销售量为( )。(分数:1.00)A.1023.5B.1443.5C.4697.5D.5117.59.市场预测的全部活动是建立在( )原理基础上的。(分数:1.00)A.系统性B.连续性C.可知性D.因果性10.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
4、售量如表 4-2 所示。用算术平均数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台。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台 350 360 380 370 390 400 420 440 436 450 470(分数:1.00)A.B.C.D.11.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中发现,电机的销售额(万元)与机械工业总产值(亿元)有密切关系。根据近 15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回归系数 A=2769,B=3.8,预计下一年的机械工业总产值为 1500 亿元,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下一年电机的销售额应为( )万元。(分数:1.00)A.2931B.4269C.8239D.846912
5、.在下列商品中,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是( )。(分数:1.00)A.食盐B.等离子电视C.空调D.汽车13.金属公司在对下列商品进行预测时,属于总体商品销售量预测的是( )。(分数:1.00)A.1.5 毫米酸洗薄钢板B.1.5 毫米薄钢板C.薄钢板D.钢材14.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对于已经经营多年的商品,如果处在成熟阶段,销售量比较稳定,可选择( )进行预测。(分数:1.00)A.移动平均数法B.指数平滑法C.算术平均数法D.一次移动平均数法15.物资市场的宏观预测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U_/U和U_/U的发展方向所做的预测。( )(分数:1.00)A.物资总量;流通过程B.商品
6、生产;流通总体C.计划销售量;流通速度D.预测误差;实际销售量16.用户调查法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动预测的准确性以( )为最低。(分数:1.00)A.工业品市场B.耐用消费品市场C.一般消费品市场D.农产品市场17.考察国外或国内使用电脑较早的地区,得出其电脑普及率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断出本地区明年电脑普及率。这是运用市场预测原理中的( )。(分数:1.00)A.连续性原理B.因果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D.系统性原理18.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第 20 个周期时,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第 25 个周期的钢材销售量。已知 20=928.5,b 20=280,则第 25 个周期的钢材预测销
7、售量为( )吨。(分数:1.00)A.1889.5B.2048.5C.2256.5D.2328.519.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4 所示。取移动期数 m=3,采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吨。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吨 425 445 475 495 485 505 525 545 565 575 642(分数:1.00)A.B.C.D.20.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中,被称为移动期数的字母表示是( )。(分数:1.00)A.mB.FtC.D.i2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基本上处于平均形态或供
8、需基本平衡状态,各个周期变化不大,则该商品需求呈( )。(分数:1.00)A.趋势形态B.稳定形态C.季节形态D.随机形态22.轴承是汽车的先行商品,根据汽车的需求量,就可以推断轴承的需求量。这种预测方法是( )。(分数:1.00)A.对比类推法B.相关类推法C.用户调查法D.定量预测法23.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往往要有历史统计资料,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预测未来的情况。这是依据市场预测原理中的( )。(分数:1.00)A.连续性原理B.因果性原理C.系统性原理D.类推性原理24.在下列预测方法中,反映需求变化最快的是( )。(分数:1.00)A.上期销售量法B.算术平均数法C.一次指数平滑法D
9、.一次移动平均数法25.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中发现,钢材的销售额(万元)与汽车工业产值(亿元)有密切关系。根据近 12 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回归系数 =3079,b=4.5,预计下一年的汽车工业总产值为 1750 亿元,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下一年的钢材销售额为( )万元。(分数:1.00)A.3079B.7089C.8458D.1095426.在市场预测的过程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要求做到正确、完整、系统全面。其中,完整是指有关的原始凭证和数据是( )。(分数:1.00)A.经过加工整理的B.连续的,不应出现断续现象C.一个不漏的D.全部按年、季、月、日的统计的资料27.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
10、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3 所示。取 m=4,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第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吨。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吨 260 280 300 3087 278 320 335 340 354 361 381(分数:1.00)A.B.C.D.28.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第 20 个周期时,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数法(Y t+T= t+btT),预测第 26 个周期的销售量。已知 20=114,b 20=4,则第 26 个周期的预测销售量为( )。(分数:1.00)A.106B.124C.128D.13829.市场预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
11、 )。(分数:1.00)A.市场供给量B.市场需求量C.竞争对手的需求量D.消费者的需求心理30.将市场预测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是按( )不同划分的。(分数:1.00)A.预测期限B.预测商品综合程度C.预测性质D.预测范围31.东方商贸公司的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1 所示。用上期销售量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台。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台 350 360 380 370 390 400 420 440 436 450 470(分数:1.00)A.B.C.D.32.在下列预测方法中,考虑了时间序列全部数据
12、的预测方法是( )。(分数:1.00)A.上期销售量法B.二次移动平均数法C.一次指数平滑法D.一次移动平均数法33.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的预测大多是从本企业角度出发的,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预测侧重于( )。(分数:1.00)A.需求预测B.市场预测C.宏观预测D.销售预测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34.若商品流通企业有商品历年销售量统计数据,在进行下一年销售量预测时,可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因果关系分析法B.算术平均数法C.移动平均数法D.指数平滑法E.上期销售量法35.德尔菲法是市场预测定性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预
13、测( )。(分数:2.00)A.市场竞争B.市场需求C.商品价格D.市场占有率E.商品生命周期36.市场预测按预测商品综合程度不同,可划分为( )。(分数:2.00)A.单项商品销售量预测B.多项商品销售量预测C.大类商品销售量预测D.小类商品销售量预测E.总体商品销售量预测37.下列商品中,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有( )。(分数:2.00)A.彩电B.牙刷C.毛巾D.空调E.煤气38.物资企业在进行预测时,通常使用的预测概念包括( )。(分数:2.00)A.供给预测B.市场预测C.需求预测D.销售预测E.生产预测39.下列各项属于算术平均数法特征的有( )。(分数:2.00)A.匿名性强B.稳定
14、性强C.反映需求变化最慢D.灵敏性小E.反馈性小40.在下列商品中,其需求具有季节性特征的有( )。(分数:2.00)A.牙膏B.粮食C.电风扇D.羽绒服E.煤气41.为了消除滞后偏差,应采用的预测法有(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法B.一次移动平均数法C.二次移动平均数法D.一次指数平滑法E.二次指数平滑法42.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或专家调查法,其特点有( )。(分数:2.00)A.匿名性B.实名性C.趋同性D.集思广益E.反馈性43.下列各项属于市场预测方法选择依据的有( )。(分数:2.00)A.预测的目标B.预测的范围C.预测期限和费用D.数据资料状况E.预测的种类44.
15、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市场预测时,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要与( )相适应。(分数:2.00)A.预测结果的精确度B.确定的预测目标C.预测费用的多少D.拟定选择的预测方法E.预测人员的水平45.下列各项属于市场预测原理的有( )。(分数:2.00)A.可知性原理B.延展性原理C.系统性原理D.因果性原理E.类推性原理46.德尔菲法的预测步骤轮番征询阶段中,选定专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分数:2.00)A.专业性B.自愿性C.责任性D.广泛性E.人数适度47.下列各项属于市场商品供应与需求的形势动态内容的有( )。(分数:2.00)A.稳定形态B.趋势形态C.控制形态D.季节性形态E.随机形态48.
1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式中( )。(分数:2.00)A.有多个自变量 xB.只有一个自变量 xC.自变量 x 的指数为 1D.自变量 x 的指数为 0E.有多个因变量 y49.下列各项属于定性预测的有( )。(分数:2.00)A.用户调查法B.时间序列分析法C.因果关系分析法D.德尔菲法E.类推法50.季节较强的商品可采用的方法有( )。(分数:2.00)A.月平均比重法B.指数平滑法C.季节指数分析D.移动平均数季节指数法E.季节平均系数分析预测法51.下列各项属于市场预测的一般过程的有( )。(分数:2.00)A.确定预测目标B.收集数据和资料C.确定参与预测的人员D.选择预测方法E.进行预测和
17、输出预测结果52.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已经营多年的商品,如果该商品处在增长阶段,可选用的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移动平均数法B.算术平均数法C.指数平滑法D.上期销售量法E.简单季节指数法53.对随机形态商品的预测应采用的预测法有( )。(分数:2.00)A.专家预测法B.定性分析法C.类推法D.主观概率测算法E.回归分析法54.对于人们生存的必需商品,日常必需的生活用品等这些稳定性形态的商品,一般可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回归分析法B.平均数法C.类推法D.经验判断法E.市场因子推演法55.市场预测按预测性质可划分为( )。(分数:2.00)A.定期预测B.
18、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D.技术发展预测E.价格预测56.预测结果的精确度,通常用( )表示。(分数:2.00)A.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之和B.平均绝对误差C.平均平方误差D.标准离差E.相关系数57.在对下列商品进行预测时,属于大类商品销售量预测的有( )。(分数:2.00)A.桑塔纳轿车B.轿车C.货车D.汽车E.标致轿车58.在对下列商品进行预测时,不属于单项商品销售量预测的有( )。(分数:2.00)A.74 厘米彩色电视机B.彩色电视机C.黑白电视机D.电视机E.厚度为 0.5 毫米的酸洗薄钢板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28.00)(由单选和多选组成)某商品流通企业既经营生
19、产资料义经营生活资料,经营的商品主要有汽车、钢材、水泥、轮胎、空调、彩电、电脑、服装、鞋、粮食、食盐、蔬菜、牙膏、冷饮等。该企业经常根据商品的供求形态来选择预测方法,并对企业经营的商品进行预测。 (分数:8.00)(1).该企业经营的下列商品中,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有( )。(分数:2.00)A.粮食B.食盐C.汽车D.彩电(2).对于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鞋、蔬菜、牙膏等商品,最适宜的预测方法是( )。(分数:2.00)A.平均数法B.专家小组意见法C.德尔菲法D.季节指数分析法(3).该企业近 11 年的汽车销售量如表 4-6 所示。运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已知第 11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F11=
20、740,取 =0.8,则第 12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辆。 表 4-6 企业近 11 年的汽车销售量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辆 450 500 550 540 570 600 630 670 690 720 750(分数:2.00)A.738B.748C.750D.758(4).轮胎为汽车的先行商品。若该企业根据汽车的需求量预测轮胎的需求量,则最适宜的预测方法是( )。(分数:2.00)A.对比类推法B.定量预测法C.相关类推法D.用户调查法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一种轴承,近 10 年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7 所示。 表 4-7 某商品流通企
21、业轴承近 10 年的实际销售量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套 1322136614161384153217241600180018601830(分数:12.00)(1).某商品流通企业刚刚经营一种新产品,可选择的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B.移动平均数法C.算术平均数法D.德尔非法(2).下列预测方法巾,属于定性预测的有( )。(分数:2.00)A.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B.用户调查法C.类推法D.指数平滑法(3).运用上期销售量法进行预测,第 11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套。(分数:2.00)A.1900B.1830C.
22、1760D.1700(4).运用算术平均数法进行预测,第 11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套。(分数:2.00)A.1368.7B.1583.4C.1753.9D.1830.0(5).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进行预测,取 m=3,第 11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套。(分数:2.00)A.1937B.1830C.1586D.1489(6).该业务员所用的一次移动平均法属于( )。(分数:2.00)A.定性预测B.定量预测C.短期预测D.长期预测某农资公司经销一种水果,近 10 年的销售量如表 4-8 所示,由业务员进行预测。表 4-8 某农资公司水果近 10 年的销售量 时间/年 1 2 3 4 5
23、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吨 1620164017821790185419001950200125002300(分数:8.00)(1).运用移动平均数法进行预测,取 m=3,第 11 年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吨。(分数:2.00)A.1950B.2267C.2300D.2500(2).该业务所进行的预测,运用了( )原理。(分数:2.00)A.系统性B.可知性C.因果性D.连续性(3).该业务员所用的移动平均数法属于( )。(分数:2.00)A.定量预测B.短期预测C.定性预测D.长期预测(4).一次移动平均数法是介于( )之间的一种方法。(分数:2.00)A.上期销售量法B.指
24、数平滑法C.算术平均法D.一次指数平滑法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市场预测答案解析(总分:11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33.00)1.将市场预测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是按( )的不同划分的。(分数:1.00)A.预测范围B.预测商品综合程度C.预测性质D.预测期限 解析:解析 A 项,市场预测按预测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B 项,市场预测按预测商品综合程度不同,可分为单项商品、大类商品和总体商品销售量预测;C 项,市场预测按预测性质不同,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2.若一次指数平滑法中近期数据加的权数越大,反映需求变化的灵
25、敏度越高,则平滑系数 ( )。(分数:1.00)A.接近 1 B.大于 1C.小于 0.5D.等于 2解析:解析 一次指数平滑法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全部数据,但对近期的数据给以较大的权数,对早期的数据给以递减的权数。平滑系数 越大,越接近 1,对近期数据加的权数越大,反映需求变化的灵敏度越高;反之, 越小,对需求变化反映的灵敏度就越差。3.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5 所示。已知第 11 个月的销售量预测值F11=580 吨,取 =0.6,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吨。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台 4
26、15 435 465 485 475 495 515 535 555 565 585(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一次指数平滑法又称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数法,其计算公式为:F t=D t-1+(1-)F t-1。式中,F t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F t-1为第 t-1 期的预测销售量;D t-1为第 t-l 期的实际销售量; 为平滑系数,其取值范围为 01。根据已知条件,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F 12=D 12-1+(1-)F 12-1=0.6585+(1-0.6)580=351+232=583(吨)。4.回归分析法中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运用的预测原理是( )。(分数:1
27、.00)A.连续性原理B.因果性原理 C.系统性原理D.类推性原理解析:解析 因果性原理又称相关性原理,是指客观事物、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人们可以从已知的原因推测出未知的结果。因果关系可能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有多种复杂情况,要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了客观事物变化的原因,就可以推断出其必然的结果。通过对事物的各种现象的相关分析,便可认清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相关因素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是以这一原理为理论依据的。5.( )宜采用专家预测法、百分比率递增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预测。(分数:1.00)A.短期预测B.长期预测 C.中期预测D.定期预测解析:解析 现代市场预
28、测方法种类繁多,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原理、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预测目标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如长期预测可采用专家预测法、百分比率递增法、回归分析法等;短期预测可采用经验判断法、平均数法、移动平均数法、一次指数平滑法等。6.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划分出的市场预测种类中,( )主要靠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预测。(分数:1.00)A.定性预测 B.定量预测C.点值预测D.区间值预测解析:解析 市场预测中的定性预测是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大致方向或趋势作出预测,如某一经济指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等。它主要靠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预测。7.通过分析国外某些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来预测国内产
29、品的需求变化的预测方法属于( )。(分数:1.00)A.相关类推法B.对比类推法 C.用户调查法D.经销人员意见法解析:解析 对比类推法是类推法的一种,指根据同类商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需求情况,加以对比分析,来推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对比预测商品的上期销售情况,或历史最好年份销售情况,来预测下期的销售趋势;通过分析国外某些商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来预测国内同类商品的需求变化。8.已知某商品流通企业第 20 个刷期的平滑系数 A20=918.5,B 20=105,用二次指数平滑 法预测第 25 个周期的销售量为( )。(分数:1.00)A.1023.5B.1443.5 C.4697.5D.
30、5117.5解析:解析 二次指数平滑法是在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基础上,对一次指数平滑值再做一次指数平滑,然后,利用两次指数平滑值,通过求解平滑系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公式为:Y t+T= t+btT。式中, t,b t为平滑系数;Y t+T为第 t+T 期的预测值。已知, 20=A20=918.5,b 20=B20=105,则第 25 个周期的销售量为:Y 25=918.5+105(25-20)=1443.5。9.市场预测的全部活动是建立在( )原理基础上的。(分数:1.00)A.系统性B.连续性C.可知性 D.因果性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客观事物发
31、展变化的规律性是可以认识的。市场商品供求的发展变化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市场预测的全部活动就是建立在可知性原理的基础上的。10.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2 所示。用算术平均数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台。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实际销售量/台 350 360 380 370 390 400 420 440 436 450 47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算术平均数法是以时间序列各个时期实际销售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销售量,其公式表示为: 式中,F 1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D i为第 i
32、期的实际销售量;n 为实际销售量时间序列数据的个数。 根据题意,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350+360+380+370+390+400+420+440+436+450+470)11=406(台)。11.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中发现,电机的销售额(万元)与机械工业总产值(亿元)有密切关系。根据近 15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回归系数 A=2769,B=3.8,预计下一年的机械工业总产值为 1500 亿元,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下一年电机的销售额应为( )万元。(分数:1.00)A.2931B.4269C.8239D.8469 解析:解析 回归分析是以因果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
33、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它研究非确定型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大量实际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反映事物内部规律的东西。如果只有一个自变量,被称为一元回归分析;如果涉及两个或更多的自变量,被称为二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预测模型为:y=A+Bx,已知 A=2769,B=3.8,则下一年的销售额为:2769+3.81500=8469(万元)。12.在下列商品中,需求处于稳定形态的是( )。(分数:1.00)A.食盐 B.等离子电视C.空调D.汽车解析:解析 稳定形态是指商品需求基本上处于平均形态或供需基本平衡状态,各个周期商需求量变化不大。具体包括:人们生存的必需商品,如粮食、食盐、蔬
34、菜等;人们日常必需的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毛巾、雨具、灯管、门锁和一般的文具用品等;人们必需的燃料和能源,如电、煤气、天然气等;人们必需的衣着类,如棉布、化纤纺织品、鞋、帽等。13.金属公司在对下列商品进行预测时,属于总体商品销售量预测的是( )。(分数:1.00)A.1.5 毫米酸洗薄钢板B.1.5 毫米薄钢板C.薄钢板D.钢材 解析:解析 总体商品销售量预测是按预测商品综合程度的不同划分的市场预测种类,是指对某种商品的预测,如对钢材的需求量的预测,对电视机的需求量预测等。AB 两项属于单项商品销售量的预测;C 项属于大类商品销售量的预测。14.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对于已经经营多
35、年的商品,如果处在成熟阶段,销售量比较稳定,可选择( )进行预测。(分数:1.00)A.移动平均数法B.指数平滑法C.算术平均数法 D.一次移动平均数法解析: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对于已经经营多年的商品,如处在增长阶段,可选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数法、指数平滑法;如处在成熟阶段,销售量或需求量比较稳定,可选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算术平均数法等。15.物资市场的宏观预测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U_/U和U_/U的发展方向所做的预测。( )(分数:1.00)A.物资总量;流通过程B.商品生产;流通总体 C.计划销售量;流通速度D.预测误差;实际销售量解析:解析 市场预测中的宏观预测
36、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总体的发展方向所作的预测,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测、社会商品购买力预测等。16.用户调查法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动预测的准确性以( )为最低。(分数:1.00)A.工业品市场B.耐用消费品市场C.一般消费品市场 D.农产品市场解析:解析 用户调查法又称购买者意向调查法,是定期直接向用户了解在下一时期购买的意向,通过综合分析,推断出用户购买意向的变动趋势。一般而言,用户调查法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动预测的准确性以工业品市场最高,耐用消费品市场次之,一般消费品市场为最低。因为工业品的用户比较集中,比较固定,而一般消费品的购买行为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用户调查法会增加不
37、确定性。17.考察国外或国内使用电脑较早的地区,得出其电脑普及率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断出本地区明年电脑普及率。这是运用市场预测原理中的( )。(分数:1.00)A.连续性原理B.因果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 D.系统性原理解析:解析 类推性原理是指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类同性,或者说普遍规律,只有掌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再结合具体事物所处的环境,才可以推测其他事物的发展趋势。这种类推既可以用于同类事物之间的类推,也可以用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类推。选择国外或国内使用电脑较早的地区,考察其电脑普及率的变化规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类推出本地区明年的电脑普及率。18.某
38、商品流通企业在第 20 个周期时,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第 25 个周期的钢材销售量。已知 20=928.5,b 20=280,则第 25 个周期的钢材预测销售量为( )吨。(分数:1.00)A.1889.5B.2048.5C.2256.5D.2328.5 解析:解析 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式为:Y t+T= t+btT。第 25 个周期的钢材预测销售量为:Y 25= 20+b20(25-20)=928.5+280(25-20)=2328.5(吨)。19.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4 所示。取移动期数 m=3,采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39、)吨。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吨 425 445 475 495 485 505 525 545 565 575 642(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采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 t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D t-i为第 t-i 期的实际销售量;m 为移动平均所取实际销售量的期数。 取 m=3,则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F 12=(565+575+642)=594(吨)。20.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中,被称为移动期数的字母表示是( )。(分数:1.00)A.m B.FtC.D.i解析:解析 一次移动平均
40、数法是用过去 m 个周期实际销售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下期的预测销售量,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F t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D t-1为第 t-i 期的实际销售量;m 为移动平均所取实际销售量的期数,简称为移动划数。2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基本上处于平均形态或供需基本平衡状态,各个周期变化不大,则该商品需求呈( )。(分数:1.00)A.趋势形态B.稳定形态 C.季节形态D.随机形态解析:解析 市场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趋向性和倾向性,具有一定的供求形态。稳定形态是根据我国市场状况、商品供求规律,市场商品供应与需求的形势动态划分出米的供求形态。它是指商品需求基本上处于平均形态或供需基本平衡状态,各个周期
41、商品需求量变化不大。22.轴承是汽车的先行商品,根据汽车的需求量,就可以推断轴承的需求量。这种预测方法是( )。(分数:1.00)A.对比类推法B.相关类推法 C.用户调查法D.定量预测法解析:解析 相关类推法即利用已知的相关商品的数据和资料,来推断预测商品的未来需求趋势。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大体包括:时间上的先行、后行关系;可替代商品的关系;互补性关系。“轴承是汽车的先行商品,与汽车的需求量相关”,这是时间上的先行、后行关系,属于相关类推法。23.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往往要有历史统计资料,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预测未来的情况。这是依据市场预测原理中的( )。(分数:1.00)A.连续性原理 B.
42、因果性原理C.系统性原理D.类推性原理解析:解析 连续性原理又称为连贯性原理,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合乎规律的连续性。按照这个原理,未来的情况和过去、现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当然也会有变化,但是很多方面是有继承性的。因此,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就可以通过收集历史和现实的市场信息来推测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24.在下列预测方法中,反映需求变化最快的是( )。(分数:1.00)A.上期销售量法 B.算术平均数法C.一次指数平滑法D.一次移动平均数法解析:解析 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上期销售量法是把上一期的实际销售量作为下一期销售量的预测值,它是时间序列分析法的一种极端情况,只考虑最近一个时期的实际数据
43、,而忽略其他时期实际数据的影响。上期销售量法的特征是反映需求变化(即时间序列中实际数据的变动)最快。25.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中发现,钢材的销售额(万元)与汽车工业产值(亿元)有密切关系。根据近 12 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回归系数 =3079,b=4.5,预计下一年的汽车工业总产值为 1750 亿元,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下一年的钢材销售额为( )万元。(分数:1.00)A.3079B.7089C.8458D.10954 解析:解析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bx。式中,y 为因变量,即预测值;x 为自变量,即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某影响因素;、b 为回归系数。将数据代入得:下一年的钢材销售额y
44、=+bx=3079+4.51750=10954(万元)。26.在市场预测的过程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要求做到正确、完整、系统全面。其中,完整是指有关的原始凭证和数据是( )。(分数:1.00)A.经过加工整理的B.连续的,不应出现断续现象 C.一个不漏的D.全部按年、季、月、日的统计的资料解析:解析 市场预测要以市场调查为基础,要以市场调查所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为依据。收集数据和资料,要求做到正确、完整、系统、全面。其中,完整是指有关的原始凭证和数据的连续性,不应出现断续现象。27.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 1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3 所示。取 m=4,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第12
45、个月的销售量为( )吨。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吨 260 280 300 3087 278 320 335 340 354 361 381(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一次移动平均数法是用过去 m 个周期实际销售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下期的预测销售量。它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F t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D t-i为第 t-i 期的实际销售量;m 为移动平均所取实际销售量的期数,简称为移动期数。 根据题意,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F 12=(340+354+361+381)4=359(吨)。28.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第 20
46、个周期时,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数法(Y t+T= t+btT),预测第 26 个周期的销售量。已知 20=114,b 20=4,则第 26 个周期的预测销售量为( )。(分数:1.00)A.106B.124C.128D.138 解析:解析 二次移动平均数法是利用预测目标时间序列的一次移动平均值和二次移动平均值的滞后偏差演变规律建立起线性方程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题意,Y t+T= t+btT, 20=114,b 20=4,Y 26= 20+b20(26-20)=114+4(26-20)=138,即第 26 个周期的销售量是 138。29.市场预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 )。(分数:1.00)A.市场供给
47、量B.市场需求量 C.竞争对手的需求量D.消费者的需求心理解析:解析 市场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预见和测算。30.将市场预测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是按( )不同划分的。(分数:1.00)A.预测期限B.预测商品综合程度C.预测性质D.预测范围 解析:解析 市场预测按预测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预测,指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总体的发展方向所作的预测;微观预测,指从企业角度出发,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及企业经营的商品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预测。31.东方商贸公司的某种商品前 1
48、1 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表 4-1 所示。用上期销售量法预测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 )台。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实际销售量/台 350 360 380 370 390 400 420 440 436 450 470(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上期销售量法是把上一期的实际销售量作为下一期销售量的预测值,其公式表示为:F 1=Dt-1,式中,F t为第 t 期的预测销售量;D t-1为第 t-l 期的实际销售量,即上期实际销售量。根据题意,第 12 个月的销售量为:F 12=D12-1=D11=470(台)。32.在下列预测方法中,考
49、虑了时间序列全部数据的预测方法是( )。(分数:1.00)A.上期销售量法B.二次移动平均数法C.一次指数平滑法 D.一次移动平均数法解析:解析 一次指数平滑法又称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数法,它以预测目标的上期实际销售量和上期预测销售量为基数,分别给两者以不同的权数,计算出指数平滑值,作为下期的预测值,它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全部数据。33.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的预测大多是从本企业角度出发的,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预测侧重于( )。(分数:1.00)A.需求预测B.市场预测C.宏观预测D.销售预测 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34.若商品流通企业有商品历年销售量统计数据,在进行下一年销售量预测时,可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分数:2.00)A.因果关系分析法B.算术平均数法 C.移动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