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1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49648       资源大小:154.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15及答案解析.doc

    1、初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15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30.00)1.电信网提供电信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是U /U。 A.互联互通 B.全球互联 C.采用电磁系统 D.电信网全天候可用(分数:1.00)A.B.C.D.2.互联网接入方式中,U /U是一种窄带接入方式。 A.普通拨号 B.专线 C.ADSL D.LAN 接入(分数:1.00)A.B.C.D.3.通信企业销售通信服务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应是U /U。 A.通信业务总量 B.通信业务收入 C.通信业务量 D.通信企业利润(分数:2.00)A.B.C.D.4.在市

    2、场经济条件下,管制的作用是U /U。 A.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 B.矫正和改善计划机制的内在问题 C.限制企业行为 D.提高企业效益(分数:1.00)A.B.C.D.5.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通信市场是指U /U。 A.国际市场 B.国内市场 C.通信设备市场 D.通信业务市场(分数:1.00)A.B.C.D.6.世界上第一台有线发报机的发明者是U /U。 A.贝尔 B.摩尔斯 C.劳伦希尔 D.马克尼(分数:1.00)A.B.C.D.7.从成本角度解释电信企业针对高峰时段业务定高价的原因是U /U。 A.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低 B.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高 C.高峰时段业务的固定成本大

    3、 D.高峰时段业务的固定成本小(分数:1.00)A.B.C.D.8.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网络结构由U /U组成。 A.省中心、市县中心 B.全国中心、省中心和市县中心 C.全国中心和省中心 D.全国中心、省中心和邮区中心(分数:1.00)A.B.C.D.9.关于环形结构的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A.在同样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较网状网为少 B.可靠性相对星状网来说较高 C.会因转接多而影响通信速度 D.基建投资和维护费用都很大(分数:1.00)A.B.C.D.10.若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U /U。 A.等于 0,项目不可行 B.大于 0,项目可行 C.大

    4、于预期的贴现率,项目可行 D.小于预期的贴现率,项目不可行(分数:1.00)A.B.C.D.11.为维持原有生产规模,企业需要以U /U弥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 A.材料 B.成本 C.销售收入 D.设备(分数:1.00)A.B.C.D.12.电信条例于U /U起正式施行。 A2000 年 12 月 B2001 年 1 月 C2000 年 6 月D2000 年 9 月(分数:1.00)A.B.C.D.13.企业按照通行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的成本是U /U。 A.经济成本 B.会计成本 C.沉没成本 D.机会成本(分数:1.00)A.B.C.D.14.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通信市场是指U

    5、/U。 A.国际市场 B.国内市场 C.通信设备市场 D.通信业务市场(分数:1.00)A.B.C.D.15.在我闺通信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中,影响满意度的前提变量之一是U /U。 A.品牌印象 B.预期质质 C.用户忠诚度 D.用户抱怨(分数:1.00)A.B.C.D.16.属于固定资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是U /U。 A.扩建项目 B.改建项目 C.更新改造项目 D.恢复项目(分数:1.00)A.B.C.D.17.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改革将邮政民营化的国家是U /U。 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法国(分数:1.00)A.B.C.D.18.我国现行的电信管理体制为中央和地区两级管理,U

    6、/U为我国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电信产业的监督和管理。 A.邮电部 B.工业和信息化部 C.电子部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分数:1.00)A.B.C.D.19.国家邮政局已于U /U起试开办邮政混合信函业务。 A.2002 年 1 月 1 日 B.2001 年 111 日 C.2001 年 8 月 1 日 D.2001 年 7 月 1 日(分数:1.00)A.B.C.D.20.电信条例中有关电信资费管制的法律基础是U /U。 A计划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电信服务规范D价格法(分数:1.00)A.B.C.D.21.按照经济学的传统观点,最理想的市场结构是U /U市场。 A.完

    7、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竞争(分数:1.00)A.B.C.D.2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其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次系统地提出。当前,该方法更多的是以经济活动与U /U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A.人类 B.自然界 C.社会阶层 D.政治(分数:1.00)A.B.C.D.23.从管制的角度,随着电信业的发展和竞争,互联互通在费用方面强调基于U /U进行结算。 A.短期边际成本 B.长期总成本 C.短期平均成本 D.长期增量成本 (分数:1.00)A.B.C.D.24.二部资费中收取的从量费一般是对企业U /U的补偿。 A.总成本 B.边际成本 C.固定成

    8、本 D.可变成本(分数:1.00)A.B.C.D.25.在电信运营企业进行网间互联谈判时,最关键、最复杂的经济问题在于U /U的确定。 A.互联点 B.互联带宽 C.互联费 D.编号计划(分数:1.00)A.B.C.D.26.国内快递包裹业务的省会城市全程运递时限为U /U天。 A.23 B.34 C.45 D.46(分数:1.00)A.B.C.D.27.在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的U /U。 A.安全权 B.结社权 C.公平交易权 D.隐私权(分数:1.00)A.B.C.D.28.作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是U /U的产物,并随其发展而发展。 A.技术进步 B.

    9、社会分工 C.政治变革 D.信息社会(分数:1.00)A.B.C.D.29.关于资本市场与电信业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U /U。 A.资本市场为电信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B.加盟资本市场有利于电信企业建立俱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C.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机制抑制了电信业的创新发展 D.电信业与资本商场相互促进(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30.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U /U A.信件寄递 B.邮政汇兑 C.同城快递 D.单件重量不超过七千克的印刷品寄递 E.单件重量不超过_卜五千克的包裹寄递(分数:2.00)A.B.C.D.E.3

    10、1.下列邮政业务资费中,实行政府定价的有U /U。 A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 B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 C机要通信资费 D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资费 E邮政企业同城快递业务资费(分数:2.00)A.B.C.D.E.32.在 WTO 框架内,基础电信协议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U /U。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透明度原则 C.普遍豁免原则 D.市场准入原则 E.国民待遇原则(分数:2.00)A.B.C.D.E.33.邮政行业管制的必要性体现在U /U。 A.邮政改革的需要 B.全程全网的需要 C.邮政市场发展的需要 D.限制外资进入的需要 E.普遍服务的需要(分数:2.00)A.B.C.D.E.34.以下U

    11、 /U是电信网间互联管制所需遵循的原则。 A.实行非对称管制 B.管制机构应提供事先监督指导 C.保证歧视性 D.保证透明度 E.网间互联费用的收取应以成本为基础(分数:2.00)A.B.C.D.E.35.关于通信市场的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U /U。 A.广义上讲,通信市场分为邮政通信市场和电信通信市场两大类 B.特快专递市场、数据通信市场都属于邮政通信市场 C.按照地理区域分类,通信市场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通信市场等 D.集团消费市场包括家庭消费市场和客户市场 E.按消费需求层次划分,可分为现实需求市场和潜在需求市场(分数:2.00)A.B.C.D.E.36.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

    12、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U /U。 A.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邮政普遍服务标准 B.制定信件以内的无着邮件处理规定 C.制定邮政编码的编制规则 D.规定邮政企业寄递邮件的时限和服务规范 E.规定邮政企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乡、镇非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区每周的营业时间以及投递邮什的频次(分数:2.00)A.B.C.D.E.37.质量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阶段有U /U。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 D.TL 9000 质量认证阶段 E.ISO 9000 质量认证阶段(分数:2.00)A.B.C.D.E.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26.00)某邮

    13、政局对市内用户用邮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造成邮政通信质量低的因素主要有: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邮局的营业时间较短;邮局经营的业务种类偏少;组织、管理、技术工作及其他问题。这几个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 35%、7%、30%、12%、6%、10%。(分数:8.00)(1).为了提高邮政通信质量,该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U /U。 A.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 B.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 C.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邮局的营业时间较短 D.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邮局的营业时间

    14、较短(分数:2.00)A.B.C.D.(2).该邮政局调查的几个因素中,体现邮政产品质量的因素有U /U。 A.邮局分布的密度 B.邮件丢失损毁率 C.邮局的营业时间 D.邮件传递时限(分数:2.00)A.B.C.D.(3).该邮政局调查的几个因素中,体现邮政服务方便性的因素有U /U。 A.邮局的营业时间 B.管理、组织与技术工作 C.邮局分布的密度 D.邮局经营的业务种类(分数:2.00)A.B.C.D.(4).以下U /U可以综合反映用户的满意程度。 A.用户满意度 B.用户满意率 C.用户满意度指数 D.用户申诉率(分数:2.00)A.B.C.D.某邮政企业 2004 年邮政业务总量实

    15、现 210 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30 万元,邮政业务收入完成 235 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23 万元。(分数:8.00)(1).2003 年度该邮政企业完全邮政业务收入U /U万元。 A.212 B.205 C.187 D.180(分数:2.00)A.B.C.D.(2).2004 年该邮政企业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U /U。 A.10.8% B.12.5% C.14.3% D.16.7%(分数:2.00)A.B.C.D.(3).本案例中邮政业务部总量(210 万元)与邮政业务收入(235 万元)不同的原因在于U /U。 A.邮政业务总量是接不变单价计算的,而邮政业务收入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B.邮政

    16、业务总量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而邮政业务收入是按不变单价计算的 C.邮政业务总量的谁知盘中餐包括计费业务与免费业务,而邮政业务收入只包括计费业务 D.邮政业务总量的计算只包括计费业务,而邮政业务收入包括计业务与免费业务(分数:2.00)A.B.C.D.(4).下列关于邮政业务总量的描述正确的有U /U。 A.邮政业务总量是实物计量指标 B.邮政业务总量是价值计量指标 C.邮政业务总量是邮政业的总产值指标 D.邮政业和总量表示某个时段内传递的信息数量(分数:2.00)A.B.C.D.某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前仅有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 A 市场开放后,新成立了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 B 和一家区域性电话运营

    17、商 C,产生了网间互联互通问题。对此,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出台的有关规定主要有:(1)只要求运营商 A 向管制机构报批“互联规程”,明确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互联点的数量、用于网间互联的交换机局址、提供或出租非捆绑网络元素的目录及费用等内容;(2)规定运营商 A 有义务向其他的运营商提供与网间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信息,以及与互联有关的管道(孔)、杆线等通信设施的使用信息;(3)设定运营商 A 的网间接入价格上限;(4)运营商 B、C 有义务向电信运营商 A 提供与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计划和规划信息;(5)互联双方应当对对方提供的信息保密,并不得利用该信息从事与互联无关的活动。(

    18、分数:6.00)(1).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制定的有关网间互联规定U /U。 A.体现了网间互联的非歧视性原则 B.有助于防止运营商 A 采取阻碍竞争的行为 C.可能导致提升网间互联费 D.有利于促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达成(分数:2.00)A.B.C.D.(2).这些规定表明该国的电信网间互联管制实行U /U。 A.对称管制 B.非对称管制 C.自由互联政策 D.对等互联政策(分数:2.00)A.B.C.D.(3).前三条规定都针对运营商 A 制定,原因是U /U。 A.运营商 A 控制了必备的基础设施 B.运营商 A 可在网间互联问题上采取多种阻碍竞争的措施 C.运营商 A 的网络成本高 D.保护运

    19、营商 A(分数:2.00)A.B.C.D.某用户是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家中还安装了固定电话,其移动电话每月话费支了约为 100 元,短信业务费用约为 2 元,固定电话每月话费约为 60 元,其中长途通话费约为 30 元。(注:全球通资费为月租费 50 元,通话费为 0.4 元/分钟费业务无月租费,通话费为 0.6 元/分钟。)(分数:4.00)(1).若该用户希望进一步节省通信费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U /U。 A.换用移动预付费业务 B.更多地使用短信业务 C.使用 IP 电话卡拨打长途 D.使用 300 电话卡(分数:2.00)A.B.C.D.(2).若该用户希望方便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可以

    20、采取的措施有U /U。 A.拨打天气预报特服务号码 12121,使用电话声讯服务 B.短信订阅天气预报信息 C.使用 IP 电话卡 D.使用预付费用业务(分数:2.00)A.B.C.D.初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15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30.00)1.电信网提供电信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是U /U。 A.互联互通 B.全球互联 C.采用电磁系统 D.电信网全天候可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电信通信依赖于网络,互联互通的电信网是提供电信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项简单的通信业务,往往需要几个不同的企业(网

    21、络)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同时,仅仅具备了电信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配套的标准、管理方法等,使得网络之间设备兼容、服务兼容,才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电信服务。2.互联网接入方式中,U /U是一种窄带接入方式。 A.普通拨号 B.专线 C.ADSL D.LAN 接入(分数:1.00)A. B.C.D.解析:3.通信企业销售通信服务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应是U /U。 A.通信业务总量 B.通信业务收入 C.通信业务量 D.通信企业利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从本质上看,通信业务收入就是通信企业销售其通信服务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它反映的是通信企业生产的通信服务产品得到社会的

    22、承认并被用户消费而实现的价值量。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制的作用是U /U。 A.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 B.矫正和改善计划机制的内在问题 C.限制企业行为 D.提高企业效益(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的存在以及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消除垄断,也无法避免过度竞争等原因使得市场失效。因此,经济性管制就是要矫正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以有利于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5.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通信市场是指U /U。 A.国际市场 B.国内市场 C.通信设备市场 D.通信业务市场(分数:1.00)A.B.C.D. 解析:6.世界上第一台有线发报机的发明者是U /U。 A.贝

    23、尔 B.摩尔斯 C.劳伦希尔 D.马克尼(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838 年,萨米尔芬勒摩尔斯在经历了几年的艰苦实验后,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发报机,并获得了专利权,于 1844 年在美国开通了历史上第一条电报线路:华盛顿一巴尔的摩电报线,从而揭开了电信通信的发展历史。7.从成本角度解释电信企业针对高峰时段业务定高价的原因是U /U。 A.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低 B.高峰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高 C.高峰时段业务的固定成本大 D.高峰时段业务的固定成本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线性资费。在通信行业,电信业务的需求量在不同时期的分布

    24、通常是不均匀的,高峰负荷需求和非高峰负荷需求之分非常明显。对于电信通信服务产品,因为不具有实物形态,无法储存,所以需要准备适应高峰负荷需求的生产设备。而这些设备在非高峰时段并不投入使用。由此可见,高峰需求的边际成本将大于非高峰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峰负荷需求制定较高的资费。8.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网络结构由U /U组成。 A.省中心、市县中心 B.全国中心、省中心和市县中心 C.全国中心和省中心 D.全国中心、省中心和邮区中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包括两级处理中心:一级中心为全国中心,主要负责邮政金融异地业务的信息交换、资金清算和调拨、会计核算、对省中心的

    25、网络管理等;二级中心为省中心,主要负责本省业务的集中处理、跨省业务的信息交换、本省资金清算和调拨、网络管理等,并集中存放本省的分户账。9.关于环形结构的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A.在同样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较网状网为少 B.可靠性相对星状网来说较高 C.会因转接多而影响通信速度 D.基建投资和维护费用都很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D 项,基建投资和维护费刚都很大,属于网状结构的缺点。10.若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U /U。 A.等于 0,项目不可行 B.大于 0,项目可行 C.大于预期的贴现率,项目可行 D.小于预期的贴现率,项

    26、目不可行(分数:1.00)A.B.C.D. 解析:11.为维持原有生产规模,企业需要以U /U弥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 A.材料 B.成本 C.销售收入 D.设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企业必须用生产经营成果对生产耗费进行补偿,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企业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拿出相当于成本部分的数额以补偿投入到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费,才能维持资金周转和再生产按原有规模进行。12.电信条例于U /U起正式施行。 A2000 年 12 月 B2001 年 1 月 C2000 年 6 月D2000 年 9 月(分数:1.00)A.B.C

    27、.D. 解析:解析 调整我国电信市场的法规主要是国务院于 2000 年 9 月 25 日以国务院令(第 291 号)的形式颁布的电信条例,该条例于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13.企业按照通行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的成本是U /U。 A.经济成本 B.会计成本 C.沉没成本 D.机会成本(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会计成本的概念。会计成本是按照一个国家规定的一套通行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的成本,目的是核算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损益状况。也称为法定成本或制度成本。14.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通信市场是指U /U。 A.国际市场 B.国内市场 C.通信设备市场 D.通信

    28、业务市场(分数:1.00)A.B.C.D. 解析:15.在我闺通信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中,影响满意度的前提变量之一是U /U。 A.品牌印象 B.预期质质 C.用户忠诚度 D.用户抱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通信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TCSI),包括满意度、忠诚度、用户抱怨、预期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印象等因素,以及质量特性分析、用户改进要求等方面内容。其中,预期质量、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为满意度的前提变量,是影响满意度的原因要素。16.属于固定资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是U /U。 A.扩建项目 B.改建项目 C.更新改造项目 D.恢复项目(分数:1.00)

    29、A.B.C. D.解析:17.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改革将邮政民营化的国家是U /U。 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法国(分数:1.00)A.B.C. D.解析:18.我国现行的电信管理体制为中央和地区两级管理,U /U为我国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电信产业的监督和管理。 A.邮电部 B.工业和信息化部 C.电子部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我国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电信产业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其他部门将依照职责分工,在职责范围内对电信产业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19.国家邮政局已于U /U起试开办邮政混合信函业务。 A.2

    30、002 年 1 月 1 日 B.2001 年 111 日 C.2001 年 8 月 1 日 D.2001 年 7 月 1 日(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邮政混合信函业务是用户在邮政局所购买邮资卡、专用电脑寄信软件,利用计算机发信,将信息通过因特网传输到指定地点,由专用设备全自动打印、封装,按平常信函进行投递的信函业务,国家邮政局已于 2001 年 11 月 1 日起试行开办。20.电信条例中有关电信资费管制的法律基础是U /U。 A计划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电信服务规范D价格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对电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是政府维护消费者权益的

    31、具体表现,为此,原信息产业部于2005 年 4 月 22 日颁布实施电信服务规范,成为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的主要依据。因此,C 项正确。21.按照经济学的传统观点,最理想的市场结构是U /U市场。 A.完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竞争(分数:1.00)A.B.C.D. 解析:2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其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次系统地提出。当前,该方法更多的是以经济活动与U /U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A.人类 B.自然界 C.社会阶层 D.政治(分数:1.00)A.B. C.D.解析:23.从管制的角度,随着电信业的发展和竞争,互联互通在费用方面强调基

    32、于U /U进行结算。 A.短期边际成本 B.长期总成本 C.短期平均成本 D.长期增量成本 (分数:1.00)A.B.C.D. 解析:24.二部资费中收取的从量费一般是对企业U /U的补偿。 A.总成本 B.边际成本 C.固定成本 D.可变成本(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二部资费中基本费的收取通常是对企业固定成本的补偿,从量费可看作是对可变成本的补偿。25.在电信运营企业进行网间互联谈判时,最关键、最复杂的经济问题在于U /U的确定。 A.互联点 B.互联带宽 C.互联费 D.编号计划(分数:1.00)A.B.C. D.解析:26.国内快递包裹业务的省会城市全程运递时限为U

    33、 /U天。 A.23 B.34 C.45 D.46(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国家邮政局于 2001 年 8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了国内快递包裹业务,它是介于普通包裹与特快专递包裹之间的包裹寄递服务,属于邮政的主营业务。快递包裹业务的省会城市全程运递时限为46 天,全程采用陆路运输,资费标准实行分区计赀方式,其计费区与普通包裹业务相同。27.在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的U /U。 A.安全权 B.结社权 C.公平交易权 D.隐私权(分数:1.00)A.B.C.D. 解析:28.作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是U /U的产物,并随其发展而发展。

    34、 A.技术进步 B.社会分工 C.政治变革 D.信息社会(分数:1.00)A.B. C.D.解析:29.关于资本市场与电信业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U /U。 A.资本市场为电信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B.加盟资本市场有利于电信企业建立俱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C.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机制抑制了电信业的创新发展 D.电信业与资本商场相互促进(分数:1.00)A.B.C. 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30.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U /U A.信件寄递 B.邮政汇兑 C.同城快递 D.单件重量不超过七千克的印刷品寄递 E.单件重量不超过_卜五千克的包裹寄递(分

    35、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邮政普遍服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为我国境内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邮政服务。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刚主要包括: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五千克的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十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31.下列邮政业务资费中,实行政府定价的有U /U。 A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 B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 C机要通信资费 D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资费 E邮政企业同城快递业务资费(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邮政法将邮政业务资费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两种情况,即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邮政企业营业务资费、机要通信资费以及

    36、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资费实行政府定价;邮政企业的其他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32.在 WTO 框架内,基础电信协议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U /U。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透明度原则 C.普遍豁免原则 D.市场准入原则 E.国民待遇原则(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基础电信协议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在 WT0 的框架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33.邮政行业管制的必要性体现在U /U。 A.邮政改革的需要 B.全程全网的需要 C.邮政市场发展的需要 D.限制外资进入的需要 E.普遍服务的需要(分数:2.00)A. B.

    37、C. D.E. 解析:解析 邮政行业管制的必要性包括:国家主权币信息安全的需要;全程全网的需要;普遍服务的需要;规范市场的需要;邮政改革的需要。34.以下U /U是电信网间互联管制所需遵循的原则。 A.实行非对称管制 B.管制机构应提供事先监督指导 C.保证歧视性 D.保证透明度 E.网间互联费用的收取应以成本为基础(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的原则包括五项:管制机构应提供事先监督指导;实行非对称管制,将互联义务集中于主导运营商;保证透明度;保证非歧视性;网间互联费用的收取应以成本为基础。35.关于通信市场的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U /U。 A.

    38、广义上讲,通信市场分为邮政通信市场和电信通信市场两大类 B.特快专递市场、数据通信市场都属于邮政通信市场 C.按照地理区域分类,通信市场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通信市场等 D.集团消费市场包括家庭消费市场和客户市场 E.按消费需求层次划分,可分为现实需求市场和潜在需求市场(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广义上讲,通信市场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市场和通信业务服务市场;数据通信市场属于电信市场;按地理区域,通信市场可分为国际通信市场和国内通信市场;集团消费市场包括大客户市场和一般客户市场。36.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U /U。 A.会同有关

    39、部门制定邮政普遍服务标准 B.制定信件以内的无着邮件处理规定 C.制定邮政编码的编制规则 D.规定邮政企业寄递邮件的时限和服务规范 E.规定邮政企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乡、镇非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区每周的营业时间以及投递邮什的频次(分数:2.00)A. B.C. D. E. 解析:解析 根据邮政法规定,国务院邮政管理部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主要有:会同有关部制定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制定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邮政企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区每周的营业时间以及投递邮件的频次;制定邮政编码的编制舰则;规定邮政氽业寄递邮件时限和服务规范;制定信件以外的无着邮件处理规定

    40、;制定对停止经营快递业务的快递企业未投递快件的处理规定等;对邮票的印制、销售,邮政编码的编制、使用等实施监督,并制订相应的配套制度。37.质量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阶段有U /U。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 D.TL 9000 质量认证阶段 E.ISO 9000 质量认证阶段(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微观质量管理是指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如何建立健企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各个部门在通信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质量职能、质量控制和喷量改进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等,目的是提高通信服务质量。质箍管理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

    41、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而质量管理阶段和 ISO 9000 质量认证阶段。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26.00)某邮政局对市内用户用邮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造成邮政通信质量低的因素主要有: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邮局的营业时间较短;邮局经营的业务种类偏少;组织、管理、技术工作及其他问题。这几个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 35%、7%、30%、12%、6%、10%。(分数:8.00)(1).为了提高邮政通信质量,该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U /U。 A.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 B

    42、.邮件传递超过规定时限、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 C.邮件传递出现丢失、损毁现象、邮局的营业时间较短 D.邮局分布的密度较低、邮局的营业时间较短(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肯定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从因素统计来看,因素 1 和因素 3 对质量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了 35%、30%。(2).该邮政局调查的几个因素中,体现邮政产品质量的因素有U /U。 A.邮局分布的密度 B.邮件丢失损毁率 C.邮局的营业时间 D.邮件传递时限(分数:2.00)A.B. C.D. 解析:解析 邮政的质量指标包括时限指标、安全指标和信息指标,其中 B 属于安全指标,D 属于时限指标。(3)

    43、.该邮政局调查的几个因素中,体现邮政服务方便性的因素有U /U。 A.邮局的营业时间 B.管理、组织与技术工作 C.邮局分布的密度 D.邮局经营的业务种类(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体现邮政服务方便性即是指服务质量指标,包括邮政网点的分布密度和服务半径、营业时间和经办种类、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4).以下U /U可以综合反映用户的满意程度。 A.用户满意度 B.用户满意率 C.用户满意度指数 D.用户申诉率(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测评用户满意度是世界各国政府对邮政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的通用方式,以衡量用户对邮政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综合反映用户满

    44、意程度的指标有三种: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率和用户满意度指数。某邮政企业 2004 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 210 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30 万元,邮政业务收入完成 235 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23 万元。(分数:8.00)(1).2003 年度该邮政企业完全邮政业务收入U /U万元。 A.212 B.205 C.187 D.180(分数:2.00)A. B.C.D.解析:(2).2004 年该邮政企业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U /U。 A.10.8% B.12.5% C.14.3% D.16.7%(分数:2.00)A.B.C.D. 解析:(3).本案例中邮政业务部总量(210 万元)与邮政业务收入(235 万元)不同的原因在于U /U。 A.邮政业务总量是接不变


    注意事项

    本文(初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1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