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2.00)1.投产项目或单项工程平均新增每一单位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所耗用的投资称为_。(分数:4.00)A.生产能力利用率B.单位生产能力投资C.投资回收年限D.投资回收率2.报告期实际产量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得到_。(分数:4.00)A.单位生产能力投资B.生产能力利用率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D.投资回收率3.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得到的指标是_。(分数:4.00)A.投资回收率B.投资回收年限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D.投资利税率4.固定资产交
2、付使用率是_。(分数:4.00)A.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除以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B.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除以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C.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D.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除以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5.人口自然增加数是指_。(分数:4.00)A.当期的自然出生人口B.当期的出生人口C.当期平均出生人口减去平均死亡人口D.当期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净额6.某地区年初人口为 500万,该年迁入口 5万,年末人口为 510万,则该年该地区迁入率为_。(分数:4.00)A.9.76B.9.84C.9.90D.9.957.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统计范围是_。(分数:4
3、.00)A.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成果应用B.技术开发C.基础研究D.科技服务8.目前我国的社会统计主要的负责部门是_。(分数:4.00)A.统计部门B.各项社会事业主管部门C.文化部门D.综合管理部门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68.00)某工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 1000万元,在报告期全部销售,并销售上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300万元;报告期对外加工费收入 250万元,中间投入合计 800万元,应交增值税 50万元;报告期能源消费量为 1000吨标准煤。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企业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为_万元。(分数:2.00)
4、A.1000B.1050C.1250D.1300(2).该企业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为_万元。(分数:2.00)A.1250B.1550C.1000D.1300(3).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生产法B.成本法C.收入法D.支出法(4).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包括_。(分数:2.00)A.生产消费的能源B.非生产消费的能源C.回收利用的余能D.调出本单位的能源(5).该企业报告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_吨标准煤/万元。(分数:2.00)A.1.25B.1.82C.2.22D.2某工业企业 2012年有关资料如下:2012 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万元;1、2 季度从业人员
5、平均人数均为50人,3 季度平均人数 80人,4 季度平均人数 60人;发放从业人员计时、计件工资 120万元,奖金、津贴 30万元;福利费支出 3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企业 2012年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是_。(分数:2.00)A.50B.60C.70D.80(2).工资总额包括_。(分数:2.00)A.计时、计件工资B.奖金、津贴和补贴C.福利费支出D.劳动保护支出(3).该企业 2012年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_万元。(分数:2.00)A.2.4B.2.5C.2.55D.3(4).关于平均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平
6、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平均实际工资与平均工资成正比,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反比D.平均工资与平均实际工资成反比,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正比(5).根据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对该类企业进行涮查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某城镇 2008年相关资料如下:年末常住人口 3万人(年初常住人口 2.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1.5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 200人,死亡人口 50人;居民家庭户均总收入 15万元,个人交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障支出分别为 3000元和
7、 2000元;家庭消费支出 9万元,其中食品类支出 3.5万元,居住类支出 3.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上述统计资料的取得,一般通过_。(分数:2.00)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2).该城镇人口性别比例为_。(分数:2.00)A.48.3B.51.7C.106.9D.93.5(3).该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_。(分数:2.00)A.5.1B.6.8C.5.0D.6.67(4).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_。(分数:2.00)A.14.8万元B.14.7万元C.15万元D.14.5万元(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_。(分数:2.00)A.7
8、2.2%B.38.9%C.33.3%D.43.3%某企业 2009年年平均从业人员为 7人,为了发展企业,在 2010年第二季度扩招员工,保证二季度内每月平均人数之和达到 27人,6 月每天实有从业人员之和达到 330人。2010 年,该企业工业总值为 3500万元,用于 750万元,付给银行、保险、行政管理费用 250万元,本年应交纳的增值税为 120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分数:10.00)(1).2009年该企业全年每月平均从业人员之和是_人。(分数:2.00)A.21B.28C.70D.84(2).2010年 6月月平均人数是_人。(分数:2.00)A.10
9、B.11C.33D.3(3).以 2010年第二季平均人数是_人。(分数:2.00)A.9B.10C.3D.27(4).企业的中间投入费用_万元。(分数:2.00)A.250B.1000C.750D.3250(5).企业工业增加值是_万元。(分数:2.00)A.2620B.2480C.2500D.3250下表为某地区 2008年的人口数。 年初(人) 年末(人) 014 20932 21182 1564 160636 186010 65100 22014 28159 注 1:014 为少年儿童人口 注 2:65 以上为老年人口 请据此表计算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0.00)(1).该地区 20
10、08年的平均人口为_。(分数:2.00)A.67860.7B.73155.5C.78450.3D.219466.5(2).该地区 2008年的人口发展速度为_。(分数:2.00)A.1.01B.1.16C.1.28D.1.30(3).该地区 2008年末的老年人口系数为_。(分数:2.00)A.10.81%B.11.43%C.11.96%D.12.39%(4).该地区 2008年初的人口总负担系数为_。(分数:2.00)A.0.20B.0.22C.0.25D.0.27(5).该地区 2008年初人口的平均年龄为_。(分数:2.00)A.40.81B.41.29C.41.72D.42.31下表是
11、某工业企业在一个调查期内的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财务数据。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单位:万元) 行次 期初 期末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39 2000 2500 减:累计折旧 40 300 490 固定资产净值 41 1700 201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2 固定资产净额 43 工程物资 44 20 20 在建工程 45 500 1000 固定资产清理 46 固定资产合计 50 2220 3030 资产总计 67 5970 7135 (分数:8.00)(1).该企业本期资产总计是_万元。(分数:2.00)A.5970B.7135C.1165D.无法计算(2).该企业本期固定资产增加了_万元
12、。(分数:2.00)A.500B.310C.810D.无法计算(3).该企业固定资产本期折旧是_万元。(分数:2.00)A.190B.300C.49D.无法计算(4).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内容的项目是_。(分数:2.00)A.在建工程B.固定资产净值C.存货D.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某火电厂 2014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 (1)分库存放煤炭 50万吨; (2)第一车间领取的 3万吨尚未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 (3)已拨给外单位委托加工的煤炭 6万吨; (4)从外单位借入并已入库的煤炭 5万吨; (5)已运达本企业尚未入库的煤炭 4万吨; (6)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 7万吨; (7)清点盘库查出的账
13、外煤炭 1万吨; (8)已查证丢失的煤炭 1万吨; (9)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煤炭 1万吨; (10)不属于正常周转的超储积压煤炭 2万吨。(分数:10.00)(1).该火电厂 2014年煤炭的年末库存量为_万吨。(分数:2.00)A.50B.59C.60D.61(2).以下 4个小题根据以下资料计算:2014 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3%,能源消赞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5.6%,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9%,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8.8%,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3.8%。 2014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458B.0.55C.1.83D
14、.1.5(3).201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66B.0.33C.1.33D.1.66(4).2014年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1.5B.0.22C.1.22D.0.45(5).201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228B.0.78C.1.78D.1.21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2.00)1.投产项目或单项工程平均新增每一单位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所耗用的投资称为_。(分数:4.00)A.生产能力利用率B.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C.投资回收年
15、限D.投资回收率解析:2.报告期实际产量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得到_。(分数:4.00)A.单位生产能力投资B.生产能力利用率 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D.投资回收率解析:解析 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实际产品产量与产品设计能力的比率,是反映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设计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报告期实际产量/设计生产能力100%3.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得到的指标是_。(分数:4.00)A.投资回收率B.投资回收年限 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D.投资利税率解析:解析 投资回收年限是指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从建成投入生产(或交付
16、使用)时起,到累计实现的利税总额达到该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时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以年数表示。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年限=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_。(分数:4.00)A.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除以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B.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除以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 C.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D.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除以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解析:解析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它是反映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宏观投资效果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17、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100%5.人口自然增加数是指_。(分数:4.00)A.当期的自然出生人口B.当期的出生人口C.当期平均出生人口减去平均死亡人口D.当期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净额 解析:6.某地区年初人口为 500万,该年迁入口 5万,年末人口为 510万,则该年该地区迁入率为_。(分数:4.00)A.9.76B.9.84C.9.90 D.9.95解析:解析 由于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500+510)/2=505(万),故年迁入率=年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5/505)1000=9.90。7.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
18、统计范围是_。(分数:4.00)A.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成果应用 B.技术开发C.基础研究D.科技服务解析:8.目前我国的社会统计主要的负责部门是_。(分数:4.00)A.统计部门B.各项社会事业主管部门 C.文化部门D.综合管理部门解析: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68.00)某工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 1000万元,在报告期全部销售,并销售上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300万元;报告期对外加工费收入 250万元,中间投入合计 800万元,应交增值税 50万元;报告期能源消费量为 1000吨标准煤。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企业报告
19、期工业总产值为_万元。(分数:2.00)A.1000B.1050C.1250 D.1300解析:解析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本题中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1000+250=1250(万元)。(2).该企业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为_万元。(分数:2.00)A.1250B.1550 C.1000D.1300解析:解析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工业销售值=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本题中工业销售值=1000+300+250=1550
20、(万元)。(3).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生产法 B.成本法C.收入法 D.支出法解析:解析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4).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包括_。(分数:2.00)A.生产消费的能源 B.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C.回收利用的余能D.调出本单位的能源解析:解析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艺用能、非生
21、产用能;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要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具体指: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5).该企业报告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_吨标准煤/万元。(分数:2.00)A.1.25B.1.82C.2.22D.2 解析:解析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计算公式为: 本题中工业能源消费量=1000,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22、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1000+300-800=500(万元),所以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某工业企业 2012年有关资料如下:2012 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万元;1、2 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均为50人,3 季度平均人数 80人,4 季度平均人数 60人;发放从业人员计时、计件工资 120万元,奖金、津贴 30万元;福利费支出 3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该企业 2012年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是_。(分数:2.00)A.50 B.60 C.70D.80解析:解析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日历日数,本题中月平均人数=(50+50+80
23、+60)4=60。(2).工资总额包括_。(分数:2.00)A.计时、计件工资B.奖金、津贴和补贴C.福利费支出 D.劳动保护支出解析:解析 工资总额构成包括 6部分内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3).该企业 2012年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_万元。(分数:2.00)A.2.4 B.2.5C.2.55D.3解析:解析 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本题中平均工资=(120+30)60=15060=2.5(万元)。(4).关于平均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
24、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平均实际工资与平均工资成正比,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反比D.平均工资与平均实际工资成反比,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正比 解析:解析 AB 两项,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它反映用货币工资所能实际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计算公式为: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D 两项,由平均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可知,平均货币工资(也即平均工资)与平均实际工资成正比,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反比。(5).根据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对该类企业进行涮查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全面调查B.
25、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而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随机原则要求所有调查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取。对该类企业进行调查是采用抽取一部分样本企业进行观察,以样本企业的指标去推算所有企业的指标的方法,故属于抽样调查。某城镇 2008年相关资料如下:年末常住人口 3万人(年初常住人口 2.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1.55万人;当年出生人口 200人,死亡人口 50人;居民家庭户均总收入 15万元,个人交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障支出分别为 3000元和 2000元;家庭消费支出 9万元,
26、其中食品类支出 3.5万元,居住类支出 3.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上述统计资料的取得,一般通过_。(分数:2.00)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解析:(2).该城镇人口性别比例为_。(分数:2.00)A.48.3B.51.7C.106.9 D.93.5解析:解析 人口的性别比例足以女性人数为 100,计算男性与女性的比例,表示每 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性别比例是最常用到的指标。人口性别指标还可按不同标志分组计算,如计算分年龄、民族、城乡、地区的性别比例指标。该城镇人口性别比例=1.55100/(3-1.55)=106.9。(
27、3).该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_。(分数:2.00)A.5.1 B.6.8C.5.0D.6.67解析: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加数与当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人口自然增加数是当期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的净额。该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4).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_。(分数:2.00)A.14.8万元B.14.7万元C.15万元D.14.5万元 解析:解析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经营性支出-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15-0.3-0.2=14.5(万元)。(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_。(分
28、数:2.00)A.72.2%B.38.9% C.33.3%D.43.3%解析:解析 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3.5/9100%=38.9%。某企业 2009年年平均从业人员为 7人,为了发展企业,在 2010年第二季度扩招员工,保证二季度内每月平均人数之和达到 27人,6 月每天实有从业人员之和达到 330人。2010 年,该企业工业总值为 3500万元,用于 750万元,付给银行、保险、行政管理费用 250万元,本年应交纳的增值税为 120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分数:10.00)(1).2009年该企业全年每月平均
29、从业人员之和是_人。(分数:2.00)A.21B.28C.70D.84 解析:解析 由年平均人数=全年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年平均人数为 7人,则月平均人数为127=84(人)。(2).2010年 6月月平均人数是_人。(分数:2.00)A.10B.11 C.33D.3解析:解析 由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日历日数,则月平均人数=330/30=1l(人)。(3).以 2010年第二季平均人数是_人。(分数:2.00)A.9 B.10C.3D.27解析:解析 由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则 2010年第二季平均人数为 27/3=9(人)。(4).企业的中间投入费用_万
30、元。(分数:2.00)A.250B.1000 C.750D.3250解析:解析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项。则此题中中间投入为 750+250=1000(万元)。(5).企业工业增加值是_万元。(分数:2.00)A.2620 B.2480C.2500D.3250解析:解析 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得到工业增加值=3500-1000+120=2620(万元)。下表为某地区 2008年的人口数。 年初(人) 年末(人) 014 20932 21182 1564 16
31、0636 186010 65100 22014 28159 注 1:014 为少年儿童人口 注 2:65 以上为老年人口 请据此表计算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0.00)(1).该地区 2008年的平均人口为_。(分数:2.00)A.67860.7B.73155.5C.78450.3D.219466.5 解析:解析 平均人口数是反映一定时期人口平均水平的指标。平均人口数是把每天(或每月、每季)的人数相加,除以日历日(月、季)数求得。在人口变化均匀的前提下,可以用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算术平均数来表示,或用年中人口数代替年平均人口数。该地区 2008年的平均人口=(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32、(20932+160636+22014)+(21182+186010+28159)/2=219466.5(2).该地区 2008年的人口发展速度为_。(分数:2.00)A.1.01B.1.16 C.1.28D.1.30解析:解析 人口年发展速度即年末、年初人口数之比。 该地区 2008年的人口发展速度=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21182+186010+28159)/(20932+160636+22014)=1.16(3).该地区 2008年末的老年人口系数为_。(分数:2.00)A.10.81%B.11.43%C.11.96% D.12.39%解析:解析 老年人口系数是指在一定时点上,老年人
33、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表明人口年龄构成的相对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28159/(21182+186010+28159)100%=11.96%(4).该地区 2008年初的人口总负担系数为_。(分数:2.00)A.0.20B.0.22C.0.25D.0.27 解析:解析 总负担系数是指全部被抚养人口与 1564 岁人口的比例。 该地区 2008年初的人口总负担系数=全部被抚养人口/1564 岁人口=(20932+22014)/160636=26.7%(5).该地区 2008年初人口的平均年龄为_。(分数:2.00)A.40.81 B.41.29C.41.72D.42
34、.31解析:解析 平均年龄是指一定人口集团年龄的平均数。 平均年龄=(各年龄组的组中值各年龄组人口数)/总人口=(720932+39.5160636+82.522014)/(20932+160636+22014)=40.81下表是某工业企业在一个调查期内的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财务数据。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单位:万元) 行次 期初 期末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39 2000 2500 减:累计折旧 40 300 490 固定资产净值 41 1700 201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2 固定资产净额 43 工程物资 44 20 20 在建工程 45 500 1000 固定资产清理 46 固定
35、资产合计 50 2220 3030 资产总计 67 5970 7135 (分数:8.00)(1).该企业本期资产总计是_万元。(分数:2.00)A.5970B.7135 C.1165D.无法计算解析:解析 资产总计为企业会计“资产项目”中的期末数,即 7135万元。(2).该企业本期固定资产增加了_万元。(分数:2.00)A.500B.310 C.810D.无法计算解析:解析 该企业固定资产增加额=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010-1700=310(万元)。(3).该企业固定资产本期折旧是_万元。(分数:2.00)A.190 B.300C.49D.无法计算解析:解析 本期固定资产折
36、旧=期末累计折旧-期初累计折旧=490-300=190(万元)。(4).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内容的项目是_。(分数:2.00)A.在建工程B.固定资产净值C.存货 D.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解析:解析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某火电厂 2014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 (1)分库存放煤炭 50万吨; (2)第一车间领取的 3万吨尚未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 (3)已拨给外单位委托加工的煤炭 6万吨; (4)从外单位借入并已入库的煤炭 5万吨; (5)已运达本企业尚未入库的煤炭 4万吨; (6)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 7万吨; (7)清点盘库查出的账外煤炭 1万吨; (8)已查证丢失的煤炭
37、 1万吨; (9)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煤炭 1万吨; (10)不属于正常周转的超储积压煤炭 2万吨。(分数:10.00)(1).该火电厂 2014年煤炭的年末库存量为_万吨。(分数:2.00)A.50B.59C.60D.61 解析:解析 2014 年煤炭的年末库存包括(1)、(2)、(4)、(7)和(10)。所以: 2014年煤炭的年末库存量=50+3+5+1+2=61(万吨)(2).以下 4个小题根据以下资料计算:2014 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3%,能源消赞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5.6%,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9%,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8.8%,国民经济年平均
38、增长速度为 23.8%。 2014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458B.0.55 C.1.83D.1.5解析:解析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3).201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66 B.0.33C.1.33D.1.66解析:解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4).2014年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1.5B.0.22C.1.22 D.0.45解析:解析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电力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一般来说,电力的发展应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电力应超前发展。计算公式为: (5).201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_。(分数:2.00)A.0.228B.0.78C.1.78D.1.21 解析:解析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