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48332       资源大小:8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12及答案解析.doc

    1、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某公司共有员工 160 人,其构成的饼图如图所示,则中级管理人员数为_人。 (分数:2.00)A.8B.16C.28D.1082.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_。(分数:2.00)A.每组的最小值B.每组的最大值C.每组的中点数值D.每组的起点数值3.若数据的分布比较均匀,应编制_。(分数:2.00)A.异距数列B.等距数列C.单项数列D.组距数列4.在坐标轴中,纵坐标表示直方图的_。(分数:2.00)A.频数B.组中值C.变量分组D.组限5.统计表的列标题表示各组的名

    2、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_。(分数:2.00)A.上方B.第一行C.第一列D.均可以6.已知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 8 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172、165、169、174、170、173、168、179,则这些学生身高的中位数为_。(分数:2.00)A.4B.4.5C.172D.1717.某幼儿园有 58 名小朋友,其年龄(单位:周岁)的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小朋友年龄的众数为_。 (分数:2.00)A.4B.5C.25D.588.某班共有 60 名学生,在期末的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 75 分,标准差为 6 分;女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 80 分,标准差为 6 分。如果该班的男女

    3、学生各占一半,则全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_。(分数:2.00)A.65B.75.5C.77.5D.809.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中,若各个变量值都扩大 3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_。(分数:2.00)A.不变B.减少 3 倍C.扩大 3 倍D.扩大 4 倍10.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 78 分,最高分是 95 分,最低分是 65 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_。(分数:2.00)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82.00)11.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_。(分数:3.00)A.经济性B.时效性C.准确性D.全面性E

    4、.灵活性12.下面调查中有可能取得总体全面资料的调查方式有_。(分数:3.00)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E.典型调查13.“职业”是一个_。(分数:3.00)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定量变量D.定性变量E.数值变量14.我国的人口数采用_的方法获取。(分数:3.00)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E.统计报表15.抽样调查的特点主要有_。(分数:3.00)A.是一种非全面凋查B.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调查单位C.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D.抽样推断的结果缺乏可靠性E.其目的是要推断所要了解的总体16.近期,某网站就“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

    5、年龄的政策建议”一事调查网民的意见。这种调查_。(分数:3.00)A.属于概率抽样B.属于非概率抽样C.属于简单随机抽样D.不能保证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E.由于不能够由样本的特征准确地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没什么价值17.下列选项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方法的是_。(分数:3.00)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D.整群抽样E.滚雪球抽样18.下列关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3.00)A.分类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B.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强C.顺序数据可以比较距离D.定量数据的计量功能大于定性数据E.定量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19.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_。(分数:

    6、3.00)A.统计调查B.文献检索C.实验D.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E.图书中数据20.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场合的有_。(分数:3.00)A.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B.工业产品质量检验C.不需要了解总体情况D.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E.适用于任何统计活动21.某市工商管理部门于某月初突击抽查部分市场上销售的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这种调查应属于_。(分数:3.00)A.经常性调查B.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D.非全面调查E.专门调查2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精度,数据类型包括_。(分数:3.00)A.分类数据B.实验数据C.顺序数据D.二手数据E.数值数据23.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其缺点包括

    7、_。(分数:3.00)A.资料包括范围不够系统B.工作量大C.耗资多D.时间周期较长E.资料包括范围不够详尽24.描述人口性别比例适宜的图形有_。(分数:3.00)A.饼图B.折线图C.散点图D.直方图E.条形图25.某高校学生上网时间的差异很大,因此宜采用_反映学生上网时间的平均水平。(分数:3.00)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E.离散系数26.八名受访者表示 6 月份网购的次数为:2,2,3,2,5,1,3,6。则其 6 月份网购次数的_。(分数:3.00)A.算术平均数等于 3B.中位数等于 3C.众数等于 3D.中位数等于 2.5E.众数等于 227.下列选项中,反映数据离散

    8、程度的是_。(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E.极差28.下面几个关于集中趋势测量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中位数可用来反映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C.均值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D.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E.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29.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30.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_。(分数:2.00)A.算

    9、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众数31.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是_。(分数:2.00)A.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E.算术平均数32.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_。(分数:2.00)A.饼图B.直方图C.条形图D.环形图E.散点图33.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_。(分数:2.00)A.饼图B.直方图C.条形图D.环形图E.散点图34.下列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数据分组的组数一般与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B.对于数据分组的

    10、组数并没有什么要求,可以任意分组C.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不应少于 5 组且不多于 15 组D.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E.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大于 10 组35.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_。(分数:2.00)A.全距的大小成正比B.全距的大小成反比C.只与全距大小有关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3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_组成。(分数:2.00)A.表头B.行标题C.列标题D.数字资料E.表外附加37.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惟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

    11、响E.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惟一的38.下列关于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_。 A平均数可以反映某一事物的平均水平 B对于未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C对于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分数:2.00)A.B.C.D.E.39.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从信息量上看,平均数提供的信息要比中位数和众数多B.平均数容易受到少数极端值的影响C.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好E.三者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40.下列关于数据 2,5,5,7,9,5,9 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平均数为

    12、 5B.中位数为 5C.众数为 5D.极差为 7E.平均数为 641.关于极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只能说明变量值变异的范围B.不能准确地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C.反映数据的分配状况D.最大的缺点是受极端值的影响E.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42.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出现负值的有_。(分数:2.00)A.众数B.全距C.标准差D.方差E.中位数43.下列关于方差与标准差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B.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的集中程度越小C.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方差和标准差均有量纲E.标准差与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初中级统

    13、计专业综合-12 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某公司共有员工 160 人,其构成的饼图如图所示,则中级管理人员数为_人。 (分数:2.00)A.8B.16 C.28D.108解析:解析 职工总数为 160 人,中级管理人员占 10%,其人数为 16010%=16(人)。2.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_。(分数:2.00)A.每组的最小值B.每组的最大值 C.每组的中点数值D.每组的起点数值解析:解析 组距数列中每组有两个组限: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3.若数据的分布比较均匀,应编制_。(分数:2.00)A.异距数列

    14、B.等距数列 C.单项数列D.组距数列解析:解析 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不均匀时,例如急剧的增长或急剧的下降,波动的幅度很大时,则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4.在坐标轴中,纵坐标表示直方图的_。(分数:2.00)A.频数 B.组中值C.变量分组D.组限解析:解析 对于定量数据,其直方图是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5.统计表的列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_。(分数:2.00)A.上方B.第一行 C.第一列D.均可以解析:解析 统

    15、计表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和表外附加。表头应该放在表的上方,它说明的是表的主要内容;行标题和列标题一般放在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表示的是所研究问题类别的名称和指标名称;表的其余部分是具体的数字资料;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用来说明资料来源、指标注释和必要的说明等内容。6.已知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 8 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172、165、169、174、170、173、168、179,则这些学生身高的中位数为_。(分数:2.00)A.4B.4.5C.172D.171 解析:解析 将身高数据排序为:165、168、169、170、172、173、17

    16、4、179,因此中位数为(170+172)/2=171(cm)。7.某幼儿园有 58 名小朋友,其年龄(单位:周岁)的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小朋友年龄的众数为_。 (分数:2.00)A.4 B.5C.25D.58解析:解析 由直方图可以直观地看到 4 周岁的小朋友有 25 人,人数最多,因此 4 为众数。8.某班共有 60 名学生,在期末的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 75 分,标准差为 6 分;女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 80 分,标准差为 6 分。如果该班的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全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_。(分数:2.00)A.65B.75.5C.77.5 D.80解析:解析 设男生成绩为 x,女生

    17、成绩为 y,男女各 30 人,故全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 9.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中,若各个变量值都扩大 3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_。(分数:2.00)A.不变B.减少 3 倍C.扩大 3 倍 D.扩大 4 倍解析:解析 假设原来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为 ,若变量值都扩大 3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那么,10.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 78 分,最高分是 95 分,最低分是 65 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_。(分数:2.00)A.方差B.极差 C.标准差D.变异系数解析:解析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差异度量: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和方差。由于题

    18、中只给了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所以只能计算极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82.00)11.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_。(分数:3.00)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全面性E.灵活性 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12.下面调查中有可能取得总体全面资料的调查方式有_。(分数:3.00)A.普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E.典型调查解析:解析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

    19、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统计报表按照报送范围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之分。全面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均要填报。13.“职业”是一个_。(分数:3.00)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C.定量变量D.定性变量 E.数值变量解析:解析 A 项,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职业”;D 项,定性变量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职业”、“教育程度”等现象的属性特点,而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B 项,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程度”,中学的教育程度就是比小学高,大学又比中学高,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CE 两项,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

    20、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为数值变量。故职业为分类变量和定性变量。14.我国的人口数采用_的方法获取。(分数:3.00)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E.统计报表解析:解析 A 项,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适于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人口数可采取普查方式获取;B 项,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因此也可用于人口数的获

    21、取;CD 两项,为非概率抽样;E 项,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不宜采取此方式对人口数进行调查。15.抽样调查的特点主要有_。(分数:3.00)A.是一种非全面凋查 B.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调查单位 C.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D.抽样推断的结果缺乏可靠性E.其目的是要推断所要了解的总体 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随机原则要求所有调查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取。在抽样调查中会存在抽样误差,但是

    22、这个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16.近期,某网站就“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年龄的政策建议”一事调查网民的意见。这种调查_。(分数:3.00)A.属于概率抽样B.属于非概率抽样 C.属于简单随机抽样D.不能保证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 E.由于不能够由样本的特征准确地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没什么价值解析:解析 非概率抽样是没有完全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单位。虽然从理论上讲,非概率抽样不能保证抽出来的部分单位(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不能够由样本的特征准确地推断总体的特征,但是由于该种方法简单、经济,所以也是人们常用的方法。17.下列选项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方法的是_。(分数:3.

    23、00)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D.整群抽样 E.滚雪球抽样解析:解析 概率抽样是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随机选取被调查者。从理论上讲,概率抽样是最科学的抽样方法,它能保证抽出来的部分单位(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而且它能将抽样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常用的概率抽样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18.下列关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3.00)A.分类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B.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强 C.顺序数据可以比较距离D.定量数据的计量功能大于定性数据 E.定量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解析:

    24、解析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顺序变量比分类变量向前进了一步,它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但无法计算相互之间大小、高低或优劣的距离。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相对距离)。显然,数值型数据的计量功能要远大于前面介绍的两种定性数据,其计量精度也远远高于定性数据。19.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_。(分数:3.00)A.统计调查 B.文献检索C.实验 D.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E.图书中数据解析:解析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

    25、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原始或第一手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次级数据或第二手间接的统计数据。搜集数据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进行统计调查或进行实验活动,统计调查或进行实验就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BDE 三项属于统计数据的间接数据来源。20.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场合的有_。(分数:3.00)A.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 B.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C.不需要了解总体情况D.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E.适用于任何统计活动解析:解析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

    26、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随机原则要求所有调查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取。21.某市工商管理部门于某月初突击抽查部分市场上销售的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这种调查应属于_。(分数:3.00)A.经常性调查B.一次性调查 C.全面调查D.非全面调查 E.专门调查 解析:2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精度,数据类型包括_。(分数:3.00)A.分类数据 B.实验数据C.顺序数据 D.二手数据E.数值数据 解析:23.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其缺点包括_。(分数:3.00)A.资料包括范围不够系统B.工作量大 C.耗资多 D.时间周期较长 E.资料包括范围不够详尽解析:解析 普查

    27、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它适于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的特点为: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它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24.描述人口性别比例适宜的图形有_。(分数:3.00)A.饼图 B.折线图C.散点图D.直方图E.条形图 解析:解析 人口性别比例即可以描述人口中男女两部分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可以描述男与女各自人口的比例。AE 两项,饼图主要用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研究,条形图用于观察

    28、不同类别数据的多少或分布情况,因此均可描述人口的性别比例;B 项,折线图是利用线段的升降来说明现象变动的一种统计图,它主要用于表示现象的分配情况、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两个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等;C 项,散点图来反映两个变量的关系;D 项,直方图适用于一个定量数据。25.某高校学生上网时间的差异很大,因此宜采用_反映学生上网时间的平均水平。(分数:3.00)A.平均数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E.离散系数解析:解析 A 项,平均数,即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而题中该高校学生上网时间差异很大,因此不宜采用。BC 两项,中位数,它是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

    29、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样本量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目的平均(如果样本量为偶数);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二者是位置代表值,均不受极端值影响。DE 两项,极差和离散系数是对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不能反映学生上网时间的平均水平。26.八名受访者表示 6 月份网购的次数为:2,2,3,2,5,1,3,6。则其 6 月份网购次数的_。(分数:3.00)A.算术平均数等于 3 B.中位数等于 3C.众数等于 3D.中位数等于 2.5 E.众数等于 2 解析:解析 6 月份网购的次数从小到大排列为 1,2,2,2,3,3,5,6,故算术平均数为 3,中位数等于(2+3)/2=2.5,众数

    30、等于 2。27.下列选项中,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是_。(分数:2.00)A.方差 B.标准差 C.众数D.中位数E.极差 解析:28.下面几个关于集中趋势测量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B.中位数可用来反映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C.均值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D.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E.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解析:解析 对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就是计算比例、百分比、中位数和众数。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平均数的使用场合很多,但其主要缺点是更容易受少数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

    31、但它们也有优点,比如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29.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 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 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 解析:解析 统计表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和表外附加构成。表头应该放在表的上方,它说明的是表的主要内容;行标题和列标题一般放在表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它表示的是所研究问题类别的名称和指标名称;表的其余部分是具体的数字资料: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用来说明资料来源、指标注释和必要的说明等内容。通常情

    32、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30.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_。(分数:2.00)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E.众数 解析:解析 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但它们也有优点,比如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稳健陛,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和众数,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31.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是_。(分数:2.00)A.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D.中位数E.算术平均数 解析:解析 中位数是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样本量为奇数),或者

    33、中间两个数目的平均(如果样本量为偶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标志值在总体巾所处的特殊位置来确定的平均数,也称作位置平均数,它们不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32.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_。(分数:2.00)A.饼图 B.直方图C.条形图 D.环形图 E.散点图解析:解析 定性数据常用的图示方法有饼图、条形图和环形图。适用于定悱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如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33.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_。

    34、(分数:2.00)A.饼图 B.直方图C.条形图 D.环形图 E.散点图解析:解析 定性数据常用的图示方法有饼图、条形图和环形图。适用于定悱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如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34.下列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数据分组的组数一般与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 B.对于数据分组的组数并没有什么要求,可以任意分组C.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不应少于 5 组且不多于 15 组 D.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 E.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大于 10 组解析:3

    35、5.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_。(分数:2.00)A.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B.全距的大小成反比C.只与全距大小有关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 解析:解析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距/组数,因此组距大小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与组数多少成反比。3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_组成。(分数:2.00)A.表头 B.行标题 C.列标题 D.数字资料 E.表外附加 解析:37.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惟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E.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惟一的 解析:解析 众数就是数据

    36、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在定性数据中,由于记录的是频数,因此众数用得多些。38.下列关于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_。 A平均数可以反映某一事物的平均水平 B对于未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C对于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E 项,对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比例、百分比、中位数和众数。39.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描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从信息量上看,平均数提供的信息要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B.平均数容易受到少数极端值的影响 C.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D.当数据为偏态分布时,使用平均数

    37、的代表性较好E.三者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析 D 项,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和众数,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40.下列关于数据 2,5,5,7,9,5,9 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平均数为 5B.中位数为 5 C.众数为 5 D.极差为 7 E.平均数为 6 解析:解析 将 7 个数从小到大排序为:2,5,5,5,7,9,9,可知平均数为: (2+5+5+7+9+5+9)/7=6 中位数为 ,即 41.关于极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只能说明变量值变异的范围 B.不能准确地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C.反

    38、映数据的分配状况D.最大的缺点是受极端值的影响 E.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解析:解析 极差又称全距,是最简单的离散指标,它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计算极差非常简单,含义也很直观。但是,它仅仅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不能反映一组数据变量分布的情况,而且它非常容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它不能准确地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42.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出现负值的有_。(分数:2.00)A.众数B.全距 C.标准差 D.方差 E.中位数解析:解析 全距(极差)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标准差是方差开平方的结果;方差是将各个变量值和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而众数是一组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所以众数和中位数有可能为负值。43.下列关于方差与标准差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 B.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的集中程度越小 C.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方差和标准差均有量纲 E.标准差与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 解析:解析 C 项,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