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48283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

    1、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2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102,分数:196.00)1.填空题_2.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9 世纪中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3.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或 1 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 2 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4.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国家收入、个人收入和

    2、1。(分数:2.00)填空项 1:_5.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 1,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分数:2.00)填空项 1:_6.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 1 规律。(分数:2.00)填空项 1:_7.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那么,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8.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是以 1 为目的的经济

    3、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消灭剥削 2,最终达到 3。(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0.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货币的两个最主要的职能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 1 的生产条件下,在 2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2.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 1 再生产和 2 再生产的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3.

    4、商品是 1 和 2 的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4.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和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 1 的商品,体现着 2 之间的经济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成 1 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 2 比。(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6.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个基本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功能和作用,而 1 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分数:2.00)填空项 1:_17.纸币流通规律是以 1 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

    5、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2 为限。(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8. 1 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0.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 1 时间,而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 2 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1.纸币流通规律是以 1 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2 为限。(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2. 1 是马克思

    6、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 1 时间,而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 2 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5.单项选择题_26.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情况下,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从银行单方面转移到借款人,这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分数:2.00)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27.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分数:2.00

    7、)A.提供原始货币、制造派生货币B.制造派生货币、提供原始货币C.促进货币流通、方便货币支付D.方便货币支付、促进货币流通2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分数:2.00)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29.马克思的货币观本质是( )。(分数:2.00)A.货币金属说B.货币名目说C.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D.国家的发明创造30.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分数:2.00)A.产业资本B.借贷资本C.货币资本D.商业资

    8、本31.狭义的货币不包括( )。(分数:2.00)A.纸币B.硬币C.定期存款D.活期存款32.效益是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社会劳动量与( )。(分数:2.00)A.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对比关系B.原材料消耗之问的对比关系C.投入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D.产出的有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33.在基础货币中,中央银行控制力最强的是( )。(分数:2.00)A.流通中的通货B.银行存款准备金C.银行库存现金D.公众手持的现金34.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分数:2.00)A.收益性B.安全性C.流动性D.可得性35.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分数:2.00)A.生产资

    9、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36.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 )。(分数:2.00)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独立的物质利益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3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经济C.集体所有制经济D.非公有制经济3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2.0

    10、0)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9.“制造成本价”、“批发价”、“零售价”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 )。(分数:2.00)A.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交换、分配C.生产、消费、消费D.生产、交换、交换40.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分数:2.00)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

    11、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41.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分数:2.00)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机器设备42.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分数:2.00)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人的劳动D.劳动工具43.( )决定着生产关系。(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经济增长率D.经济发展水平44.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分数:2.00)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45.( )决定着分配的性质和方式。(分数:2.00

    12、)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经济增长率D.经济发展水平46.( )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分数:2.00)A.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D.自然经济47.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分数:2.00)A.商品交换B.生产力发展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社会分工48.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分数:2.00)A.市场范围的扩大B.商品交换的繁荣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变革49.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分数:2.00)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50.在社会生

    13、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分数:2.00)A.消费B.交换C.生产D.分配51.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分数:2.00)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5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分数:2.00)A.劳动的二重性B.劳动的差异性C.生产和交换D.生产和消费53.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分数:2.00)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

    14、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5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55.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分数:2.00)A.商品销售数量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价格运动D.货币流通速度56.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 )。(分数:2.00)A.使用价值的大小B.交换价值的大小C.剩余价值的大小D.价值的大小5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C.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和货币

    15、价值等D.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时可以两者同时兼得58.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分数:2.00)A.具体劳动B.一般人类劳动C.抽象劳动D.社会必要劳动5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分数:2.00)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60.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分数:2.00)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61.关于商品价值量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C.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与

    16、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6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分数:2.00)A.具体劳动B.一般人类劳动C.抽象劳动D.社会必要劳动6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分数:2.00)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64.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分数:2.00)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65.关于商品价值量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C.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

    17、要劳动量成反比66.多项选择题_67.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分数:2.00)A.简朴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8.现阶段我国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分数:2.00)A.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69.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配置资源能产生更大的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通过下列机制配置资源( )。(分数:2.00)A.企业管理机制B.等价交换机制C.竞争机制D.信息机制70.马克思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数:2.00)A.

    18、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71.社会总产品的特点有( )。(分数:2.00)A.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 vmB.第二部类生产的产品属于生产资料C.社会总产品按物质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D.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 c、v、m 三部分7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分数:2.00)A.名义工资B.计时工资C.实际工资D.计件工资73.利润的特点有( )。(分数:2.00)A.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B.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将会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企业的利润由工人与机器共同创造74.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有( )。(分数:2

    19、.00)A.是通过全社会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的B.是在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发生的C.往往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D.是资本家集体改进生产技术的结果75.如果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能获得( )。(分数:2.00)A.超额利润B.相对剩余价值C.绝对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76.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有( )。(分数:2.00)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D.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高低、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77.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生产资料的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B.不变资本

    20、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C.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D.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78.在资本循环中,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分数:2.00)A.货币资本B.借贷资本C.商品资本D.生产资本79.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属于生产资本的职能有( )。(分数:2.00)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过程中生产出商品C.出售商品D.形成新价值,创造剩余价值80.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 )。(分数:2.00)A.劳动者对产品进行加工的时间B.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需要的

    21、时间C.资本家出售商品所需要的时间D.外部的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81.制约和影响资本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分数:2.00)A.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B.生产地点距离市场的远近C.交通状况D.通信条件82.加速资本周转的主要方法有( )。(分数:2.00)A.缩短生产物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B.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C.延长劳动时间,提高机器使用效率D.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速销售商品的速度83.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属于生产资本的职能有( )。(分数:2.00)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过程中生产出商品C.出售商品D.形成新价值,创造剩余价值84.资

    22、本的流通时间包括( )。(分数:2.00)A.劳动者对产品进行加工的时间B.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C.资本家出售商品所需要的时间D.外部的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85.制约和影响资本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分数:2.00)A.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B.生产地点距离市场的远近C.交通状况D.通信条件86.加速资本周转的主要方法有( )。(分数:2.00)A.缩短生产物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B.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C.延长劳动时间,提高机器使用效率D.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速销售商品的速度87.判断题_88.潜在 GDP 与实际 GDP 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

    23、际 GDP 大于潜在 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89.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0.从整个经济来看。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一个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1.去年建成今年销售的房地产和今年建成已销售的房地产均计人今年的 GDP。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2.由于商品运输是边生产边消费,所以运输的产品不能像工农业产品一样,可以储备起来,以供需

    24、要时消费。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3.在国际交换中,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双重性。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4.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5.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6.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7.高利贷最初是以实物借贷形式出现的,后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成为主要形式。 ( )(分数:2.00)A.正

    25、确B.错误98.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9.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0.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1.高利贷最初是以实物借贷形式出现的,后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成为主要形式。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2.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二

    26、、第二部分 主观题(总题数:18,分数:32.00)103.简答题_104.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分数:2.00)_105.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哪些环节?(分数:2.00)_106.简述经济手段及其基本特征。(分数:2.00)_107.简述失业类型以及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分数:2.00)_108.简述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分数:2.00)_109.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主要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分数:2.00)_110.简述经济手段及其基本特征。(分数:2.00)_111.简述失业类型以及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分数:2.00)_112.简述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分

    27、数:2.00)_113.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主要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分数:2.00)_114.论述题_115.试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职能。(分数:2.00)_116.试联系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运用。(分数:2.00)_117.试论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分数:2.00)_118.试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职能。(分数:2.00)_119.试联系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运用。(分数:2.00)_120.试论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分数:2.00)_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

    28、)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答案解析(总分:2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客观题(总题数:102,分数:196.00)1.填空题_解析:2.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9 世纪中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物质资料生产)解析:3.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或 1 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 2 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地理位置)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劳动生产率)

    29、解析:4.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国家收入、个人收入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企业收入)解析:5.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 1,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工具)解析:6.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 1 规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剩余价值)解析:7.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那么,体现在

    30、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具体劳动)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抽象劳动)解析:8.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是以 1 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交换)解析: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消灭剥削 2,最终达到 3。(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展生产力)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消灭贫困)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共同富裕)解析:10.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31、,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货币的两个最主要的职能是 1 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价值尺度)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流通手段)解析: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 1 的生产条件下,在 2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正常)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社会平均)解析:12.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 1 再生产和 2 再生产的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物质资料)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产关系)解析:13.商品是 1

    32、 和 2 的统一。(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价值)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使用价值)解析:14.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和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 1 的商品,体现着 2 之间的经济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般等价物商品)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产者)解析:1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成 1 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 2 比。(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反)解析:16.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个基本要

    33、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功能和作用,而 1 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价格机制)解析:17.纸币流通规律是以 1 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2 为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金属货币)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金属货币量)解析:18. 1 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商品)解析: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相对过剩)解析:20.在资本

    34、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 1 时间,而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 2 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必要劳动)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剩余劳动)解析:21.纸币流通规律是以 1 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2 为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金属货币)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金属货币量)解析:22. 1 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商品)解析:23.资本主义经

    35、济危机的实质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相对过剩)解析:2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 1 时间,而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 2 时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必要劳动)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剩余劳动)解析:25.单项选择题_解析:26.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情况下,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从银行单方面转移到借款人,这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分数:2.00)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解析:解析:支付手段是随着

    36、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27.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分数:2.00)A.提供原始货币、制造派生货币 B.制造派生货币、提供原始货币C.促进货币流通、方便货币支付D.方便货币支付、促进货币流通解析:解析: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其货币职能是提供原始货币,而商业银行通过银行信用制造派生货币。2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分数:2.00)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37、。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解析:解析:剩余价值本质上是在生产领域产生,流通是必要手段。29.马克思的货币观本质是( )。(分数:2.00)A.货币金属说B.货币名目说C.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D.国家的发明创造解析:解析: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首先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2)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第二,货币具有二重化的使用价值。30.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

    38、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分数:2.00)A.产业资本B.借贷资本 C.货币资本D.商业资本解析:解析:贷放给职能资本家的为借贷资本。31.狭义的货币不包括( )。(分数:2.00)A.纸币B.硬币C.定期存款 D.活期存款解析:解析:狭义货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中以 M 1 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所有活期存款;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中以 M 1 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32.效益是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社会劳动量与( )。(分数:2.00)A.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对比关系B.原材料消耗之问的对比关系C.投入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D.产出的有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解析:解析: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33.在基础货币中,中央银行控制力最强的是( )。(分数:2.00)A.流通中的通货B.银行存款准备金 C.银行库存现金D.公众手持的现金解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信用社招聘(经济、金融)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