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38.00)1.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为了考察各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一般应采用_。(分数:1.00)A.综合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试算分析法D.比较分析法2.经济效益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在一般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的临界值是_。(分数:1.00)A.-1B.0C.1D.23.某农户种植水稻 10亩,共收获稻谷 10000斤,主产品产值为 12000元,副产品产值为 2000元,则每亩水稻产值是_元。(分数:1.00)A.800B.1000C.
2、1200D.14004.综合评价法的数学表达式为W i P i =W 1 P 1 +W 2 P 2 +W i P i ,其中,W 1 、W 2 W i 表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P 1 、P 2 P i 表示的是_。(分数:1.00)A.各评价指标的分数B.各评价方案的价值C.各评价方案的得分D.各评价指标的序号5.一般情况下,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区别在于_。(分数:1.00)A.经济效果是一个绝对值,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值B.经济效益可以计算,经济效果无法计算C.经济效果可以计算,经济效益无法计算D.经济效果是一个相对值,经济效益是一个绝对值6.试算分析法是指在生产方案实施前,根据各种定额、技术
3、参数或_,对新方案的预期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然后同标准方案进行比较以评价新方案是否可行的分析方法。(分数:1.00)A.预测资料B.成本资料C.历史资料D.收益资料7.对于一些设备、工程改造项目,在投资使用后无法直接计算利润时,可以用_来计算投资回收期。(分数:1.00)A.投资总额B.成本节约额C.盈利总额D.年盈利增加额8.农业生产经济效果递减性的含义是_。(分数:1.00)A.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连续增加单项资源的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其经济效果逐步降低B.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连续减少单项资源的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其经济效果逐步提高C.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连续增加多项资源的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
4、,其经济效果逐步降低D.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连续减少多项资源的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其经济效果逐步提高9.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_。(分数:1.00)A.农业生产活动中采用某项技术措施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B.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C.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占用的生产资源D.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物质成果或达到人们预期目标的程度10.某些农业技术措施的效果不仅表现在当代,往往还可以在以后若干个生产周期发挥作用,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这种特点称为_。(分数:1.00)A.递减性B.后效性C.多样性D.综合性11.根据定义,单位投资年生产能力指标反映的是_。(
5、分数:1.00)A.农业投资额与生产能力的比较关系B.农业产出与生产能力的比较关系C.农业投资额与新增加的生产能力的比较关系D.农业投资总额与新增加的投资额的比较关系12.下列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的是_。(分数:1.00)A.出勤率B.每工日产值C.产出率D.劳动力利用率13.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中,为了查明各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应该采用_。(分数:1.00)A.因素分析法B.综合分析法C.试算分析法D.比较分析法14.根据定义,投资效果系数与投资回收期的关系是_。(分数:1.00)A.互为相反数B.互为倒数C.成正比例变化D.无法确定15.根据定义,经济效果的含义是_。(分数:1.
6、00)A.所得与所费之比B.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生产资源C.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占用的生产资源D.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生产效果16.下列指标中,属于经济效果指标的是_。(分数:1.00)A.土地生产率B.劳动力利用率C.农机具利用率D.发芽率17.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物质成果或达到人们预期目标的程度是_。(分数:1.00)A.农业技术经济效果B.社会经济技术效果C.农业技术效果D.企业经济效果18.下面关于单项经济效果和综合经济效果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综合经济效果是由各项单项经济效果相加得到的B.单项经济效果应服从综合经济效果C.单项经济效果与综合经济效果既密切
7、联系又相互制约D.单项经济效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某项技术措施或生产某种产品所取得的经济效果19.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连续增加单项资源的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单位投入的产出量会逐渐降低,这一经济效果的特点称为_。(分数:1.00)A.递减性B.波动性C.持续性D.综合性20.关于经济效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它从经济的角度对人类活动进行评价B.它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C.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领域D.它是一个单一性概念21.下面关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指标设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指标的设置要反映出农业生产的个体经济目标B.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效果的大致内容
8、C.指标的设置应保证整个体系中各个指标含义明确,计算简便D.指标的设置只需反映农业生产中各种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22.下列指标不属于经济效果指标的是_。(分数:1.00)A.亩盈利B.亩产值C.亩产量D.亩成本23.下列指标属于土地生产率指标的是_。(分数:1.00)A.总产量B.复种指数C.播种面积D.亩产量24.下面关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指标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一般来说,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也都是主要的经济效果指标B.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C.土地生产率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9、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效果指标D.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三类25.能够准确反映劳动创造价值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是_。(分数:1.00)A.农产品产量/活劳动时间B.(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活劳动时间C.农产品产值/活劳动时间D.(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消耗量26.下列属于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是_。(分数:1.00)A.出勤率B.劳动力成本C.劳动力利用率D.每工日创造价值27.某农场有水田 200亩,水稻总产量为 80吨,水稻市场价格为 2元/公斤,水稻生产成本为 450元/亩,则该农场的土地盈利率为_元/亩。(分数:1.00)A.2
10、00B.250C.300D.35028.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的是_创造的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分数:1.00)A.单位劳动B.单位活劳动C.物化劳动D.全部劳动29.某企业有劳动力 200人,2008 年创产值 90万元,本年内物质费用 20万元,该企业的劳动净产值率为_元。(分数:1.00)A.1500B.2500C.3500D.450030.2005年远大农场的小麦产量为 800万吨,小麦的收入为 128万元。2006 年农场采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并强化管理,当年生产小麦 880万吨,实现收入 145万元,则该农场的增产增收率为_。(分数:1.00)A.1.318B.1.328C.1
11、.355D.1.35931.对于一些单项设备的工程、厂房建筑的项目,在投资使用后无法直接计算利润额时,可以用_来计算投资回收期。(分数:1.00)A.成本节约额B.投资总额C.成本总额D.管理费用节约额32.对不同方案,通过采用多个指标,列成平行表进行综合比较,评定其经济效果的优劣,该分析方法是_。(分数:1.00)A.试算分析法B.平行比较法C.分组比较法D.动态比较法33.投资效果系数与投资回收期的关系为_。(分数:1.00)A.两者之差为 1B.两者之积为 1C.两者之比为 1D.两者之和为 134.只能用于分析和评价与对象直接相关的各个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假定性的分析法是_。(分数:1.
12、00)A.比较分析法B.试算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综合评价法35.比较分析法中水平比较包括_两个方面。(分数:1.00)A.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B.投入水平与消费水平C.投资水平与产出水平D.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36.下面关于试算分析法步骤的顺序正确的是_。(分数:1.00)A.第一步是收集所需资料B.要在确定了范围之后才能确定标准方案或基础方案作为对比的基础C.对试算对象进行定性分析要在收集、整理、审核、加工试算所需的数据资料之前D.确立计算指标的方法和公式,计算出反映经济效果的指标是最后一个步骤37.下面关于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评分标准就是给每一个参
13、加打分的指标以一定的标准B.评分等级一般采用五级评分C.评分定级标准可根据历史资料或实验资料,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加以确定D.评价方案各个指标的评分级数不需要都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38.在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中,比较分析法的研究内容包括_。(分数:2.00)A.规模比较B.水平比较C.速度比较D.结构比较E.质量比较39.关于经济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经济效益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B.经济效益是产出与投入之比C.经济效益从实质上讲是指经济效果社会有效性的价值体现D.经济效益的结果是一个绝对数值E.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40.在运用
14、比较分析法时,要掌握好_方面的可比性。(分数:2.00)A.满足价值B.满足需要C.计算口径D.价格标准E.时间因素41.农业生产经济效果具有许多特点,主要包括_。(分数:2.00)A.波动性B.预测性C.多样性D.地域性E.综合性42.在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经济效果评价时,比较的内容有_。(分数:2.00)A.质量比较B.结构比较C.规模比较D.效益比较E.水平比较43.农业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有_。(分数:2.0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B.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C.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D.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生态效果的统一E.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率的统一44.下列关于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
15、表述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效果的社会有效性的价值体现,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基础B.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区别在于,经济效果是一个绝对值,经济效益是个相对值C.经济效果的实质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的实质是盈利D.经济效益直观,但经济效果比经济效益更能揭示出投入和产出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可比性E.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反映所得与所费的关系,都是讲求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45.只能反映某个时点的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不能反映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变动趋势的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组是_。(分数:2.00)A.土地生产率指标组B.农业生产率指标组C.资金生产率指
16、标组D.增产增收率指标组E.投资经济效果指标组46.农业生产相对于工业生产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因而农业生产经济效果也具有_特点。(分数:2.00)A.地域性B.递减性C.综合性D.稳定性E.不可持续性47.农业产出从价值形态的角度看可以分为_。(分数:2.00)A.C+V+MB.V+MCMD.C+VE.C+M48.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有_。(分数:2.00)A.产品产值B.人年C.人工时D.人工日E.产量净产值49.经常使用的资金生产率指标有_。(分数:2.00)A.劳动净产值率B.成本利润率C.成本产品率D.收入增长率E.资金占用产品率50.经济效果的含义具体包括的内容有_。(分数:2.00)
17、A.经济效果是从经济的角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B.经济效果是从数量的角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C.经济效果仅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D.经济效果仅存在于社会再生产领域E.经济效果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也存在于社会再生产领域51.投资经济效果指标包括_。(分数:2.00)A.产量增长率指标B.单位投资年生产能力指标C.收入增长率指标D.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指标E.投资回收期指标52.根据评价对象和要求,比较分析法可分为_。(分数:2.00)A.平行比较法B.分组比较法C.因素比较法D.动态比较法E.方案比较法53.影响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因素有_。(分数:2.00)A.生产条件B.生产经营
18、方针C.生态环境D.经营管理水平E.社会条件与经济政策54.农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的一般计量分析方法包括_。(分数:2.00)A.比较分析法B.试算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定性分析法E.综合评价法55.比较分析法研究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规模比较B.结构比较C.质量比较D.效益比较E.水平比较56.试算分析法的准确性取决于_因素。(分数:2.00)A.试算项目的正确选定B.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C.生产因素的正确选择和应用D.技术参数的正确应用E.因素的替代顺序57.因素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分数:2.00)A.连环代替法B.平衡分析法C.对比分析法D.差额计算法E.指数加权
19、法58.下面关于比较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采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的是现象B.采用因素分析法揭示的是产生现象的原因C.因素分析法特别适用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比较分析和评价D.比较分析法能够用来分析每个因素作用的大小和影响程度E.比较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某农户种植水稻 10亩,2011 年共收获稻谷 5100千克,主产品产值为 6700元,副产品产值为 550元,主副产品产值合计为 7250元;该农户投入的种子、肥料、农膜、畜力、排灌、机耕作业费等物质费用共计2350元,用工为 225个工,用工作价为 2950元;生产稻
20、谷共花费 2.5个常年劳动力。(分数:10.00)(1).2011年该农户每亩水稻产量为_千克。(分数:2.00)A.350B.450C.510D.550(2).2011年该农户每亩水稻净产值为_元。(分数:2.00)A.390B.490C.590D.650(3).2011年该农户每亩水稻的纯收益为_元。(分数:2.00)A.105B.125C.195D.215(4).2011年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的水稻净产值为_元。(分数:2.00)A.1960B.1690C.1569D.1459(5).下列指标中,属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有_。(分数:2.00)A.人工日B.人工时C.人年D.千克/亩2011
21、年,某农场棉花生产中的某些经济参数如下表所示: 指标 计划数 实际数 肥料单价(元/千克) 播种面积(亩)单位面积施肥量0.60 150 25 0.70 160 23 (千克/亩)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每个因素对肥料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时,正确的替代顺序应是_。(分数:2.00)A.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面积单价B.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播种面积C.播种面积单价单位面积施肥量D.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价(2).按照计划数,该农场 2011年肥料总成本为_元。(分数:2.00)A.2250B.2350C.2550D.2650(3).下列因素中,引起肥料成本超支的因素是_。(分数:2.00)A.肥料单价B.播种面积C.单位面积施肥量D.运输成本(4).因素分析法常用的主要方法是_。(分数:2.00)A.连环替代法B.平衡分析法C.差额计算法D.指数加权法(5).2011年该农场肥料成本超支_元。(分数:2.00)A.286B.316C.326D.425